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发展概述
在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跳远的运动形式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但跳远的技术却发生过深刻的变化。跳远的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的,它们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1896年第1届奥运会上,跳远选手采用的是最简单的蹲踞式技术。运动员在起跳腾空后,保持跨步的时间比较长,落地前,起跳腿向摆动腿靠拢,然后两腿一起上举,使膝接近胸部直至落地。1898年美国运动员普林斯坦首先采用“两步半”的走步式技术,跳出了7.24米的成绩。
这种技术是运动员起跳腾空后进行换腿,就如空中完成跑步动作一样。1900年,跳远比赛中首先发明并开始使用起跳板,这对于大幅度提高跳远运动的成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20年芬兰运动员图洛斯以挺身式的新姿势,跳出了7.56米的成绩。运动员采用的这种技术,在腾空最高点时,身体充分伸展,形成“挺胸展髋”的姿势,两臂上举或后摆,然后收腹举腿,双腿前伸,完成落地动作。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出现了“挺身加走步混合式”技术。
二、“走步式”跳远技术
1968年,在墨西哥举办的第19届奥运会中,美国黑人选手鲍勃·比蒙采用走步式技术,以8.90米的优异成绩超出了当时的世界纪录55厘米,这一惊人的成绩被誉为“21世纪的一跳”。他创造的新纪录比原纪录的提高率为6.59%,是世界田径史上罕见的表现。权威性的美国《田径新闻》杂志将比蒙评为1968年“世界最佳运动员”,他在这次比赛中的动作仍然是行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1991年8月,蓄势已久的美国跳远名将鲍威尔终于在东京举行的第3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迎来了他最为辉煌的一刻,他在风驰电掣般的助跑,准确无误地上板之后,身体像一只神鸟般跃向空中,走步、收拢、落地,一套动作干净利落,完美得无以复加。这时,电子屏幕上显示出了一个令世人惊叹的数字——8.95米,打破了比蒙保持了23年之久的8.90米的世界纪录。这两名伟大的跳远运动员在技术上有一共同的特点——采用了“走步式”的跳远技术。
可是“走步式”为什么能跳得比较远,被广大优秀跳远运动员所采用呢?
这必须从人的重心谈起。人体的重心,静止时一般是在脐部略下的位置。但是,人体是活动的,任何一个动作;都能改变重心的位置。如向上举腿,重心就向上移动;向左侧举臂,身体重心就向左移动。也就是说,人体的重心,是随身体姿势的改变而产生变化的。有时重心在人体之内,有时重心在体内。如跳远腾空时重心就在体内;临落地时,身体向前屈体,重心就移向体外。
运动员起跳完成瞬间,地面的反作用力是不可能正好通过人体重心的,因而会造成人体向各个方向的转动,特别是向前的转动。运动员完成空中动作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沿着已确定好的身体重心的抛物线轨迹,改变身体各个不同部位的姿势,减少身体向前、后、左、右的旋转动作,并在着地前,把双足尽可能地伸到身体重心之前,以获得最大的成绩而又不至于失败。“走步式”之所以能跳得比较远,就是因为它比其他两种姿势能较好地达到上述目的。
另外,“走步式”的空中技术与助跑技术衔接紧密,能有效地发挥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并使起跳加快、蹬伸充分。
随着运动成绩的不断增长,“蹲踞式”“挺身式”要维持较长的腾空时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这两种空中动作较单一,容易产生前、后、左、右的回旋,而使身体失去平衡,影响成绩。而“走步式”技术克服了其他两种姿势所存在的缺点,能较好地维持身体在空中的平衡,以获得最大的益处。所以,目前“走步式”跳远技术被广大优秀跳远运动员所采用。
三、“空翻式”跳远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在20世纪殿70年代中期,世界上曾有人尝试过前空翻式跳远。运动员借助于快速助跑,采用制动性起跳,腾空后低头含胸,抱膝收腹,在空中旋转一周,然后打开身体落地。这种大胆的设想与尝试,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当时有人在正式比赛中跳出了7.93米的成绩。
但是,后来国际田联认为“空翻式”技术的危险性太大,不宜推广。最终作出裁决,取消“空翻式”跳远的成绩,并规定,在比赛中不允许采用任何空翻的姿势。不过,最近又有人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场地的不断更新,空翻跳远技术的不断完善。
田径运动中的跳远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易于普及的运动项目深受群众的喜爱和参与。
跳远技术比较简单,人们容易掌握,但要跳得很远,取得优异成绩就不是很容易的事了,它需要具有良好的速度和弹跳力,还需要有很好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因为跳远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自身的能力,运用助跑和起跳,把整个身体“抛射”到最远的水平距离,并且要平稳地落在所规定的沙坑里。这就必须掌握正确的技术,完成一系列的技术要求。
由于跳远具有深远的历史沿革,漫长的历史发展,使这个项目的技术几经变迁。从回顾跳远历史来看,跳远技术有蹲踞式跳远、挺身式跳远和走步式跳远三种技术。目前初学者仍然是从蹲踞式跳远入门。优秀运动员大都采用走步式跳远技术。众多人认为这种走步式跳远技术和助跳衔接最紧密。
空中动作也自然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