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先必须练习针刺的手法。在纸叠或棉枕上做刺人捻转的练习。
2.施术前应检查用具和注意消毒。体位一般采取仰靠、侧伏、托颐、俯伏、屈肘仰掌、横肱、侧卧、仰卧屈膝、伏卧等几种。一般采用卧位,再用枕垫调整姿势,再使病人比较舒适而能持久。施针时要精神贯注,谨慎从事。
3.针刺的程序、方向和深浅。刺针的程序普通都是“先上后下,先背后腹,先头身后四肢”。针刺方向有直刺、斜刺和横刺三种一般在四肢、背部、腹部用直刺(90°),胸部、颈部宜斜刺(45°)。深浅根据病人胖瘦而有不同:一般在四肢大约半寸左右,在胸腹不宜超过半寸,头颈部更要浅些,以免发生意外。
4.进针的方法左手为押手,作用在固定穴位,减少疼痛,协助进针。右手为刺手(即持针的手),在进针时,轻轻将针点在穴上,一捻而进,双手协同进针。如果用三棱针,要刺得快,浅刺半分到一分使出血。皮肤针只要轻轻敲打。
5.手法及其“补”、“泻”进针后要力求病人产生酸、麻感觉,即所谓“得气”。
“得气”后要施用手法,产生刺激。常用的手法有进、退、捻、捣、留五种:
进:捻着针向里进,用来探找产生酸麻感觉最明显的部位。捻进快,刺激强;捻进缓慢,刺激较缓和。
退:捻着针向外退,以探找到产生酸麻感觉最明显的部分。已经产生了这种感觉就可退出,是为了减轻刺激,或为了施行间歇的刺激。
捻:进针、退针或刺到发生酸麻的部位都要捻动。捻得快,角度大,次数多,刺激就强;相反就轻。
捣:是将针捻转得上下左右捣动。
留:病人感到酸麻重胀得难忍或捻针到相当程序时,停止捻转。针留身上,就叫“留针”。时间长短,看病情决定。一般在十到二十分钟左右。
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补泻手法,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补法是一种促进机体兴奋的方法,来改善人体的虚寒现象。用补法时,进针后的手法较少,不留针,或留针时间较短,刺激轻。老人、小儿、妇女和一般虚症病人,在胃口不好,全身无力等情况下,宜采用补法。泻法是采用强刺激的手法,来达到抑制机体的过分亢进。进针后的手法较多,留针时间长,对于体质较强和一般实证的病人,如食欲旺盛,大便不通等,宜采用泻法。
异常现象的处理①弯针:多因手法过猛或体位移动所引起,应恢复原来的体位,顺着自然出针。②滞针:多因局部紧张,针身剥蚀所引起,可试以轻度提插,待松动后出针。③折针:多因针根剥蚀,体位移动,筋肉痉挛等原因所造成。医者首须镇静,并嘱病人不要惊慌乱动。若浅的针身断端尚露在体外者,可用镊子取出;深的要用手术才能取出,必须立即施行。④晕针:多因体虚饥饿,精神不安,或初次受针,神经过度紧张,以及手法过重等原因所造成。可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虚脱现象,甚则昏迷。发生晕针时,立即出针,使病人躺卧,给饮热开水,轻的很快就能恢复,重的可酌情刺人中、中冲或灸百会、足三里等穴,以促其苏醒。⑤出针后如发现局部肿起青紫,宜揉按患处,予以热敷或灸熨;如果肿胀过甚而不消,可在局部再灸一下,很快便可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