5岁的时候,妈妈因病去世,章程和爸爸相依为命,两年后,爸爸为她找了一位后妈。后妈是一个艳丽而有心计的女人,颇会做表面文章,每当有人在场的时候,总是对章程表现得照顾有加,背地里却极其冷漠。爸爸是所在公司的副总经理,工作繁忙,他总是信任地将照顾女儿的任务交给章程的后妈,结果可想而知。没想到,悲剧远没有结束,12岁的那年,爸爸在工作岗位上突发脑溢血去世了,几分钟之内,章程彻底变成了孤儿。随后,章程的家人和后妈展开了遗产争夺战。爸爸去世得突然,没有留下任何遗嘱,财产的分配都要按正常继承的法律程序进行。可是,爸爸去世得快,比不上后妈的行动快,分割遗产的时候,后妈声称除了房产之外,章程爸爸只留下了少量的财产,章程的家人自然不信,但是,12岁的章程对父亲的财产状况一无所知,两个伯伯为侄女打了半天的官司,最终也无果而终。5岁和12岁,章程分别失去了最重要的两个亲人。后妈在爸爸去世后不久就改嫁他人,章程随寡居多年的奶奶生活。奶奶对章程非常好,但是,15岁的时候,奶奶也去世了。章程失去了世界上唯一的依靠,只有轮流在两个伯伯家居住,伯伯两家人尽其所能照顾侄女,但毕竟各自条件有限,章程经常有寄人篱下的感觉。
拥有这样悲惨的童年,章程无法像其他父母双全的孩子一样快乐,她特别在乎别人对她的评价,特别害怕被亲戚、同学疏远,她总是刻意地去讨好别人,但是依然不断地感到来自各方的冷漠。在学校里,因为穷、缺少保护,她经常受到同学的欺负,大家总是嘲笑她,嘲笑她穷,嘲笑她畏畏缩缩的样子。17岁的那年,章程想到了自杀。
决定自杀的章程来到了爸爸、妈妈、奶奶的墓前,那一瞬间,她感到不可抑制的悲伤。在他们的墓前,章程痛哭了一下午,即使在他们去世的时候,她也没有这么哭过。她毫无顾忌地诉说着自己对他们的爱,以及对他们离自己而去的恨,章程一度觉得自己哭得要晕死过去了,奇怪的是,这场惊天动地的痛哭结束后,章程不想自杀了。
在亲人坟前的这场痛哭救了章程。在哭的过程中,她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悲惨,从内心深处承认了自己是多么的不幸,之后,她不再刻意去讨好别人,奇怪的变化发生了,以前嘲弄和欺负她的同学也不再针对她了。她渐渐开朗,在复读了一次后,她考上了当地一所大学的法语专业,边读书边打工,在大学期间还清了两位伯伯为自己支付的学费,并且获得了奖学金,去法国攻读文学。26岁时,章程嫁给了一个法国人,拥有了幸福的家庭和钟爱的事业。
章程的命运,算不算是一个极坏与极好的结合体?在坏命的土壤上,最终却结出了好命运的果实,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成长的奇迹。可是,很多女人的经历却恰恰相反,她们在好命运的土壤上结出了坏命的果实,为什么?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她们是否真正从心理接受不幸所带来的悲伤。
心理专家武志红在《心灵的七种兵器》里曾说:“任何真切而纯粹的情绪、感受和体验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假如你学会敏锐捕捉并坦然接受它们,就会发生不可思议的成长。”武志红把这些存在于我们内心中最纯粹的情绪,看做是心灵成长的兵器。对于章程来说,最纯粹的悲伤变成了终结她悲惨人生的神奇兵器。在去亲人坟头痛哭之前,章程抵触自己的悲惨命运,她小心翼翼地讨好所有人,试图远离自己的人生真相。但是,真实的人生并不会因为她的逃避而消失,它持续对章程发挥着消极的影响,直至她濒临崩溃。但是,当她在亲人的坟前作“最后的告别”时,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悲痛之中,在铺天盖地的眼泪之中,章程接受了自己不幸人生的真相,这个真相非但没有压垮她,还给了她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尽管我们都在不遗余力地追求好命运,但不可避免的是,各种各样的悲伤总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接受悲伤和赢得好命运是同一个概念,只有深刻地接受生命中存在的悲伤,我们才会击垮内心深处各种各样的防御,赢得一个真正和谐的内心,而和谐的内心,是我们赢得好命运的真正武器。
7.别管他人怎么说,先体会自己的感受
我们常说,要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尊重自己的感觉。不过,在现代生活超乎寻常的快节奏中,很多女性并不会特意留出时间来体会自己的感觉,但是,不管是否得到了重视,内心的声音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影响,如果我们拒绝和它对话,最终的结果是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分裂。
唐菲和男朋友鹏已经恋爱两年,感情稳定, 在两年中,鹏向唐菲求婚不止一次,但她总是以各种不同的理由拒绝了,为什么拒绝他,其实连唐菲自己也不是很明白。在大家眼里,唐菲的男朋友是一个很不错的男人,家境好,毕业于名校,高大英俊,事业有成,和那些大大咧咧粗线条的男人不同,他对唐菲的关怀无微不至,非常细心。比如有一次,唐菲和一个要好的朋友在网上聊天,两人约好第二天去爬山,但是因为一个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聊到了很晚。第二天,当唐菲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过了约定的时间,但是奇怪的是朋友并没有打电话来催她,事后唐菲才知道,鹏知道她们聊天后特地打电话给唐菲的朋友,当知道她们聊得很晚后嘱咐朋友不要太早叫醒唐菲,因为她一定困得起不了床。
如此的例子举不胜举,朋友们都羡慕唐菲,说这么优秀而细心的男人很难找,唐菲自己也觉得好像鹏没什么可挑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两家人都催促他们俩结婚,于是两人决定去登记结婚。
登记的那天,唐菲和鹏约定下午请假,三点到登记处门口,可不知怎么,那天唐菲感觉手头的工作怎么也干不完,好不容易处理完了工作,结果又遇上了塞车,结果等唐菲赶到办事处门口,已经到了下班时间。鹏倒是没说什么,只是约好了下次的时间,结果第二次去登记的时候,唐菲又发现自己没有带户口本……
我们常说的内心的声音,有的时候仅仅是一种感觉,或者有的时候是我们的所谓“第六感”,这种感觉很微妙,但有的时候,它很准。比如一个从来不看男友手机短信的女孩,会在某一天鬼使神差地打开男友的手机,结果就发现了有惊人秘密的短信。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事都是我们的潜意识所创造的。
其实,唐菲和男朋友的“好事多磨”不仅仅是偶然,周围的人包括自己的父母不断地称赞她的男友,唐菲的理性也告诉她:这个男人条件不错,也很爱自己,就他了吧。但是,在两人交往的过程中,唐菲经常有不舒服的感觉,鹏的体贴和关心,经常让她有窒息的感觉。但是她用理性压抑住了这种感觉:这么好的男人,现在你上哪儿去找呢?但是,她的潜意识还是发挥了作用,在去登记结婚的路上,看似无意的迟到和粗心大意,都是唐菲的潜意识在抗拒和男友的婚姻。这样的例子看似神奇,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的作者张德芬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她去台中参加内观禅修,但是很快就后悔了,天天叫嚷着要走。但是内观中心有很严格的规定,不让参加者自如去留,她多次申请都无效。张德芬天天想着如何出去,却没有办法。结果,没过多久,办法自己出现了,因为她出现了莫名的腹痛,结果送入医院一看,医生诊断为盲肠破裂,动了一个大手术,休养了好一阵子。
事实上,唐菲的男朋友鹏拥有并不健康的内在模式,在鹏的原生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尽管他表面上看是一个事业成功、温柔细心的男人,但他对家人一定要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妻子的工作、生活、朋友,都要问过他的意见、经过他的筛查,一旦控制欲望得不到满足,鹏的父亲就会大发雷霆,用非常尖酸刻薄的语言讽刺对方。不幸的是,鹏复制了父亲的行为模式,他对唐菲的生活关心备至,即使是唐菲和朋友网上聊天这样的事也要在他的控制之中,可以想象,如果二人结了婚,一旦建立了深度的亲密关系,唐菲就会感受到这种关系模式的痛苦。
但是,唐菲在意识上不肯承认这一点,因为鹏是那么细心,那么优秀,对自己又是那么好。可是,她的潜意识里对两人的关系存在着严重的担忧,这种担忧最终变成无意识的错误,或者看似正常的拖延,阻止了唐菲和鹏的关系进一步发展。
有的时候,当我们的心底出现不和谐的声音时,那是我们的内心在提醒自己,有地方出了问题,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自我觉察。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往往会得到非凡的收获。但是如果我们拒绝倾听内心的声音,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就会出现分裂,这种分裂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形形色色的痛苦,甚至使我们丧失一生的幸福。
8.面对死亡,接受丧失
假如我们爱一个人,爱一种生活,尤其能在这个人身上,这种生活里,感受到喜悦与祥和,那么我们就会希望这种感觉永远存在下去。在很多人看来,只要这种生活、这个人一直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幸福就会继续。但是,在生命的历程中,有一件我们永远也不愿意去想,但它一定会发生的事,就是死亡。
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的丧失,我们会丢东西搬家,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和以前的朋友失去联络,失去一段感情……但是,死亡会是我们所经历的最剧烈的丧失,但是,它的到来不可避免。我们会亲历死亡,也会面对死亡,当它来临的时候,你还能做一个好命运的女人吗?
因为不再忽视死亡,所以更加用心地活下去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无数的中国人经历了他们生命中最惨烈的一次丧失。汶川地震改变了很多女性的生活,不管是否亲身经历了灾难,这些改变都确确实实在生活中发生了:有些在“生”与“升”之间徘徊不定的职业女性,在5月12日之后很轻松地作出了选择;有些迟迟不愿意走进婚礼殿堂,瞻前顾后的女孩毫不犹豫地披上了婚纱;有些在不如意的工作中挣扎又患得患失的女性突然毫无负担地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面对死亡,过去很多无法抉择的事情似乎在一瞬间都变得相当简单,这是死亡带给我们“生”的意义。
死,并不是生的对立面,《相约星期二》里的莫里·施瓦茨亲身实践了这个道理,这位年迈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被告知患上了罕见的肌萎缩性硬化症——一种不可治愈的神经系统疾病,他身体的各个部位的机能会不断萎缩,直到死亡。于是,疾病日复一日地侵袭着他:他的脚开始踩不住刹车,从此告别了驾驶;他开始经常被绊倒,从此告别了正常行走;他喜欢游泳,但发现自己穿衣有困难,从此告别了自己的隐私……他知道死亡很快会来临,是任凭自己枯竭下去直到消亡,还是不虚度剩下的时光?莫里·施瓦茨教授作出了人生的最后一个选择:他要把死亡作为他的最后一门课程。
1995年,是莫里·施瓦茨生命的最后一年,他争取最后的时间对所有他爱的人说他想说的话。他在自己家里面搞了一个“活人葬礼”,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为自己的葬礼进行了一个“彩排”,大家在“彩排”中又哭又笑,莫里也随着他们又哭又笑。“活人葬礼”之后,莫里开始了他的“死亡课程”,每星期一次,时间是星期二,14个星期后,莫里教授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堂课:死亡。之后,他平静地离世了。
莫里教授和他的《相约星期二》感动了无数的人,他用生命的最后时光向我们展示了死亡的意义,毫不夸张地说,他体验死亡的过程照亮了无数人的生命,让我们对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你应该发现你现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而真实的东西。回首过去会使你产生竞争的意识,而年龄是无法竞争的……当我应该是个孩子时,我乐于做个孩子,当我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我乐于接受自己赋予我的一切权利。我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我,即将走向死亡的我。”
死,并不是生的对立面,接受丧失、面对死亡,我们才能学会人生中最困难的事情——如何与生活讲和;才能获得最纯净的“生”的乐趣,我们的人生,才可能变得丰满而有意义。
活着,是对死亡最好的纪念
恐怕只有真正面对死亡的人,才能理解莫里教授的那种生命境界。死亡,常常使当事人归于平和,但却使活着的人焦虑重重,尤其是那些接二连三失去至亲好友的人。
爱一个人,我们总是希望和他永远在一起,但是,假如他离开了我们,会带给我们什么?通常情况下,活着的人会有这样的幻想:假如我那天做了什么什么,假如我那天没做什么什么,假如我要是更怎样怎样,假如我要是不怎样怎样……亲人也许就不会死。因为这种幻想,活着的人会长时间地活在自责中。比如在汶川地震之前,一个小学生午睡睡过了头不想去学校,他的妈妈匆匆叫他起床去学校上课,他刚刚走进教室,地震便发生了,孩子再也没有回来……这位妈妈从此一直活在自责和内疚中,总是在想,自己如果当时没有叫醒孩子去上学,孩子就不会死。面对至亲的离世,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这种自责的情绪,这种情绪会使我们长时间地沉浸在悲伤中,无法接受亲人离开的事实。
心理学家武志红认为,这种自责,可以说是一种幼稚的自恋,我们夸大了自己的力量,以为凭借自己的力量能够影响死亡。实际上,决定死亡的,是比我们强大得多的力量,我们改变不了死亡,因为这是宇宙的力量。
因为爱,所以想要和他或她一直在一起,长久以来,我们被“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共生情结所误导,以为和对方永远在一起,才是最大的爱,如果一方离去,而另一方幸福地活着,好像是一种背叛。于是,很多的女性甘愿在至亲离去之后也摧毁自己的生活,有的妈妈在孩子意外死去之后依然重复从前的生活,每天照样为孩子放好衣服、摆好碗筷;有的女性在爱人去世之后,宁愿不嫁,枯守着记忆过一辈子……这样的行为,常常被小说、影视剧所美化。但是,如果那些离去的人可以看到世间的一切的话,他们最可能说的话必然是:好好活下去。
活着,是对死亡最好的纪念。《泰坦尼克号》最震撼人心的一幕,不是船倾人亡的瞬间,而是即将沉入冰冷海中的Jack要求Rose作出坚持活下去的承诺。那些轻视死亡的人,是没有办法真正领略命运的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