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活学活用心理学
8842400000001

第1章 改造自我,才能把握心理学的真谛

人们追求心理学的真谛在于改造和完善自我。一个人若想要取得成功,首先要做到两个了解:第一,要了解自己;第二,要了解社会。一个人要成功,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就是他对自己的认识是否到位、是否准确。“我是谁?”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最难搞懂,不少人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家庭因素、成长经历的影响,在生活中养成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性格,既让人家迷惑不解,也使自己揣摸不透。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改造自己已经成为人生面临的迫切问题之一。

人最难了解的就是自己,自我了解、自我评价,能够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判断,这需要一种智慧。一个人要成功,如果说他连自己都不了解,就会盲目地去效仿别人。这样不仅学不会别人的东西,反而很容易把自己原本的东西给丢掉了,结果是非常不利的。一个人要成功,就必须从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分析自我开始。认识自我,是每个人自信的基础与根源。即使你处境不利、遇事不顺,但只要你的潜能和独特的个性依然存在,你就可以坚信:我能行,我能成功!认识自我,你就会发现其实自己也是一座金矿,你就一定能够在自己的人生中展现出应有的风采,善于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将它调整到一个最佳状态,调谐或顺从他人的情绪基调,轻而易举地将他人的情绪纳入自己的主航道,这样,在和他人的交往和沟通中将会感觉到轻松愉悦。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认识你自己”,他认为人之所以能够认识自己,在于其对待事物的理性态度,而认识自己的目的在于更真实和更高层次地了解自己。

若要知彼,必先知己

古希腊奥林波斯山上有一座特尔斐神殿,神殿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人,认识你自己。”一个人想要成功,首先要敢于剖析自己,进而达到全面的了解,发扬长处,弥补缺陷。俗话讲:“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人的心理是一个非常微妙,难以捉摸的“黑箱”,不是说:画人、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吗?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验:明明非常喜欢对方,却偏偏表现出讨厌他的神态;父母越说不能做的事情,就越想去试试;快考试了,明知道紧张发挥不出水平来,可就是无法控制;在好多人面前讲话,竟然会不自觉地手脚发抖,大脑停转……其实,所有的问题都来源于我们并不认识,也不了解的自己内在的某些东西。问题越多,冲突就越激烈。我们只有更好地了解自己,才能减少出现这类的问题的几率;如果我们了解自己越多,也就能更好地对待自己,对待他人。

富兰克林有一句名言:“有三样东西是极端坚硬的,那就是钢铁、钻石、以及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是一段艰辛而长远的路程,有的人用尽了一辈子的时间也未能如愿。相对而言,站在另一角度考虑,上帝是公平的,这是它对自己子民的考验和提醒,只有那些细心且有进取心的想改变现状的正派人士方能发现领悟其涵义。

二战时期,有一位少年到巴黎寻找生计,这位少年家境贫寒,所以从乡下来到巴黎,但他很快被巴黎的芭蕾舞所吸引,想学芭蕾舞,他就给父亲写信,说他想要学芭蕾舞。父亲就跟他说:“孩子,你要学芭蕾舞,爸爸不反对,但是有一条,你不能向家里要钱,你要解决自己的生活,才能够去学。”这个孩子很有毅力,白天在服装店里面帮工,晚上就去跳芭蕾舞,但是这样坚持了三个月以后,他感觉疲惫不堪。于是他给当时被称为芭蕾音乐之父的布德里教授写了一封信,请教授指点迷津。教授收到信以后,给这位少年回了一封信,教授是这样说的:“你一心不能二用,要学芭蕾舞,你就要全身心地学。现在你既然不能够全身心地学,那么我就建议你,首先安身立命,先找一份职业,你把这份职业做稳当了,有了钱以后,再来从事你爱好的芭蕾舞吧。”这位少年接受了布德里教授的建议,找了一份工作,在酒吧里面做招待,给人家端酒。有一天发生了一件改变他命运的事情,他在给一位贵夫人端酒的时候,那位夫人看到了他别致的衣服,很惊讶地问他:“小伙子,你这件衣服是哪儿买的?”这位少年说:“这个衣服是我自己做的。”“是你做的吗?”他说:“是的,夫人,这件衣服是我自己做的。”夫人问:“那这件衣服的款式呢,是哪儿学来的?”他说:“这是我自己设计的。”这位夫人是一位伯爵夫人,出身贵族,审美情趣相当高,她看到这位少年设计的衣服以后,感到非常惊讶,她说:“我有预感,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杰出的服装设计大师。”一语惊醒梦中人,“是的,我也非常热爱服装设计,非常热爱裁剪,我对这项事业的热爱,可能并不亚于芭蕾舞,我为什么不把自己的人生事业就放在服装设计上呢?”于是在这位夫人的引荐下,他和巴黎最有名的“博坎”女士时装店取得了联系,开始为“博坎”时装店设计衣服。这位少年最终以自己的名字创立了一个世界级服装品牌——皮尔·卡丹。

皮尔·卡丹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我们了解自己的时候,别人是一面镜子,当感觉到自我了解不够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别人的评价,重新来认识自己。

心理学家弗洛姆指出:人与人性格的不同,可以归结为人获取东西的方式的不同。弗洛姆描述了一些性格:

接受型这种人有些像雏鸟,总是张大嘴巴等着吃,他相信,获得他所需要的东西——物质、感情、爱、知识、快乐等等的唯一办法是接受外部的赐予。因此他们对“被爱”十分重视,谁说一声爱他(她),他(她)就会一下子跌其入怀抱。在思想上,他们是最忠诚的听众;在行动上,他们是依赖者。他们有一种特征,喜爱吃喝。平时,他(她)们的嘴喜欢微微张开。这种人平时较可爱温顺,只有在“无枝可依”时方会有焦灼不安的表现。剥削型的人如同虎狼或狐狸,他们靠力量和狡诈在世界中获取。他们也认为所需要的东西在外界,但是他们不相信别人肯给他,也不稀罕,所以他要去夺,去骗。他们的座右铭是偷来的果子最好。他们用各种方式剥削别人的物质和感情。这类人的外在特征是,喜欢咬嘴唇。

贮藏型的人,他们有一层厚厚的外壳,把自己包裹在里边。他们不相信自己能从外界得到很多东西,所以他们注重贮藏和善于保存自己的东西,注重节俭。他们很吝啬,不仅吝啬钱,也吝啬感情和思想。他们喜欢整理,喜欢条理性,不喜欢纷乱变化。他们是古板的人。

市场型的人如同变色龙,市场型的人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他们的原则是,“世界是个大市场,我推销自己,换来所要的东西”。因此,他们对自己是属于哪类并不看重。他们看重的是,什么样的人受欢迎?什么样的人应聘容易被录用?什么样的人招人喜爱?在学习上,他们对学什么课程有意思都无所谓,他们关心的是学什么最有实用价值。这种人的长处在于很能适应社会,不幸在于容易“找不到自己”。其外在特征是:可爱,时髦。

生产型的人在弗洛姆心目中是最佳类型的人。这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他们能充分发挥潜能,充分表达自我。他对他人有真的关心和爱,对生活有热情。

除了生产型人格,其他类型的人格都有明显的不足和缺陷。既然已经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们就得想办法弥补(当然前提是你想要一个健康的性格的话),并且要意识到有可能会是一辈子的事。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冲破阻抗,也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来面对痛苦,最终战胜它。事实上,当我们战胜了那时无法摆脱的痛苦时,我们已经走出了自己厚厚的外壳,而且,这会带动着其他原有的性格特点跟着改变,走向完善。形成自我实现的完整人格确实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毅力来面对自我,面对真实,坚持真我。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值得接受的挑战。

自信,生活处处有阳光

亨利30多岁时仍旧一事无成,整天唉声叹气,但当好友带来一本杂志,并说拿破仑私生子流落到美国,还有了儿子,他们也是矮个子,讲带法国腔的英语时……亨利相信了自己就是杂志上描述的拿破仑的孙子。此后,亨利改变之前观念。凭着自己是拿破仑孙子的信念,亨利几年后成为大公司董事长。在调查得知自己不是拿破仑孙子后,他认为,是否是拿破仑孙子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自己懂得了成功的秘诀:当自己相信时,它就会发生,并以此鼓励自己员工。这种由于自信而引发的积极心理,被心理学家称为“亨利效应”。

在心理学上,自信泛指人对自我能力的坚定信念和正面评估,会大大提高人的成就动机,降低人的成就焦虑。自信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自信心与自我成效感。其中前者指个人对自我的正面认知与感受,后者指个人对自我能力的积极信念。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曾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使你倒下,如果你的信念还没有倒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在给儿子的诗中描述自信:

如果在众人六神无主之时,你要能镇定自若而不是人云亦云;

如果在被人猜疑怀疑时,你要自信如常而不去妄加评论;

如果你有梦想,就不会迷失自我;

如果你有神思,就不会走火入魔。

1796年,一位年仅19岁的大学生在普鲁士的哥廷根大学学习。一天,导师给他布置了3道数学题。那天晚上他做作业,没多久就做完了前两道题,可第三道题却十分难。那道题写在另一张纸上,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一个正17边形。

这个学生苦苦思索了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黎明时分才用了一条超乎寻常的思路完成了作业。当学生向导师交作业时,他抱歉地说:“昨天您布置的第三道题,我是花了一个通宵才完成的,真是惭愧……”

导师接过学生的作业纸,望着满眼布满血丝的学生,用颤抖的声音说:“了不得啊,你解开了一道两千多年来没有解出的数学题啊!阿基米德没有解开,牛顿没有解开,你竟然用了一个晚上就解开了,你真是一个数学的天才!”

那个学生名叫高斯。他一个晚上解开了一道困扰数学家们两千多年的难题。就心理学而言,这主要是因为高斯对解这道数学题没有任何消极的心理暗示。而如果他的导师及早告诉他,这是一道迄今无人能解的数学题的话,高斯就可能对解这道数学题充满了畏难情绪,很容易加以放弃,也就不会有那天晚上的超常发挥了。

2001年5月20日,美国一位名叫乔治·赫伯特的推销员,成功地把一把斧子推销给了小布什总统。布鲁金斯学会得知这一消息,把刻有“最伟大推销员”的一只金靴子赠给了他。这是自1975年以来,该学会的一名学员成功地把一台微型录音机卖给尼克松后,又一学员登上过如此高的台阶。

布鲁金斯学会创建于1927年,以培养世界上最杰出的推销员著称于世。它有一个传统,在每期学员毕业时,设计一道最能体现推销员能力的实习题,让学生去完成。克林顿当政期间,他们出了这么一个题目:请把一条三角裤推销给现任总统。八年间,有无数个学员为此绞尽脑汁,可是,最后都无功而返。克林顿谢任后,布鲁金斯学会把题目换成:请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

鉴于前八年的失败与教训,许多学员知难而退。因为现在的总统什么都不缺少,即使缺少,也用不着他亲自购买;再退一步说,即使他亲自购买,也不一定正赶上你去推销的时候。

然而,乔治·赫伯特却做到了。一位记者在采访他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我认为,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布什总统在德克萨斯州有一农场,上面长着许多树。于是我给他写了一封信,说:有一次,我有幸参观您的农场,发现上面长着许多矢菊树,有些已经死掉,木质已变得松软。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小斧头,但是从您现在的体质来看,这种小斧头显然太轻,因此您仍然需要一把不甚锋利的老斧头。现在我这儿正好有一把这样的斧头,它是我祖父留给我的,很适合砍伐枯树。假若您有兴趣的话,请按这封信所留的信箱,给予回复……最后他就给我汇来了15美元。

乔治·赫伯特成功后,布鲁金斯学会在表彰他的时候说,金靴子奖已空置了26年,26年间,布鲁金斯学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推销员,造就了数以百计的百万富翁,这只金靴子之所以没有授予他们,是因为我们一直想寻找这么一个人,这个人从不因有人说某一目标不能实现而放弃;从不因某件事情难以办到而失去自信。

这名推销员的经历告诉我们,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是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如果没有自信,别说无法获得成功,从某种角度说,也是对生命的亵渎。因为,如果你没有自信,认为自己任何事情都做不成,那么你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人生需要自信,想要成功,必须要有自信,要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和豪情。“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走出封闭小屋

人们自我的发展、学习、工作上的进步、信息的沟通、心理的调适等等,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都离不开人际交往。然而现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频率和人际交往的复杂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人们面临的突发事件和信息爆炸情况越来越多,这很容易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不适应感和挫折感,从而产生各种人际交往问题。在这些问题当中,自我封闭是相对突出的,并且是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危害较大的交往障碍之一。

从社会心理学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我封闭是指个体将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欲望掩盖起来,试图与世隔绝。严重者对任何人都不信任,怀有很深的戒备,很少或根本没有社交活动,隔断了与他人的交往。由于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因此自我封闭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一只鲷鱼和一只蝾螺在海中,蝾螺有着坚硬无比的外壳,鲷鱼在一旁赞叹着说:“蝾螺啊!你真是了不起呀!一身坚强的外壳一定没人伤得了你。”

蝾螺也觉得鲷鱼所言甚是,正洋洋得意的时候,突然发现敌人来了,鲷鱼说:“你有坚硬的外壳,我没有,我只能用眼睛看个清楚,确知危险从哪个方向来,然后,决定要怎么逃走,”说着,说着,鲷鱼便“咻”的一声游走了。

此刻呢,蝾螺心里在想,我有这么一身坚固的防卫系统,没人伤得了我啦!

我还怕什么呢!便关上大门,等待危险的过去。

蝾螺等了好长一段时间,也睡了好一阵子了,心里想呢:危险应该已经过去了吧!也就乐着,想探出头透透气时,冒出头来一看,扯破了喉咙大叫:“救命呀!救命呀!”

此时,它正在水族箱里,对面的是大街,而水族箱上贴着的是:蝾螺××元一斤。

这篇禅学寓言告诉我们:过分封闭自己的人,都将丧失自我成长的机会,自陷危险之境而不自知!

同样的道理,你也听过煮青蛙的故事吧,当把一个青蛙放进一锅烧得滚烫的开水中时,它一下子就会从里面跳出来,但是把青蛙放在温水里,然后在锅底下慢慢加温,青蛙在温水里自由地游泳,当水温慢慢升高的时候这个青蛙丝毫没有感觉,当它感觉到不舒服想跳出来的时候,双腿已经没有力量——它被煮熟了!

对于一个习惯于自我封闭的人来说,要想改变,会觉得有些不习惯,或者感觉有些压力,甚至是恐惧,但是这正是他成长的时刻!如果不能接受这些不习惯或者压力,那么就去做你原来一直都在做的、一直习惯处于的自我封闭状态,当然他也将一直是过去的他。若想要真正成长,那就要突破舒适的范围,也就是要暂时的失去安全感……

心理学家认为,马加爵“在精神上一直是孤独的,因为他总不愿与人交流,不愿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马加爵给亲人的信上也写道:“我这个人动情的话历来就讲不出口。”如果马加爵能直接地宣泄自己的感情,他也许可以防止悲剧发生。事后马加爵也想到:“逃亡的时候觉得自己傻,可以选择吵架就算了,没有必要杀人。”

马加爵说:“同学都看不起我。”其实,如果他有勇气向他信任的同学求证,他也许会发现自己错怪了同学,也许会发现交错了朋友,也许会证实同学确实看不起他并了解其中的原因,然后自我改进。坦诚的交流和真心的朋友或许都可以帮助马加爵避免悲剧的发生。所以,如果你情绪不好,或受了委屈时,应多向父母、朋友倾诉,不要像马加爵那样总把话闷在心里,只对日记倾诉。马加爵很苦闷,却没有倾诉苦闷的渠道。他说:“我在学校一个朋友也没有,我在学校那么落魄……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马加爵在人际交往中碰到很多障碍,这些障碍带给他苦闷,而这些苦闷又没有渠道宣泄,进而造成更大的苦闷。这个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其实,马加爵的内心独白,证明他是一个有自觉的人,他能看清自己的困境,可惜他将自己锁在自我封闭的牢笼里,让仇恨把他带向毁灭。

自卑,使你丧失社交机会

人类最大的弱点就是自贬,既廉价出卖自己,这种毛病以数不尽的方式显示。例如,约翰在报纸上看到一份他喜欢的工作,但是他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因为他想:“我的能力恐怕不足,何必自找麻烦!”

从心理学角度讲,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自卑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品质评价偏低的一种消极情感。自卑感的产生,往往并非认识上的不同,而是感觉上的差异。其根源就是人们不喜欢用现实的标准或尺度来衡量自己,而相信或假定自己应该达到某种标准或尺度。如“我应该如此这般”、“我应该像某人一样”等。这种追求大多脱离实际,只会滋生更多的烦恼和自卑,使自己更加抑郁和自责。

几千年来,很多哲学家都忠告我们,要认识自己,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把他解释为仅认识你消极的一面,大部分的自我评估都包括太多的缺点、错误与无能。如果仅认识自己的消极面,就会陷入混乱,使自己变的没有什么价值。遣词造句就像一部摄影机,把你心理的意念活动投射出来,他所显示的图像决定你自己和别人对你的反应。比如,你对一群人说:“很抱歉,我们失败了。”他们会看到什么画面呢?他们真会看到“失败”这个字所传达的打击、失望和忧伤。但如果你说:“我相信这个新计划会成功。”他们就会振奋,准备再次尝试。如果你说“这会花一大笔钱”,人们看到的是钱流出去回不来。反过来说:“我们作了很大的投资”,人们就会看到利润滚滚而来,很令人开心的画面。

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为求得到补偿。从心理学上看,这种补偿,其实就是一种“移位”,即为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而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长处、优势,赶上或超过他人的一种心理适应机制,正是这一心理机制的作用,自卑感就成了许多成功人士成功的动力,成了他们超越自我的“涡轮增压”,而“生理缺陷”愈大的人,他们的自卑感也愈强,寻求补偿的愿望就愈大,成就大业的本钱就愈多。

解放黑奴的美国总统林肯,不仅是私生子,出生微贱,且面貌丑陋,言谈举止缺乏风度,他对自己的这些缺陷十分敏感。为了补偿这些缺陷,他力求从教育方面来汲取力量,拼命自修以克服早期的知识贫乏和孤陋寡闻。他在烛光、灯光、水光前读书,尽管眼眶越陷越深,但知识的营养却对他自身的缺陷作了全面补偿。他最终摆脱了自卑,并成为有杰出贡献的美国总统。

在补偿心理的作用下,自卑感具有使人前进的反弹力。由于自卑,人们会清楚甚至过分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就促使其努力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其性格受到磨砺,而坚强的性格正是获取成功的心理基础。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行走的姿势、步伐与其心理状态有一定关系。懒散的姿势、缓慢的步伐是情绪低落的表现,是对自己、对工作以及对别人不愉快感受的反映。倘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体的动作是心灵活动的结果。那些遭受打击、被排斥的人,走路都拖拖拉拉,缺乏自信。反过来,通过改变行走的姿势与速度,有助于心境的调整。要表现出超凡的信心,走起路来应比一般人快。将走路速度加快,就仿佛告诉整个世界:“我要到一个重要的地方,去做很重要的事情。”步伐轻快敏捷,身姿昂首挺胸,会给人带来明朗的心境,会使自卑逃遁,自信滋生。

一代球王贝利初到巴西最有名气的桑托斯足球队时,他害怕那些大球星瞧不起自己,竟紧张得一夜未眠,他本是球场上的佼佼者,但却无端地怀疑自己,恐惧他人。后来他设法在球场上忘掉自我,专注踢球,保持一种泰然自若的心态,从此便以锐不可当之势进了一千多个球。球王贝利战胜自卑的过程告诉我们:不要怀疑自己、贬低自己,只要勇往直前,付诸行动,就一定能走向成功。久而久之,就会从紧张、恐惧、自卑的中解脱出来。因此,不甘自卑,发愤图强,积极补偿,是医治自卑的良药。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如果我们一直保持着我们的勇气,我们就能以直接、实际而完美的唯一方法改进环境,来使我们脱离掉这种感觉。”

自我肯定,实现突破的前提

在繁华的纽约城,一个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尺子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把1美元丢进卖尺子人的盒子里,准备走开,但他想了一下,又停下来,从盒子里取了一把尺子,并对卖尺子的人说:“你跟我都是商人,只不过经营的商品不同,你卖的是尺子。”几个月后,在一个社交场合,一位穿着整齐的推销员迎上这位纽约商人:“你可能已经记不得我了,但我永远忘不了你,是你重新给了我自尊和自信,我一直觉得自己和乞丐没什么两样,直到那天你买了我的尺子,并告诉我,我是一个商人。”推销员一直把自己当做乞丐,不就是因为缺乏自信吗?但是从纽约商人的一句话中,他收获了自信,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是在不断积累着自信的。一个小小的婴孩,学会了站立,学会了说话,学会了奔跑。每一次成功,都给他带来一点自信。自我肯定是实现自信积累的前提。人生会面对一个接一个的挑战,我们如何面对挑战?倘若自我毫不畏缩且最终战而胜之,那么,自我将会更加完善和成熟。在挑战面前,首先要肯定自己,肯定就是对自己充满信心;自信可以促使人自强不息,迎难而上,可以发掘深藏于内心的自我潜能。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年开始时,罗森塔尔博士让校长把三位教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经过严格的考核,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100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位老师都高兴地表示一定尽力。校长又叮嘱他们,对待这些孩子,要像平常一样,不要让孩子或孩子的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老师们都答应了。

一年之后,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果然排在整个学区的前列。这时,校长告诉了老师们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刻意选出的最优秀的学生,只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最普通的学生。老师们没想到会是这样,都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确实高。这时校长又告诉了他们另一个真相,那就是,他们也不是被特意挑选出的全校最优秀的教师,只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普通老师罢了。

在做任何事情以前,如果能够充分肯定自我,就等于已经成功了一半。

一个名叫安德森的模特经纪人,看中了一名大一女生。这个女孩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个普通蓝领家庭,平时衣着很普通,也从不化妆,嘴边还长了一颗触目惊心的大黑痣,对时尚话题更是一点也不感兴趣。每年夏天,这个女孩都要和朋友一起,在家乡的玉米地里剥玉米穗,以赚取第二年的学费。当安德森将这位带着田野气息的女孩介绍给各个模特经纪公司时,都遭到了拒绝。有的人说她粗野,有的人说她没有气质,不过归根结底所有人都说她唇边的那颗大黑痣太难看了。后来,安德森给女生拍了一系列照片并且把唇边的那颗痣小心翼翼地隐藏起来,果然,这次公司觉得满意了。许多模特界的前辈劝告安德森,除痣手术很简单,把这个女生的痣拿下来,说不定她会成为一个抢手的模特。但是这个女生却说:“算了吧,我没觉得它不好看,我就是不拿掉它!”安德森被这个女孩的坚持感动了,而且他有一种预感,这个女孩日后一定会成功,于是他坚定不移地对女孩说:“你要相信自己,有一天你一定会出名,到时候全世界都要靠这颗痣来认识你!”几年后,这个不起眼的女生果然成了世界著名的模特,她就是超级名模辛迪·克劳馥。她的长相被人评价为“超凡入圣”,人们称她的嘴唇为芳唇,她嘴唇边赫然入目的那颗大黑痣今天被视为性感的象征。

辛迪·克劳馥在回忆她的成名之路时感慨道,幸亏当年遇到了安德森,他告诉她要相信自己,保住了她脸上的这颗痣,没有了那颗痣的她,只能算作一个普通的模特人,顶多拍几次廉价广告,也许会有一点小小的名气,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淹没在后来的美女中。然后她依然要回到家乡的玉米地里剥玉米穗,为第二年的学费奔波忙碌。

世界推销大师乔吉拉德就经常进行自我肯定:“你认为自己行就一定行,每天要不断向自己重复”,“你所想的就是你所想,你一定会成就你所想,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自我肯定。impossible(不可能),去掉im,就是possible(可能)了。要勇于尝试,之后你会发现你所能够做到的连自己都惊异。”

自我肯定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自我肯定的人不容易被困难击垮,而没有信心的人,在遇到挫折时,通常很快就否定了自己的能力,放弃了让自己通向成功的机会。所以,在很多时候,打败你的不是外在环境,而是你的心,被自己打败的人,别人给予再多的帮助都是无力的。

要知道,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此后,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全班倒数第一。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终于获得了成功。

瓦拉赫的成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强点和弱点,他们一旦找到了发挥自己智慧的最佳点,使智能得到充分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瓦拉赫效应”。

每个人必须接受命运的安排。天赋固然可以通过教育、练习与专注来强化,但先天心理与心理上的限制却不容忽视,否则会很危险。其实强化天赋只是事情的一半而已,而且是较容易履行的一半。要确定某个人才在何处,其实很困难!运动员很早就会发现自己跑得比别人快,跳得比别人远,几乎从小就不同凡响,被发掘后尤其是在教练的指导与琢磨下,进步更快。但大多数人很少有特别突出的才能,多半是同时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却没有一样一枝独秀。

富兰克林说:“一个人,拥有一份工作就拥有了一定的资产。但只有那些做他们最擅长的事情的人,才能赢得财富和荣誉。”不论决定从事哪一行,如果你本身令人失望,或个人表现欠佳(对这一点请诚实面对自己),那么就要勇敢地放弃一切,重新再来!

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和教学,在教学和研究中,他发现自己有创作科幻小说的天赋,于是他对自己做出了冷静客观的分析:“我不大可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学家,但我可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毅然告别了大学课堂的实验室,回到家里,专门从事写作工作。

阿西莫夫这一聪明的放弃,成就了他一生创作480部科幻著作的辉煌业绩,也为他赢得了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幻小说家的荣誉。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20世纪30年代曾收到以色列当局的一封信,信中诚请他去当以色列总统。爱因斯坦是犹太人,若能当上以色列的总统,在一般人看来,自然是荣幸之至了。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爱因斯坦竟然拒绝了。他说:“我的一生都在同客观物质打交道,既缺乏天生的才智,也缺乏经验来处理行政事务以及公正地对待别人,所以,本人不适合担任如此高官。”

靳羽西,著名美籍华人,她曾经得到过联合国以及一些国际组织的特殊表彰,她说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要问自己:有没有才华来做这件事,做事情是要有才华和特长的,必须要自身具有一种特定的条件。靳羽西当时举了一个例子,她说:“实际上我很佩服麦当娜,我也很想做麦当娜,但是后来一想,我有当麦当娜的条件吗?没有。我也想当乔丹,当一名篮球巨星,但是我知道我没有这个条件。”她说:“做一件事情,或者成就一番事业,首先一定要问自己有没有条件做这件事,否则不要轻易动手。”

进化论的发现者、创立者,著名学者达尔文,他在自传里面这样写道:“据我自己分析,尽管我很喜欢小说,但是我写文章不行,可是我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我就应该找到我自己的长处,但是我的特长在哪儿呢?于是我发现,我的第一个强项是:我非常热爱科学,喜欢把一个问题探究到底,什么问题到我这儿,都不会轻易放过,我一定要探索这是为什么?又为什么?再为什么?我的第二个强项就是我有很强的搜集资料的能力,我对身边的资料特别地重视,我会及时整理好那些有用的材料,我总是不断地去搜集它们,并会有效地利用它们。”

从心理学角度讲,一个有智慧的人,应该要学会收缩自己的领域,在自己最擅长的方面狠下功夫。这虽然不那么浪漫、不那么激动人心、不那么辉煌,但却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最有可能获得成功,而且在生活中也可以相对地感到轻松和愉快。

随时随地进行自我反省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进步,在于他能够不断地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缺点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不断改正,以追求完美的态度去做事,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是非常出色的。但是,他对自己却有一个规定,那就是没有认真检查过的内容,绝不轻易地读给公众听。每天,狄更斯会把写好的内容读一遍,每天去发现问题,然后不断改正,直到六个月后读给公众听。与此相同的是,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也会在写完小说后,花上一段时间不断修改,直到最后定稿。这一过程往往需要花费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正是这种不断自我反省、自我修正的态度,让这两位作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自古以来,凡是成就大业的人,无不把反省作为自我修养的重要手段。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越王勾践就以“卧薪尝胆”的方式进行反省。

反省,是一种最优秀的品质,只有经常反省的人才能进步。犹太人习惯于在周六长时间反省,因此他们即使在二战中遭受毁灭性打击,战后却立即崛起,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商人。

夏朝时候,一个背叛的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夏禹派他的儿子伯启抵抗,结果伯启被打败了。他的部下很不服气,要求继续进攻,但是伯启说:“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也比他大,却被他打败了,这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带兵方法不如他的缘故。从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改正过来才是。”从此以后,伯启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粗茶淡饭,照顾百姓,任用有才干的人,尊敬有品德的人。过了一年,有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敢再来侵犯,反而自动投降了。

反省是成功的加速器。经常反省自己,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可以理性地认识自己,对事物有清晰的判断;也可以提醒自己改正过失。只有全面地反省,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只有真正认识了自己并付出了相应的行动,才能不断完善自己。因此,每日反省自己是不可或缺的。“反省自己”就应该成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地检查自己行为中的不足,及时地反思自己失误之原因,就一定能够不断地完善自我。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最终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古人言:“吾日三省吾身。”对每一个人来说,问题不是一日三省吾身、四省吾身,现在是速度革命时代,一天只有早上、中午、晚上才反省怎么够,应该具有高敏感度,时时刻刻都能自我反省才对。惟有如此,才能时刻保持清醒。人做一次自我检查容易,难就难在时时进行自我反省,时时给自己一点压力,一点提醒。有空多反省一下自己吧,它会使你在人际关系上多一些自如,少一些摩擦,也会使你在人生路上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败。有了这样的心态,一个人、一个企业才会无往而不胜。

书籍,掌握心理战术的捷径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得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助手去访问一些家庭主妇,请求被访问者答应将一个小招牌挂在窗户上,她们答应了。过了半个月,实验者再次登门,要求将一个大招牌放在庭院内,这个牌子不仅大,而且很不美观。同时,实验者也向以前没有放过小招牌的家庭主妇提出同样的要求。结果前者有55%的人同意,而后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后者高3倍。后来人们把这种心理现象叫作“得寸进尺效应”。

“得寸进尺效应”中体现的道理可能大部分人都曾有过体会,并且非常认同。当看到这一效应时,读者们可能会觉得十分简单。的确,它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道理,但是有多少人能够从生活中体会提炼出这样的人生智慧并指导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又能有几个人能够像弗里德曼一样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教育世人?只有从读书中不断积累,才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因为书中凝结着多少人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

心理实验最大的用处,是为古老的智慧补上说明。古代的圣贤对重大的问题的看法都自信满满,但他们依靠的是经验,不是逻辑,没有给出证明。它可以让善者更善,却不能为不善者或怀疑者指点迷津。比如,要我相信金钱是粪土,我就不容易接受。即使金钱真的像粪土,你也需要证明给我看,只是举几个君子固穷的例子是不够的。像我这样愚钝的人每个时代都不少,现代社会就更多。如果要把古代智慧拿到现在来用,必须补充点什么才行。作者做的正是这种工作。他的做法是:汲取古代智慧,借助现代心理学。

心理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健康养生,还是日常交往,无论是求职社交,还是婚恋教子,都会受到心理学的影响。如果我们能轻松调控自己的心理情绪,就能使自己积极、乐观地对待所有问题;如果我们能轻松地会意对方的心理,就可以实现完美的交际。

博览群书对培养人的心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很难想象一个阅读贫乏者,能取得很高的成就。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

许多成功人士谈起成长经验,都津津乐道这么一个话题:小时候很喜欢读书,如果详细问他们,每个人还会列出一串中外名著的书单。而另一些人,谈起自己的人生遗憾,也都后悔没有趁年轻的时候多读些书。中国文化中一直有提倡读书的传统,古代蒙学读物《神童诗》中有这样一首诗:“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诗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劝人多读书。我国古代的名言警句典故中,有关读书劝学的占有很大的比重,如“韦编三绝”、程门立雪、“悬梁刺股”等大量典故,以及“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积谷千石,不如教子读书”等名言。

那么,是不是只有中国人特别重视儿童教育,重视读书呢?也不是,西方各国关于读书的名言也是举不胜举,莎士比亚就有“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的名言,他还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斯迈尔斯也说,“一部好书,可以成为我们的奠逆之交。过去、现在、将来对我们始终如一”。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许多多高尚的人谈话”。曾希金说,“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巴罗认为,“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体贴的安慰者”。别林斯基指出,“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可见,重视读书是全人类共同的认识,是文明社会生活的基本标志之一。

心理战术需练习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打多相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有一个网球教练对学生说:“如果一个网球掉进草堆里,应该如何找?”有人答:“从草堆中心线开始找。”有人答:“从草堆的最凹处开始找。”有人答:“从草最长的地方开始找。”教练宣布正确答案:“按部就班地从草地的一头,搜寻到草地的另一头。”寻找成功的方法很简单,一步一个脚印前进就可以。

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突发状况,都可以把它当成一个练习心理战术的机会,长此以往,你总会成功。

一天,他在一家书店的橱窗前看到一本书,他伫立在书橱前,贪婪地盯着那本书,手不停地摸着口袋里仅有的买晚饭的钱。

为了能够买下自己喜爱的书,他不得不挨饿,从饭费中积攒钱。这天,他在路过书店时,发现书店的书橱里有一本打开的新书,便如饥似渴的读了起来,直到把打开的两页读完才恋恋不舍的走开。第二天,他又身不由己的来到书橱前,惊奇的事,那本书又往后翻开了两页!他又一气读完了。他是多么想把它买下来啊,可是书价太高了。第三天,奇迹又出现了。书页又往后翻开了两页。此后,每天书页都会往后翻开两页。他就每天都来读,直到把全书读完。这天,书店里一位慈祥的老人抚摸着他的头发说道:“好孩子,从今天起,你可以随时来这二人一翻阅所有的书,不需要付一分钱。”

日月如梭,这个少年成了著名的作家和记者,他就是英国一家晚报的主编——本杰明·法利吉尤。

心理战术的熟练掌握也是需要经过长时期的练习才能达到的境界,只要坚持不懈,我们也可以像算命先生一样掌握人的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

自我改造是一项长期工程

教练迪恩·史密斯,有一天请迈克尔·乔丹到球员的更衣室,给他看了一盘录像带。那盘录像带改变了迈克尔·乔丹的一生。放完录像带之后,迈克尔·乔丹跟教练说:“教练,我非常非常的惭愧。”他说,“我看到自己在进攻的时候全力以赴,都要球员把球传给我,让我来得分。每次得分的时候,我非常的兴奋。可是我看到录像带,发现自己在防守的时候,全部都在浑水摸鱼。”他说,“从今天开始我要改变这样的一个习惯。”

结果迈克尔·乔丹在NBA已经连续不知道多少年,不止是得分王,不止是最有价值的球员,迈克尔·乔丹也是全NBA当中五位票选最佳的防守球员之一。

古希腊有一位著名的演说家德莫斯梯尼,他原本不具有演讲的能力,口吃、气短、声音微弱、语音不清、呆板,只是因为幼时听过一位出色演说家的演讲,便着魔似的也想当一名演讲大师。可是当他经过一番准备,开始正式登台演讲的时候,等待他的是听众的嘲笑,谩骂和起哄,他曾一次次地从台上被赶下来,屡次失败使他忍受非常痛苦的折磨。然而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在一位欣赏者的鼓励和帮助下,他吸取失败的教训,一切从头开始。他朝朝暮暮,不辞辛苦,练习发音的基本功。为了矫正口吃使发音清晰,他居然把小石子含在嘴里,面对高山大海,最后他发出的强音竟盖过狂风怒涛的响声。

经过十多年的经营活动,德莫斯梯尼终于成功了,他的富有魅力的演讲,赢得人们的喝彩和敬佩。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写出了《资治通鉴》巨作。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坚持做。你有一个伟大的梦想,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你愿意为此付出行动,当你准备好一切,下定决心要去做时,就意味着会有困难和阻碍,但不管怎么样,都不要放弃,坚持,只要坚持才会成功。

一个孩子问一个亿万富翁:“你是怎样成为亿万富翁的?”

“一元钱一元钱地挣呗,当你重复一亿次时,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亿万富翁了。”富翁回答道。

“挣一元钱并不难,可是怎样坚持一亿次呢?”小孩接着问道。

“你可以不去想一亿次,想得太多反而会增加你的心理压力,让你觉得挣一元钱也是那样遥不可及。你挣钱的时候只想着这是唯一的一次。既然是唯一的一次,你就一定要把它挣来。挣来这一元钱之后,再去挣下一个一元钱。如此反复,时间一长,你会发现,自己拥有的财富是许多个‘一元’,你会从自己过去的成绩中得到信心,那时候你的财富就不是一元一元地增加,而是一万一万地增加,甚至是百万百万地增加。”

富翁所言,是挣钱的真谛,更是做事、做人的真谛,世界上所有的伟大事业,都是由一系列微不足道的小事积累而成的。其实,做成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坚持一下也不难,难的是化整为零。在成功的道路上,只有通过成就一件件小事,才能将脚迈向辉煌的顶点。放弃就意味着失败,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没有人理睬你付出多少,没有人在意过程是多么艰难,人们看到的只有结果,也只有结果才能说明一切。你的承诺,你的雄心,你的能力,只有结果才能体现。当你想做一件事时,一个借口就够了;当你放弃做一件事时,会找出一百个理由,成功是没有任何借口的。选择了借口就不会成功。

谁都想拥有辉煌的人生,谁都想过高品质的生活,有车,有房,有地位,但为什么成功的人只占百分之几,甚至更少?是命运决定人生吗?是老天不公吗?是那些成功人士智商更高吗?不是,这些都不是,是因为你没有一个切实的目标,没有给自己一个真正的定位,没有让自己站在一个高度,没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没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决心。当你拥有这些时你就没有理由不成功。

恃才傲物,突破自我的大敌

恃才傲物的人,凭借自己积累的知识及才气就蔑视世间的一切。他们总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因此常常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劝告,一意孤行;往往又容易发怒、脾气暴躁。虽然他们发泄出了自己心中的怨恨和愤怒,但是,发泄往往会使人失去理智思考的机会,从而失去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时机。一时冲动的愤怒和发脾气,造成的损失往往是难以弥补的。

《庄子》中有一个“吴王射狙”的故事,告诫恃才傲物的人。一次,吴王乘船过江,来到一座猴山。山上的猴子见了吴王都吓得惊慌四逃。只有一只猴子不仅不跑,反而东蹦西跳,抓耳挠腮,在吴王面前卖弄。吴王用箭射它,它却敏捷地将箭接住了。于是吴王命令侍从们发箭射它,猴子被乱箭射死了。吴王因此对他的爱臣颜不疑说:“这只猴子显示自己的机巧,依仗它的灵便而向我挑衅,以至于落到这样的下场。”

恃才傲物的人总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别人头上,以自己的态度作为别人态度的“向导”,认为别人都应该佩服并听从他的看法或意见,稍有违背,则认为自己聪明而别人愚笨。他们不愿改变自己的态度,即使明知自己错了也是如此。他们自尊心极其强烈,在别人看来是件很小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却是极碍面子、对自尊心伤害极大的事情。他们不愿自尊心受到伤害,便不择手段地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哪怕对自己并无实在的好处。

小罗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公司职员,他很早就参加了工作,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在大家眼中是个公认的人才。可是,他常常恃才自傲,动辄与人发生纠纷,平时又极爱炫耀自己,同事们对他极为反感,认为他自以为是,过于固执。

有一次,他奉调前往某科,刚到那里时,还比较服从管理,工作也认认真真,业绩也很不错,很快就登上了主任的宝座。这时,他有点目空一切了,经常嘲讽自己的领导,认为自己的科长没有什么能力,思想僵化,不懂得创新。

有一次,他认为一项具体的工作流程应该改进,就向科长表达了一下自己的看法,但没有受到重视,科长反而认为他多管闲事。他一气之下就私自违犯工作流程,按自己的想法工作。科长发现之后批评了他,可他对科长的批评置若罔闻,不但不改,反而认为科长有私心。他认为像自己这样才华横溢的人得不到重用真是冤枉,所以出言伤人,丝毫不肯退让。结果可想而知,这个科长向上级告状,说他恃才傲物,不服管制,不久,他就被单位解雇了。

恃才傲物的人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的也很自负。高兴时海阔天空,不高兴时则不分场合乱发脾气,全然不考虑别人的情绪。他们凡事只以自己为中心,总认为自己是最杰出的人物,瞧不起“我”之外的所有人。他们往往固执地坚信自己的经验和意见,从不轻易改变态度。

王刚毕业于北京某名牌大学,现就职于一家策划公司,王刚的个人能力很强,是公司的得力干将,他主持策划的几套企业方案为公司带来了很大的社会效益,一些中小企业常常请他帮忙做些形象策划,并付给他丰厚的报酬。按常理来说,王刚的资历和能力早该升到部门主管了,可到如今他还是个一般职员,在他眼里,公司里的人都是一些无能之辈,张三李四成了他评说的对象,王五赵六也不是他的对手,就连公司的老总他也不放在眼里,整天一副洋洋得意、高高在上的样子,但由于他的工作能力强,公司领导也想提拔他,可一到考核时,同事们都说与他不好共事,并表示不愿到他所负责的部门做事。就这样,王刚成了“孤家寡人”,而老总们一谈到他,也总是无可奈何地摇头说:“他就是恃才傲物,个性太强了。”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这样的人还不少。他们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缺乏宽广的心胸和谦虚的态度。谦虚的人总能够从各种角度观察事情,所以不会受某种思想的拘束,反而能够撷取各种思想的优点,融会应用在行动中,提升自己的品质。谦虚是避免自大、避免自负的法宝,只有丢掉恃才傲物的坏毛病,心怀若谷,才能在工作中不断进步。

养成虚心的习惯

中国人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很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样的格言、警句多如牛毛。

不仅中国如此,国外也一样。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只要看出与真理冲突,都愿意放弃。”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我从不歌颂自己;我有财产、有家世,我花钱慷慨,朋友们说我风趣,可是我绝口不提这些。固然我有某些优点,而我自己最重视的优点,即是我谦虚……”可见,谦逊是我们人类共同珍视的美德。

贝耶尔10岁生日那一天。他原以为爸爸妈妈会像其他小朋友的父母那样,为他热热闹闹地庆祝一番。可是这一天:母亲一大早就把他领到外婆家里,在那里消磨了一整天,根本没有提过生日的事。贝耶尔很不高兴,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嘟着嘴不说话,母亲见了,语重心长地说:“我生你的时候你爸爸41岁,还是个大老粗。现在他51岁了,可还跟你一样,正在努力读书,明天还要参加考试。我不愿意因为你的生日而耽误他的学习,时间对他来说实在太宝贵了,你现在还小,也要学会珍惜时间。”

母亲的话语,如雨露一般,点点滴滴滋润着贝耶尔幼小的心田。后来他回忆道:“这是母亲送给我10岁生日的最丰厚的礼品。”

贝耶尔在大学读书时,有机化学家贾拉古教授的名字传遍了德国。不过,那时这位教授还很年轻。一些科学界耆宿总是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挑剔他。有一天,贝耶尔和父亲在一起闲谈,提起了贾拉古教授。贝耶尔说:“贾拉古只比我大6岁……”言外之意是这个人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父亲听了很不满意,他对贝耶尔说:“大6岁怎么样,难道就不值得你学习吗?我读地质学时,老师的年龄比我小30岁的都有,我一样恭恭敬敬地称他们为老师,认认真真地听他们讲课。你要记住,年龄和学问不一定成正比。不管是谁,只要有知识,就应该虚心向他学习。”

谦虚不仅是成功的要素,谦逊与内心的平静也是紧密相连的。我们越不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就越容易获得内心的宁静。

贝罗尼是19世纪的法国名画家,有一次到瑞士去度假,其间,他每天仍然背着画架到各地去写生。有一天,他在日内瓦湖边正用心画画,旁边来了三位英国女游客,看了他的画,便在一旁指手画脚地评论起来,一个说这儿不好,一个说那儿不对,贝罗尼都一一修改过来,末了还跟她们说了声“谢谢”。第二天,贝罗尼有事到另一个地方去,在车站看到昨天那三位妇女,正交头接耳不知在议论些什么。过一会儿,那三个英国妇女看到他了,便朝他走过来,问他:“先生,我们听说大画家贝罗尼正在这儿度假,所以特地来拜访他。请问你知不知道他现在在什么地方?”贝罗尼朝她们微微弯腰,回答说:“不敢当,我就是贝罗尼。”三位英国妇女大吃一惊,回想起昨天的不礼貌,一个个羞愧得跑掉了。

当然,真正学会谦逊是需要实践的。这是件很美的事,因为你在平静轻松的感觉中会立即获得内心的充实。如果你的确有机会自夸,那么,尝试着去尽力抑制住这一欲望吧,那将使你受益无穷。

有一位朋友对谦逊曾经有过深刻的体验。在被提职后的几天里,他与朋友聚了一次。朋友们都不知他提升了的消息,他很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而且,他与另一个朋友都是被提升的候选人。同为候选人,他和这个朋友之间当然有些竞争,现在的结果是他得到了提升,所以他极想向大家宣称自己被提升而那位朋友没有。可话到嘴边,他隐隐觉得有个声音在说:“不,千万别说!”于是他只淡淡地笑了一下,只告诉大家自己被提职,没有提及另一个朋友未被提升之事。那时,他感到从未有过的平静与自豪:他没有自夸,却享受了成功的喜悦。他的内心亦从谦逊中得到了更多的充实,得到更多人的赞美。

真正有知识的人就像田地里的谷穗,越是充实饱满越是低垂着头,乐于向别人学习,接受他人的指导;而那些把头挺得高高的谷穗,一定是空瘪无实的谷穗。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时代的发展,抓紧一切时间努力学习,将来才有可能成就事业。

学会主动去拥有人际关系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的学科,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我们听说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书生这一天突发奇想,如果世界上只有他和他心爱的姑娘,可免除一切人际关系的烦恼,那该多好。但后来又想一想,不行,还得有一个卖烧饼的,不然吃什么呢?再想想,还得有卖衣服的,不然穿什么呢?想来想去,发现身边的人一个也不能少。

小布什小时候十分调皮捣蛋,12岁开始学抽烟,说话带脏字,欺负自己的弟弟。去教堂碰见修女不是说:“小姐,您早!”而是说:“嗨,小妞儿,看起来够性感的呦。”气得老布什夫妇只能面面相觑。小布什上中学时成绩奇差,好玩、喜恶作剧、见到书本就头痛。后凭借父亲的关系进入耶鲁大学,主修历史,成绩很一般,大多数课程仅得C,他还修过政治学和经济学,但成绩十分糟糕,唯有哲学和人类学成绩好一些,获B+。他在耶鲁选修《美国政治制度导论》,仅获73分,《国际关系导论》也只有71分。小布什在大学里的强项是广交朋友,四年玩乐嬉笑中结识了4000多耶鲁在校生中的四分之一,这为他日后从政打下了人际关系的基础。

有一家保险公司曾对20岁至49岁的人进行“人生课题的意识调查”,结果发现,不同年龄层的人都认为,“结交朋友”是人生很重要的课题。可有趣的是,人都有“惰性、怯性”,都习惯于待在一个“舒适区”里,而疏于主动结交朋友、也很少主动与朋友们联系。每个人都渴望认识好朋友,却吝于先给予、先付出、先主动、先于别人伸出友谊之手。有的人甚至认为自己先主动就意味着“讨好,有失自己的身份”。

钢铁大王卡耐基先生有两个侄子在外地读书,由于年轻人整日沉浸在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当中,很少顾及家人的思念,家里人给他们写了信,他们也不回信,卡耐基了解到这个状况以后,说,“我来试试看吧。”卡耐基先生就写了一封简短的信,问候两个侄子的生活、工作、学习的状况怎么样,最后,这样写道,“为了表达对你们的关心,信里面夹了50美金给你们,希望收下好好地去用这笔钱。”然后,当卡耐基先生寄出这封信的时候,这50美金并没有夹在信里面,你们知道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两个侄子迅速的回信了,除了跟家人讲他们学习生活的非常好,最后一句话说,叔叔,上次你写信夹着的那50美金没有寄过来,这次你赶快把它给我们寄来吧。

他就迅速得到了这两个侄子的回信,为什么?因为他知道这两个侄子他们的需求在哪里。

心理学家认为,人际关系并非只是沟通应对的技巧,而是在自我与群体的互动之间,建立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

在一次大型的演讲会场,一位知名的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这样演讲道:

“如果现在有一位长得国色天香的美女来到我们的面前,任何一个人拿着一只500倍的放大镜来观看这位美女的脸庞,一定都非常失望,因为我们所看到的将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一张难看的脸;但现在我们每个人如果拿一只望远镜来看远处的一座高山,我们看到的将是青山绿水,绿荫葱葱,仿佛人间仙境,令人流连忘返。”

在人际关系中,有人总是拿着放大镜看别人,令对方原形毕露,显得一无是处,也使得自己无法信任他人,交到朋友。相对的,有的人是拿着望远镜,始终都能欣赏到别人的美好一面,就是这个不拘小节的特性,使宾主尽欢,无往不胜。但这不等于说,放大镜就没有用了,放大镜的焦点应对准自己,而非别人。如果能虚心地请求他人,对自己提出最严厉的批评,这样放大镜和望远镜都能同时发挥最大的效用。

主动对人友好,主动表达善意能够使人产生被重视的感觉。主动的人往往令人产生好感。

遭遇拒绝要坦然面对

有一位穷困潦倒的美国年轻人,即使在身上全部的钱加起来都不够买一件像样的西服的时候,仍全心全意地坚持着自己心中的梦想,他想做演员,拍电影,当明星。

好莱坞当时共有500家电影公司,他逐一数过,并且不止一遍。后来,他又根据自己认真划定的路线与排列好的名单顺序,带着自己写好的量身定做的剧本前去拜访。第一遍下来,所有的500家电影公司没有一家愿意聘用他。

面对百分之百的拒绝,这位年轻人没有灰心,从最后一家被拒绝的电影公司出来之后,他再一次从第一家开始,继续他的第二轮拜访与自我推荐。

在第二轮的拜访中,500家电影公司依然拒绝了他。

第三轮的拜访结果仍与第二轮相同。这位年轻人咬牙开始他的第四轮拜访,当拜访完第349家后,第350家电影公司的老板破天荒地答应愿意让他留下剧本先看一看。

几天后,年轻人获得通知,请他前去详细商谈。

在这次商谈中,这家公司决定投资开拍这部电影,并请这位年轻人担任自己所写剧本中的男主角。

这部电影名叫《洛奇》。这位年轻人的名字就叫席维斯·史泰龙。现在翻开电影史,这部叫《洛奇》的电影与这个日后红遍全世界的巨星皆榜上有名。

培根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生最重要的,第一是无所畏惧,第二是无所畏惧,第三还是无所畏惧。”无论从事哪种行业,如果遇到困难就放弃的话,那就没有今天的业绩了。世界级的推销大师哥特曼曾经说过:“推销从被拒绝开始”。如果你不接受拒绝是不可能学会做推销的,曾经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调查,就是调查美国、日本、韩国、巴西四个国家的推销人员在30分钟的谈判过程中,客户或潜在客户说“不”的次数,也就是遭到拒绝的次数结果为:日本人是2次;美国人是5次;韩国人是7次;巴西人最多,42次。

有两只小青蛙,溜到农民的房子里玩耍。他们站到一个坛子的沿儿上跳舞时,不小心掉到里面。里面装的是油,粘粘乎乎的,坛子的内壁滑溜溜的。他们想跳出来,油太粘,想爬出来,壁太滑。几经尝试,没有结果。青蛙A一边游一边想,看来今天是没希望了,怎么也出不去了。又勉强游了一会儿,他想,反正也没希望了,还游什么呢?这样想着,四肢越发划不动了。青蛙B呢?他想,今天真糟糕,怎么都出不去。可是总得做点什么,还是继续游吧,也许会找到办法。四肢虽然很累了,可他还是坚持游着。边游边想,反正只要还有力气,不管怎样,我都要游下去。就在他几乎划不动了的时候,他的后腿碰到了坚实的固体。原来,黄油在他们的不停搅动下,凝固了。后来,青蛙B踩在黄油上跳出了坛子,独自回家了。

什么东西比石头还硬,或比水还软?然而软水却穿透了硬石,坚持不懈而已。

有个年轻人去微软公司应聘,而该公司并没有刊登过招聘广告。见总经理疑惑不解,年轻人用不太娴熟的英语解释说自己是碰巧路过这里,就贸然进来了。总经理感觉很新鲜,破例让他一试。面试的结果出人意料,年轻人表现糟糕。他对总经理的解释是事先没有准备,总经理以为他不过是找个托词下台阶,就随口应道:“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吧”。

一周后,年轻人再次走进微软公司的大门,这次他依然没有成功。但比起第一次,他的表现要好得多。而总经理给他的回答仍然同上次一样:“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就这样,这个青年先后5次踏进微软公司的大门,最终被公司录用,成为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

也许,我们的人生旅途上沼泽遍布,荆棘丛生;也许我们追求的风景总是山重水复,不见柳暗花明;也许,我们前行的步履总是沉重、蹒跚;也许,我们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才能找寻到光明;也许,我们虔诚的信念会被世俗的尘雾缠绕,而不能自由翱翔;也许,我们高贵的灵魂暂时在现实中找不到寄放的净土……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以勇敢者的气魄,坚定而自信地对自己说一声“再试一次!”

有人曾为林肯做过统计,说他一生只成功过3次,但失败过35次,不过第3次成功使他当上了美国总统。事实也的确如此。而最终使他得到命运的第三次垂青,或者说争取到第三次成功的,完全是他的坚强。在他竞选参议员落选的时候,他就说过:“此路艰辛而泥泞,我一只脚滑了一下,另一只脚因而站不稳。但我缓口气,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来。”

只有面对任何困难都永远坚强的林肯才能说出这样的豪言,第二个人是万万不能的。而只有面对任何困难都坚强如林肯的人,才能像林肯那样,在跌倒无数次后,登上金字塔的塔尖。

倘若不可挽回,切莫过多纠缠

美国康奈尔大学一项非常有名的关于奥运会的研究是,他们发现铜牌得主要比银牌获得者更开心,理由是得铜牌的人会想“我总算得了一块铜牌”,而得银牌的人想的是“我差一点就可以得金牌了”。一个是比下有余、一个是比上不足,最终就出现了这样的结果上述这种想法心理学上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做“假设思维”,指的是人们假设“如果某件事发生了(或者某件事没有发生),结果就不一样了”的思维过程。比如,中国男篮对西班牙男篮那场比赛,中国队员事后肯定不停地设想,如果那个球罚进了、如果那个投篮进了,我们就赢了那……

就像我们不可能让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满意一样,我们的生活不可能处处都是鲜花,我们的成功之路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也不可能事事都比别人强。那么,在我们的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时候,在我们的人生出现一些挫折的时候,在我们的面前不都是鲜花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这时候,不妨后退一步,你会发现海阔天空,人生照样美好,天空依然晴朗,世界仍是那么美丽。

公元616年,李渊被诏封为太原留守,北边的突厥竟用数万兵马多次冲击太原城池,李渊遣部将王康达率千余人出战,几乎全军覆灭。后来巧使疑兵之计,才勉强吓跑了突厥兵。更可恶的是,在突厥的支持和庇护下,郭子和、薛举等纷纷起兵闹事,李渊防不胜防,随时都有被隋炀帝借口失责而杀头的危险。

人们都以为李渊怀着刻骨仇恨,会与突厥决一死战。不料李渊竟派遣谋士刘文静为特使,向突厥屈节称臣,并愿把金银珠宝统统送给始毕可汗!

李渊为什么这么做呢?其实,他早有自己的盘算。原来李渊根据天下大势,已断然决定起兵反隋,要起兵成大气候,太原虽是一个军事重镇,但不是理想的发家基地,必须西入关中,方能号令天下,而太原又是李唐大军万万不可丢失的根据地。那么用什么办法才能保住太原,顺利西进呢?

当时李渊手下兵将不过三四万人马,既要全部屯驻太原,应付突厥的随时出没,同时又要追剿有突厥撑腰的四周盗寇,已是捉襟见肘。而现在要进伐关中,显然不能留下重兵把守。唯一的办法是采取和亲政策,让突厥“坐受宝货”。所以李渊不惜俯首称臣。

退一步海阔天空,唯利是图的始毕可汗果然与李渊修好。由于李渊甘于让步,还得到了突厥的不少资助。始毕可汗一路上送给李渊不少马匹及士兵,李渊又乘机购来许多马匹,这不仅为其拥有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骑兵奠定了基础,而且因为汉人素惧突厥兵英勇善战,李渊军中有突厥骑兵,自然凭空增加了声势。

李渊让步的行为,不失为一种明智的策略,它使弱小的李家军既平安的保住后方根据地,又顺利的西行打进了关中。如果再把眼光放远一点看,突厥在后来又不得不向唐求和称臣,突厥可汗还在李渊的使唤下顺从地翩翩起舞哩!

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人生的不顺和挫折,并非是一种消极的心态。有时候,你后退一步,寻找到一种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起码,它教你认识了生活,认识到人生不会一帆风顺,然后,就逼着你去学习在遇到不顺和挫折的时候,去怎样对待人生,对待挫折,对待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