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未曾染著色,
受想行识亦如是;
不住一切诸三昧,
所有功德悉迥向。
——《华严经卷四十》
世间充斥着欲望、诱惑、困扰,一不留心便会陷入人生的困境。即使是终日颂读禅经也未必能够寻到安宁,关键在于清心,心静则万事宁。
慧能禅师见弟子整日打坐,便问:“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我参禅啊!”
“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
“可是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安住容易迷失的心,清静地观察一切,终日坐禅吗?”
禅师说:“终日打坐,这不是禅而是在折磨自己的身体。”
弟子们都感到迷茫。
慧能禅师接着说:“禅定,不是整个人像木头、石头一样地死坐着,而是一种身心极度宁静、清明的状态。离开外界一切物相,是禅;内心安宁不散乱,是定。如果执著人间的物相,内心即散乱;如果离开一切物相的诱惑及困扰,心灵就不会散乱了。我们的心灵本来很清净安定,只因为被外界物相迷惑困扰,如同明镜蒙尘,就活得愚昧迷失了。”
弟子躬身问:“那么,怎样才能去除妄念、不被世间迷惑呢?”
慧能说道:“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间的邪恶,就化为地狱。心生毒害,人就沦为畜生;心生慈悲,处处就是菩萨。心生智慧,无处不是乐土;心生愚痴,处处都是苦海。”
禅师的话唤醒了弟子们,他们终于醒悟。
在普通人看来,清明和痴迷是完全对立的,但真正的人却知道它们都是人的意识,没有太大的差别。人世间万物皆是虚幻,生命的本源也就是生命的终点。财富、成就名位和功勋对于生命来说只不过是灰尘与飞烟,而心乱就是因为身在尘世,心静则是因为身在排中,没有中断就没有连续,没有来也就没有去。
从前有位佛教徒,天天手持鲜花到寺院去供拜佛像,坚持不懈,从不间断。
寺院里的无法禅师看在眼里,喜在心间,称赞他道:“你常用鲜花供佛,来世一定会得端庄福报。”
这位佛教徒听了非常高兴,便问无法禅师:
“大师,我到寺院用鲜花供佛,每次心中如同甘露冲洗般的清净。可是,在家中我又往往被冗杂的家事搅得心神不定,在街市间往往被尘嚣搅得神志不清。请大师启迪,怎样才能使我常保清净呢?”
无法禅师反问他:“那么你知道如何使得鲜花长期保持鲜活吗?”
“那容易呀!只要天天换水,去掉烂梗,花朵就能保持鲜活了。”
无法禅师满面笑容:“那就对了,要让自己的心常保清净,就和你说的情形相似!要想净化身心,就要领悟到其中的道理。”
这位佛教徒顶礼谢过大师:“大师德高望重,能够让我顿悟,我今后一定常来寺院向大师请教,还想搬到寺院,住上一段时间,过过修行生活,并分享鼓钟梵呗的清净日子。”
无法禅师敛住笑容,指着这位信徒说:“你的身体就如同寺院,你的双耳就如同菩提,你跳动的脉搏就如同钟鼓,你的胸腔呼吸就如同梵呗,你的言辞举止间无处不可以清净。为什么一定要执著于寺院的形相,非要住在寺院修行呢?修行重在修心呀!”
修心才能修道,光讲究形式,内心得不到一点清净,如何能求得佛法。万事皆空,唯有心存。万事皆存,唯有心静。
一次印宗和尚正在堂上讲法,下面数百名僧众鸦雀无声,认真听讲。这时一阵清风吹来,门外几面幡旗迎风招展,两个小僧看在眼里,不禁争论起来。
一僧说:“风吹幡动。”
另一个说:“你错了,是幡在动,与风何干?”
“不对,风不吹动,幡自己会动吗?”
“那你又错了,清风吹来,那大殿怎么不会动呢?”
两个人的争论引起了印宗禅师的注意,他停止了讲法,微笑着静听弟子们辩论。
弟子们看到禅师的注意力也被吸引过来了,于是大家纷纷争着讨论这个问题。有的说风动,有的说幡动,争得不可开交。这时坐在大殿角落里的一个小和尚站了起来。
他对众僧说:“你们不要争了。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
他话语一出,立刻惊呆了众僧。这时印宗禅师也微微点头,向他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这个人就是后来禅宗的六祖慧能。
风动或幡动都有自己的道理,都说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然而最根本的还是他们的心中对外物起了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