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问题首富黄光裕
8630100000023

第23章 灯台篇 (1)

一、三巨头为什么想罢战言和?

2005年的第一天,居住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一位叫莎丽·邦加妮的财经记者进行了一项行为艺术,决定在这一年之内不再购买、使用中国制造的商品。

因为在此前的圣诞节,她突然惊讶地发现,自己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有印着“Made in China”标志的商品,无论是家居用品、电器,还是玩具或服饰,这让她感到很恐怖。在做出这一决定之后,让莎丽·邦加妮更惊讶和恐怖的事情发生了:因为她发现,在美国要想找到不是中国制造的商品,已经是难如登天。

一年之后,莎丽·邦加妮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她在书中宣布:“我和家人决定向现实妥协,否则为此忍受的生活不便和代价真是太大了。”

2001年12月11日对于中国厂商的情绪来说是一个分界点:之前,大家面对即将来临的加入世贸组织的日子,有一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恐惧感;之后,恐惧的人们发现,加入世贸组织对他们而言,更多的是一种机遇,因为廉价的中国商品如潮水般涌入发达国家,渗入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仿佛变成了他们必须呼吸的空气一样必不可少。

从2001年到2005年的短短4年时间内,中国外贸规模爆炸性增长,从5000亿美元狂飙至1.4万亿美元,一举超过日本。但同时各种贸易摩擦也随之加剧。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是WTO成员组织中遭受反倾销起诉最多的国家,全球每7件反倾销和贸易救济案中,就有一件是针对中国的。以至于2005年5月,履新不久的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前去法国访问时,亲自为中国商品辩解,声称“中国只有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进口一架空客380”。

2005年的中国经济,完全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与中国制造的商品一样风靡天下的,还有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神奇小子”陈天桥和李彦宏陆续抢滩美国纳斯达克股市并创造奇迹。他们与丁磊、马云等人,被认为是中国商界最新崛起的一代,是没有原罪的“阳光富豪”。而在这一年的6月6日,中国股市却跌至冰点,8年来首次失守千点。也正因为如此,呼唤了多年的股权分置改革终于开始启动。

2005年的中国娱乐界,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湖南卫视举办的“超级女声”,在全国刮起一股选秀的风暴。其实在中国家电界,一场同样火暴的“超级男生秀”也在同步进行。这场“超级男生秀”的前三名分别是来自“北京赛区”的黄光裕、来自“南京赛区”的张近东和来自“上海赛区”的陈晓。

约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三人创建的国美、苏宁和永乐都陆续从自己的“赛区”脱颖而出,晋级到全国范围的总决赛。三方从小心试探到互相渗透,再到短兵相接,而2005年成为三方直接火拼的一年。

1986年1月,黄光裕兄弟在北京创办了国美。3年后的1990年,当黄光裕兄弟正在绞尽脑汁想要摆脱电器零售中间商时,刚丢掉铁饭碗的张近东和他的哥哥张桂平在南京宁海路上新开张了一间仅200平方米的空调专营店。27岁的张近东鸿运砸头,开店第一年竟然就做了6000万元的生意。1996年,永乐(中国)电器销售有限公司创建于上海,成为来势汹汹的后起之秀。

1999年7月,国美开始全国的征伐之途;一年后的2000年,苏宁也实施二次创业战略,开始推进全国电器连锁经营;2000年12月30日,永乐在江苏南通开设了上海之外的第一家连锁店,吹响了进军全国的号角。

2004年7月,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分别在香港和深圳上市,而一年之后的2005年10月14日,永乐电器紧追其后,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黄光裕、张近东、陈晓这三位光彩夺目的“超级男生”,成为全国家电连锁零售行业总决赛的前三甲。

2005年三方的实力对比情况:国美拥有全国门店数572家,年销售额498亿元;苏宁拥有全国门店数360余家,年销售额397亿元;永乐拥有全国门店数200余家,年销售额180亿元。从三巨头的销售额增长率来看,国美于2004—2005年度以67%的增长率领先于增长率59%的苏宁及51%的永乐。而排在第4名和第5名的分别是五星和大中,它们的全国门店数和年销售额分别为:200余家,150亿元;110余家,130亿元。根据当年世界品牌实验室评定的品牌价值,国美为301.25亿元,苏宁为64.55亿元。从诸多指标来看,黄光裕及其国美成为当之无愧的NO.1。

普华永道于2004年推出了零售及消费行业研究报告,报告称: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具零售业投资潜力的转型国家。基于此,当2004年12月11日中国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时,掀起了外商进入中国的又一轮高潮。这意味着中外零售商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竞争。这对国美、苏宁、永乐等几大家电零售巨头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压力。

除了互相之间的激烈竞争,他们还面临着三种竞争态势:第一,美国百思买、日本的山田电器和小岛电器都在为进入中国做准备;第二,已经在中国站稳脚跟的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隆等也在争食家电市场这块蛋糕;第三,以格力、TCL等为代表的上游供应商自建家电连锁店,争抢渠道话语权。

有点力不从心的黄光裕曾抱怨:“竞争对手之间为了拼抢同一个商业旺地的市场份额,大家往往扎堆开店,重复投资的现象非常严重,在零售商火速开店大力促销之时,往往会拉着家电厂家一起重复投资促销资源,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家电零售业和制造业各种资源的明显浪费。”陈晓也表示了对行业前景的担忧:国美、苏宁、永乐家电三巨头的价格竞争愈演愈烈,零售价比批发价还低,三巨头反复上演携众品牌“高台跳水”的把戏,把供应商的进货价压得越来越低,导致家电业工商双方的利润率越来越低;三巨头一年的广告费就高达8亿元,这种资源的浪费十分惊人;三巨头的门店密集度越来越高,相互之间一墙之隔、门对门地“赌气”开店,导致单店销售额大幅下滑。

与此同时,国美电器的业绩增长开始呈现疲态:2005年前三季度的报告显示,尽管销售收入增长了34%,但是净利润却仅仅增长5.5%,而在过去的4年当中,国美电器的净利润一直以100%的速度增长。

“是时候该聊一聊了。如果我们联手,可以一起做什么更大的事情?”陈晓虽然不一定是最早认识到这种危机的人,但他却是第一个放下姿态主动做出和解努力的人。他们长剑入鞘,换上了温情脉脉的面孔,开始互相试探对方对于合并的诚意和可以接受的底线。陈晓曾经对媒体激动地说道:“假如国美、苏宁、永乐等企业联合或并成一个零售商,还有谁能与之抗衡?”

2005年春节期间,黄光裕、张近东及五星电器的汪建国和大中电器的张大中,同时收到了来自竞争对手陈晓的春节问候以及聚会邀请,而张大中此前已与陈晓达成默契。这是一个极为秘密的聚会,参加者仅限于五大集团董事长本人。

据悉,聚会的主题始终围绕怎样放弃2005年的“疯狂打杀”,回归理性竞争,以使各自利益最大化。但究竟应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五个人莫衷一是。五位企业首脑在2006年3月逐渐达成“划区而治”的共识,即五家企业以城市为单位重新划定势力范围,划分原则是将各自在一些城市的零散店铺交给该区域的强势企业,比如说把五大企业在北京的某些店面交给大中、上海交给永乐、天津和青岛交给国美……

初次会面在北京,五人相谈甚欢,以致相约今后将继续不定期地见面沟通。聚会最初要求参加者仅限于五位董事长本人,后来由于五人过于繁忙,不得已将范围扩大至各巨头的副手。但无论是谁参加,均被严格要求不得将聚会内容带出会场之外。而五人聚会最频繁的是在2006年2月和3月,有时候一星期聚会一次。

但这个脆弱的联盟不久就面临解体——国美、大中和永乐因为巩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大投赞成票,苏宁和五星则感到失望。发展到最后,张近东和汪建国渐渐就不再参加聚会了。在疏远了五巨头聚会后,张近东开始加紧运作苏宁电器7.8亿元人民币的定向增发融资计划,以应对2006年难以预测的竞争局面;而汪建国则接受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零售商百思买的邀请,前往上海商谈双方未来的合资计划。经过两个月的密切来往,五巨头聚会在事实上浓缩成黄光裕、陈晓和张大中的三人对话。

在接踵而至的更为惨烈的厮杀中,大家还能否想起那场风花雪月的往事?

二、黄光裕为何说陈晓太狡猾?

“一个企业通过兼并其他竞争对手的途径成为巨型企业,是现代经济史上的一个突出现象。没有哪一个西方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这是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斯蒂格勒的一句著名的断言,在2006年却成为中国家电连锁零售业大决战的一个诱因。

2005年,国美和苏宁继续疯狂地扩张,仅仅国美一家就开了200多家店,是过去6年总和的1.5倍。2006年3月,在接受笔者采访时,黄光裕开始表现出些许担忧:“如果大家按照去年的速度扩张下去,也许很快就会饱和了,因为可能大街上所有的门脸都变成电器店了。”

此时,乔治·斯蒂格勒关于并购的断言及时地带给了黄光裕新的思路和勇气。黄光裕兴奋地宣称:“没有扩张,就没有大型企业。”就连一直在并购方面没有任何作为的苏宁,其总裁孙为民也曾谈到,家电连锁行业已从“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进入“大鱼吃大鱼”时期,进行并购整合是早晚的事情。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谈到发生在中国家电连锁零售行业的并购战时,并购专家陈明健用了这样一句显得有点俗套的古话来概括。他说:“近几年,中国家电零售业发生并购是必然的,绝对是大势所趋,至于是由黄光裕、张近东、陈晓还是其他人来完成,那是其次的。”

其实,黄光裕的大踏步前进,还与他2004年放的一颗“卫星”有关——当时他放言,到2008年国美的销售额要达到1200亿元左右。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不过是他抛出的一个“数字大饼”而已——根据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200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国美电器当年以238.8亿元的销售额位居连锁企业第2位。如果按一家店产生1亿元的年销售额计算,国美需要有上千家店才可能在4年后完成这个目标,这意味着他在这4年中每个月要开20家以上的店面。

黄光裕知道,完成非常的目标,需用非常的观念和手法。2005年飞速增长的250多家店,已经让他在管理上颇为吃力。于是,他企盼着一次非常规的扩张手法,达到“毕其功于一役”的奇效。

而在这两三年时间内,黄光裕的事业也出奇地顺风顺水——2004年6月7日,黄光裕实现了国美电器的间接上市,价值仅2亿元的国美电器经过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幻,让其价值一夜之间暴涨了40多倍。此后不到半年时间,黄光裕先后进行了两次套现:第一次由荷银洛希尔包销金额达12亿港元的股票;第二次由Fidelity等国际知名基金认购金额约13.75亿港元的股票。2006年2月5日,国美电器又成功引进了国外投资者:美国基金公司华平投资集团通过认购国美电器发行的1.25亿美元可转换债券及2500万美元认股权证投资国美电器。而原计划5年内整体上市的梦想,在华平投资进入后的一个多月后就有了实现的巨大可能。2006年4月7日,黄光裕进行第三次套现,而减持的至少12亿港元的股票由花旗银行包销。

钱多可以壮胆。3个月后,便有了国美“鲸吞”永乐的一场好戏,也宣布了并购好戏的开场。而在中国家电连锁行业系列并购案中,国外机构投资者的身影一直若隐若现,他们对并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