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心理健康及养护
8807200000012

第12章 常见问题(3)

第三,要教会学生必要的道德行为方式。在品德指导中,只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不够的,还应教给他们“怎样做”。“怎样做”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问题。在这方面,教师和家长应注意自身行为的示范问题,注意对具体道德行为方式的讲解和训练,特别应注意对不同行为方式的比较和鉴别,使学生在比较中分清正确的行为方式与错误的行为方式,从而提高按照正确的行为方式行动的技能。

摘自《学生心理咨询》

(八)学生最佳的学习心理

在我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即学生在学习上要取得好成绩,必须有一个自觉、积极的学习心理。

学习心理越自觉,越积极,学习效果就越好,成绩就优异。这里介绍几种培养最佳学习心理的方法。

1.环境安静

学习之前,一定要把干扰学习的一切因素排除,学生才会安心,印象才会清晰,记忆才会深刻,接受力和理解力才会更强。而在学生上课、自学和做作业时,如果不断有外界干扰,学生就会心烦意乱,注意力不能集中到学习上,学习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的教师和家长都应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排除环境和学生心头的各种干扰,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心情愉快

当一个学生心情愉快时,思维是发达的。接受力是强的,反之当一个学生最不愉快时,会感到什么都讨厌,这样,他就没有心思去学习,学习效果就不好。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不应当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不应当随意批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场面,在现代教学中要采用让“四十分钟充满阳光”的愉快教学,让学生在“乐”中求学,保持“愉快的心情”。

3.心情平静

学习时心情平静,不慌乱,不紧张,不惶恐不安,学习效果才会好。例如:上课铃响过,教师来到教室门口,而学生还没有安静下来,这说明学生下课时玩得很兴奋。老师要在教室门口停一会儿,示意学生已经上课了,等学生心情平静后,教师再走进教室。

这样做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立刻转移到学习上来。

4.明确目标

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念念不忘学习目标,效果才会好。因此“目标”关系着注意力能否集中。

人的任何活动总是指向一定“目标”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积极性就高,注意力就容易集中,学习效果就好。例如一个学生为了考取重点中学,他就专心刻苦地学习,进步很快。另一个学生为应付考试而学习,只求得过且过,进步就很慢。学习目标有远景性。如教育学生将来做一个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这种意义较深刻的学习目标有力地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种学习目标一旦形成。就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起作用。而近景性的目标,如写好作文。学生作文写得好受到教师的表扬,就特别喜欢上语文课。但这种浅近的目标,起作用的范围和实际效能极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把远景性目标和近景性目标二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推动学习的作用。

5.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是一个学生学习的推动力。作为老师应在教学中以教师之情,激学生之趣。学生有了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就能变压力为动力;变苦学为乐学,产生一种废寝忘食的学习积极性和棒打不回的意志力。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其浓厚学习兴趣。

6.认真专心

学习要认真。要十分专注,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学习上以加强感觉和思维器官的活动。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形成的,学习效果就会好。反之,学习时不专心,不认真,东张西望,三心二意,精神涣散,心不在焉,是不会有好效果。这样学习的成绩也不会提高。学习能否认真专心,是可以由意志来培养的。因此,作为低年级教师要从小培养学生认真、专心的学习习惯。经常强调认真、专心学习的重要性,使之渐渐养成习惯。

7.感到需要知识

学生感到迫切需要知识,学习积极性就高,学习效果就好。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让学生对学习新的知识有一个迫切需要的感觉。如在上语文课时,我常常告诉学生,语文是门基础学科,掌握了这门功课,就会读书、看报、写文章,而且现实生活中都要用到这门知识。我的这些话就像磁石一样吸引住了学生,使他们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立即转入活动的状态。学习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8.取得成功

成功能使人心满意足,能使人倍加努力。因此,在每次作业、小测、考试之后,教师要尽快告诉学生的成绩。学习的各种作业要及时批改,早日归还,并给学生以指导和鼓励。尽量不要对学生的作业只批一个“阅”字,或罚学生把一个字或词抄写几十遍,这样会使学生厌恶学习。老师应让学生体会到获得成功的快乐,在获得成功的喜悦中更加奋发学习。

9.及时鼓励

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尊心。及时的评价和表扬是利用学生大脑皮层刚刚留下的鲜明的记忆表象,使学生进一步产生再努力的愿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每一微小的进步都应及时地、正确地给予评价和表扬,让学生在表扬中奋进。

10.新的感觉

学生的注意力是通向知识宝库的唯一门户。外界千千万万的新鲜事,没有“专注”便不能获得,学习也是这样。没有“注意”便很难学好。新的感觉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形式,这样才能收到效果。成功的课堂教学在于它的新鲜感。要让学主觉得每一节课都很新鲜。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变换和交替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始终有新的感觉。

(九)学生的学习问题指导

学生的学习问题指导范围很广。在学校心理咨询中,以学习疲劳的指导和学业不良的鉴别指导最为常见。下面,我们便着重谈一下这两个问题。

1.学生学习疲劳的预防和指导

疲劳是指连续工作后工作效率下降的现象。疲劳可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生理疲劳包括肌肉组织和神经系统的疲劳。

心理疲劳是指由心理因素的影响(如缺乏兴趣、厌烦、懈怠等)所导致的工作效率的下降。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大脑皮层兴奋区域的代谢逐步加强,血流量和耗氧量增加,以保证大脑工作的需要。但是,如果学生的紧张学习持续时间过长,消耗过程逐渐超过恢复过程,大脑的工作能力就会下降,产生疲劳,出现保护性抑制。大脑皮层若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使人的视力减退,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血压增高,大脑供血不足,瞌睡,失眠,头热,脚冷等;在心理方面则会产生忧郁,烦躁,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等现象。学生的年龄越小,在学习过程中越容易产生疲劳。因此,注意学生的用脑卫生,防止疲劳特别是过度疲劳现象的产生,是小学中学习指导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

在咨询过程中,应劝导教师和家长从以下几方面预防学生的学习疲劳:

(1)合理安排学习的课程

学习课程若安排不当,困难的学科相继排列,易使学生陷入高度疲劳状态。在学生每天课程的安排上,上午第一节和下午第一节一般应安排中等难度的学科(如品德、常识课),上午二、三节可安排难度较大的学科(如数学、语文课),上午第四节以音乐、美术等较轻松课程的学习为宜,体育课最好安排在一天的最后。在一周课程的安排上,星期二至星期五可安排较难的课程,星期一和星期六的课程应当容易些。复习必须在平时有计划地进行,千万不要搞期末突击,以免学生过度疲劳。

(2)在课堂教学诸环节上,也应注意疲劳的预防就教学内容来看,应当注意深浅适度,符合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就教学方法来说,应当做到灵活多样,直观有趣,讲练结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就教学环境来讲,室温、光线、空气流通、课桌椅的安排等,都应符合学生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的要求,努力做到协调、舒适,有助于预防学习疲劳。

(3)确保学生的休息、睡眠休息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措施。

根据大脑皮层镶嵌式活动的特性,课间应引导学生到教室外面适当活动。教师上课须力戒拖堂。课外作业千万不能过多。当堂讲授,当堂练习,当堂消化,对减轻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是极为有利的。学生的课外活动量也要适当控制,文体娱乐活动如果过量,同样会造成学习疲劳。对于家长来说,一方面应注意不要望子成龙心切,在老师已经布置的课外作业的基础上再搞什么“层层加码”,或“特殊培养”;另一方面也不要因为个人兴趣爱好和娱乐(如打牌、下棋、看电视等),影响孩子的休息、睡眠。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家长一定要保证学生每天睡足10小时;而且应保证睡眠的质量。因为睡眠不但可以消除疲劳,恢复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功能,而且也是保证学生正常发育特别是神经精神发育的必要条件。对此,家长应有足够的认识。

(4)要注意学生的营养问题

学生既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又担负着学习的繁重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应通过休息,睡眠来调节学生的疲劳,而且还应通过增加营养帮助学生改善大脑的活动机能,提高学习效率,缓解脑力疲劳。

我国自古就有通过营养健脑益智的传统。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化了。迄今,人们已发现,鸡蛋、豆腐、瘦肉、鱼类、奶类、小米、花生、核桃、黑芝麻、金针菜、枣、杏仁、栗子、松子、葵花子、海藻类食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健脑益智的优良食品,家庭经济条件如果允许,应当尽量让学生多食用一些此类食品。家长应特别注意纠正学生的偏食习惯,偏食不仅对健脑益智有所损害,而且还会带来很多疾病,其后果不可低估。

(5)通过呼吸方法的训练减轻脑力疲劳

据研究,采用丹田呼吸法对于减轻学生的脑力疲劳,促进神经系统和整个身心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和家长可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指导。

①所谓丹田呼吸是一种呼气、吸气均产生强腹压的呼吸方式,其重点在于呼气要领的掌握,因为掌握了呼气的要领,也就能自然并充分地进行相应的吸气。

a.关于呼气的要领,主要包括:

上体放松,力入心窝,以此姿势开始呼气;将气深长缓缓呼出。

b.进行丹田呼吸训练的主要好处是:

锻炼胸部呼吸肌;

锻炼膈肌;

提高腹压;

改善脑循环。

呼气训练开始可定为5秒、10秒,以后可增至20秒、30秒、40秒,甚至1分钟。初练时,可能达不到深呼气的要求,只要呼气已尽,即可全身放松,然后将力再次落入心窝,上体向前弯曲,同时将气呼出。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便可达到深的要求。

②掌握了呼气的要领之后,接着可进行屈伸呼吸训练。屈伸呼吸训练的要领是:

a.吸气:双手(可握空拳)沿胸部向上,同时用鼻徐徐吸气,充分扩展胸腔。此时,脊梁伸直,颈部稍向后倾,将气吸足。而后转入呼气。

b.呼气:徐徐将气放出的同时,力入心窝,双手静静下落至心窝位置,力入下腹丹田,呈上虚下实姿势。之后,进行第二次吸气和长呼气。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认真做好丹田气的徐徐呼出。呼气时,应当做到连续而长久,最后把气全部呼尽。同时还应做到意守丹田,上体逐渐向前弯曲。此时,上体应弯曲九十度,使肺内气体全部呼出。由于平时呼吸并不是动用整个肺部,因此,无助于增进肌体的功能。如果每天坚持几分钟屈伸呼吸,就可以充分运动和强化肺部,从而提高肌体功能。

3.缓气:如b.所述,深长呼气后,再转入下一次的呼气。此时应进行三次轻松呼吸,用以放松和调整全身。放松时要从肩部肌肉至下身肌肉,使全身松弛宽舒。

2.学生学业不良的指导

学生的学业不良是指学习成绩经常明显地低于同龄学生的一般水平。根据国外的研究,在学生中约有20%的学生经常处于学业不良状态。我国上海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学生中学业不良或称学习上的“差生”,扣除理论上的偏差值后,实际存在率约在13%。这说明,学生学业不良的指导工作任务是很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