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巴菲特投资路线图
8820100000028

第28章 神曲:伯克希尔的世界版图(4)

控制着美国流通领域的大动脉,让340亿美元慢慢地增值,巴菲特能安心地入睡。对于这笔收购,巴菲特是很满意的,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伯克希尔的股东却不满意。因为,巴菲特要承担BNSF高达100亿美元的债务,所以,巴菲特对BNSF的估值是440亿美元。

伯克希尔在这项收购中要支付160亿美元现金,其中一半来自自有资金,另一半则需要通过市场公开募集。这笔现金占到交易作价的六成,剩下的四成则是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形式支付的,BNSF的股东可以选择折合100美元每股的现金,也可以换取伯克希尔公司的A股或B股股票。

对于这样的安排,一些股东代表表示不满,向法院提出起诉,理由是巴菲特的这项交易会损害股东利益。如果诉讼成功的话,收购进程就可能被迫延迟。

除了BNSF的债务问题外,还有一个大资金的增值难度问题。伯克希尔公司因为太有钱了,规模本身是个问题,一名股东代表说,如果只有一小笔资金可投资,你会把钱投入那些你认为特别有价值的项目,但大多数时候,大笔资金是投资者的地狱。确实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比如把过多的现金以股息形式支付给股东们,但想想巴菲特本人拥有伯克希尔26%的股份,如果要派发股息,他个人就得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这对于巴菲特来说,简直是要他的命,巴菲特肯定对这种方式说不,唯一合理的办法就是花钱购买大公司,而其他股东不乐意。

然而,觊觎铁路公司已久的巴菲特当然不会轻易让交易受到阻挠,这是一项美妙而激动人心的交易。巴菲特坚信在几十年以内,还没有任何一种先进技术能让铁路运输变成过时货。

“在你收购任何业务前,都要先确定它承受新技术和价格竞争的能力有多强。”这是巴菲特一贯秉持的收购哲学。

巴菲特对反对者说:“时间会证明这笔交易非常划算,对伯克希尔来说,未来一个世纪这家公司都将是优质资产。”

这是巴菲特对于投资BNSF的理解与分析,但是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约翰·加普分析却不一样,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巴菲特投资BNSF是对美国经济没有信心的表现。文中说道:“在他的乐观言论背后,这笔交易却透射出他对美国的前景并不看好。对全球投资者来说,美国是个安全、可预测但多少有些沉闷的市场,有着大量稳健而逐步老化的公司。”

约翰·加普认为投资BNSF只是体现了巴菲特价值投资的理念,但没有体现成长投资的理念,巴菲特对于中国比亚迪的投资,才属于成长型投资,中国才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文中说道:“总之,投资比亚迪和收购BNSF表明,巴菲特在考虑成长型投资时,把目光投向了中国而非美国。收购铁路是一种获得现金股息、与需要煤炭和货运服务的公司建立广泛联系的稳健方式,而不是一种投资于创新的稳健方式。”

无论如何,投资BNSF开始给伯克希尔这只大象级公司带来回报。

2011年11月,伯克希尔发布了2010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值得一提的是本季财报首次合并来自BNSF的投资收益,这一个季度,为公司带来7亿美元的收益,成为保险业务后的第二大收入来源。根据公布的数据来看,伯克希尔第三季度净收益为29.9亿美元,每股收益1814美元。

说完巴菲特投资伯克希尔,我们再来看一下中国的A股跟风。当得知巴菲特投资铁路股后,11月4日,中国的大秦铁路暴涨,一周内上涨16%,从9.25元涨到最高的11.04元,一时间,A股市场与之有关的“巴菲特铁路概念”、“铁路新能源概念”、“低碳经济概念”等开始风行,然而,没有半个月,又重归寂静,后来的大秦铁路跌得一塌糊涂,跌破9元也抛盘不止,中国的投资界只是把此当成是一个概念,并没有把投资铁路股当成是一种投资。一位投资者不屑地说道:“当巴菲特的铁路股交易遭遇A股市场将“巴菲特概念”和“铁路股概念”融合热炒,不禁让人看到了这样一幅“黄鼠狼偷鸡”的场景:无论是投资还是投机,其实本无多大区别,这是由市场现实环境而非市场资金意愿决定的,无对错之分,但是如果有些黄鼠狼咬得一嘴鸡毛还在谈价值,那可就涉嫌人品和道德问题了,偷鸡就是偷鸡,何必拿巴菲特说事?”

其实,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大秦铁路比BNSF更有投资价值,长期持有也会获利不浅,为什么大秦铁路业绩优良却一直底位徘徊呢?这也与中国资本市场急功近利的习性有关。作为成熟市场的杰出代表,巴菲特购买伯灵顿铁路应该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点是稳定的收益。股票只是企业产权的证明,如果投资一家优秀的企业,一定要和企业共成长,而不是只想通过投机买卖企业的股票,获取短期市场差价。

第二步是正确坚定的投资思想。投资有时候是非常寂寞的,巴菲特曾说过:“任何时候都保持理性,始终坚信自己的独立判断,不随风起舞”,“即使美联储的主席在他的耳边告诉他利率走向的话,他不会作出任何改变”。在1973年他购买华盛顿邮报的时候,美国的股市出现很大问题,当时全世界遭受到了石油危机,人们在加油站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而这个时候,巴菲特能够以1/5的价格买到了华盛顿邮报,实际上他是忽略市场上的状况,因为他所相信的是对这个投资有很好的评估。

第三点是购买动机非常单纯。巴菲特的每一笔买入的理由,都是基于公司的内在价值、评估来确定的,所谓大道至简,巴菲特的买股动机就是简单、纯净的,资本市场的历史也表明,不是说聪明人就一定能挣钱,有的单纯更适合于资本市场。

第四点是超强的执行能力。有时候你知道这是一只价值低估的股票,也知道这是一个底部,但就是不敢买,怕有更深的底部。2008年流传着一只歌,叫跌得地板下有地下室,地下室有地狱。恐惧让我们对低廉的股价心有余悸。事实上,在别人恐慌的表情里你应该感觉到安全。

第四点是风险控制。巴菲特在买进BSNF的时候,不是一次就买进,也是分两次进行的,可以看到占其总资金的比率没有超过10%。

在上面这个图中,巴菲特买入的点位在Aug这个位置,去年8月3日~7日分三次买入共计1.62亿股,成本分别为在80.4美元、79.45美元、79.78美元,该股在今年元月美股的暴跌中一度跌破巴菲特的成本,将巴菲特套牢,但巴菲特不为所动。很快,BSNF铁路就掉头向上,伴随着2009年的反弹,突破了100美元,股神又大挣了一笔。

一位投资者看了巴菲特的交易清单后,写道:“看了巴菲特的交割单,他真是做到了别人恐惧时买入,那时我也偶尔看看美股,覆巢之下,避之唯恐不及呢,而股神却在大笔买入,几乎每个交易日都在买进,就算是巴菲特告诉我让我一块儿买,我也不敢呀!”

学会控制风险,学会坚定执行自己的方案。这样,你将离成功更近一步。

6.巴菲特投资的核心理念

巴菲特自师从投资大师格雷厄姆之后,成为了格氏理论的忠实信徒,不过在好友查理·芒格的影响下,吸收了另一位大师费雪的投资思想精华,并将两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巴菲特并不因二者的许多不同而认为这两种理论是相互对立或相互矛盾的,他认为格雷厄姆与费雪的理论“在投资世界是平行的”,都是伟大的学说。

巴菲特把两位大师的理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应用到自己的投资理论中,比例为85%是格雷厄姆,15%是费雪。这种经过实践重新锻造的理论成为其独有的“巴氏投资理论”。而这个新理论也把巴菲特推上了一代宗师的位置。

巴氏投资理论的核心观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继承大师的部分,一个是自我发展创造的部分。

继承大师的部分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内在价值原则

价值投资的前提条件便是对企业价值的判断。

巴菲特最喜欢干的一件事便是研读财报,根据公司的财报,他分析股价,评估公司的价值,在巴菲特的办公室里,摆着许许多多的公司财报,然后,巴菲特就像淘金的矿工,在财报里淘出好的“金股”,迅速下手,买进价格低于价值的股票。

关于内在价值的计算,巴菲特最主要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曾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巴菲特常常提到现金流量,但我却从未看到他做过什么计算。”

巴菲特本人对于内在价值的计算最为详细的叙述出现在1996年致巴克夏公司股东的信中:“内在价值是估计值,而不是精确值,而且它还是在利率变化或者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测修正时必须相应改变的估计值。此外,两个人根据完全相同的事实进行估值,几乎总是不可避免地得出至少是略有不同的内在价值估计值,即使对于我和查理来说也是如此,这正是我们从不对外公布我们对内在价值估计值的一个原因。”

价值评估没有严格的数量模式与评估标准,一千个人有一千个观点。关于价值评估,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凡介于科学和艺术层面之间的东西,都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正如巴菲特引用凯恩斯的一句话“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价值评估忌走向量化的死胡同里,这也是很多学习价值投资的人所需要注意的地方。

2.安全边际原则

巴菲特做股票的理念首先是要绝对保障自己的安全。为了做到尽量安全,他只购买那些价值洼地的股票,格雷厄姆曾对他说:“我把投资永不亏损,绝不亏本的秘诀精练成四个字——安全边际。”

什么是安全边际?这是一个听起来很高深,但实质上很易懂的观点。以一个人买衣服举例,店里有一件衣服很好看,其生产成本费用为100元,但是因为店不景气,原来标价200元的衣服,现在50元清仓,跳楼大降价。那么,50元的价格远远低于实际价值,这就是安全边际,买了这样的衣服,不会亏本,相应地,200元即是泡沫,亦即价值高估。

股票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是一定会实现价值回归的,根据这个理论,就要买入在价值线下的股票,当然离得越远越好,在巴菲特的一生中,他买了大量位于价值洼地的股票,取得了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