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学时期最重要的9个决定
863600000016

第16章

第1篇第4章岔路口的抉择:是留下,还是离开?

第1节出国方悔学问浅

每年高考之后,不少家庭会考虑送孩子出国留学。但是国外的教育体制是宽进严出,中国学生到国外留学不仅需要先学最少一年的大学预科班,而且由于学生毕业的时间没有严格的限制,所以很多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大学里读五、六年都是很普通的现象。

一般来说,准备出国的学生有这样三种类型:第一类学生学习优秀,有考进复旦、交大的实力,留学是为了预防万一,说白了就是考上复旦、交大就在国内读大学,考不上就出国。第二类:如果能考上大学就不出国留学,考不进大学就送出去留学;第三类:孩子估计是考不上国内的大学了,希望能早一点送孩子出国读书。

如果大家都是这样想这样做了,结果就是成绩好的学生留在国内,而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就去国外读书,难怪海归变海待了。如果学生在国内用中文都没念好书,那么到国外用英文就能把书读好了吗?在国内可能还有父母和教师的督促,而在国外更要靠学习的自觉性。不过我倒觉得越是读书读得好的学生其实越应该出国读书,因为这些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和领悟国外教育的精髓,也更能够展现中国留学生的良好风貌(避免出现所谓的“留学垃圾”现象),也更有足够的能力完成学业拿到货真价实的硬文凭,回国则更有机会找到好工作等等。所以,对于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出国留学,应该具备以下两点:一是家中有这个经济实力,二是孩子自己有想读书的愿望(不是被父母逼着要学)。至于高考以及高考成绩本身,可以说跟留学没有必然联系。

最近,李女士有些烦恼,她的儿子高二时被法国一所大学预录取,如今已经过去两年了,不但没有成为正式的大学生,每天还需要拿出一半时间打工。花着高昂的学费在外面受苦,还耽误了学业,李女士不禁怀疑:难道孩子这样留学错了吗?

两年前,李女士的朋友告诉她,法国一所大学招收中国高中学生,预录取以后先读一年的语言及衔接课程,之后就可以申请该大学的专业,成为该校大学生。

李女士一听动了心,她原本就打算儿子大学毕业后送他出国留学,见见世面,增加阅历。如果现在就出国,过两三年拿到外国大学的学历,将来一定前程似锦。于是在朋友的帮助下,李女士很快给儿子办好了入学手续。一年后,李女士的儿子读完语言和衔接课程,向学校递交了理想专业的申请,没想到并未通过。原来申请的人太多,专业录取名额却很少,学院择优录取,她的儿子因为成绩一般被淘汰了。学校工作人员便劝其再读一年,否则只能到外边读语言,然后自由申请自己想去的大学。得到这个消息时,李女士一家人都很上火,跟学校沟通时,学校说,当时发的是预录取证明,收的学费也是一年的语言及衔接课程的学费,从没有收过国家规定的大学正规专业课程的学费,而各专业招生由各个专业院系负责,申请不到专业不是他们的责任。既然已经去了,总不能就这样放弃,李女士只好同意让儿子再读一年语言。留学计划延长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增加一年的高额学费和生活费,李女士的儿子是个懂事的孩子,开始出去打工赚钱补贴开支。看着身边儿子的同龄人即将迈入大学,想起儿子在国外无法正常学习还要打工,李女士后悔不已。

孩子若在初中或高中毕业就出国,其自我控制、心理调节能力还较弱,不少学生往往难以承受语言、学习方式方法和陌生环境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学习和生活双重压力,最终导致留学时间的延长甚至留学失败。

另外,出国上大学也不是逃避高考的“捷径”。比如,想进入澳大利亚的高校,必须先参加国内的高考。因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成绩很难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高考成绩和就读高中的相关背景,是对方进行评估、录取的重要参照。一般说来,高考成绩达到本科一类的,就读澳大利亚的一流大学(俗称八大名校)没问题,分数线达到本科二类的学生,可以进入十几所四星级大学。在高考中遭遇滑铁卢没上线的,还有机会读澳大利亚一些大学的快捷课程,但专业仅限于商科、IT等有限的几种。

据有关专业人士讲,这些年去澳大利亚读大学的学生不断增多,层次也提高了不少。一些学生高考成绩不错,但录取的专业不满意,或由于志愿填得失当,本科一类的分数只能读二类的大学,最后选择留学。

总的来看,出国读大学的学生结构是一个纺锤形,顶尖的和差的都是少数,中间水平的居多。考入世界顶级名校并获得高额奖学金的上海中学生每年都有一两个,这些成功的案例也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例如,被耶鲁大学提前录取的市三女中学生方某,就同时获得了每年四万多美元的奖学金。但这样的例子非常个别。国外的很多大学,本科并非奖学金发放的重点阶段,全额奖学金名额就更少了,可能一个系、一个学院也就两三个。因此,获得本科阶段的奖学金,是一件天赋加机遇的小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