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鲍鹏山说孟子
8749600000004

第4章 人性善(上)

孟子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理想的人生,怎样才能过上高贵体面的生活。这一切的基础,必须建立在善良的基础上。孟子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是善良的,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孟子的这一思想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那么,人一生下来,到底是不是善良的?为什么说按照孟子的思想,我们能过上幸福美好的人生呢?

孟子不仅以他自身的人格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大丈夫人格,为我们树立了人格的理想,而且还以一个先知先觉者的深刻与远见,为我们中华民族奠定了伦理道德理想、政治理想、社会理想。他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理想的政治;什么才是理想的道德;什么才是理想的社会;什么才是理想的人生。尤其是他提醒我们,什么样才是体面而高贵的生活。事实上,孟子和孔子一样,在现实政治的层面上,他也是失败的。

《史记·孟子列传》里对孟子在现实政治上的成败有这么几句话:

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鞅,楚魏用吴起,齐用孙子、田忌。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自己把学问学得差不多了,孔子的道也通达领会了。之后,他去游说齐宣王,结果虽然齐宣王非常敬重孟子,但是并没有照孟子所说的那样去做。

后来孟子又到梁国,到了梁国又是什么结果呢?梁惠王不果所言,就是说梁惠王不认为孟子的话是有道理的。孟子在梁国时,不光见到梁惠王,还见到了梁惠王的儿子梁襄王。孟子对于梁惠王、梁襄王这两个王的评价很低,他骂梁惠王是“不仁者!梁惠王也”,梁惠王这个人,太不仁德了。他甚至当着梁惠王的面,说梁惠王是“率兽食人”,带着野兽吃人,骂得真够厉害。梁惠王死了以后,梁襄王即位,孟子去见了他以后,孟子说“望之不似人君”,这家伙比他老子还差,没有一点点君主该有的风度和气质,简直就不像一个做君主的样子。

孟子在梁国的政治上无所作为,在滕国也无所作为,在宋国就更不用说了,当时的宋康王是一个有名的暴君,他不可能有所作为。当时的诸侯们对孟子的思想有个普遍的看法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大家认为孟子所讲的话很迂腐,离现实很远,有点不切实际。所以大家对他都敬而远之。既然孟子在现实政治上如此失败,没有一个诸侯重用他,也没有一个诸侯用他的理论来治国,那么孟子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所做的贡献体现在何处呢?宋代理学大家程颐说过:

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

孟子对于这个世道最大的功劳,就是他提出了性善的观点。证明人性善,被程颐认为是孟子对我们中华民族在建筑精神信仰上最大的贡献。

人性本善告诉我们,人一出生就是善良的。有人用“丧家之犬”来形容孔子在世的时候,他的辛苦奔波,以及不被重用,其实孟子跟孔子一样,在他在世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君王重用过孟子,也没有采纳过他的治国理念。然而,孟子之所以被称为亚圣,就在于他的思想经过了岁月的洗涤,沉积了下来,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主流观念。那么为什么时间会最终选择了孟子?为什么说“人性本善”的思想,是孟子对中华民族最大的贡献呢?

关于人性问题,孔子也谈过,但是孔子谈得比较含混。当然也不是完全不说,孔子讲过一句很有名的话: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这句话翻译过来,意思就是人性都是相近的。但为什么有善人、有恶人、有成就事业的人,有一事无成的人呢?那是因为后天的习得造成的。在后天环境下,大家受到了不同的影响,所以成为了不一样的人。孔子这句话并没有告诉我们人性到底是怎么样的,但他坚持了一个原则,就是所有人的人性是一样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到了孟子这个时代,关于人性,主要有五种观点,《孟子·告子章句上》记载: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一、人性无善恶。

有一次公都子对孟子说,关于人性问题,你讲人性是善的,可是别人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说告子就讲“性无善无不善”,人一生来下是没有善恶的,善恶完全是后天的影响,这是一种观点,代表人物是告子。

二、人性可善可恶。

公都子继续说:人性具有多种可能性,引导得好就变成善,引导不好就变成恶。比如说在周文王、周武王的时代,民风很好,老百姓大多数是善的。可是到了周幽王、周厉王的时代,民风就不好了,大多数老百姓的性情都倾向于残暴。可见,人性善恶要看你怎么引导。王充在《论衡·本性》认为这是周人世硕的观点: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

这是第二种观点。

三、人性有善有恶。

公都子又说:有的人,人性是善的;有的人,人性是不善的。例如象、瞽瞍、舜是一家人,瞽瞍是父亲。舜是大儿子,象是小儿子,他两是同父异母兄弟。舜后来娶了尧的两个女儿做妻子。这一家六口人分成了两派,瞽瞍、他的第二任妻子、象是一派,舜和他的两个妻子是一派。前者一心一意要谋害舜,所以这一派三个人是恶人的代表。而舜是大圣人,是善人的代表。在一家人里面也有善的、有恶的,所以说有的人生下来是善的,有的人生下来是恶的。这是第三种观点。

四、人性善。

除了这三种观点之外,孟子的“人性善”是第四种观点: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滕文公章句上)

五、人性恶。

比孟子晚三十年左右,又出来一个大思想家荀子,他认为“人性恶”,这是第五种观点。

在孟子时代,关于人性问题主要就是上述五种主要观点。这其中第三种观点是很糟糕的一个观点。它说有的人,人性是善的,有的人,人性是不善的,这种观点实质上把人分成两类,天生坏蛋和天生圣人。这是从人性的角度说明了人生而不平等,也不该平等。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谁能够决定谁是坏蛋谁是善人呢?最后肯定是有权有势的人说了算,所以这一种观点是可以导致严重歧视的观点。

我们再回头看看上文提及孔子讲的“性相近也”这一句话,孔子虽然对人性问题没有明确说明,但他确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人性是一样的。有了这个前提,就不能够说人是不平等的。

所以第四种观点,孟子讲“人性善”,第五种观点,荀子讲“人性恶”,这两个人观点虽然截然相反,但是都和孔子的观点不矛盾。因为孟子讲人性善,就是说所有的人人性都是善的,并不是说地位高的人是善的,下贱的人就是恶的。而荀子讲人性恶,也一样,所有的人人性都是恶的,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所有的人人性都是恶的。至少在人性善恶问题上,孔子、孟子、荀子这三个儒家人物,他们坚持了一条底线:人人生而平等。人性的相同或相近会自然导出人在道德上平等,在人权上平等,所以说这个前提非常重要。

孟子一生舌战群雄、屡屡获胜,在这一场关于人到底是善是恶的辩论中,孟子又一次抛出了自己的主张——“人性本善”。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孟子》一书中,也明晃晃地写着这样一句话“食色性也”,也就是说对美食的偏好和对异性的喜爱,这都是人的本性。那么这与孟子人性本善的思想矛盾吗?孟子该如何为自己的“性善”思想做辩论呢?

人性的善恶问题,是哲学史上一个非常大的难题。直到今天,古今中外所有的思想家,没有人能够从科学角度上证明人性是善,还是恶。孟子既然坚持人性善,必须极力证明人性为什么是善的,为此,他使用了很多的方法。我举几个例子。

第一种证明方法:比喻论证。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章句上》)

告子这一段话很有名,他说,人性就像水一样,你如果从东边挖一个口子,它就往东边流,你在西边挖一个口子,它往西边流。所以人性跟水一样,不分善恶,往善引导就是善,往恶引导就是恶。这是告子的观点。孟子要反对告子,所以就接过这个话题反问告子:水确实不分东西,但是有一个现象你有没有注意到,就是水永远是往下流的。所以水固然不分东西,但水一定分上下。讲到这个地方,孟子就开始说他的结论了: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人性的善就像水往下流一样,“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这话很有意思,你看他所用的这个比喻论证:人性没有不善的,就像水没有不往下流的一样。

这个比喻论证是不是个有效证明?我们知道,比喻是一种修辞的手法,它可以让一个话说得更漂亮、更生动、更形象,但是它不能够拿来做证明,所以比喻论证不是个科学的论证。而孟子用比喻的方法来论证,也就是说他使用的方法就是错误的。

首先,孟子观察能力确实很厉害。他发现了往东、往西只是现象,往下流才是水之本质。但是,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而言,水往下流,也不是水的本性,而是万有引力的结果。也就是说,虽然孟子可以不知道万有引力,但也不能从这一角度论证出人性本善。

其次,即使是比喻,孟子在这里的使用也有问题。假如我们将它的原话“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拿过来改一个字,变成“人无有不恶,水无有不下”,不也同样可以吗?如果孟子用这样的话,能够证明人性善,那荀子也可以把这个话拿来证明人性恶。因为水总是往下流,这最多只能证明人性总是往同一个方向,而并不能够说明人性到底往善去,还是往恶去。所以孟子的这一个比喻,既可以用来证明人性善,又可以用来证明人性恶,这个比喻证明显然是不成立的。

第二种证明方法:经验论证。

孟子还经常通过我们的内心体验和人生经验来证明人性善,最有名的就是所谓的“四端说”,或者叫“四心说”,孟子有一段话很有名: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章句上》)

所有的人都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孟子有时又称不忍之心。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什么叫不忍之心呢?就是同情心。他举例说,如果猛然看到一个小孩在井台上玩耍,我们在一瞬间就会觉得非常紧张,为什么?因为担心小孩一不小心会掉到井里去。所以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非常紧张,第二反应就是一定把小孩赶紧从井台上抱下来。孟子分析为什么我们在这一瞬间,我们会有这样的感受,会做出这样的举动?是不是我们和这个小孩的父母亲是朋友呢?不是。是不是我们把这个小孩从井台上抱下来以后,我们要得到别人的夸奖和赞誉呢?也不是。是不是因为看到小孩在井台上玩,他的哭声很让我们反感,我们干脆把他抱下来呢?也不是。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个小孩从井台上抱下来?结论就是这一瞬间孩子的危险处境引起我们的恻隐之心、同情心。所以孟子接着说: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也就是说,假如一个人没有恻隐之心,他就不是人,没有羞恶之心,他也不是人,没有辞让心,他也不是人,如果没有是非的判断,他也不是人。然后孟子接着论证,什么叫恻隐心?恻隐心就是仁的开始,羞恶心是义的苗头,辞让之心是礼的开端,是非之心是智慧的苗头,人人都有四端,我们把四端的小苗子加以培养,经常灌溉,让它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就变成了一个仁人,一个义人,一个懂礼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我们的人性既然有仁、义、礼、智的苗头,那我们的人性当然是善的。

客观地说,孟子的这个论证是很能够打动人的。因为我们确实从自身的经验里面能够感觉到,我们是有同情心、有是非心、羞恶心和辞让心。但问题是这只是人生经验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相反,我们人生经验中也有自私而损人的经验,对这一部分经验,我们又如何界定它?难道这不也是出自人性吗?比如有时我们们还会对他人的遭遇幸灾乐祸呢。如果孟子能够用人有同情心来证明人性是善的,我们也可以用幸灾乐祸的心来证明人性的恶,所以我们说,经验论证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不是科学论证,至少是不完全的论证。所以,孟子的这个说法,仍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孟子还有第三种论证方法——类推论证。

第三种证明方法:类推论证。

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章句上》)

孟子说,我喜欢吃的,你也喜欢吃,人的口喜欢共同的美味;我喜欢听的,你也喜欢听,人的耳朵也都喜欢共同的音乐;我喜欢看的,你也喜欢看,人的眼睛都喜欢看好的颜色。既然口、耳、目都有共同喜欢的东西,难道人心就没有共同喜欢的东西吗?人心共同喜欢的东西是什么呢?那就是仁,就是义,这是孟子的类推论证。

这个类推论证更没有说服力,因为有两个问题:第一、他说大家都有共同喜欢吃的、看的、听的东西,这本身就有问题。众口难调,可能你喜欢吃的我就不喜欢吃,这个类推前提就有问题。第二个更大的问题在于,就算我们的口、耳、眼睛喜欢共同的东西,就算由此证明了人心有共同的向往,但是我们到底向往和追求什么呢?谁能够证明我们人心共同的爱好,都是爱好善而不是爱好恶呢?都是倾向于利他而不是损人利己呢?

所以,这些都是无效的证明。孟子固然是不遗余力地宣传人性都是善的,但是我们老老实实地说,在孟子的七篇大作里,从头看到尾,近三万六千多字,你把它全看完,只能证明一个问题:就是孟子提倡人性善,但是孟子没有能够很好地证明人性善。

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然而就连他自己,都无法为这种观点提供有力的证明。那么既然如此,孟子为什么还会坚持“人性本善”呢?为什么他的这一思想会成为后来的主流观念?

无论是他的比喻论证、经验论证,还是他的类推论证,结论是,这些证明都是无效论证。既然是无效论证,那么他的观点是不是就没有价值呢?这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在仔细读孟子著作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孟子跟我们说话的时候,他的立足点的不同之处。孟子的思路是这样的: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样是“好”的,而不是因为这样是“真”的。也就是说孟子告诉我们的不是一个事实,而是一个价值。孟子坚持人性是善的观点,不是一个事实的科学认定,而是一个价值的选择,因为这样是“好”的,至于人性善是不是“真”的,孟子不管。孟子认为只有肯定人性是善的,才能够解决很多的现实问题。他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

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孟子·离娄章句下》)

如果你们现在都不听我的话,一定要说人性不是善的,那么面对由此而引起的道德上的后患,我们又怎么办呢?

人性本善论的提出,究竟为我们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它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如果不确立人性善,到底有什么后患?这些问题不但对于儒学的发展,对于我们这个先天缺乏宗教信仰的民族也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