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人才造就
8836800000024

第24章 八闽英才(4)

制碱工业巨子侯德榜侯德榜(1890-1974),著名化学家,闽侯义洲新村人。在他所处的青少年时代,中国的工业十分落后,连煤油灯与火柴都叫”洋油“、”洋火“,他抱着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宏愿,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1913年赴美留学获硕士、博士学位。1921从美国回国创办工厂。那时,知识分子有个说法叫作”实业救国“,侯德榜任厂长和总工程师。抗日战争爆发后工厂内迁,他再度赴德国、英国、美国考察研究制碱工业。1949年6月,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他由印度绕道朝鲜回到祖国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任命为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并任永利化学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兼任重工业部化工技术部顾问等职。

侯德榜的创造发明,主要是联合制碱法。也称”侯氏制碱法“,引起了国际上的强烈反响。

因此,荣获英国皇家学会、美国化学工程学会、美国机械学会荣誉会员,为国家争了光。

侯德榜的人生格言是:“勤能补拙”,他常以此勉励青年要勤奋,凡外国人难做到的事中国人也一定能做到。

现代妇产医学的开拓者林巧稚林巧稚(1901-1983),厦门市人,我国现代妇产医学的开拓者。她少年时,就读于鼓浪屿女子师范学校。中学毕业后考取了协和医学院,因成绩优异,被留下做医生。1932年,林巧稚被派往英国伦敦医学院进修,她决心要为中国妇女争一口气,她努力学习新技术为中国人民服务。1939年,她再一次远渡重洋到美国芝加哥医学院读研究生。她医术精湛,回国被提升为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

抗日战争期间,协和医院被迫关门。林巧稚在北京弄堂小胡同十号租了几间房子,开办了一家私人诊所,为贫苦的百姓治病。对那些特困的病人,她不仅不收费,还资助药钱。她说:

“我是中国大夫,救助中国人是我的义务。”许多被她救活的婴儿,他们的父母为表示对林巧稚的感激之情,把孩子起名为“念林”、“爱林”、“敬林”、“仰林”等。

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她深入农村为百姓治病,经她手接生五万多婴儿出世,并与她的学生一起历时4年,于1980年8月完成了一部51万字的专著《妇科肿瘤》,填补了医学史上的一项空白。由于她在妇产科上的突出贡献,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和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学部委员(现称院士)。

科普事业的先驱高士其高士其(1905-1988),福州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13岁小学毕业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经过7年学习,1925年毕业。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赴美留学。他认为当时中国很贫困,化学可以制造很多东西如粮食和衣服等。所以他在威斯康辛大学插班入化学三年级,学习无机化学。一年以后,即以全优的成绩毕业。正当准备在化学领域继续深造时,祖国传来瘟疫蔓延的消息,姐姐度平不幸死于流行疾病。他痛定思痛,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把祖国人民从疾病的死亡线上拯救出来,他决心走巴士德的道路,毅然转向细菌这一冷门。

1928年,他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攻读博士课程,不幸在一次实验中,一个装有脑炎病毒的瓶子突然破裂。病毒通过他左耳耳膜进入小脑,破坏了小脑的中枢运动神经,造成终身无法治愈的残疾。脖颈僵直,眼球上翻,语言不清,双手颤抖。

归国后,他作为全国五个微生物学家之一,受聘于南京中央医院,担任检验科主任。但是他不愿与腐朽罪恶的官吏为伍、断然辞职,到上海参加陶行知发起的科学大众运动,编写《儿童科学丛书》。

1934年,他发表第一篇科学普及作品《细菌的衣食住行》时,将原名“高仕钅其”改为“高士其”,并郑重宣布:“去掉人旁不做官,去掉金旁不要钱”。这一声明成为他终身恪守不渝的誓言。从1935到1937年,他用颤抖的手写下了近百篇科学普及作品,并汇编成册:《我们的抗敌英雄》、《抗战与防疫》、《细菌与人》以及长篇连载《菌儿自传》等,在知识阶层和学生中广为流传。

抗日战争爆发后,高士其为追求真理,拖着半瘫的身体辗转数千里,从上海投奔延安。1939年4月,高士其病情进一步恶化,毛泽东提议他去香港治病。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从此,他辗转于重庆、香港、九龙、广州、桂林、上海、台北等地,过着动荡不安的流浪生活,历尽艰辛和苦难。

新中国成立后,他从香港回到北京,负责领导全国科普工作,直到83岁离开人世为止。在长达60年的人生历程中,他一直瘫痪在轮椅上,仍拼搏奉献不止,写了数百万字,单是科普作品(含科学诗)就有160多万字。他逝世后,鉴于他一生的贡献,中共中央组织部认定他为“中华民族的英雄”。他的事迹,他的为人为文,堪称我们大家学习的楷模。

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陈景润陈景润(1933-1996),福州人。他高中时听到沈元教授在讲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时说:“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这话深深打动着陈景润的心,他决心学数学。

1950年陈景润高中没有毕业,以同等学历考进厦门大学,攻读数学专业。1953年他因成绩优异而提前毕业,分配在北京一所中学当老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了华罗庚教授的名著《堆垒素数论》,开始潜心研读。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到北京了解到陈景润的情况,就设法把他调回母校,安排到图书馆当管理员,实际是让他有个安静的环境专心从事数学研究。陈景润不负所望,写出了数论方面的论文《他利问题》。把它寄给了中国数学研究所,得到了华罗庚教授的重视。华罗庚认为他有培养前途,建议调他到北京数学所当实习研究员,并在华罗庚指导下,攀登数学殿堂的顶峰。

陈景润吸取了前人的智慧,在前几代数学家已取得的成果:每一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和一个“素因子都不超六个的”数之和(1+6)推进到(1+4)和稍后(1+3)的基础上。他七易寒暑,推算的稿纸有六个麻袋,终于诞生了著名的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证了(1+2)其中的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在1978年他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直到生命终结之前,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人们只看到陈景润手中的鲜花,却不知道他背后的艰辛。陈景润没有休息时间,他在掌握了英、俄两门外语的基础上,又自学了德、法、日、意和西班牙语。他的时间是以分秒计算的。有一次他的哥哥陈景桐到北京开会,约陈景润到所住的宾馆会面。陈景桐与朋友去登长城,因交通受阻未能准时回来。致使陈景润在宾馆等候半点钟,在这期间陈景润只得拿出带在身边的数学书来看。两个女服务员望着这位衣着朴素的客人窃窃私议:“你看他脚穿着不一样颜色的袜子的人,还能读洋文……”正在这时陈景桐回来了。陈景润给哥哥的见面礼是毫不客气的批评:“你浪费了我这么多时间,你知道我的时间是以分秒计算的吗?”陈景桐很了解弟弟的心情,急忙解释是交通所致,不是别的缘故,陈景润的脸色由阴转晴,兄弟二人这才亲热地诉说着思念之情。

著名化学家卢嘉锡院士卢嘉锡祖籍福建永定县坎市乡,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卢嘉锡祖上举家迁往台湾,在赤坎楼对面安家落户。1896年中日甲午海战,台湾沦陷,曾祖父卢立轩不堪忍受异族统治,率领子孙到大陆定居厦门。1951年10月卢嘉锡在厦门出生。

卢嘉锡是世界驰名的化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现任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是担任这一职务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他一身辉煌,贡献很多,桃李满天下。最有代表性的是,1972年他与蔡启瑞唐敖庆两位教授共同组织了全国化学模拟生物固氮协作研究,使我国在这方面的基础研究较早的改变了空白局面。1973年,他和蔡启瑞教授分别提出了“固氮活性中心网兜模型(即福州模型Ⅰ、Ⅱ和厦门模型)推动了过渡金属原子簇合成化学、结构化学以及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这一成果获中国科学院1978年科技成果一等奖。

卢嘉锡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小故事。他最早在厦门大学念数学,后来在当时的理学院院长兼化学系主任张资珙博士的指导下,改念化学。张资珙教授告诉他,化学家的分子式是”C3H3“。具体地说,就是CleanHead(清醒的头脑);CleverHands(灵巧的双手);CleanHabit(清洁的习惯)。后来卢嘉锡在他的科学道路上,一直牢记张资珙教授的这一教导。同时,他也要求他指导下的博士生们也遵循着这三原则去从事科学研究。

卢嘉锡的父亲卢东启是一名执教严谨的教师,所以卢嘉锡幼时就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11岁的卢嘉锡一下子就进入6年级,此后,连续跳级,13岁就考入厦门大学预科班。所以,厦大毕业还不到19岁的卢嘉锡留校任化学系助教。由于父亲去世,家庭经济拮据,他不得不去厦大附中兼课教数学贴补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