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手法是以手或肢体其他部位在人体穴位或部位上进行各种不同操作的方法。运用手法的基本要求是:①持久:指手法能够持续运用一定时间,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和连续性,不能断断续续;②有力:指手法必须具备一定力量;③均匀:指手法动作的节奏性和用力的平稳性;④柔和:指手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刚柔相济,变换动作要自然,用力不可生硬粗暴或用蛮劲。
常用的按摩方法有以下几种:
按法
“操作”用拇指、掌根、肘尖或者食、中、无名指重叠,压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
按法又分为以下几种:①指按法。拇指伸直,其余四指握拳护住拇指指间关节处,用拇指指峰或罗纹面按压。其特点是接触面积较小,刺激的力量可轻可重。多用于穴位的按摩。按压的力量以有发胀、发酸的感觉为宜。②掌按法。用掌根或全掌按压身体某一部位。其特点是接触面较大,刺激缓和。③肘按法。屈曲肘关节,用肘尖部进行按压。多用于软组织丰富的深在部位或穴位,如腰臀部、大腿部。
“注意事项”操作时用力方向要垂直,用力要由轻渐重,稳而持续,按时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能移动。轻按为补,重按为泻。
“作用”通经活络,开通闭塞,祛寒止痛,加强消化。
“适应症”指按法适用于头痛、胃脘痛、腹痛、四肢痛、晕厥;掌按法适用于急慢性腰痛、腰背肌肉痉挛、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肘按法适用于腰肌强硬、顽固性腰腿痛、急性腰扭伤等症。
摩法
“操作”用手掌掌面或手指指面在某一穴位或部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环形而有节律的盘旋摩动。
“注意事项”操作时用力要均匀、平稳,不可按压,不带动皮下组织,常用于治疗的开始和治疗将要结束的时候,频率一般掌握在每分钟六十至一百二十次。
“适应症”适用于消化不良、脘腹胀痛、泄泻、便秘、月经不调、闭经、盆腔炎、失眠等症。
一指禅推法
“操作”用拇指的指峰着力于治疗的穴位或部位上,沉肩垂肘,以腕关节为主动,做来回不断地有节律的摆动。
“注意事项”本法刺激量中等,接触面积小,作用深透,频率掌握在每分钟一百二十至一百六十次。
“作用”理顺经脉,舒筋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适应症”适用于内、外、妇、儿、伤各科多种疾患,尤以治疗头痛、失眠、高血压、关节疾患、消化道疾病等病见长。
掌推法
“操作”用全掌或掌根接触皮肤,着力向一方向推动。
“注意事项”由于施行掌推法时皮肤间摩擦力较大,为避免损伤,可适当地使用按摩介质凡士林、滑石粉等。
“作用”行气活血消瘀,舒松脉络,解除肌肉、经脉痉挛疼痛,消除疲劳。
“适应症”本法多用于胸腹、腰背、四肢部,适用于胸腹胀痛、腰痛四肢酸痛等症。
拿法
“操作”用拇指和其他各指夹住治疗部位,相对用力进行提拉。
“注意事项”本法的强度比较大。一般以施术时感觉酸胀、微痛,放松后感觉舒展为宜。如拿后疼痛不消失,说明用力太大,可施以揉摩法,以缓解不适感。使用拿法时腕部要放松灵活,拿力要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
“作用”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开窍醒神,镇静止痛,消除肌肉疲劳。
“适应症”多用于四肢、颈背部斜方肌及肩部三角肌等部位,适用于头痛、项强、四肢关节及肌肉酸痛等症。
揉法
“操作”用手掌或手指在某一部位上做轻柔缓和的环旋转,带动皮下组织。
“注意事项”操作时腕部放松,前臂发力,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一起,带动吸附的位置做回旋动作。揉动手掌或手指不能离开接触的皮肤,用力应轻缓而均匀,一般先轻后重,再轻,频率为每分钟五十至一百次。
“作用”宽胸理气,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健脾和胃。
“适应症”多用于头面及胸腹部,适用于治疗头痛、胃肠道疾患、软组织损伤肿痛等。
擦法
“操作”用指面或掌面着力于身体某一部分,进行直线往返摩擦。
“注意事项”操作时着力部分要紧贴皮肤,压力要均匀适中,以摩擦时不使皮肤褶叠为宜,往返摩擦的距离要拉得长,动作要均匀而连续不断,频率以每分钟一百二十次左右为宜。
“作用”益气养血,活血通络,祛风散寒,健脾和胃。
“适应症”本法作用力浅表,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腰背酸痛、肢体麻木及软组织损伤等。
搓法
“操作”用双手掌面或小鱼际部夹住肢体的某一部位,相对用力,快速揉搓,同时上下往返移动。
“注意事项”操作时双手用力要对称,要求柔和、轻快、均匀、不间断,开始时速度由慢到快,结束时再由快到慢,移动要慢。频率一般为每分钟三十至五十次。本法作用力可达筋腱、骨骼,强度小时感到筋肉松展,强度大时则有明显的酸胀感。
“作用”调和气血,舒松肌筋,祛风散寒。
“适应症”多用于四肢、胁肋部,适用于四肢麻木不仁、软组织损伤、胁肋部闷胀疼痛等症。
捏法
“操作”用拇指与食指或拇指与食、中指相对用力,捏皮肤,向前捻动前进。
“注意事项”操作时用力应均匀、柔和,移动要连续,速度快者每分钟一百至一百二十次,慢者每分钟三十至六十次。手法强度可轻可重,轻者病人感到温和舒展,重者病人则有酸胀感。
“作用”行气活血,疏通经络,缓解痉挛,强身健体。
“适应症”多用于膀胱经、督脉、脊柱,适用于肌腱和关节囊内部及周围因风寒湿引起的肌肉关节疼痛。
滚法
“操作”用掌背面、指背面或小鱼际部着力于治疗部位,通过腕关节屈伸外旋,连续往返地滚动。
“注意事项”操作时肩臂、手腕要自然放松,肘关节微屈,手掌呈自然形成半握拳,着力点紧贴皮肤,滚动幅度控制在九十度左右,滚动频率以每分钟一百六十次左右为宜。
“作用”舒筋活血,强筋壮骨,滑利关节,消除肌肉疲劳,解痉止痛,对恢复某部位的肌群功能也有良好效果。
“适应症”常用于头部、肩背、腰骶、四肢关节等处,适用于头痛、项背痛、偏瘫、关节筋骨酸痛、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梨状肌综合症等。
掐法
“操作”将拇指的末节呈屈曲状,以屈曲指端的指甲在肢体的某部或穴位处用力向内斜下方掐陷。
“注意事项”操作时要用手帕之类覆遮指甲,防止切伤皮肤,用力要逐渐加重,待得气后须持续一分钟左右。操作后要继施以揉法,以缓和刺激,减轻局部的疼痛反应。
“作用”开窍镇惊,退热镇痛。
“适应症”多用于面部及上肢部,适用于晕厥、休克、中暑、高热惊风等症,轻掐也可治疗感冒、头痛等症。
抖法
“操作”双手握住肢体远端,微用力做小幅度的上下抖动。
“注意事项”操作时振动的幅度要小,频率要快,抖上肢每分钟二百次左右,抖下肢每分钟一百次左右。抖动的力量均匀,使力量持续不断地传递到近端。常与搓、捻法配合,作为治疗的结束手法。
“作用”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滑利关节,松弛肌肉,消除疲劳。
“适应症”多用于四肢部,尤常用于上肢,适用于肩周炎、髋膝关节疼痛、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
拍法
“操作”用虚掌、手指有节奏地平稳拍打体表的一定部位。
“注意事项”操作时肩、肘、腕要放松,拍打以手腕着力,着力时轻巧而有弹力;
拍打后迅速提起,不要在拍打部位停顿,用力宜先轻后重;拍打背部时应让患者张口呼吸;频率要均匀,一般以每分钟八十至一百六十次为宜。且在按摩快结束时应用,故勿使用暴力,但在治疗肌肉萎缩麻木、神经麻痹等病时,在病区或穴位上使用揪法以后则需用重力拍打。
“作用”轻力行气止痛,疏松肌肉,抑制神经;重力则活血通络,祛风散寒,兴奋神经。
“适应症”多用于肩背、腰臀、四肢、肘窝、厢窝、足心等处,适用于岔气、四肢肌肉萎缩疼痛麻木、急慢性腰痛、腹泻、腹痛、痛经等症。
点法
“操作”用拇指指端或中指近端关节屈曲突起部位着力于一定部位或穴位,用力深压揉动。
“注意事项”操作时腕部平伸,前臂静止发力,逐渐用力点压,不要移动,或加以轻微振颤则收效更显著。要将指甲修磨平整,操作时间不宜过长,并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术后加以揉按,以缓解不适之感。
“作用”畅行经脉,行气镇痛,解除痉挛,调和脏腑。
“适应症”多用于背臀部腧穴及肌肉较薄的骨缝处,适用于头痛、失眠、神经衰弱、偏瘫、腰痛、坐骨神经痛、关节痛等症。
叩法
“操作”两手五指屈曲成空心拳,以小鱼际或拳心着于皮肤,上下交替而有节奏地叩打需按摩的部位。
“注意事项”操作时用力要稳,由轻到重,切忌实拳叩打。叩击的速度宜连续而均匀,速度以每分钟五十至一百次为宜。此法多在结束按摩前使用。
拨法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无名指的指端来回拨动肌肉或肌腱。
“注意事项”操作时要由轻到重,以病人能忍受为度,勿用暴力。手指拨动的方向与肌纤维走行方向相垂直,速度以每分钟60次左右为宜。
“作用”缓解肌肉痉挛,松解组织粘连,舒筋通络,滑利关节,消肿止痛。
“适应症”多用于颈、肩、背、腰、臀、四肢部肭肉,肌腱、筋膜等部位,适用于落枕、肩周炎、颈椎病、偏瘫、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
抹法
“操作”用手指指腹或手掌掌面平伏于按摩部位后,以均衡的压力抹向一边。
“注意事项”操作时用力要均匀,动作缓和,还可涂些润滑剂,以免推破皮肤。要自上而下,自左而右,自中部向两侧或自两侧向中间顺序操作,每次往返都要按此顺序。
“作用”开窍镇静,清醒头目,行气散血、扩张血管,增强皮肤弹性。
“适应症”多用于头部、颈项部,适用于头晕、头痛、失眠、颈项强痛、腰背酸痛、脘腹胀痛、呕吐等症。
捻法
“操作”用拇指和食指指纹面相对用力捏住肢体一定部位稍用力,如捻线状的快速捻搓。
“注意事项”操作时肩肘关节要放松,捻搓动作要灵活,移动要快,要有连贯性。
“作用”缓解痉挛,消肿止痛,疏利关节。
“适应症”多用于手指、脚趾小关节或浅表肌肤部位,适用于四肢末梢麻木、四肢小关节扭挫伤、小儿科疾病等。
振法
“操作”用指端或手掌紧压在身体某一部位或穴位上做持续振颤动作,使按摩部位产生振动感。
“注意事项”操作时前臂和手部的肌肉要强力地作静止性用力,使功力集中指端或手掌上,这样手掌上就会发生快速而强烈的颤动。振动频率要快,每分钟可达六百次左右,在每一部位的治疗时间不少于两分钟,使被摩的部位感到温暖舒松。
“作用”放松肌肉,调节神经,消除疲劳,解痉止痛,调节胃肠功能。
“适应症”多用于胸腹部,适用于消化不良、脘腹胀痛、便秘、痛经、月经不调、头痛、失眠、四肢关节疼痛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