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皇后劝谏朱元璋施以轻刑的事情还有两件。一次是有一个吴兴的巨富沈秀,因其家财万贯,便被人叫做沈万三。传言说他富可敌国,而且还愿意主动出三分之一的资产来扩建南京城,同时也可以出钱犒赏三军。朱元璋非但没有领情,反而勃然大怒,认为沈秀如此做法是在侮辱朝廷,竟欲代朝廷而赏军士,甚为不吉,于是下令将其斩首。马皇后便又谏道,既有法律,则惩不法者。可沈秀只是一富翁,并未触犯法律,他即使不祥,也是其自己不祥,与国家何干?朱元璋觉得有理,便下令将其免去死刑,改为流放。另一次是朱元璋在元宵节微服外出,在观灯时见一灯上写着:女子肩并肩,乘风荡舟去。忽然少一人,却向月边住。这谜面本无问题,可是谜底却赫然写着四个字:好双大脚!朱元璋立即联想起皇后便是一双大脚,立即大发雷霆,要把写谜的人找出来,施以重罚。若找不出,祸及全城。马皇后闻之,急忙向朱元道劝道,自己本是大脚,乃自己之选择,为何要听别人乱语?而且百姓乃朝廷子民,仅仅戏言一二,岂可与犯罪同论?朱元璋听后,怒火竟消失了,便收回成命,让满城百姓免去了一场灾难。
正是马皇后的仁德思想,才让朱元璋少了许多杀戮,从而救了许多无辜人的性命。这一点在历朝历代的皇后身上是比较少见的。马皇后常常劝朱元璋处事不应在盛怒冲动之时,因为其怒时,往往没有理智,容易量刑过重,不如交给宫正司处理,这样便可以更加公正地给犯罪的人判罪。
朱元璋脾气暴躁,其妻秉性纯善,如此中和,方才使明朝初期有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同时,马皇后对犯错之人,也不是一律助其免去灾祸。
朱元璋有个特别的习惯,在朝廷上时常有留大臣吃饭的习惯,称之为“会食”。有一次,当朝廷又一次会食时,马皇后私下通过别人将饭菜取来一些尝了尝,发现饭菜烹制不良,味道寡薄,一定是后勤人员做的手脚。她便立即将此发现禀报朱元璋。朱元璋闻之,立即便将相关人士召来,责令其整改;若有违法的,则交相关官员处理。
马皇后在法制方面便是这样以仁厚为宗旨。她帮助朱元璋赏罚分明,以求减少滥杀无辜,同时也保证朝廷免受损失。朱元璋有此贤后,处理朝政时才少了不少偏差。
如此皇帝与皇后,绝配也!
狠帝仁后的互补
朱元璋是贫寒出身,所以知道民间若要稳定,国家需要的是什么。而马皇后在平时也时常向朱元璋建议,国家初定,人心初稳,仅靠皇上一人之力,恐怕难以达到天下大治。所以,她建议皇上多纳贤才,发挥其专长,以补充国家之人才。马皇后所提的“愿得贤人共理天下”是朱元璋用来指导自己治天下的准则之一。
马皇后倡导君臣皆过俭朴的生活,她首先自己能够以身作则,也建议朱元璋以及朝臣们奉行节俭。可是她并不是一味地省钱,她建议在培养人才方面大力投入,为的是国家的昌盛久安。
当太学落成后,一大批学生从全国各地应招而来,足有两千余人。马皇后立即考虑到了他们的吃穿费用,她认为这是不能马虎的事。朱元璋在这个问题上一丝不苟,由朝廷对他们进行供给,不让他们在费用问题上出现半点差错。可是此时马皇后却提出了更进一步的问题:该如何安排他们的父母妻小的生活?朱元璋见皇后提出这个问题,心中惭愧,表示自己并没有考虑这么多。马皇后便提出,若能在各地专设学仓,以供各位学生的父母妻小吃住,这样诸贤才才会尽心竭力,用心地为朝廷做事。朱元璋闻之,心中大喜,因为马皇后提的建议不仅显出其爱才心理,也表现出她思想的深刻、细腻的一面,而自己竟完全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马皇后的优点正好弥补了自己的不足。他立即照办,专设“红板仓”,赐粮给太学生之家。后来,这个制度一直沿袭了下去,在整个明朝,皆未改变。这在为国家输送人才,同时在从贫苦人之中发现人才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所以,相对于其他朝代,明朝拥有更多的才学之士。这个结果虽然跟明朝历代天子的施政方针有关,但同马皇后的这个建议是密不可分的。
一言之功,竟至于此!马皇后无疑是明朝的一个颇具影响的人物!
马皇后不仅支持为朝廷纳贤,同时也抵制任人唯亲。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便欲考虑为马皇后的亲戚加官晋爵。可是马皇后知道他的这个想法时,却坚决予以制止。她认为,“任人唯亲”的做法在其他朝代屡有发生,可是也屡屡出现状况。无论是否亲属,只要他是贤才,便可积极起用;若不是有才能之人,再近的亲属也不应当封官。考虑到他们与自己毕竟是亲戚一场,便给以足够的金银,令其一生衣食无忧,便可足矣。朱元璋按照马皇后的这个建议,不仅对她的亲属如此处理,对其他朝臣的亲属也是如此作为,重点以选拔才能为主,果然让朝廷集结了更多的有才之士,为明朝后来的发展打下了一个更为坚实的基础。
朱元璋在成为皇帝之后,时常小心谨慎地观察朝臣,担心他们功高震主。他认为,既然自己可以夺取他人的天下,别人也可以夺取自己的江山,所以他时常用重典来“警世”。在他的“警惕”下,许多朝臣无故掉了脑袋,都是因为朱元璋的一丝猜忌,以致人心惶惶,不知什么时候如此命运便会降临到自己头上。于是,有不少朝臣都提前辞官,防祸加于身。马皇后见状,心中不满,便责备朱元璋如此滥杀无辜,有违治国之道,偏离仁厚渐远。更重要的是,如此一来朝廷贤才流失严重,或被杀或辞官,如果长久下去,朝廷若有一天无人可用,那么大明江山将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呢?朱元璋时时受到马皇后的提醒,心中感动。面对这一家之良妻、国之良母,他引以为豪,认为马皇后更胜唐之长孙皇后。而马皇后则说,她只是衷心地希望朱元璋能够做一个好皇帝,而自己做一个好的妻子。今日富贵了,也莫忘了贫苦时的生活,要时时以百姓为念,时时以共同与自己打江山的群臣为念。朱元璋对妻子更是敬佩,于是后来在处理朝政时,也给予了她更多的参与机会。
不任人唯亲之举,的确与唐时的长孙氏颇为相似,也同样高明!可惜她的夫君却够狠,马皇后虽然时时劝谏,但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朱元璋的杀戮行为,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朱元璋的嗜杀状况。
如百姓一般的家庭管理
因为马皇后是从一名普通百姓一步步走到国母的位置的,所以她富贵时并没有忘记贫穷时的生活,她力求节俭,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同时对别人却非常宽厚。她正是秉持这样的原则来给丈夫提建议并教育儿女的。
她对后宫的管理是出色的。鉴于历史经验与教训,她从不与朱元璋其他宠妃互相猜忌争斗,而是力求与她们和睦相处。她对她们每一个人都关爱有加,情同姐妹。那个时代没出现因为权弱受欺而产生野心的嫔妃,马皇后也算是功不可没。马皇后的贤德与大度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后宫嫔妃,她们也把她当成姐姐一样看待,彼此相处得非常融洽。对于普通宫女,她也有如对待儿女一样对待她们。在马皇后眼里,这些宫女与嫔妃从无高低贵贱之分。在这样一种和睦的氛围中,朱元璋当然会多子多福,他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他的儿女如此众多,在历史各朝各代都能名列前茅。虽然这些儿女并不是马皇后一人所生,但正是她主持后宫异常到位,才有了这样的幸福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