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是这样一个将才,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中游刃有余、挥斥方遒,在人生的战场中却尽是失意。在战场中他指挥得了千军万马,在人生中却左右不了他自己,可能这也印证了盛极而衰、月盈则亏的道理吧。
韩信率劣势之军,继平定代、赵、燕地之后,又在短短数月之内平定齐地,特别是潍上战役,一战而歼灭龙且二十万之众,并斩杀了项羽大将龙且。韩信之名已威震天下,韩信的势力,在刘邦、项羽之间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此情此景下,韩信派人向汉王刘邦请求封自己为齐地的假王。对此他是这样上书给刘邦的,他说:“齐国狡诈多变,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南边又与楚国相邻,如不设立一个假王来作暂时统治,局势将不会安定。我希望汉王您封我做假王,管理齐地,这样对形势有利。”这时,正值项羽军围困刘邦于荥阳之际,刘邦听完韩信来使的请求后,立即大骂道:“我被困于此,韩信不救荥阳之急,竟想自立为王?”谋士张良、陈平见刘邦大怒,急忙踩了一下刘邦的脚,并悄声对刘邦说:“现在形势对汉军十分不利,阻止韩信当王恐发生变故,不如将计就计,就立韩信为齐王,以便使他安心防守齐地。”刘邦领会了张良、陈平的意思,随即又改口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应当成为真王,何必要做假王”。于是即派张良去齐立韩信为齐王,并征发韩信之军进攻楚。
相较于早年的受封大将军,如今在齐地如此重要的位置当王,韩信可谓节节高升,先前那个轻狂少年许下的宏远之志也已经实现,真是扬名天下、有所作为。而实际上依韩信所做出的成就来看,受封齐王半点也不为过。一向以善于把握战机闻名的韩信却在此时主动向汉王邀功,无疑触怒了龙颜。刘邦虽笑封韩信为齐王,但也随即提了一个条件,就是征发韩信之军进攻楚。
潍水一战,韩信率部歼灭了项羽援齐的二十万大军,而且斩杀了楚军名将龙且,这对项羽军的军心斗志是一次极其沉重的打击。项羽也因此次重大战役的失利而十分惊恐,已经感到依靠自身的力量将难以战胜刘邦和韩信两大集团,于是想通过外交游说拆散刘邦韩信的联合。为此,项羽急派盱眙人武涉去韩信处游说,劝韩信背汉并与楚合作。武涉见韩信后说:“秦朝被击破后,按照功劳大小,割地封王,安定天下,休养生息。现在汉王突然又发兵向东方进攻,侵掠别人的封地,已经灭亡了三秦,又引兵出函谷关,征服诸侯并强编诸侯之兵再东向进攻楚地,看来汉王的意图是非全部吞并天下不可,他贪得无厌已达到极点。”随后,武涉进一步指出,刘邦决不会放过比他强的人,定会将他们一个一个消灭掉。武涉说:“现在刘邦厚待你,是因为你的实力强劲,是个左右战局的关键人物。换言之,你帮助刘邦,则刘邦会夺取天下,帮助项王,则项王就能一统天下。你如果帮助刘邦攻打项王的话,就算最终取胜,你也会遭到刘邦的猜疑,他下一个要对付的就是你了。你与项王本属故交,倒不如选择帮助项王,将刘邦打回汉中,这样由项王居楚地,你居齐地,刘邦入三秦旧地,三分天下。”韩信谢绝说:“我奉事项王多年,官不过是个郎中,位不过执戟之士。我的话没人听,我的计谋没人用,所以才离楚归汉。汉王刘邦授我上将军印,让我率数万之众,脱衣给我穿,分饮食给我吃,而且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汉王如此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他不会有好结果的。我至死不叛汉,请替我辞谢项王的美意。”
谋士蒯通也深知当今天下大局之关键在于韩信,因而苦苦相劝韩信不要依靠和相信刘邦,要自立为王,三分天下,才是万全之策。蒯通借看相之名来规劝韩信,说:“我曾经学过看相技艺。”韩信说:“先生给人看相用什么方法?”蒯通回答说:“人的高贵卑贱在于骨骼,忧愁、喜悦在于面色,成功失败在于决断。用这三项验证人相万无一失。”韩信说:“好,先生看看我的相怎么样?”蒯通回答说:“希望随从人员暂时回避一下。”韩信说:“周围的人离开吧。”蒯通说:“看您的面相,只不过封侯,而且还有危险。看您的背相,显贵而不可言。”韩信听到此处就明白蒯通说自己背相贵不可言就是取背叛刘邦、自立为王之意,但韩信装作没有听懂的样子,意在让蒯通知难而退。而蒯通为了彻底说服韩信,就举引一些历史上有名的君王平定天下继而迫害功臣的事例,劝韩信一定要慎重考虑自己的建议。
蒯通说:自古以来“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蒯通说:“如今齐王您有着功高震主的威望,您的功劳已经无法用什么奖赏来衡量,投向楚王,楚王不会相信这样的事,而继续为汉王效力,汉王一定会因为您的功高震主而处处防范您,看到您现在的状况,我真的为您担心。”韩信这时应该有些犹豫了,但受刘邦提携,被拜为大将军这样的恩情阻止他野心的膨胀。几天以后,蒯通见韩信没有什么行动,就劝说韩信应该当机立断,脱离汉王,否则将失掉天赐之良机,悔之晚矣。蒯通说:“古人讲道:‘猛虎犹豫不能决断,不如黄蜂、蝎子用毒刺去螫;骏马徘徊不前,不如劣马安然慢步;勇士孟贲狐疑不定,不如凡夫俗子,决心实干,以求达到目的;即使有虞舜、夏禹的智慧,闭上嘴巴不讲话,不如聋哑人借助打手势起作用’。这些俗语都说明付诸行动是最为宝贵的,所有的事业都难以成功而容易失败,时机难以抓住而容易失掉。时机啊时机,丢掉了就不会再来!希望您仔细地考虑斟酌。”韩信犹豫不决,始终认为汉王对他有提拔之恩,当年因为信任自己所以才授命大将军给自己,没有刘邦也就没有自己的今天,不忍心背离刘邦,同时自信为汉王立了许多战功,刘邦不会忘恩负义而剥夺他的王位。终于下定决心谢绝了蒯通的劝告。蒯通见劝说韩信无果,假装疯癫离开了韩信。
韩信最终还是没有听从自己谋士蒯通的建议,原因或许有很多种,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就是韩信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只靠着这一点,韩信最终将命运交给了刘邦安排,作为一名军事统帅,还有一场真正的恶战在等待着他,也许他想通过对项王的最后一战证明自己的忠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