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日本首相评传
8603600000046

第46章 田中角荣

(田中角榮TanakaKakuei1918.5.4-1993.12.16)连任第64-65届(1972.7.7-1974.12.22)内阁首相田中角荣(1918-1993)是战后日本著名政治家,担任首相期间干了两件大事:一是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二是推行“日本列岛改造”计划。下野后虽为洛克希德贿赂事件缠身,但作为自民党政治的幕后人物,长期发挥着影响。

1918年5月4日,田中出生在新泻县二田村,是家中七个子女中唯一的男孩。田中的远祖是数百年前开辟这个偏僻山村的十八户农民之一,父亲田中角次把饮酒赏马看作人生最大乐趣,由爱马到参加赛马,进而成为贩卖牲口为业的牛马商。田中年幼时,父亲的事业风顺,家境较宽裕。但好景不长,一次父亲为开办大农场,筹措4.5万日元买进三头荷兰种牛,但这些牛不堪长途跋涉,刚到田中家便全部染病而死。田中家血本无归,从此一蹶不振,只能靠田中母亲经营的七八反(日本土地面积单位,1反=992平方米)地养家糊口。

田中在家境破败的日子里送走了童年,迈入二田小学的大门。在一到六年级的学习中,田中聪明好学,成绩优异,还一直担任班长,深得师长宠爱。从那时起,他立志做一个“了不起的人”。

但是,生活的现实是严酷的。田中高小毕业后,因付不起学费中断了学业。1934年3月,16岁的田中孤身一人来到东京谋生,先后当过建筑公司学徒,贸易商行卸货送货员,《保险评论》杂志实习记者。当时他白天上班,晚上到私立中央工业学校学习,凭着坚韧的毅力,拿到了土木科毕业文凭。

1937年,19岁的田中辞掉工作另起炉灶,创办“共荣建筑事务所”,承揽土木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因与新兴财阀大河内正敏关系密切,业务进展顺利。

日本全面侵华后,1938年田中应征入伍,编入盛冈骑兵第三旅团,驻扎在中国黑龙江省。1940年因患肺炎肋膜炎并发症回国治疗,次年按伤病军人复员。

田中大病不死,身体刚一恢复便返回东京重操旧业。1942年,与一建筑业资本家的独生女、长他十来岁的花子结婚。1943年,成立“田中土木建筑股份公司”,自任总经理。到战败时,经营规模扩大数倍,田中土建已成为大建筑公司之一。战后,由于房地产价格暴涨,事业兴旺,田中已成为实业界小有名气的富翁。

田中步入政界是在战后,原东条内阁国务相大麻唯男欣赏田中的能力和财力,劝说田中拿出300万日元资助原民政党领袖町田忠治竞选进步党总裁。1946年,田中怀着“当一个政治家”的理想,首次进入进步党国会议员竞选候选人名单。在第二年的选举中当选众议院议员,开始了政治生涯。

进步党后演变为民主党,民主党中又分裂出“同志俱乐部”。1948年,田中随“同志俱乐部”加入以吉田茂为总裁的自由党,任该党总务委员会委员。但是,田中这个年仅30岁、根本没有什么政治资历和强大靠山的“一年级”议员,在强手如林的自民党内只是个乳毛来干的小字辈,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1948年10月,日本政局发生变动,芦田均内阁辞职。根据惯例,议会第一大党自由党将组成下届政府。当时,自由党内的一批干部,以占领军司令部的“暗示”为据,企图撤换吉田茂的总裁职务,推自由党干事长山崎猛为总裁并组织新政府。总务会议讨论时,出现了上述意见一边倒的局面。就在无可奈何的吉田茂准备发表同意辞职讲话的刹那,身居总务委员末席的田中站了起来,慷慨激昂地发表了“美国不能干涉日本内政”的讲话,会场形势急转直下,吉田保住了总裁职位,随后组成第二次吉田内阁。

关键时刻田中救了吉田茂。吉田感激之余,也认识了田中的才干,遂任命田中为法务省政务次官,从此田中作为“吉田学校”的正式成员,开始在自民党内和政界崭露头角。

田中任政务次官不久,资本家因反对制订国家煤矿管理法而向政府官员行贿的事件败露,田中受到牵连并被捕入狱,两年半后无罪释放。

1950年田中出狱后,历任长冈铁道公司总经理、理研化学公司董事、自由党副干事长、众议院商工委员会委员长等职,成为自由党中的显要人物。为了保住自由党的议会第一大党地位,田中在筹集政治资金、制订竞选对策方面不遗余力,其对选举“地图”的准确估计,令吉田茂赞叹不已。

1957至1958年,田中任岸信介内阁邮政相,为平息邮政工会工人罢工采取了果断措施,使300名工人停职、200名工人受到减薪处分。1962年7月至1965年6月,连任第二、三次池田内阁和第一次佐藤内阁藏相,是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国家财政金融政策的主要制订者和实施者。由于田中比较清楚国家财政经济状况,被大藏省官员称为“明白的角荣”。佐藤内阁末期担任通商产业相时,田中集中精力研究了改造与开发日本的综合战略,提出了“日本列岛改造”设想。

自民党成立以后,田中在党内的地位稳步提高。1961年,任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1965年,升任自民党干事长。由于与池田、佐藤的关系都很密切,因此在协调池田派和佐藤派这两个自民党内最大派别的关系方面,田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此同时,以田中为核心的强大派系势力正在形成。

与那些矫揉造作的官僚政治家不同,田中不拘小节,一副亲民姿态。任邮政大臣时,有一次竟在广播中为国民唱了一段“浪花曲”,博得个“浪花曲大臣”称号。以藏相身份出席华盛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会时,竟壮着胆子用生硬的英语发言,联欢会上又为各国代表唱了一首“王将歌”。但是,这些看似随便的举动,倒使他在民众中赢得了好感。

1972年6月,佐藤荣作辞掉首相和自民党总裁职务。自民党临时大会经过两轮投票表决,田中当选为新总裁,7月7日,组成第一次田中内阁。

田中就任首相,舆论为之轰动,一股“田中热”在全国掀起。在国民看来,田中是有“决断力和实行力”的强有力人物,是战后首相中最年轻、“没有学历”的“平民政治家”,必能给日本社会带来一股新风。当时,田中撰写的《日本列岛改造论》成为畅销书,出版后抢售一空,创造了一个月内翻印11版、发行50万册的纪录。田中的出生地新泻县,一夜间成了热门的观光地,参观者蜂拥而来,地方当局不得不派出警察维持秩序,在田中故居附近突击修建公共厕所,母校二田小学的教室黑板上,也写出了“像田中首相那样学习,做一个优秀人才”等字样。《朝日新闻》9月份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田中内阁的支持率高达62%。

进入20世纪70年代,影响日本发展的内外因素已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国际政治继续向多极化发展,美国终于放弃了长期以来推行的孤立中国政策,1972年“尼克松冲击”后,一贯追随美国的日本政府在对华政策上面临新的选择。另一方面,1955年以来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局面已经结束,公害、物价、交通、住宅、城乡问题的解决亟待找到新的突破口。田中内阁正处在这一历史转折的十字路口。

田中以积极态度迎接了时代的挑战,他在内阁成立当天发表的谈话中说,新政府“在内政方面,将灵活运用现已取得的经济增长成果,谋求国土的划时期利用,为解决公害、住宅、土地等问题,果断推行以长期性展望为基础的措施,充实国民的福利”。“在外交方面,加快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邦交正常化,在激荡的世界形势中,强力推进和平外交”。

田中的积极对华方针,立即受到中国政府欢迎。两国政府通过各种形式,互派代表进行协商,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很快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达成谅解。

1972年9月25日,田中首相率领日本政府代表团来到中国,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国党政领导人进行了多次会谈。9月29日,中日双方共同签署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联合声明,宣布恢复邦交,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从而揭开了中日友好关系的新篇章。

《中日联合声明》说:“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中日恢复邦交,是在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形势下实现的。田中能够顺应形势,促进邦交的实现,因而得到日本各界人民的有力支持。但也遇到少数亲台反共分子的强烈反对,台湾当局也不断向田中政府施压,但是田中不为所动,坚决贯彻既定方针,上任后仅两个多月时间,便解决了战后拖延近30年的中日关系悬案,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和魄力,创造了在任期间的最大业绩。

田中的对内政策集中体现在“日本列岛改造”计划上。早在担任佐藤内阁通产相时,田中已着手国土开发与改造的综合性调研,其经济发展战略设想全面写入《日本列岛改造论》一书之中。按照田中的设想,为解决日趋严重的空气污染、交通壅塞、住宅紧张、城乡人口过密过疏等问题,焕发日本经济的活力,必须“坚决地扭转城市过分集中的趋势,把民族的有生力量和雄厚的经济余力,引向整个日本列岛”。为此,要在全国各地建立一批25万人规模的城市,通过国家制订的有关工业税收政策,将集中于大城市的企业、资金、技术、人力,移向新建城市和经济不发达地区。修建一万公里铁路、一万公里公路,形成遍及全国的高速铁路公路网,将全国各地城乡紧密联结起来,进而彻底改变工业生产和人口布局,“消灭城市与农村,‘外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与‘里日本’(日本海沿岸地区)的差别”,“从而在整个日本,建设一个使家庭欢聚一堂,老人安度晚年,青年充满美好理想的社会”。

为实现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田中上任后即把推行“列岛改造”计划作为“内政的头等重要课题”。为此,田中专门设立了个人咨询机构“日本列岛改造问题恳谈会”,责令经济企划厅等政府有关部门紧急研究制订具体的改造方案。根据这些机构和部门的建议,内阁会议于1973年1月和3月,先后提出《土地对策纲要》和《国土综合开发法案》,制订了具有“列岛改造”特色的1973年度大型财政预算,开始实施第七次道路整顿五年计划、第二次土地改革十年计划、国营铁路再建十年计划、农村综合治理模式事业五年计划。“列岛改造”计划虽然仓促起步,但蓝图宏伟,声势巨大。

从长远的意义说,“列岛改造计划”具有前瞻性和合理性,但制订与实施这一计划是以经济高速增长为前提的。然而20世纪70年代后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正在丧失。从这个意义上说,田中操之过急,错误地选择了实施计划的时机。

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利润。“列岛改造”计划不能给资本家带来现实可见的利益。因此,改造计划刚一实施便遇到重重阻力,工厂迁移和新建城市事业迟无进展,土地买卖投机活动却恶性蔓延,主要城市地价一年内竟上涨了30%,城市土地与住宅问题更加严重了。

直接影响“列岛改造”计划实施的还有1973年的“石油危机”。同年10月,中东战争再度爆发,阿拉伯各国不断提高石油价格,石油全部依赖进口的日本遭受沉重打击。石油涨价后仅三个月,日本国内石油价格上涨了两倍。石油及石油产品价格的上涨与地价上涨相结合,严重影响了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生活,一场抢购日用商品、哄抬物价的风潮,迅速从城市刮向农村。

“狂乱物价”激起国民的极大不满,田中及其政府的威信急剧下跌。1974年7月,自民党三木派和福田派首领三木武夫和福田赳夫,同时辞掉内阁中的职务,田中政权出现了危机。

就在此时,10月9日发行的《文艺春秋》杂志第十一期上刊载了评论家立花隆《田中角荣研究--其财源与人缘》的文章,揭露了田中资产形成的疑点和包括男女关系在内的私生活。

立花隆的文章掀起狂涛巨澜。田中经不起如此沉重的打击,匆匆处理了善后工作后宣布辞职。田中在辞职声明中说:“最近政局混迷,不少是启端于与我个人有关的问题。作为国政的最高责任者,我痛感政治和道义上的责任。”“我个人的问题一时为社会误解,完全是公务人员不明不德所致,感到痛苦难忍。希望尽快搞清事实,得到国民的理解。”“当我沉思国家前途之时,心情犹如彻夜倾听沛然落地的大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76年2月,报界接连披露美国洛克希德公司为向日本推销飞机向儿玉誉士夫支付700万美元,向日本政府高官支付200万美元的行贿事件。三木内阁在舆论的强烈要求下,立即成立专门委员会进行调查,行贿受贿嫌疑者接连被捕。7月27日清晨,东京地方检查当局以“受托受贿”、“违反外汇管理法”为由逮捕了田中。

田中被捕不到一个月即以2亿日元获释,出狱后未因洛克希德事件牵连而心灰意冷,门庭若市一如既往,田中派仍是自民党内的最大派系,旷日持久的事件调查几经周折不了了之。

1993年12月16日,田中去世,终年75岁。洛克希德案件成了不解之谜,田中本人也成了日本政治史上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