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的意义与适应证
一般以艾制品燃着,在穴位上或患部烘灼,使感温热或灼痛,以通经活烙,回阳救逆,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的目的,这种方法就叫做灸法。灸法以用于慢性病,阳气衰弱的疾病为主。如慢性风湿病、腹泻、胃病等效果很好。
1.灸法的种类与运用
(1)直接灸①艾炷灸: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燃烧,等到将要燃尽而病者呼烫时取去艾炷,另燃一炷。②艾条灸:是由古太乙针法演进而来,临症时取艾条一支,点燃一端,放在距穴位一寸处熏灼,等灸处红润,感到灼热为止。
(2)间接灸在灸处要放药物,隔药用艾炷燃熏,叫做间接灸,例如隔姜、隔盐、隔蒜、隔饼……都是。
(3)其他灸法除了上述的灸法而外,还有烧针尾的温针灸,药制如炮竹式的太乙针灸,雷火针灸,局部涂药使发泡的天灸,使用灸筒的温简灸,以及外科所用的桑木灸法和神灯照等。
施灸的程序与标准施灸的程序与施针的程序大体相同。
灸法的计数以“壮”为单位,每灸一艾炷称为一壮。凡在头面以及四肢末梢等处施灸时,艾炷宜小宜少,背腹肩股部宜大宜多;新病灸时,艾炷宜大宜多,久病宜少宜小:
体强者可大些多些,虚弱者应小些少些(老幼也宜适当减小减少)。
2.施灸注意事项
(1)防止烫伤施灸时艾炷要放置平正,防止滚动:艾条灸应不时向上或向左右移动,防止过于灼热,病人呼烫时即应略为抬起,并时时弹去艾灰,注意勿使火星下落,以避免烫伤皮肤或烧坏被褥。
(2)灸后处理灸治以后,病人被灸的局部皮肤,一般呈现浅红晕,片刻自然消失,无须加以处理。如红晕色深,或有灼痛感,应涂以油膏少许,加以保护。如局部起泡。
这就叫“灸疮”,应涂消毒油膏,并以纱布包扎,防止继发的感染,一般七天左右即可自愈,下次改换穴位施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