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宋绶见此状况,心生一计,便向刘后奏请可以五日一上朝处理大事,而仁宗可以在日常事务中处理一般事件,这样便可做到两全其美了。不想刘后仍然对此不满,甚至把他给贬官处理了。
有一次,在与仁宗同去慈孝寺的途中,刘后想让自己坐的大安辇走在仁宗乘舆的前面,参知政事鲁宗道立即当面以女人的“三从”之礼相谏,刘后知他所言有理,无奈之下,只得令大安辇尾随乘舆而行。天圣四年(1026年),仁宗提出在次年元旦率百官向皇太后上寿,行跪拜祝贺之礼。刘后表示谦让,王曾趁机赞仁宗至孝,赞太后谦恭,建议仁宗遵从太后的意见。但仁宗根本不听,仍然按计划进行了朝贺。到了天圣七年(1029年) 元旦,仁宗又率百官拜贺刘后。
秘阁校理范仲淹上疏说,天子与其母只有家庭之礼,不应当以君臣之礼相待,否则岂不将关系弄得混乱?但并未得到回音。曾保荐范仲淹任官的晏殊听说后十分担忧,便责怪范仲淹不该上此奏折。范仲淹却并不畏惧,他认为,晏殊只是怕自己犯事,罪连他这个保荐人,可如今自己进献的乃是忠言,为何却不能被接受?晏殊知道他说得在理,便只好作罢。不久后,范仲淹奏请刘后还政皇帝,亦没有得到回音。不久,他就出任河中府通判,远离了朝廷,也失去了继续进疏的机会。不过,在他的带领下,朝廷中要求刘后还政的呼声开始逐渐响起,只是刘后越来越迷恋权位,面对年龄也越来越大的仁宗,却仍然没有还政的意思。而要求她还政的滕宗谅等人不久后便被贬出朝廷。
刘后不但不还政,心中还在反复地盘算着一件事。有一天,她突然问参知政事鲁宗道武则天是个什么样的人。鲁宗道听太后如此问话,心中立知其意,不由得心中生出无尽担忧,便毫不客气地答道,武则天乃唐朝的罪人,社稷几乎都被她断送了!
还有一个叫方仲弓的小官奏请太后依武则天宗庙的做法给刘家立七座宗庙。刘后未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想听听群臣的意见。鲁宗道奏道,若立刘氏庙,那将来的皇帝不知该如何处置。刘后知道她的这个想法阻力很大,也过于大胆,虽心中久有此意,却也实在难于实现。于是,她终于打消了取代仁宗地位的念头。所以,当后来三司使程琳以为自己摸透了刘后的心思,献上了《武后临朝图》时,她却将其立掷于地,大声喝道:“我不干这种对不起祖宗的事!”
不简单!在这种思想交纵之际能够认清形势,没走上歧途,刘后还真是一个有头脑的女人。
在刘后临朝的十几年里,虽然她一直把持朝政,让仁宗做傀儡皇帝,却未再提登基做女皇一事。只是她对权力的欲望渴求一直比较强烈。明道二年(1033年)二月,在即将举行祭太庙大典之时,刘后提出想穿戴天子的衮冕以祭太庙。她的这个提议立即遭到许多人的议论。参知政事薛奎奏道,若她如此穿戴,不知将以何礼仪与身份进行祭拜。刘后听后,深知他所言在理,但她并不听劝,仍然坚持穿了皇帝的衮服进行祭礼。典礼之日,刘后沐浴后便穿上了特制的衮服,虽与仁宗的服饰有些区别,却已俨然一副天子之相。祭拜之后,刘后在太庙文德殿接受了群臣赐予她的新尊号:应天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太后。
过了几天,仁宗以天子的身份至东郊躬耕藉田,刘后就命宰相张士逊撰《谢太庙》及《躬耕藉田记》,以便记录两次大典的盛况。但大臣宋祁却提出皇太后拜谒太庙,不足以为后世之法。结果《谢太庙》就没能问世,只撰了《躬耕藉田记》。当刘后放弃了进一步取代赵家天下的想法之后,至此已经了却了平生心愿,再无遗憾了,所以对此也便没有更多计较。可以说,刘后的一生是志得意满的,她没有去效仿武则天篡位,也算是她的一个明智之举了。
终留清白在人间
无论一个人的权力有多大,终究逃不过自然规律。刘后也一样。随着年龄增大,刘后的身体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举行祭太庙大典之后,刘后又病倒了,而且病得很重。仁宗遍寻天下名医,可惜刘后年事已高,回天无力,百般医治皆无效果。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二十九日,刘后病故,享年六十五岁,谥号为“庄献明肃”。此前皇后谥号皆为两个字,自刘后开始改为四个字。
刘后虽然掌权多年不将权力还给仁宗,但仁宗并没有怪过她,一直以她为生母尊之,所以当刘后去世时,仁宗悲痛万分。他记得刘后临终前虽然口不能言,却数次手扯自己的衣服,似有所嘱,却不明何故。当他向众臣提出这个疑问时,薛奎奏道,太后一定是说她还穿着衮冕,这样穿着无法见先帝于地下。仁宗闻之,认为有理,便在殓葬时给她改换了皇太后的服饰。薛奎这样的分析或许有一定的道理,但刘后也曾颁遗诏这样安排了政局:尊杨太妃为皇太后,仁宗依祖宗旧规听政,军国大事要与杨太后共议裁决。这样的安排,便是仍希望杨氏能够继承她的遗志临朝听政。此一决定因遭到蔡齐、庞籍等大臣的抵制才作罢。
刘后逝后,群臣再无顾忌,纷纷向仁宗提出有关他的身世之事。甚至有人说,李氏之亡,乃刘后毒死之故,为的是隐瞒真相。仁宗大惊,立即遣人开棺调查此事。
仁宗对刘后感情颇深,开棺的那一刻仿佛有一种窒息之感,真怕看到不想看到的一幕。直至打开棺木,却见洒满水银的棺内,李氏的遗体丝毫未加改变,冠服也属于皇后的穿着。仁宗这才消除了疑惑,知道有许多人在刘后逝后对她进行中伤,他为刘后洗清了冤名。同年十月,刘后葬于永定陵。可以说刘后当初被吕夷简说服如此安排了李氏的身后事,等于为她自己留了后路,不失为明智之举。
仁宗自了解了刘后的清白后,更加善待她的亲属。由于当年被刘后贬斥者纷纷在其去世后提出刘后的各类事端,朝廷上对刘后的非议诋毁也非常多。范仲淹却认为,太后受先帝遗托,助皇上临朝十余年,虽有小过,但难掩其功,小过便可将其忽略了,以留其德名。仁宗欣然接受了范仲淹的提议,立即下诏严禁再非议刘后垂帘时的事情。这样,朝廷上下很快便平静了下来。
宋仁宗亲政后,开始重新组织朝廷里的人员,起用新人,试图改弦更张。只是刘后当政十几年,虽说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但在施政过程中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建树,而且也除了不少良臣,让北宋王朝潜伏了一些政治危机。面对严峻的形势,迫使宋仁宗不得不倚重范仲淹等人实行改革。虽说后来略有改观,却也未能阻挡北宋走向衰败的历史进程。
★人物点评
中国历史上差一点有了两个武则天!
可惜的是,刘娥的许多能力尚比不上武则天,所以一切才会有所不同。她有着与武则天相似的经历。武则天是在尼姑庵里度过了一段等待的岁月,而刘娥却是被当时还是太子的真宗藏到了张耆府中,一藏就是十五年。从等待的时间来看,刘娥显得更长一些,但她却一直没同太子分开,心中也一直知道翻身只是个时间问题;不像武则天等待时间虽短,却一直只能把希望投向未知的未来。不过两个人最终都成功地进入了皇宫。
武则天心狠手辣,为达到权欲目的可谓是不择手段;而刘娥虽然也杀了许多人,却没像武则天一样杀自己的孩子,相反,她甚至对不是自己亲生的仁宗关爱有加,从这个角度看,她的德操虽不敢说非常好,但至少要胜过武则天。
从另一个角度看,二人皆把持朝政许多年,武则天在文治武功上皆有建树,甚至有当年唐太宗之风范,所以当时宫廷中事虽多,百姓生活却在不断地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着;而刘娥当政期间,在国家治理上并没有非常大的成果,她更大的突出之处仍然是在宫廷里。从这些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刘娥不能步武则天之后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时我们还可以从二人的生平事迹中得出一种可以想象得到的结果:武则天成为皇帝之后,在历史上争议虽多,却无人认为她是绝对错了;但若刘娥当真在不具备足够条件的情况下强行去登帝位,恐怕她留下的将只是恶名,并且永远都没有翻身的机会。所以,她最终放弃了效仿武则天,实乃明智之举!
其实刘娥跟武则天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不同。那便是,武则天的权力是“抢”来的,而刘娥则属于“偷”来的。后人编出《狸猫换太子》一剧,让刘娥的故事更加丰富多彩,而事实上,其原型不过是刘娥找了个宫女与真宗结合,生得一子被她偷偷地据为己有而已。后人研究此事时,感觉故事的原型远不如所改编成的故事精彩,实则此事在当时却是一件非常重大之事。刘娥虽百般掩饰,仍然纸包不住火,许多人后来都知道了这一事情。但好就好在刘娥对仁宗虽然多方限权,在生活中却对他关心备至,为的是让他将来做一个好皇帝,只是自己尚在世时不舍得把权力还给他而已。她的这些做法为她“借腹得子”之事作了很好的补偿,所以后人并未更多地去谴责她这一做法。至于改编成的故事,那便另当别论了,毕竟不是史实。
刘娥最大的罪过便是同武则天一样,为夺权而贬杀朝中重臣一事。她贬完异己后,又把矛头对准了跟自己及朝廷作对的曾经的“亲信”。为了保证朝廷稳定,便一一铲除。而她对一些即使并非完全支持她的忠良之辈却能委以重任,却是她的高明之处。这种做法在她年龄越大、执政时间越长的时候表现得越为明显。所以,她在这其间等于也在不断地成长,这也为她后来“有微功未犯大错”的历史评价奠定了基础。可惜她入宫时间太晚,不然说不定也可能有更大的作为,也算是一种遗憾了。但如果有了更大的作为,她说不定真的会去尝试超越权限,争夺一下最高的权威,至于结果会如何,却是后人无法判断的。那样的话,历史上就当真有两个武则天了。
刘娥未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对历史的发展很难说是福是祸,但后人却少了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历史学家也少了一份更有研究价值的历史事件。估计后人正是因为她的所作所为比较接近武则天,所以更喜欢把她的经历改编成传奇。于是,有人为了增加更多的玄奇色彩,便编出《狸猫换太子》一剧,也算是为刘娥提高了知名度,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了关于她更多的故事。因此说,虽然刘娥政绩平平,但她的故事与传说却绝对能让她成为封建王朝中一个比较突出的后宫人物,她的故事也绝对是值得后人加以品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