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的人格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表现为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所谓“自我教育”也就是学生能自己提出任务,主动采取措施,自觉进行思想转化与行为控制。“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既是教育艺术、教育内化水平的体现,更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健全的人格对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正是在于健全的人格促使学生自觉地把客观要求与影响内化成自我需要,达到自我期望的思想境界,这种思想境界是由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
品德认识也叫做思想道德观念,它是对思想政治准则与法纪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的概念、原则和信念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思想道德情境、对人对事做出是非善恶的判断和评价。它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对人们的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等实际关系的反映、认识、判断和评价,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原因。在阶级社会,它具有阶级性。我们应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观念,克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道德意识。
品德情感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伴随着品德认识而产生的对客观的思想道德情境的内心体验,对品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一般说来,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或人们的行为,凡是符合自己所认同并要求得到维护的思想政治观点和法纪道德准则时,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我们的理想境界一旦与原有思想水平构成思想矛盾,就会成为自我教育的新内容,从而成为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内驱力。简而言之,学生的健全人格是学生正确面对新事物、养成自己良好行为习惯的内驱力和保障。
综上所述,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从同一性的角度说,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关键步骤,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必然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八)行为训练法
行为训练法是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最基本的方法。因为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因此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是形成良好习惯的中心环节,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
行为习惯的培养要抓住几个转化。有关研究发现,一般学生要抓两个转化,即从认识向行为的转化和从行为向习惯的转化。对已形成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工作要更耐心细致,他们由不良习惯转到正确行为既要提高认识,又需要行为矫正,特别是需要学生的意志努力和教育者的严格训练。实现转化的关键是训练,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转化需要训练;由正确行为向良好习惯转化更需要训练;由不良习惯向正确行为转化尤其需要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不断强化是实现转化的关键。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强调训练的重要性。荀子曾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矣。”英国教育家洛克也说:“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
这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自然地、很容易地发生作用了。”
行为训练法之所以重要,一是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因为习惯作为机体与环境之间反应而形成的稳固的条件反射,不能只靠单纯说教形成,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二是人的品德形成过程的自然要求。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形成道德行为习惯。而我们的德育一贯做法是“行”抓得不够,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只知受爱、不知爱人、言行脱节、意志薄弱等现象。我们必须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培养学生完整的品德心理和完善的人格。
怎样才能抓好行为训练,使训练有力度、有效果呢?
训练到位
学校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应该怎样做”的训练:
1.编演小品,创设情境,供学生仿效。
2.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践行。如根据“仁者爱人”的古训,经常组织小队到车站、码头为民服务,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和残疾人,对老、弱、病、残、孕,扶助上下车船,对带较多行李物品的乘客,帮助搬运东西。
3.示范和纠正。
加强督促检查
对学校生活常规,学校建立了校和班两级天天检查的常规制度,对学生家庭生活和行为规范,如孝敬父母、生活自理、勤劳俭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等,一方面编制反馈表,由家长定期填写,反馈信息,一方面还通过家庭访问、家长会、电话联系等各种方式向家长了解情况。
表扬激励
学有榜样,这是行业训练的一个重要方法。在一个阶段重点突出某一行为规范训练时,该校总是通过每周的升旗仪式价绍升旗手在这方面的优秀事迹,进行表扬,作为榜样,激励学生学习、仿效;并且进行阶段性评选、表彰优秀活动,使其产生的激励作用更大。如进行“孝敬父母”教育训练时,学校根据7条行为要求评选表彰了100名“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影响很大,带动了更多学生争做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对不同层次学生区别对待教育和行为规范是统一的,但在训练和具体要求上应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对一些品德良好的学生,该校着重引导他们去体验一个人的道德行为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的社会效应,使其从道德情感和道德观念上得到升华,道德行为更为自觉主动;对思想品德行为一般的学生,则着重引导、激励他们奋发向上,提高一步;对思想品德水平较低、行为表现较差的学生,则着重引导他们去分析、体验自己和他人行为上的过失给自己、他人、集体乃至社会造成的损失和危害,从而使其对不道德行为产生厌恶和谴责,对自己的不道德行为产生自责和内疚感。当学生有了这种情感体验后,再教给他正确的行为应该是怎样的,他就容易接受,并且逐步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向“规范”靠拢。
显然,光有行为训练也是不够的,要使学生的行为和行为习惯达到规范,还要注意通过以下途径。
行为规范重在教育
学生行为习惯规范化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是道德教育的外炼过程,但外炼过程不能和德育内化过程相脱离,只有通过德育内化(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建成道德结构,才能形成道德品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在道德内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学生的行为规范化要重在教育、重在实践,使学生在具有一定的道德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其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意志,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行为规范化。否则光是条条框框、命令式的说教,结果只能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制度是一个团体、一个部门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带有一定的行政命令性,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抓好中学生的行为规范,除了思想品德教育外,就是要严格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学生在学校里应该遵守的制度很多,诸如:进校制度、请假制度、课间休息制度、会议制度、考试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严格执行对学生的不规范行为具有约束和抑制作用,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使学生的行为习惯从不规范达到规范化。
严格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从新生入学就应该抓起,依靠全体教职工、团队干部的力量,形成网络,经过不断努力,一步一步地把制度落到实处。
有些学校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制度是有的,甚至人手一册,但执行制度不严格,使制度变成贴在墙上的一纸空文。这对学生行为规范化显然是不利的。
依靠集体舆论
解决道德品质问题和违法犯罪不一样,它不是依靠法律来制裁,而主要依靠集体舆论来抵制。学校必须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手段,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批评各种不正确的行为和坏习惯。带有倾向性又不易判断正确与否的行为,可以召开班级主题班会或校会,让大家来畅谈看法,从而达到统一认识、纠正错误的目的。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与学校的各个部门都有联系,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不仅是教导处、班主任、团队干部的事,总务处、后勤部门等同样有责任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教育。如学生在爱护公物、环境卫生,爱护绿化、食堂卫生,节约水、电等方面的问题,都和总务处等后勤部门有直接联系。因此,全校教职员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都有责任帮助促使学生行为规范化。
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学生生活和成长的摇篮,父母亲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父母亲的言行、举止、爱好、习惯等都是孩子模仿的傍样。家庭教育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学校要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状况如何,取决于家长。因此,学校要举办家长学校,要求家长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生活作风、丰富的文化知识,以良好的言行来影响学生;同时要求家长重视学生各种不良行为习惯的危害,保持高度警觉,发现问题要及时与学校联系;并要求家长要理智、科学地爱护孩子,处理好家庭人员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学生与祖父母、外祖父母之间的关系及邻里之间的关系。
重视社会公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学校教育不能离开社会,学生除了在学校、家庭学习和生活外,还要接触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逐步走向社会,今后在社会上成才。但由于学生年龄小,生理上、心理上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因此,在社会上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都需要学校和家庭给予必要的教育和指导。例如碰到外地人、外国人,如何交往对待?必要的礼仪是什么?应该采取怎样的正确行为?
由于社会的复杂性,人的行为应以不损害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为准则,因此对学生要进行法制教育。学校除政治课上进行法制教育外,还可以协同社区、街道青少年保护办公室、司法机关,聘请他们担任法制辅导员,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误入歧途。
总之,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必须由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各自发挥积极作用,最终完成学生良好习惯与完善人格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