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世界各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李慎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文化建设具有先导性意义。文明与文化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古今中外各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在推动历史进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对古今中外各类不同形态的文化要做辩证的分析,它们之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我们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与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进行的。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国际大背景。对世界各类文明,我们要大胆借鉴;对西方腐朽文化,我们要坚决抵制。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则。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和文明,波澜壮阔,曾跌宕起伏,甚至几度危难,但始终得以传承并不断展现出新的风姿,这是我们为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作出的独特贡献。今天,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世界正向光明和进步不断迈进,但我们这个地球仍然不太平。我们既面临文化、文明发展的很好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面临的国际机遇
(一)世界上有众多优秀文明
在人类历史近6000年里,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现在,全世界约有63种宗教,192个国家,292个民族,6700多种语言。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文明和优秀的文化,其中包括优秀的和谐文化思想,是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以及不同民族世世代代、辛辛苦苦建立并传承下来的。这是全人类所共有的不可多得的财原载于《光明日报》2006年7月6日。
李慎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富,我们一定要十分珍惜,并敢于和善于大胆借鉴。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与我国加入WTO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生产力层次的,即商品、技术、资本、人员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二是生产关系层次的,如西方国家领导或主导下制定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以及反映并服务于这种经济秩序的国际政治秩序;三是意识形态层次的,西方国家推行的文化价值观念是为西方国家全球化服务的,是为建立有利于它们利益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服务的。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加入WTO对我们发展来说是柄双刃剑,我们既要注意抵御经济全球化的弊端,又要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向世界传播优秀中国文化和积极汲取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三)维护文明多样性、反对文化霸权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2005年9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这些重要论述指明了世界文化、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以个别强国为主导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和加剧这样一个基本的经济现象:富国、富人愈来愈富;穷国、穷人愈来愈穷。正因如此,世界社会主义和左翼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有所复兴。就连欧洲的不少有见识的政治家和学者对个别超级大国强行推行其文化和价值观念也极为不满。比如,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兴起抵制个别超级大国“文化入侵”的浪潮。又如,2005年10月2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三届大会154个参与投票的国家和地区,以148票赞成,4票弃权,2票反对,通过了由法国和加拿大倡议的《文化多样性公约》。应该说,这是反对文化单边主义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面临的国际挑战
以个别超级大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对我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包围;利用互联网等新型媒体,与我们抢占思想文化新阵地;抢占我国文化市场,挤压我国民族文化产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利用各种基金会、非政府组织、外交学术交流等手段对我国进行渗透。
(一)在社会意识形态上
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没有硝烟的战争,是现时代西方传媒的主要任务之一。
它们首先攻击的对象是马克思主义。由于敌对势力的影响,出现了诸如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空想论”、“失败论”和马克思主义就是“违反人性”的“左祸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正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已经不存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趋同论”;马克思主义“只是一个学派”、“没有谁指导谁的问题”,必须废除马克思主义这一“国家意识形态”的“废除论”等论调。不仅如此,他们还企图用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取代爱国主义,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消解人们特别是青年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他们彻底摧毁我们的爱国主义思想的根本目的,说到底是为了把我国变成其附庸国或殖民地。
(二)在政治上颠覆国家政体与政党制度,鼓吹“总统制”、“两院制”、“三权分立”和西方的多党制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国家政权的性质和方向。现时代在国际传媒舆论斗争中,社会主义国家是西方国家的官方传媒的重点宣传对象,而集中攻击、诋毁和歪曲的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政体和政党制度。
(三)从历史上否定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新中国的巨大成就西方敌对势力攻击的重点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他们明白,要搞垮一个国家,首先要攻击这个国家的执政党,搞垮这个国家的执政党,必须丑化这个党的主要领袖。这是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共产党的最有效、最便捷的伎俩。
(四)在国际关系理论上否认国家主权,鼓吹文明冲突和所谓的普世文化价值观念国家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是国家独立自主处理内部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权利。它反映了民族国家的基本特征,具有不可分割与不可让与性。坚持与反对国家主权的斗争,是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传媒舆论斗争中的核心问题。
三、积极借鉴世界各类文明,努力建设和谐文化
第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借鉴世界各类文明、抵御西方腐朽文化提供了牢固的经济基础。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上层建筑一经产生,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对经济基础具有一定的反作用。社会主义文化包括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被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所决定,不仅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又极大地反作用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国必须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文化(其中包括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并通过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其中包括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反作用,来维护我国的经济基础不受侵害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我们决不能搞“一大二公”单一公有制,同时也决不能搞全盘私有。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才能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牢牢掌握主动权。
第二,高度重视党的理论和意识形态工作,为借鉴世界各类文明、抵御西方腐朽文化提供理论支撑。理论正确,党就坚强,政策就正确,思想就统一,经济就发展,社会就稳定。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根本原因是在党内,而且发端于思想理论,是其逐渐脱离、背离马克思主义所导致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灵魂和旗帜。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繁荣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关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只有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真正做到在国内外各种思想、理论、思潮的相互激荡中不迷失方向,在与世界不同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中学习、借鉴、扬弃、升华,丰富和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第三,紧紧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汲取世界各类文明,抵御西方腐朽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观,始终不渝地坚持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真正动力的主体观,并把这一思想统一和落实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人民执好政的全过程,统一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第四,正确处理继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与积极借鉴世界各类文明(其中包括西方文明)的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特性文明的存在,使世界文化丰富多彩。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有其长处,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世界文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应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在尊重差异中扩大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共识,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使其熔铸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但所有国家和民族,尤其是处于经济弱势的国家和人民,必须首先对本国的文明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立,维护和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文明。因为,文化和文明有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决不能仅仅把科技和物质发展水平作为衡量文化“先进”与“落后”、文明高下与优劣的尺度。否则,就会把西方个别超级大国所特意构建的意识形态作为所谓的普世文化和文明去顶礼膜拜;把西方个别超级大国向全世界进行的文化扩张当作向“未开化”国家和民族传播的“文明”去推行。其实,当今世界那些所谓的普世文明,说到底,是西方霸权主义对全世界实施文化侵蚀和统治的工具。这种观念的侵蚀,使发展中国家一些人产生了一种“文化自卑感”,有意无意地对西方中心文化如痴如醉,而对本土文化苛求甚至鄙视。实际上,愈是民族的,便愈是世界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我国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生生不息。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十分注意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与文明。但是,对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与文明采取敌意甚至妄图摧毁的行为,我们的一贯态度则是:“威武不能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