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要经历很长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在生理机能、心理发展水平、认识能力与行为控制能力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以始发问题行为最多的初中生为例,这个阶段为十二三岁至十五六岁,此时正处于人生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是人的一生发展中动态性、可塑性最大的阶段。处于该阶段的中学生情绪不稳定,再由于缺乏经验或现实条件限制,行为易受挫。如果克服心理冲突,解除困扰,就可能发展为健全的人格;如果自我迷失,就会发展为品德不良、人格有缺陷的人;三是儿童心理各方面发展规律,尤其是儿童的思维、情感、意志、性格、兴趣、需要和动机等方面的发展规律。揭示以上各个方面的规律,把握儿童各个发展阶段正常身心特征与异常身心特征的界限,是判定行为性质的重要理论依据。
社会学依据
从社会学基本观点来判定儿童行为的正常与否,主要看儿童发展的社会化程度。而“社会化”概念,往往因社会价值观不同而不同,对同一个行为,不同的社会制度往往有不同性质的判定,即使是同一个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往往也会有不同的评价。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依据,具体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公共秩序的基本要求;二是社会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要求。凡违犯上述规章制度、条例、法令以及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都应视为问题行为。
教育学依据
首先是教育方针的要求和中小学教育目标的要求,还有《中学生守则》、《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凡违背上述教育要求的行为均属于问题行为。
文化学依据
一是看民族文化背景。有的行为,一个民族认为是正常的,而在另一个民族则是不允许的。二是看区域文化背景。由于传统文化的积淀,在一些地区的民俗文化中,有些行为是被认可的,而在另一地区则会遭到非议。三是看科技文化背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应该从提倡与鼓励科技文化的传播出发,以新的科学观、发展观看问题,分清人类行为演变中进化与堕落的界限和多元化与变态的界限,鼓励科学行为,反对愚昧落后的反科学的行为。
以上4个方面的依据应视为一个整体,在判定操作上应全面地加以分析。
1.判定问题行为的参照点。一是以儿童各个阶段年龄特征中的行为特征为参照点,看判定对象与正常行为有何区别;二是以各类问题行为的典型特征为参照点,看判定对象与问题行为是否有相似之处;三是以变态心理及其变态行为的特征为参照点,看判定对象发生的原因与行为的目标指向;四是以违法犯罪行为的特点为参照点,看非正常行为发展的程度及性质的归类。
2.判定问题行为的实践方法。就共性的方法而言,一是常规管理方面的观察与调查统计,看问题行为出现的情景、频率与类型;二是搜集社会、家长、各科教师、同学相互之间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反映,看问题行为出现的征兆、环境特点、表现形态;三是运用有关的规章、制度、条例、守则、规范去进行鉴别,看行为“出轨”的程度;四是对某些难以判定的问题行为安全进行分析讨论,特别是注意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在生理机能、心理水平、认识能力和行为控制方面的不同特点,区分儿童问题行为出现的程度差异。要把那些暂时的、偶然的、经过教育后能及时矫正的行为排除在问题行为以外,还要注意问题行为与犯罪行为、变态行为的区别与联系。
(六)对问题学生进行激励
目前,许多学校由于对学生的管理、控制多于引导,指责多于鼓励,批评多于表扬,挖苦多于激情,致使很多学生受到极大的压抑,不利于他们的发展。因此,要恰当地运用激励的方式,进行激情鼓励,促进学生成功、成长、成材,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激励可以分以下几种形式:
目标激励
每个人都有获取成功的愿望和需求,但只有想到或看到自己有可能成功时,人才会去为之而努力奋斗。教师应帮助学生确定成功的目标,并激励他们为达到目标拼搏奋斗,但要面对现实定目标,起点要现实而准确,使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目标。学生成功一次,心理上就得到一次鼓励,这样下去,就较容易培养学生奋斗不息的人格特点。
暗示激励
即采取暗示的方法鼓舞、激发学生奋进。其特点在于通过间接含蓄的暗示,促使学生思考领悟,奋发向上。教师往往用比喻、暗示的方法把对学生的期望、鼓励和赞许传递给他们,达到促使学生奋进的目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开朗的人格。
情感激励
即通过创设有意义的情境和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熏陶、感化,激发其奋进,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其特点是置学生于具体、生动、形象、直观、可感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在情境中进入一定的角色,不知不觉地达到激志、陶情的目的。运用情感激励,师生必须建立真挚的感情,利用情境教学,组织活动,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不断深化为道德习惯。
谈心激励
即教师和学生面对面谈话,摆事实,讲道理,指方向。教师要善于诱导、引导、疏导、开导学生挖掘其自身内部机制的新动力,消除其内心的压抑感。教师对学生要多鼓励,多打气,多提神,多找闪光点、进步点、成功点。谈心应该在亲切关怀的环境中进行,要如和风细雨一样浇灌学生的心田,让学生感到温暖。教师要在谈心中进行鼓励,要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要在谈心中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在教育的过程中和学生交流感情。
道德激励
即道德上的激发和鼓舞作用,主要是通过道德准则和规范的教育,通过道德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通过对高尚道德行为的赞扬,来激发学生的信念和情感,鼓舞学生在道德上的修养进取心。教师可通过专题演讲会、事迹报告会、师生对话会、榜样表彰会等多种活动,来激励学生自觉地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形成自己的道德意识,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
总之,激励教育可以根据不同的方式灵活运用。激励本身就显示了一种教师对学生的爱心,也正是通过这种“爱”的输入,激发了学生对世界的爱。多种激励方法的采取可以促使学生产生积极乐观、友爱诚实、严于律己、崇尚真善美的良好人格。对于正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说,严格要求和激励相结合,的确是一种塑造良好人格的好方法。
(七)激励问题学生的方式
班主任要做好工作,激励方式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在激励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班主任所选择的外部诱因是丰富多彩的,因而激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强化激励便是其中的一种。
强化激励是指教师通过对学生反复施加肯定或否定的某种影响,从而诱导其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的一种教育活动。在具体运用上,就是教师通过期望和预防、赞许和反对、表扬和批评、奖励和惩罚等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中学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他们的思想行为很不稳定、易变化,因此,正确的思想行为只有在连续不断强化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形成和巩固。这在客观上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加强正面强化,即教师要经常性地运用期望、赞许、表扬、奖励等形式,及时肯定学生已经初步形成的正确思想行为,以促使其巩固;另一方面要对学生施加负面强化,即教师通过预防、反对、批评、惩罚等形式,及时地否定学生的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并促使其改正。
运用强化激励方式,要求教师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正负强化结合
这是“以正面教育为主”的教育原则的具体要求。中学生大部分是在抚爱和赞扬中长大的,如果他们在学校听到看到的多是教师的否定评价,就会渐渐失去上进心,并且变得灰心丧气,甚至对学校、老师产生厌恶和恐惧感,使教育难以奏效。这是强化教育应尽力避免的。事实上,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塑一代新人,而不是找毛病、挑不是,去惩治学生。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中的“真善美”并及时予以肯定,以此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正强化的目的是鼓励和促进,负强化的目的是制止和希望,两者都给学生一定的“刺激”,使学生得到某种心理满足,从而激起热情和干劲,这便是运用强化激励的目的所在。
掌握好刺激度
强化激励是教师通过一定手段(激励诱因)去刺激学生的需要、促使学生产生动机、导之以行的活动。这里“刺激度”的适时、适度尤为重要。度不及,学生的满足感不强,积极性难以全部诱发。度过及,导致“两极”产生,即正强化过及——学生飘飘然,易产生骄傲情绪,甚至忘乎所以;负强化过及——学生难接受,垂头丧气,失去信心,或者产生“逆反心理”、“对立情绪”。
把握好“刺激度”,首先是要求教师把握住强化激励的时机,做到恰到好处。实践证明,一般正强化要“趁热打铁”,促使学生保持高昂的热情;负强化则宜先做适当的“冷处理”,以减弱学生的冲动情绪,经说服教育后再给予处理。其次是要求教师要做到恰如其分,就是激励形式的程度要与学生的实际相符,不拔高,不降低。人无完人,人也均有“闪光点”,所以教师对优秀生、后进生应一视同仁,不管运用何种激励形式,均要使学生口服心服。
制订测评学生的科学标准
不论正负强化,都必须事先制订合理、严格、明确的标准。这样,一方面能给学生个体和集体以导向作用,使他们自觉地对照标准,按要求去努力;另一方面,在奖励、处罚时,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如“三好学生”采用“达标”方法评选,使定性的方法与定量的方法相结合,更全面、客观、公平地反映学生实际,避免教师凭主观印象、个人感情行事,使教育更富有实际效果。
使学生明白道理
在强化激励过程中,教师只有讲明了“为什么”,学生才能“明事理,辨是非”,既提高认识水平,又获得“做人法则”。所以,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上。一般情况下,正强化能直接指出教师期待的行为是什么,学生应该干什么。这样,即使有时教师不伴随说理,正强化指向的目标学生也是清楚的。但负强化则不同,在实施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说清道理、讲清利害,它就只能告诉学生不能干什么,而很少提供给学生应该干什么的信息。这无疑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
(八)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或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
由于传统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业,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导致不少学生在性格、适应性和心理调节等素质上存在不足,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适应、交往等方面,严重的会引起反社会行为、犯罪、自杀等后果。所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合其心理特点的心理辅导已成为大势所趋。
在当今变化竞争剧烈的社会环境中,由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刺激的复杂化、生活观念的改变,加上学生自身发育的区别,导致不少学生在学习与娱乐、交往与适应、挫折与失败、情绪控制、性成熟等问题上不能正确处理,由此引发出一系列问题行为,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心理辅导对于改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适应能力、发掘学生潜能,提高教育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辅导的内容来讲,针对学习的心理辅导可包括:学习兴趣、学习观念、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与方法、学校环境适应、升学辅导和特殊儿童辅导等;而针对生活方面的辅导则包括:情绪、社交、消费、休闲、青春期性问题辅导以及危机辅导等方面。
辅导是持续教育的过程,是与教学活动并列的两大系统工程之一。辅导是为了使学生成为具有真才实学、心理健全的人。心理辅导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为了使学生的心理水平有一个普遍的提高,但又联系实际、因人而异地采取对策。在辅导的过程中,预防比治疗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治疗是针对心理不健全者实施的,需付出相当大的努力,而预防工作是节省劳动、减轻工作压力的最佳方法。
心理辅导以人格发展为重点和最终目的。在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人格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它统率着学生的学习习惯、处事方式、行为特点。人格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孩子的一生,是学生成长中比学业成绩更为重要的部分。良好的人格特征可以弥补学生其他方面的不足,特别是良好的性格特点的作用更为明显。
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健全学生的人格是心理辅导的主要任务。心理辅导强调民主的教育精神,通过促进学生的互助,增强其适应性,改进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学生能助人和自助为目的。心理辅导结合时代精神和社会实际,帮助学生分析社会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适应性,并为促进社会发展而努力。
心理辅导有两种模式,一种面向全体学生,是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挖掘潜能;另一种是面向部分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水平的学生。
心理辅导有利于学生克服不良行为习惯,深入到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对于增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培养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