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篇就业,还是创业?我的未来由我定
第1章徘徊在就业与创业之间
第1节打工不如自己当老板
如今的许多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而选择放弃就业,并开始白手起家,参与到知识创业
的大潮中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但首开先例的应该算是
1999年4月底,清华大学在校生杨锦方、慕岩、王科和邱虹
云共同注册的视美乐公司。后来由于杨、慕两人准备出国退出
视美乐,同时该校96级MBA学生徐中和另一位非清华学籍的
在读生李益斌加入视美乐组成新的创业团队。7月29日,视美
乐爆出新闻:四学子以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电视这一高科技产
品,引来了上海第一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高达5250万元的风险投
资。如今,该公司已搬到清华科技园,正式投入中试运营阶段。
视美乐是我国第一家由在校大学生创立的高科技公司,首
开大学生在校创业的先河。视美乐与“上海一百”的融资模式被
有关人士称为我国首例完全按照硅谷风险投资方式运作的项
80王科等人也由此成为中国第一批成功注册公司的校园创业
者。
现在只要一提到中国最早由在校学生创办的公司,就不得
不提到这4个人的名字。创业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997年,在当
年的挑战杯发明大赛中,清华大学材料系三年级学生邱虹云发
明的一种集光学、电子、机械等技术为一体的新产品引起了自动
化系四年级学生王科的注意。王当即说服并鼓动邱虹云组成创
业团队参加学校的创业大赛,并一举夺冠。他们决定将这项研
究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推向市场。之后便与几位学生共同组
建了视美乐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全是靠大家课余打工挣来
的。随后更大的一个动作便是在清华兴业投资公司的撮合下,
成功融入了“上海一百”5250万元的巨额风险金。
这是一个创业的年代,更是一个创业英雄辈出的年代。改革开放和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
创业已没有年龄、身份、资历的限制,只要有足够的自信,只
要有尝试的勇气,谁都有可能成为老板。不过,创业同时也是个高风险的
领域,在激情背后需要冷静的思考,在机遇面前更需要理智的选择。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自主创业成为考研、出国深造
之后又一条发展新途径。而像陈天桥、乔志刚、傅章强等一批大学生
创业精英的崛起,更激起大学生内心深处的创业热情。但创业毕竟有
风险,而且大学毕业是人生中重要的十字路口,一旦选择不当,将会
抱憾终身。正因为如此,不少大学生在就业与创业中左右为难。
在许多雄心壮志的大学生眼中,创业就像一块诱人的蛋糕,散发着
丝丝的甜香。面对着日益加剧的就业竞争,不少踌躇满志的求职者也
正在观望中。
许多人认为做自己的老板好,有气派,有风度,有作为……总之,
听自己的最有型。此外,创业也是人生经验积累的最佳手段。通过一
段时间的自主奋斗,对于个人综合能力的成长方面也会是大有裨益的。
想当老板,如果只是偶尔随便想想,就没有
动力,就不会主动去寻找机会,就很难走上当老板的路。
白手起家的松下幸之助由学徒到家庭作
坊到小工厂最后到跨国公司,“台塑”王永庆从碾米到生产塑
胶、从嘉义走向台湾的苦与乐……最激动人心的例子是比尔?
盖茨,他大学没读完、便开始创业,在短短的时间内从一个电
脑迷登上世界首富的宝座,而传统产业则要经过近百年的奋
斗里程才能做到这一点。比尔?盖茨的成功不仅再一次印证了
“知识就是力量”的正确性,而且展示出信息产业对个人创业
的无穷魅力。
一般来说,创业者可大致分为主动创业者与被动创业者,所谓被动创业者是那种在
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得不创业的人,
主动创业者就是具有天生的创业热情,想通过创业
改变自己命运的人。这种人又可分为盲目型创业者与冷静型创业者。
盲目型创业者是凭激情、冲动、个人好恶而创业,事先并没有做好必要
的准备,因此盲目型创业者最后成为失败者的比比皆是。只有冷静型创业者
才是真正的创业者,或者说是创业者中的佼佼者。他们的特点是谋定而后动,
不打无准备的仗。他们或是掌握资源,或是拥有技术,而且事先准备得十分
充分,因此成功概率通常很高。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休学创业,25岁之前就赚到了第一个100万美元,这
给了很多大学生创业的勇气与自信。但文化高、观念新、有技术特长的大学
生创业,为什么失败的比例还是那么高呢?因为大学生是没资金、没经验、
没有搏击商海的眼光和能力的“三无人员”。反过来看看比尔?盖茨,他出生
于富有家庭,家族势力渗透商界、金融界、法律界。创业启动资金对他不是
难题。他可以在汁算机行业大展拳脚,不是他写出了什么“伟大的软件”,而
是因为他是市场和销售天才。也就是说,比尔?盖茨不是因为休学创业的创业
热情而成功的,而是因为创业之前,他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