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中
定位:在人中沟正中处。
操作:掐人中,以拇指爪甲掐三至五次。
主治:小儿急、慢惊风,昏迷,溺水。
坎宫
定位:自眉头沿眉弓上缘至眉梢成直线。
操作:推眉弓:以两手拇指桡侧面自两眉头向外分推二十至五十次。
主治:感冒,头痛,头晕,发烧,目赤肿痛。
天门
定位:两眉中间(印堂穴)至前发际成一条直线。
操作:开天门:用两手拇指桡侧面自下而上地交替直推二十至五十次。
主治:头痛,感冒,发热,躁动不安。
太阳
定位:外眼角向外约一至一点五寸处。
操作:运太阳:用拇指尖在穴位处旋转揉动,向眼睛方向转为补,向耳后方向转为泻;推太阳:以两手拇指指腹,自太阳穴向两耳方向直推二十至五十次。
主治:感冒发烧,头痛烦躁,无汗。
百会
定位:两耳尖直上,头顶中央。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指腹作按揉法三十至五十次。
主治:小儿惊风,头痛,久痢,久泄,脱肛,遗尿,昏迷。
天柱骨
定位:项后,从风府穴至大椎穴成一条直线。
操作:推颈椎:将食指、中指并拢,自风府向大椎方向直推一百至二百次。
主治:恶心,呕吐,项强,角弓反张,咽痛,发热,惊风。
耳后高骨
定位: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于穴位上按揉二十至五十次。
主治:头痛,惊风,感冒,烦躁不安。
桥弓
定位:在颈项部两侧,沿胸锁乳突肌成一线。
操作:用拇指指腹沿胸锁乳突肌上下揉抹三十至五十次。
主治:斜颈,项强,角弓反张。
膻中
定位:在两乳中间。
操作:推揉膻中:以两手拇指桡侧面,从膻中穴向左右分推,再以拇、食、中指指腹,从天突穴向膻中穴下推,然后以中指按揉三十至六十次。
主治:肺炎,感冒,哮喘,咳嗽,呕吐,恶心。
腹阴阳
定位:从中脘穴斜向两胁下至腹两侧。
操作:分腹阴阳:用两手食、中、无名、小指指腹,自中脘穴斜上分推至两胁,斜下分推至腹两侧,分别五十至一百次。
主治:乳食停滞,消化不良,营养不良,呕吐,腹胀,泄泻。
肚脐
定位:脐中。
操作:揉脐:将手掌按于脐上轻揉,逆时针方向为补,顺时针方向为泻;摩腹:用手掌全摩腹部一百至三百次。
主治:补法主治肠鸣,腹泻,腹胀,消化不良;泻法治腹痛,便秘,食积。
肚角
定位:在肚脐两旁,腹部两侧的肚筋。
操作:拿肚角:以拇指与食指、中指对称,轻拿肚筋三至五次。
主治:腹痛,腹胀,泻痢。
丹田
定位:在肚脐直下一至三寸处。
操作:摩丹田:以拇指指腹,或其他四指指腹,轻轻揉摩三十至五十次;按丹田:以拇指指腹轻轻按压丹田部,呼气时轻压慢按,吸气时略随腹肌而起,五至十次。
主治:小腹胀满,遗尿,尿潴留,小儿抗病能力低下,脱肛,疝气,久泻,久痢。
脊
定位:背后脊柱,自第一胸椎至尾骨尖。
操作:捏脊:两手成半握拳状,以食指第二至三节抵在患儿的尾骶骨处,向上推起皮肤,然后用大拇指捏起,两手交替沿脊柱向上,一直到大椎穴处,第二遍每捏二至三下,向上提一次,最后再捏1遍;推脊:以拇指,或食指、中指,以大椎穴向尾骨方向推,力量均匀,一般推一百至二百次。
主治:捏脊可治疳积,腹泻,便秘,腹痛,乳食停滞,体虚,恶心,呕吐;推脊可治小儿外感发热,小儿惊风抽搐。
七节骨
定位:从尾骨端至第四腰椎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自尾骨端推向第四腰椎,称推上七节骨;相同方法自第四腰椎向尾骨端推,称推下七节骨,均一百至三百次。
主治:推上七节骨可治腹泻,痢疾,脱肛;推下七节骨能治疗便秘,痢疾。
龟尾
定位:在尾椎骨端。
操作:揉龟尾:以食指或中指指尖按揉一百至三百次。
主治:泄泻,痢疾,脱肛,便秘。
六府
定位:在前臂尺侧,从肘关节至掌根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指、中指指腹自肘关节推至掌根部,称退六府,一百至五百次。
主治:高热,烦躁,口渴,咽痛,惊风。对大便溏薄、腹泻等脾虚患儿慎用。本法与推三关合用,可起到互相制约作用,防止过凉过热。
三关
定位:在前臂桡侧,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自腕横纹推至肘关节一百至五百次。
主治:腹痛,腹泻,肠鸣,四肢无力,体质虚弱,疹出不透。
天河水
定位:在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自腕横纹推至肘关节,称推天河水。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惊风,咳喘。若用食指、中指蘸水弹打,同时吹气,称“打马过天河”,可治疗高烧不退。
一窝风
定位:在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揉之,称揉一窝风,一百至三百次。
主治:感冒,腹痛,风湿痹痛。
外劳宫
定位:在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揉之,称揉外劳宫,一百至五百次。
主治:腹痛,肠鸣,泄泻,消化不良,脱肛,遗尿。
五指节
定位:在手背,五指第一指间关节处。
操作:掐揉五指节,以拇指指甲依次掐之,继之揉之,三至五次。
主治:惊惕不安,惊风,抽搐,腹痛。
阴阳
定位:在小天心穴两侧,桡侧为阳池,尺侧为阴池。
操作:分阴阳:用两手拇指指腹,从小天心穴向两侧分推;合阴阳:用两手拇指指腹,从阴池、阳池向小天心穴合推,均一百至三百次。
主治:分阴阳治寒热往来,食积,呕吐,泻痢;合阴阳治痰结喘嗽,胸闷。
小天心
定位:在手掌根部,大小鱼际交结之中点。
操作:用食指或中指指尖轻轻揉之,称揉小天心。
主治:惊风,小便短赤,目赤肿痛,夜啼,痘疹欲出不畅。
八卦
定位:在掌心,从内劳宫至中指根三分之二处为半径划一圆圈,八卦即分布在此圆匿上。第二穴(坎)对小天心,第六穴(离)对中指根,第四穴(震)在桡侧半圆的牛点,第八穴(兑)在尺侧半圆的中点,在每两穴之间顺序排列为第一、三、五、七穴。
操作:用拇指指腹自第1穴顺序数推运至第八穴,称顺运八封;以拇指指腹自第穴顺序数推向第一穴,称逆运八封,均一百至五百次。
主治:顺运八封治咳嗽,气喘,胸闷,腹胀,泄泻;逆运八封治恶心,呕吐,气喘。
板门
定位:在手掌大鱼际之平面。
操作:以拇指或食指大鱼际平面向中点揉运,称运板门;以右手拇指桡侧,自腕栏纹推向拇指根,为横纹推向板门;用右手拇指桡侧自拇指根推向腕横纹,为板门推向栏纹。
主治:运板门可治食积,食欲不振,嗳气,腹胀,呕吐;横纹推向板门可治恶心。
呕吐;板门推向横纹可治泄泻。
四横纹
定位:在手掌第二至五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以拇指爪甲依次掐之,继以揉之,称掐揉四横纹,三至五次。
主治:疳积、腹胀、腹痛,消化不良。
小横纹
定位:在手掌第二至五指指掌关节横纹处。
操作:以拇指桡侧面在小横纹处推之,称推小横纹,一百至三百次。
主治:口唇干裂,烦躁,口疮,发热,腹胀。
掌小横纹
定位:在手掌小指根下,尺侧掌横纹头。
操作:以食指或中指揉之,称揉掌小横纹,一百至三百次。
主治:口舌生疮,流涎,肺炎,百日咳。
脾经
定位:在拇指桡侧,自指尖至指根。
操作:使患儿微屈拇指,自指尖推向指根为补,称补脾经;若使患儿拇指伸直,自指根推向指尖为清,称清脾经,一百至五百次。
主治:补脾经治泄泻,便秘,体虚,厌食,疳疾;清脾经治呕吐,黄疸,食积。
肝经
定位:在食指掌面末节。
操作:用推法自食指掌面末节指纹起向指尖推之为清,称清肝经;反之为补,称补肝经。一百至五百次。
主治:清肝经治惊风,目赤,烦躁不安,五心烦热。肝经宜清不宜补,若肝虚应补时,则补后加清,或以补肾经代之。
心经
定位:在手中指掌面末节。
操作:用推法自中指掌面关节末节指纹起推向指尖为清,称清心经;反之为补,称补心经。一百至五百次。
主治:清心经治发热,面赤,口疮,小便短赤;补心经治气血虚弱,心烦不安,睡卧露睛。本穴不宜久用补法。
肺经
定位:在手无名指掌面末节。
操作:用推法自无名指指掌面末节指纹起推向指尖为清,称清肺经;反之为补,称补肺经。一百至五百次。
主治:补肺经治咳嗽,气喘,面色苍白,自汗,畏寒;清肺经治感冒咳嗽,痰鸣,气喘等实证。
肾经
定位:在小指掌面稍偏尺侧,自小指尖至掌根。
操作:用推法自掌根推至小指为补,称补肾经;反之为清,称清肾经。一百至五百次。
主治:补肾经治先天不足,久病体虚,遗尿,泄泻,咳喘;清肾经治小便短赤。肾经宜多补少清。
大肠
定位:在食指桡侧,自指尖至指根。
操作:用右手拇指桡侧面,自指尖推至虎口为补,称补大肠;反之为清,称清大肠。一百至五百次。
主治:补大肠治泄泻,痢疾,脱肛;清大肠治肝胆火旺,便秘,痢疾,肠炎,肛门红肿。
小肠
定位:在小指尺侧边缘,自指尖至指根。
操作:用推法自指尖向指根推为补,称补小肠;反之为清,称清小肠。一百至五百次。
主治:补小肠治阴虚火旺,小便短赤;清小肠治小便短赤,水泻。
胃经
定位:在大鱼际桡侧,赤白肉际,自拇指至掌根。
操作:用拇指或食指、中指自掌根推向拇指一百至五百次,称清胃经。
主治:恶心,呕吐,嗳气,吐血,衄血。
肾顶
定位:在手掌,小指末端。
操作:以中指或食指按揉小指末端一百至五百次,称揉肾顶。
主治:自汗,盗汗。
箕门
定位:在大腿内侧,从膝部至大腿根部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指、中指指腹自膝内侧推向大腿根部,称推箕门,一百至三百次。
主治:小便赤涩,水泻,尿闭。
止痢
定位:下肢内侧面,阴陵泉与三阴交连线中点(在腹泻、痢疾时,此处常有压痛)。
操作:用揉、按、拿法均可,五至十次。
主治:腹痛,腹泻,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