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摇岑寂声随起,
鸦矫荒寒影对翻。
当此不知谁主客,
道人忘我我忘言。
——宋·王安石
只要我们内心充满快乐,我们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倘若内心背负包裹,压力重重,却想寻找快乐,那就非常困难。
雪峰、岩头、沁山三位禅师都是德高望重的得道高僧。他们是同道好友,经常结伴云游,四处讲经说法。
这天他们来到了湖北地面,时值夏天,天气有些闷热,于是三人来到了一条河边沐浴乘凉。三人刚洗浴完毕,坐在岸边正谈论中午去哪里化缘。这时从河里漂来一片绿油油的菜叶,颜色很是新鲜,这引起了三人的兴趣。
岩头首先开口了:“你们看,这河中有新鲜菜叶漂流,上游一定有人家居住,我们沿着河流再向上走,一定能化到斋饭。”
沁山接着说:“这么新鲜完好的一片菜叶,怎么舍得让它白白流走,真是太可惜了!”
雪峰说:“如此不知惜福之人,不值得我们去教化,咱们还是到别处去化斋吧!”
他们三人你一言我一语,正在为此争论不休。这时一个人急急忙忙从河上游跑了过来,见到他们三人正坐在岸边谈话,于是高声问道:“师父!你们有没有看到水中有一片菜叶漂过?我刚才在河里洗菜,一不小心掉下了一片菜叶被河水冲走了。我现在正急着追寻那片流失的菜叶,如果追不到它那就实在太可惜了。”说完又急急忙忙追了下去。
三位禅师听后,禁不住哈哈大笑,不约而同地说:“我们今天就到他家弘法化缘吧!”
一片菜叶,也是一份快乐。禅宗的智慧就是隐藏在这些小地方,快乐在于生命的每一天。
无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迎面走过来三位信徒,向他施礼,说道:“人们都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们信佛多年,却并不觉得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呢?’
无德禅师放下锄头,安详地看着他们说:“想快乐并不难,首先要弄明白为什么活着。”
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料到无德禅师会向他们提出问题。
过了片刻,甲说:“人总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着。”
乙说:“我现在拚命地劳动,就是为了老的时候能够享受到粮食满仓,子孙满堂的生活。”
雨说:“我可没你那么高的奢望。我必须活着,否则一家老小靠谁养活呢?”
无德禅师笑着说:“怪不得你们得不到快乐、你们想到的只是死亡,年老、被迫劳动,不是理想、信念和责任。没有理想、信念和责任的生活当然是很疲劳、很累的了。”
信徒们不以为然地说:“理想、信念和责任,说说倒是很容易,但总不能当饭吃吧!”
无德禅师说:“那你们说有了什么才能快乐呢?”
甲说:“有了名誉,就有一切,就能快乐。”乙说:“有了爱情,才有快乐。”丙说:“有了金钱,就能快乐。”
无德禅师说:“那我提个问题:为什么有人有了名誉却很烦恼,有了爱情却很痛苦,有了金钱却很忧虑呢?”
信徒们无言以对。
无德禅师说:“理想、信念和责任并不是空洞的,而是体现在人们每时每刻的生活中,必须改变生活的观念、态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变化,名誉要服务于大众,才有快乐;爱情要奉献于他人,才有意义;金钱要布施于穷人,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是真正快乐的生活。”
我们的心灵需要时时清理一下,播种下快乐的种子,我们就能收获一个愉快的人生。
金色的秋天,稻谷成熟,田野一片丰收景象,农人聚集起来庆祝好年成,大地洋溢着一片欢乐。
佛陀来到农庄,许多人都恭敬地供养他。只有一个生性固执的农人,十分生气,他大怒:“我们平时勤力耕种,才有今天的收获,你为什么不学我们呢?”
“长者!我也是耕耘的。”佛陀和气地回答。
可是,农人追问:“你是农夫吗?你的牛、种子和田地在哪里啊?”
佛陀说:“众生的心地就是我的田地,八正道是我的种子,精进是我的犁牛。”
佛陀向他解释说:“我在众生的心地撤下八正道的种子。我勤力耕耘他们的心地,使他们拔除烦恼,得到安乐。”
农人听了,明白过来,立刻忏悔,把上好的奶饭供养佛陀。他说:“佛陀,请接受我的供养吧!你已经耕耘我的心田,播下善良的种子,我将有幸福的收获。”
农人种地好比是物质生活,而我们每天的生活也离不开精神生活,所以我们每天都要认真地耕耘自己的心灵田地,而学习禅理无疑是一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