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河广,一苇杭之”。人际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体包括人际知觉、人际情感、人际行为三个支系统。人际关系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作用的结果。而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的学科。可以看出来,它们是不同的,但有交叉。现在有一门叫人际关系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在搜集人际关系的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去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规律的心理科学。
人际关系与心理学的交叉,已成为社会研究的新兴学科,即为社会心理学。在社会中的主体是人,而人的各种活动必然会产生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人们从事生产、消费、合作等的活动中,都是有动机存在的,也就是人的心理变化,其中有思维、逻辑、判断、决策、情绪,还有社会的共中良俗的影响等诸多因素的参与,所以,我们会说这样的话“我给你说句心里话”、“我们是知心的朋友”、“他没有用心和我交往”等等。所以,一个能够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他必然是很懂得心理战术的,当然,前提是,他要有很高的道德水准来驾驭,否则,必然会得不偿失。
无论如何,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够帮助我们驾驭好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
学会与他人创造共鸣
有一位求职青年,应聘几家单位都被拒之门外,感到十分沮丧。最后,他又抱着一线希望到一家公司应聘,在此之前,他先打听该公司老总的历史,通过了解,他发现这个公司老总以前也有与自己相似的经历,于是他如获珍宝,在应聘时,他就与老总畅谈自己的求职经历,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果然,这一席话博得了老总的赏识和同情,最终他被录用为业务经理。
这就是所谓的“名片效应”。也即两个人在交往时,如果首先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的心理距离,产生心理上的共鸣,更愿同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里,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对方所表明的态度和观点如同名片一样把你介绍给对方。
恰当地使用“心理名片”,可以尽快促成人际关系的建立,但要使“心理名片”起到应有的作用,首先,要善于捕捉对方的信息,把握真实的态度,寻找其积极的、你可以接受的观点,“制作”一张有效的“心理名片”。其次,寻找时机,恰到好处地向对方“出示”你的“心理名片”,这样,你就可以达到目标。掌握“心理名片”的应用艺术,对于人际交往技艺、处理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芝加哥太阳时报》有一个“忠告专栏”,据说,现在世界上每天约有7000万人,在1000多家报刊上读到该专栏作家莱德勒的忠告。从1955年9月起当上忠告专栏作家以来,30余年中,她收到了8.38万多封读者来信。针对31000多封需要回答的读者来信,写了10000多篇忠告。她回答的问题既多又广,从个人问题、家庭琐事到公众利益、国家大事乃至世界大事,应有尽有。这位世界著名的被公认为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忠告专栏女作家的成功奥秘何在?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乐于接受她的忠告、被她说服呢?关键就在于她对别人的忠告,她要说服人家,总是从目标对象的特点出发,从对方的心理需要出发,使对方在忠告、说服过程中能获得某种心理满足。
在与人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避免“飞镖效应”。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行为反应的结果与预期目标完全相反的现象,称为“飞去来器效应”即“飞镖效应”。这好比用力把飞去来器往一个方向掷,结果它却飞向了相反的方向。飞去来器为澳洲土著使用的一种抛出去又会重新回来的武器。此处借喻情绪逆反的心理现象,是由原苏联心理学家纳季控什维制首先提出的。
有位老师拖堂引起了学生们的“情绪逆反”。那是上午第四节课了,同学们都期望着教师能早点下课,最起码是按时下课,因为他们实在有点疲劳了。但是,化学教师还没有察觉到学生的心理反应,还一个劲地往下讲。下课铃声响了。他仍津津有味地讲着课。看得出来,这位教师是位认真负责的教师,干劲十足,毫不马虎。但学生听课的劲越来越差,开始还认真听讲,继而心不在焉,东张西望,最后交头接耳,传递纸片,甚至故意咳嗽,搬动桌椅,打哈欠,整个教室骚动起来。弄得这位教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常会发生这种飞去来器效应。例如在宣传一种不能使人接受的观点时,假如宣传者对这种观点做出肯定的评价并竭力说服听众接受,其结果反而使听众越来越反感,使听众的信念朝着宣传的相反方向发展,距离宣传的观点更远,从而导致宣传工作的彻底失败。
深入了解他人
一对夫妻一起去看房子。
“千万不要让业务员知道你喜欢游泳池,不然我们不好杀价。”先生对太太说。可一到现场,太太就无法掩饰自己对游泳池的喜爱。业务员火眼金睛,自然心中有数。
“啊,这房子漏水。”先生说。“太太,你看看后面有这么漂亮的游泳池。”业务员对太太说。
“这个房子那里好像要整修。”先生又说。“太太,你看看,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后面的游泳池。”业务员只顾着跟太太说。
于是,业务员不断地说游泳池的事,太太始终想着游泳池的事。结果,业务员不费吹灰之力,便高价出售了这栋房。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七寸代表着重要的部位,关键点。我们要改善人际关系也要找到七寸,针对重要的问题出击,直捣黄龙,避免在细枝末节的和无谓的问题上浪费时间或者迷失方向,这样才能又快又好的改善人际关系。改善人际关系的主体是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主体是人。我们寻找的这个七寸就应该是被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所掩盖的潜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共通点和基本需求。抓住了这个七寸就等于找到了走出人际关系迷局的捷径。
一个周末,许多青年男女伫立街头。他们中间有不少人是等待与情侣相会的。有两个擦鞋童正高声地叫喊着以招徕顾客。
其中一个说:“请坐,我为您擦擦皮鞋吧,又光又亮。”
另一个却说:“约会前,请先擦一下皮鞋吧。”
结果,前一个擦鞋童摊前的顾客寥寥无几,而后一个擦鞋童的喊声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个青年男女都纷纷让他擦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呢?
第一个擦鞋童的话,尽管礼貌、热情,并且附带着质量上的保证,但这与此刻青年男女们的心理差距甚远。因为在黄昏时刻破费钱财去“买”个“又光又亮”,显然没有多少必要。人们从这儿听出的印象是“为擦鞋而擦鞋”的意思。
而第二个擦鞋童的话就与此刻青年男女们的心理非常吻合。“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在这充满温情的时刻,谁不愿意以干干净净、大大方方的形象出现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呢?一句“约会前,请先擦一下皮鞋”,真是说到了青年男女们的心坎上。可见,这位聪明的擦鞋童,正是传送着“为约会而擦鞋”的温情爱意。看来擦鞋也需要心理学。
一句“为约会而擦鞋”,一下子抓住了年轻顾客的心,因而大获成功。
有朋友说:“学心理学的人能看透别人的心理,知道他人心里想什么,好厉害!”这些说法把心理学神化了,其实,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心理学者只是在尽可能的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
探查别人的观点,并且在他心里引起对某项事物迫切渴望的需要,并不是指要操纵这个人,使他做只对你有利而对他不利的某件事,而是两方面都应该在这种状况下有所收获。
麦克是壳牌石油公司的一名地区推销员,他希望成为他所属区域里业绩第一的地区推销员,但是有一处加油站却使他的努力受到影响,这处加油站由一位老人担任经理。麦克想尽办法仍不能使这位老人保持这处加油站的清洁,因此汽油销售量大为降低。不论麦克怎样请求改进加油站的清洁,这位老人就是不理会。经过多次劝导和诚恳地谈话都没有效果之后,麦克决定邀请这位经理去看看他地区内最新的一处壳牌加油站。这位经理对新加油站的设施印象深刻,而当麦克下一次去看他的时候,他的加油站已变得干净,而且销售量已经增加,从而使麦克达到了成为区域内业绩第一的目标。
麦克过去的谈话和讨论都没有收到效果,但是他引起了那位经理内心迫切渴望的需要,以及邀请那位经理去参观了现代加油站之后,他达到了他的目标,这样那位经理和麦克都得到好处。奥佛史屈教授有一句充满智慧的忠告:“首先,撩起对方的急切欲望。能做到这点的人,可以掌握全世界;不能的人,将孤独一生。”
吉拉德·黎仁柏在他的《打入别人的心》一书中说:“在你表现出你认为别人的观念和感觉与你自己的观念和感觉一样重要的时候,谈话才会有融洽的气氛。在开始谈话的时候,要让对方提出谈话的目的或方向。如果你是听者,你要以你所要听到的是什么来管制你所说的话。如果对方是听者,你接受他的观念将会鼓励他打开心胸来接受你的观念。”
信任,人际交往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信任、期待的情感,可以给人一种“器重”的暗示,它会变成一股无形的力量,促其不断努力,取得进步。在心理学家看来,信任是个概率函数。信任会受到大量的条件的制约,包括你对事情的风险投入的认知、你所掌握的信息量的多少、你的人格特点等等。
公元前4世纪,在意大利,有一个名叫皮斯阿司的年轻人触犯了国王。皮斯阿司被判绞刑,在某个法定的日子要被处死。皮斯阿司是个孝子,在临死之前,他希望能与远在百里之外的母亲见最后一面,以表达他对母亲的歉意,因为他不能为母亲养老送终了。他的这一要求被告知了国王。国王感其诚孝,决定让皮斯阿司回家与母亲相见,但条件是皮斯阿司必须找一个人来替他坐牢,否则他的一愿望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近乎不可能实现的条件。有谁肯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替别人坐牢,这岂不是自寻死路。但,茫茫人海,没有人不怕死,而且真的替别人坐牢,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达蒙。达蒙住进牢房以后,皮斯阿司回家与母亲诀别。人们都静静地看着事态的发展。日子如水,皮斯阿司一去不回头。眼看刑期在即,皮斯阿司也没有回来的迹象。人们一时间议论纷纷,都说达蒙上了皮斯阿司的当。行刑日是个雨天,当达蒙被押赴刑场之时,围观的人都在笑他的愚蠢,那真叫愚不可及,幸灾乐祸的人大有人在。但刑车上的达蒙,不但面无惧色,反而有一种慷慨赴死的豪情。追魂炮被点燃了,绞索也已经挂在达蒙的脖子上。有胆小的人吓得紧闭了双眼,他们在内心深处为达蒙深深地惋惜,并痛恨那个出卖朋友的小人皮斯阿司。但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在淋漓的风雨中,皮斯阿司飞奔而来,他高喊着:“我回来了!我回来了!”这真是人世间最最感人的一幕,大多数人都以为自己在梦中,但事实不容怀疑。这个消息宛如长了翅膀,很快便传到了国王的耳中。国王闻听此言,也以为这是痴人说梦。国王亲自赶到刑场,他要亲眼看一看自己优秀的子民。最终,国王万分喜悦地为皮斯阿司松了绑,并亲口赦免了他的罪。
人与人相处的基础就在于信任。当你面前放着一个人的信任的时候,就如同放着他的一颗心,你可能会忽视一切东西,但是你不能拒绝一颗心,因为它是鲜红的,而且很温暖,纯真的心灵是不会辜负信任的。
李叔同是我国20世纪初杰出的艺术家。他在艺术学校当老师的时候,有一次,一个学生向他报告说,他的一件毛衣被偷了,一切迹象表明,偷东西的人就是本班的学生。
上课的时候,李叔同对全班学生说:“大家都知道了,我们班里发生了一件不该发生的事情,有个同学错拿了别人的东西,我知道他不是故意的,他很后悔,我很了解他,我知道他一定会把这件东西还给同学的。我相信他,我敢用自己的生命打赌,他一定会这样做的!是的,我打赌,从现在开始我不吃饭,等拿错的东西还回去后我再吃饭。好了,现在放学吧。”学生们一个个背着书包回家去了,没有人留下来。
第二天早上,仍然没有人来承认错误,也没有人把东西送回来,当然李叔同也就没有吃饭,可是他依旧打起精神去上课。
第三天上午又是李叔同的课,他只喝了一杯水,坚持上完了这堂课。走下讲台的时候,李叔同感觉到腿有些发软,头上冒出许多虚汗。学生们都在静静地看着他,目光中盛满关心,他知道,这些目光中一定有一道是愧疚的,他要给他时间。晚上放学之前,李叔同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看到了毛衣和一封信,信上写着:“老师,谢谢您的信任,我一定会改正错误的。”下面没有署名。李叔同没有追查这个学生是谁,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李叔同一直不知道这个犯错误的学生是谁,当然他也不希望任何人知道他是谁。他只知道那个学生已经改正了这个坏毛病。
古代经典《郁离子》中说:“善疑人者,人亦疑之;善防人者,人亦防之。善疑人者,必不足于信;善防人者,必不足于智。知人知疑己而弗舍者,必有其所存也;知人之防己而不避者,必有其所倚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彼此间的信任是十分重要的。既然用他,就要充分信任他。而诚实的人才也必定能够经得起别人的怀疑,所以如果知道别人怀疑自己而不舍弃,这种人才必定是他有存在的必要;知道别人提防自己却不躲避,这种人才必定是他有可以依赖的地方。
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心理学家多伊奇曾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该实验要求两两成对,两人分别充当两家运输公司的经理,两人的任务都是使自己的车辆以最快的速度从起点到达终点,如果速度越快,则赚钱越多,要求尽可能多赚钱。每人都有两条路线可选,一条是个人专用线,另一条是两人共同的近道线,但道近路窄,一次只能通行一辆车,因此使用这条近而窄的道路只有一种办法:双方合作交替使用。研究的设计明确告诉被试,即使交替使用单行线,也必须要有一点等待时间,但走单行道远比启用个人专线经济、有效。实验最后以被试起点至终点的运营速度记分,分数越高越好。实验的结果表明,双方都不愿意合作,狭路相逢,僵持不下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在实验中也会偶有合作,但大多数都是竞争的结果。当实验者要求被试阐明宁可投入竞争也不愿选择合作的理由时,大多数被试表示自己希望战胜其他竞争者,他们并不重视自己在实验中的得分多少,即使得分少也宁可去竞争,胜过他人,实现自我价值。这一实验证实了人们心理上倾向竞争的论断。
心理学上还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实验:让参与实验的学生两两结合,但是不能商量,各自在纸上写下来自己想得到得钱数。如果两个人的钱数之和刚好等于100或者小于100,那么,两个人就可以得到自己写在纸上的钱数;如果两个人的钱数之和大于100,比如说是120,那么,他们俩就要分别付给心理学家60元。结果如何呢?几乎没有哪一组的学生写下的钱数之和小于100,当然他们就都得付钱。
从前,有一个幸运的人被上帝带去参观天堂和地狱。他们首先来到地狱,只见一群人,围着一个大锅肉汤,但这些人看来都营养不良、绝望又饥饿。仔细一看,每个人都拿着一只可以够到锅子的汤匙,但汤匙的柄比他们的手臂长,所以没法把东西送进嘴里。他们看来非常痛苦。紧接着,上帝带他进入另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和先前的地方完全一样: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匙。但每个人都很快乐,吃得也很愉快。上帝告诉他,这就是天堂。
这位参观者很迷惑:为什么情况相同的两个地方,结果却大不相同?最后,经过仔细观察,他终于看到了答案:原来,在地狱里的每个人都想着自己舀肉汤;而在天堂里的每一个人都在用汤匙喂对面的另一个人。结果,在地狱里的人都挨饿而且可怜,而在天堂的人却吃得很好。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与生俱来有一种竞争的天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每个人都不能容忍自己的对手比自己强,因此,人们在面对利益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竞争,拼个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就是在双方有共同的利益的时候,人们也往往会优先选择竞争,而不是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
一个果农,培植了一种皮薄、肉厚、汁甜而少虫害的新果子。正当收获季节,引来不少果贩纷纷购买,使这位果农发了大财,增加了不少财富。当地不少人羡慕他的成功,也想借用他的种子来种果子,这位果农认为物以稀为贵,其他人也种这种果子将会影响自己的生意,所以还是自己独享成功的喜悦为好,于是全部都拒绝了,其他人没有办法,只好到别处去买种子。可是到了第二年果熟季节时,这位果农的果子质量大大下降了,果贩们也都摇头不买他的果子了。这位果农伤透了脑筋,只好降价处理了。果农想弄清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于是就来到城里找专家咨询。专家告诉他,由于附近都种了旧品种果子,而唯有你的是改良品种,所以,开花时经蜜蜂、蝴蝶和风的传媒,把你的品种和旧品种杂交了,当然你的果子就变质了。“那可怎么办?”果农急切地问。“那还不好办?只要把你的好品种分给大家共同来种,不就行了。”果农立即照专家的说法办了。结果,大家都收获了好果子,个个都喜笑颜开。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如果没有做到“互利互惠”的话,就不可能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如果你从别人那里得了恩惠,反过来自己也应该给予别人报答,这就是互利互惠的根本所在,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
适当迎合,枪打出头鸟
中国有句古话:枪打出头鸟。从事任何稍微超出正轨的事情,人们首先怀疑的是,你的动机。从心理学原理上来讲,这是非常好理解的。当事人更多地受到环境的影响,更多的用环境来解释自己的行为的原因;而旁观者则更多地受到了当事人的稳定品质的影响,更多地用个人品质来解释当事人的行为。
哈蒙曾被誉为全世界最伟大的矿产工程师。他一生有不少令人感动的故事。他从著名的耶鲁大学毕业后,又在德国佛来堡攻读了三年。他找美国西部矿业主哈司托。哈司托是个脾气执拗,注意实验的人,他不太信任那些文质彬彬的专讲理论的矿务工程技术人员。当哈蒙向哈司托求职时,哈司托说:“我不喜欢你的理由就因为你在佛来堡作过研究,你的大脑里我想一定装满了一大堆傻子一样的理论。因此,我不打算聘用你。”于是,哈蒙假装胆怯,对哈司托说:“如果你不告诉我的父亲,我将告诉你一句实话。”哈司托立刻表示他可以守约。哈蒙便说到:“其实在佛来堡时,我一点学问都没有学回来,我尽顾着实地工作,多挣点钱,多积累点实际经验罢了。”哈司托立刻哈哈大笑,连忙说:“好!这很好!我就需要你这样的人,那么,你明天就来上班吧!”
迎合别人的话有时并不需华丽的词藻,动听的声调,有时仅仅一句话,便能让人“龙颜大悦”,喜上眉梢,胜过千言万语。
明朝建国后的某一天,明太祖朱元璋在大殿上想,江南之地已归己有,便命画工将江南山川画于殿壁上。画工答道:“臣未遍迹山川,且才识浅薄,不敢奉诏。”皇上勃然大怒:“小奴才,胆敢违旨抗命,可否知罪?!”于是立刻命令刀斧手欲将画工推出去斩首。此时画工急中生智道:“陛下息怒。您遍历九州,见多识广,而且是您的江山,您了如指掌,劳陛下先画个轮廓。”皇上一听,果然转怒为喜,挥笔画了一个轮廓,让画工开始润色。画工又说:“陛下江山已定,岂可动摇。”这话说得皇上心头大喜,不但免去画工死罪,且赏他银两300.
当一个人很有兴趣地谈到他的专长,或他所取得的成绩,或他所开展的业务的辉煌时,你适时地提出与之相关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拒绝你的可能性最小,你的要求得到满足的成功率最大,这是经过心理学家以及社会学家实践证明得到的。当你有求于人,就去赞美他,吹捧他,营造一个合适的气氛,使你的需求最大可能和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
宋明是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和妻子两地分居10多年,钱花了很多,礼也送了不少,可妻子就是调不过来。这事搞得宋明精疲力竭,但又无计可施。此时,在他妻子调动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某局又换局长了,新上任的局长是从外地来的朱局长,宋明听说这位朱局长能急人之急,为群众办事,他先了解了几个受朱局长帮助的例子,然后登门拜访。
他一开始没谈自己此行的目的,先是捧朱局长,说他做得比较突出得政绩,是为人民做实事的公仆。朱局长也很谦虚,说:“哪里,哪里,他们的确有困难,有的已经分居好几年了,就是调不到一起,我只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说到这个关口,宋明就提出自己的问题:“朱局长,我也有点小事,需要麻烦您,我和妻子已经两地分居10多年了,一直没有解决,本来不打算找了,听大家都在说您的政绩,心中仰慕,来请您帮帮忙。”接着宋明介绍了自己的情况,朱局长让他回去静候佳音。果然,一纸调令到手,宋明夫妻团聚。
在这个事例中,宋明是个有求于人的,他所求的正是这位局长的分内之事,并且这位局长也因此声名远扬。宋明首先对局长进行吹捧,使局长在兴头上轻松解决了自己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不像有些人,只知道自己诉苦,让别人帮忙,激发别人的同情心,这是不够的。
巧用移情效应,建立与对方之间的感情
我们都知道“爱屋及乌”的成语,它的意思是说,因为爱一个人,也会喜欢他屋上的乌鸦。后人以“爱屋及乌”形容人们爱某人之深以致到爱及和这人相关的人和事。这种对特定对象的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相关的人或事物上来的现象,心理学家称之为“移情效应”。
移情效应首先表现为“人情效应”,即以人为情感对象而迁移到相关事物的效应。比如,喜欢交际的人经常会说:“朋友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这是把对朋友的情感迁移到相关的人身上;仗义行侠的“勇士”也表示:“为朋友两肋插刀”,这就是把对朋友的情感迁移到相关的事上去。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仅爱的情感会产生“移情效应”,恨的情感、嫌恶的情感、嫉妒的情感等等也会产生移情效应,这在成语中有一个词叫“恨乌及屋”。皇帝可以因一人犯罪而株连九族,其恨可谓泛;庞涓因嫉妒孙膑的才华而设计剜去孙膑的膝盖骨,其妒可谓深。这些都是恨的情感、嫉妒的情感等所产生的移情效应。
移情效应还表现为“物情效应”和“事情效应”。据说足球是高俅发明的,他的球踢得好,皇帝从喜爱足球到喜爱高俅,于是最后高俅成了皇帝的宠臣。在历史上,“以酒会友”、“以文会友”也都是美谈,因为都爱喝酒和都爱舞文弄墨,不相识的人便以酒以文为桥梁建立了友谊,这些都是移情效应的表现。
移情效应是人的普遍本性,我们可以以对方喜欢的人或物为媒介,据此揣测、掌控他人的心理,与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营销上,这种应用更为普遍、有效。
广告商想让家庭主妇买一种洗衣粉,便会先描绘一个和睦幸福、喜乐融融的家庭,然后,推出洗衣粉的牌子。模模糊糊中,人们感到这幸福生活同使用这种洗衣粉相关。广告播放多次后,对洗衣粉的好感便被装进了主妇的潜意识。主妇去买东西,眼前十几种洗衣粉,想也没想,就拿了广告上的洗衣粉。
啤酒商想卖啤酒给男士,商人便先让身材婀娜的女模特儿出场,扭来转去,在男士们正感到高兴采烈、津津有味的时候,推出要卖的啤酒。就这样,移花接木发生了,男士们兴高采烈、津津有味的感觉就“接”到了啤酒上。广告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利用了人的情感规律,将感情巧妙地进行了转移。
政治家的智慧也并不逊色于商人。政治家们要推销的是他们自己,所以他们要把能引起公众好感的事件同自己相联系。公众热爱国旗,政客们就争相站在国旗下照相,按国旗的颜色穿戴。人们感到孩子可爱,大选中的各国政客们就要寻找机会拥抱孩子、亲吻孩子。振奋人心的英勇举动发生了,政客们一定要到场与英雄照相。做得像,好感就移花接木地搬到了自己身上。
在推销人员与客户打交道中,这种移情效应尤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名著名汽车公司的推销员拉堤埃想在印度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当他打电话给拥有决策权的拉尔将军时,对方的反应却十分冷淡,根本不愿意会面。最后,在拉堤埃的强烈要求下,拉尔将军才勉强答应给他10分钟的会面时间。
在会面开始时,拉堤埃便告诉拉尔将军,他出生在印度。这一句话顿时拉近了拉尔将军和拉堤埃之间的距离。拉堤埃又提起自己小时候印度人们对自己的照顾,和自己对印度的热爱,使拉尔将军对他产生了好感。
拉堤埃又使出了杀手锏。他拿出了一张颜色已经泛黄的合影照片,双手捧着,恭敬地拿给将军看。拉尔将军惊讶地发现,照片上的人竟然是圣雄甘地。
拉堤埃告诉他,照片上的那个小男孩就是他。那是他小时候和家人一起回国时,在一艘船上正好遇到了甘地,和甘地一起合的影。拉堤埃说这次要去拜谒圣雄甘地的陵墓,所以才把它拿出来。
甘地是印度的圣雄,深受印度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于是,拉尔将军对印度和甘地的深厚感情,便自然地转到了拉堤埃身上。最后,生意毫无疑问的成交了。
移情效应是一种心理定势。人都是有所谓“七情六欲”,所以人和人之间最容易产生情感方面的好恶,并由此产生移情效应。洞悉人性,就应该像拉堤埃一样懂得这一点。
移情效应,指的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通俗的说,就是当我们喜欢某个人或者物时,也觉得仿佛周围的人也会同样去喜欢。用在人际关系上就是一种投其所好,以对方所喜欢的人或物为媒介,使得对方把对他所喜欢的人或物的情感转移到自己身上,从而建立双方的良好关系。
独善其身,避免迷失自己
为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当的迎合别人是必要的。但是,迎合过了头会迷失自我。因此。要在适当迎合的基础上,“出淤泥而不染”,独善其身。
“涟漪效应”亦称为“模仿效应”,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考白·库宁(Jacob Kounit)提出的,定义为:一群人看到有人破坏规则,而未见对这种不良行为的及时处理,就会模仿破坏规则的行为。如果破坏规则的人是人群中的领导者,那么波及人群的效应就更加严重。形象点说,“涟漪效应”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现象:往平静的湖水里扔进一块石头,泛起的水波纹会逐渐波及到很远的地方。
如果你的生活陷入一种空虚寂寞的状态,不妨找一个点,让它把自己从中解脱出来,为自己创造一种新生活。心理学上称这种做法为“涟漪效应”。
被誉为“北宋第一人”的仁宗时参知政事范仲淹幼年丧父,生活相当艰苦,他在淄州长白山醴泉寺院读书时,每天煮一锅粟米粥,凉了之后划成四块,第二天就着一点盐水泡韭菜,早晚各吃两块——“划粥割齑”的成语即来源于此。有一天,范仲淹看见一只白老鼠钻进地穴,好奇心促使他将洞穴挖开,发现里面有一瓮满满的白银。尽管生活如此贫困,但范仲淹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仍然将这一瓮白银封存埋在原处。后来范仲淹中了进士当了官,寺僧想修缮寺院,找这位当年的老房客、如今的朝廷命官“拉赞助”。范仲淹为官清正,内无余帛、外无盈财,也不会假公济私,慷国家之慨,用公家的钱为自己装门面。再说,那时的财政管理也很严,不是哪个当官的大笔一挥就能拿到钱。好在原来发现那瓮白银,此时正好派上用场,因此写了一封书信告诉老和尚这件事。老和尚按他所指示的地点,果然挖出一坛子白银。
独善其身者要有坚强的毅力,在长时间内保持自己的信仰。只有有信仰的人才能始终如一的保持良好的品德和修养,避免迷失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浪潮中。
有个姓崔的小和尚来南方求佛取经,佛认为小和尚有一颗菩提心,本性质朴,清澈无染,但未经历世事磨难,难免有浮躁之嫌。于是乎佛对小和尚的安排没有了通常那种初入佛门要的那些清规戒律,而是只让他去后山敲木鱼。
刚开始的时间里面,小和尚在后山里面觉得什么都是很新鲜的,有山有水,仿佛进入了一个人间仙境,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那么的美好,都是他从来没有体验过的快乐,于是乎把佛门的清苦放在了脑后,觉得做和尚的感觉很好,敲起木鱼来也是音韵结合,悦耳动听。
日子在一天天的流逝,小和尚渐渐地失去了新鲜感,觉得山不是山,水也不是水,他没有办法忍受下去了,他要坚持不下去了,于是他要放弃,要放弃自己原本的信念,连陪在他身边的那只小木鱼,也被他觉得是绊住他走出后山的障碍,他忘记了佛的话,把敲木鱼的任务放到了脑后,整天昏昏沉沉的。突然有一天佛站在了他的面前,问小和尚怎么了,小和尚哭了,他求佛网开一面,放他回去吧,他是来求佛的,但在这个地方他觉得无法成为佛门中人。佛笑了笑说道,其实佛就在你身边啊。小和尚还是不懂,但一眨眼佛不见了,在他身边只有那只小木鱼,小和尚仿佛明白了什么。
很久以后小和尚成了布法四方的得道高僧,当他回到当年他曾经当小和尚呆过的地方的时候,他终于知道了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其实什么都没有变,陪在他身边的还是当年的那只小木鱼。
常留余地,切忌把话说死
待人处世,也需要留有余地。客家谚语说得好:“人情留一线,日后好见面。”留有余地,是进退自如,是收放从容,是处世的艺术,是人生的哲学。不留余地,好比棋的僵局,即使没有输,也无法再走下去。
林肯在伊州春田镇执行律师业务的时候,投书给报社,公开攻击他的对手。1842年秋天,他取笑了一位自负而好斗的名叫詹姆斯·史尔兹的爱尔兰人。林肯在春田时报刊出一封未署名的信,讥讽了他一番,令镇上的人都捧腹大笑。史尔兹是个敏感而骄傲的人,气得怒火中烧。他查出写那封信的人是谁,跳上马,去找林肯,跟他提出决斗。林肯不想跟他斗,他反对决斗;但是为了脸面又不得不决斗。对方给他选择武器的自由,因为他的双臂很长,他就选择骑兵的长剑,并跟一名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学习舞剑。决斗的那一天,他和史尔兹在密西西比河的一个沙滩碰头,准备决斗至死为止。但是,在最后一分钟,他们的助手阻止了这场决斗。
这是林肯一生中最恐怖的私人事件。在做人的艺术方面,他学到了无价的一课。他从此再没有写过一封侮辱人的信件,他不再取笑任何人了。从那时候起,他几乎没有为任何事批评过任何人。提奥多·罗斯福总统说,他当总统时,若碰到了棘手的问题,他常往后一靠,抬头望望挂在他白宫办公室墙上的那张林肯的巨幅画像,问他自己,“如果林肯在我这种情况下,他将怎么做?他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马克·吐温常常会大发脾气,写的信火气之大足以把信纸烧焦。例如,有一次他写一封信给反对他的人说,“给你的东西应该是死亡埋葬许可书。你只要开口,我一定会协助你弄到这份许可书。”又有一次,他写信给一位编辑,谈到一名校对企图“改进我的拼字和标点”。他以命令的口气写着:“此后这方面的情形必须遵照我的底稿去做,并且要教那个校对把他的建议留在他那已经腐朽了的脑子里面。”
写这些可以刺痛别人的信,很让马克吐温感到痛快。这样做,他的气出了,而这些信件也没有引起任何不好的反应,因为他的太太已经悄悄地把这些信拿了出来,没有付邮,这些信根本就没有寄出去。
有一天,狼发现山脚下有个洞,各种动物由此通过。狼非常高兴,它想,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到各种猎物。于是,它堵上洞的另一端,单等动物们来送死。
第一天,来了一只羊,狼追上前去,羊拼命地逃。突然,羊找到一个可以逃生的小偏洞,从小洞仓皇逃窜。狼气急败坏地堵上这个小洞,心想,再也不会功败垂成了吧。
第二天,来了一只兔子,狼奋力追捕,结果,兔子从洞侧面的更小一点的洞里逃生。于是,狼把类似大小的洞全堵上。狼心想,这下万无一失,别说羊,与兔子大小接近的狐狸、鸡、鸭等小动物也都跑不了。
第三天,来了一只松鼠,狼飞奔过去,追得松鼠上蹿下跳。最终,松鼠从洞顶上的一个通道跑掉。狼非常气愤,于是,它堵塞了山洞里的所有窟窿,把整个山洞堵得水泄不通。狼对自己的措施非常得意。
第四天,来了一只老虎,狼吓坏了,拔腿就跑。老虎穷追不舍。狼在山洞里跑来跑去,由于没有出口,无法逃脱,最终,这只狼被老虎吃掉了。
留出一点余地,是自然的法则,是艺术的定律,也是生命的智慧。留出一点余地,友谊的大树才有伸枝展叶的空间,家庭的港湾才有吸波纳浪的怀抱,生命的律动才能积蓄起永不枯竭的动力。
察言观色,读懂领导眼神
一把坚实而牢固的锁稳稳地锁在大门上,板砖试图把锁打开,使出浑身解数,把自己砸开两半了,锁,依然纹丝不动;铁杆不甘示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将锁撬开。正当板砖和铁杆绝望之际,钥匙来了,只见它用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轻轻转了一下,锁就“啪”的一声被打开了。板砖和铁杆看得瞠目结舌,不约而同地问:“你力气没我们大,为什么轻而易举就把锁打开了?”钥匙说:“因为我会察言观色,了解它,摸透了它的心。”
人心隔肚皮,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一样。要想让他敞开心扉,光用暴力是无法解决的,就像板砖和铁杆一样,只懂得用武力来解决,一切都徒劳。唯有懂得察言观色,才能拉近自己与别人的距离,从而轻易地进入他人的心,了解他人。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我们在沟通时,有7%的效果来自于说话之内容,38%取决于声音(音量、音调、韵律等),而有55%取决于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所以,在解读他人心意时,重要的不只是他说了些什么,更要紧的是他怎么说。
另外,我们也发现,肢体语言往往比口语沟通内容更具可信度。换句话说,要伪装语言符号容易,但伪装身体符号就困难多了。这也正解释了为何在前面的例子中,一个沟通高手应该会特别重视身体所透露的讯息。
一个举人经过三科,又参加候选,得了一个山东某县县令的职位。第一次去拜见上司,想不出该说什么话,沉默了一会,忽然问道:“大人尊姓?”这位上司很吃惊,勉强说了姓某。县令低头想了很久,说:“大人的姓,百家姓中所没有。”上司更加惊异,说:“我是旗人?贵县不知道吗?”县令又站起来,说:“大人在哪一旗,”上司说:“正红旗。”县令说:“正黄旗最好,大人怎么不在正黄旗呢?”上司勃然大怒,问:“贵县是哪一省的人?”县令说:“广西。”上司说:“广东最好,你为什么不在广东?”县令吃了一惊,这才发现上司满脸怒气,赶快走了出去。第二天,上司令他回去,任学校教职。究其原因,便是不会察言观色。
所以,如果你我看不懂他人的脸色,就甭想读的出对方的心声。而在职场的人际互动过程中,这个懂得看脸色的能力就更为重要,不论是跟上司要求加薪,或是与客户谈判价钱,你都需要敏锐的观察力来解读对方心意,才能知所进退,而圆满达成任务。
杨涛和刘克是同事,他们两个工作都很努力,业绩也都很出色,不同的是杨涛平时善于观察上司的举动,并主动接近上司,而刘克则从不知道主动接近上司。
平常他们的经理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在工作上也颇得心应手。可是,这一天,他显露出悲伤的脸色,他虽不说出来,一直在努力地抑制,可总会自然而然地在脸上流露出苦恼的表情。为了不让部下知道,表面极力装得若无其事。午餐后,他用呆滞的眼望着窗外,他那迷惑的脸已失去了朝气。这些微妙的脸色和表情变化都被细心的杨涛看在眼里,他尽最大的努力,找出领导真正苦恼的原因,并关切地对经理说:“经理,家里都好吗?”以假装随意问安的话,来开启他的心灵。
“不!我正头痛呢,我太太突然病倒了!”
“什么?你太太生病了!现在怎么样?”
“其实也不需要住院,医生让她在家中疗养。太太生病后,我才感到诸多不便。”
“难怪呢!我觉得经理你的脸色不好,我还以为您有什么心事,原来是您太太生病了。经理您也要注意身体呀!”
“想不到你的观察力这么敏锐,我谢谢你的关心。”
经理一面说着,脸上一面露出从未有过的笑容,在人最脆弱的时候去安慰他,这才是当部下的人应有的体谅和善意。聪明的杨涛就知道这个道理。
不久,杨涛便被经理提升为主管,工资也提高了,而刘克还在原岗位上努力地工作着。
察言,是识人的关键。一个人的言辞能透露他的品格,通过对方的言谈你能了解他的地位、性格、品质以及内心情绪。因此,领会弦外之音是“察言”的关键所在。观色,有如“看云识天气”,从对方的表情、面相、打扮、动作以及看似不经意的行为,敏锐细致地观察,可在第一时间掌握对方的意图,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从而随机应变,做出正确的反应。
和上司打交道时,对其眼手的观察,能够让我们洞悉其内心,例如:
(1)上司说话时不抬头,不看人。这是一种不良的征兆——轻视下属,认为此人无能。
(2)上司从上往下看人。这是一种优越感的表现——好支配人、高傲自负。
(3)上司久久地盯住下属看——他在等待更多的信息,他对下级的印象尚不完整。
(4)上司友好和坦率地看着下属,或有时对下属眨眨眼——下属很有能力、讨他喜欢,甚至错误也可以得到他的原谅。
(5)上司的目光锐利,表情不变,似利剑要把下属刺穿。这是一种权力、冷漠无情和优越感的显示,同时也在向下属示意:你别想欺骗我,我能看透你的心思。
效仿对方动作,引发对方好感
在我们看言情片时,言情片中会经常发现这样的约会场面:一对甜蜜的恋人坐在茶馆或者咖啡厅,悠闲地品尝着香茶或咖啡。一方用手摸摸头发,另一方也用手摸摸头发;一方跷起二郎腿,另一方也跟着跷腿;一方捂着嘴笑起来,另一方也跟着捂着嘴笑;一方举起了杯子,另一方也随之举杯……他们的表情动作有什么特别吗?他们时不时地做着同一种表情或同一个动作,就像是镜外的人和镜里的影一样。
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你有什么感觉?
是不是感觉很温馨、很浪漫,感觉这两个关系亲密、相互爱慕、心心相通?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觉。为什么呢?因为他俩的步调是如此的一致。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种感觉是有道理的。人与人之间这种表情或动作的一致被称之为“同步行为”。“同步行为”不仅存在于恋人之间,在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也普遍存在。比如亲人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
一对感情笃厚的姐妹,同时看到一盆迷人的蝴蝶兰,一个张大嘴巴,说“哇!”,在同一时间,另一个的反应也一模一样;
一对心有灵犀的朋友,一起观看篮球比赛,眼看球就进了却又出了篮,两人异口同声地说,“再用点力就好了”;
一对志趣相投的同事,刚参加完讨论会,两人回到办公室,都带着笑容,频频向对方眨眼。
这些都是“同步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同步行为”意味着双方思维方式和态度的相似和相通。两人彼此把对方作为所效仿的对象,应该是相互或有相同的心理状态。
是什么诱发了人们的“同步行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肢体动作是“内心交流”的一种方式。两人彼此把对方作为所效仿的对象,应该是相互欣赏或有相同的心理状态。即双方的相互欣赏或看法一致诱发了他们的同步行为。换句话说,“同步行为”意味着双方思维方式和态度的相似或相通。一般而言,同步行为的一致性与双方关系的和谐度成正比。在双方的会面中,如果两个人关系和谐、相互欣赏,那么他们的同一行为会很多、很细微。反之,同一行为则很少。
不是吗?想想会议中人们的表情,对某种意见持赞成态度的人和持反对态度的人,是不是往往各自作出相反的动作?赞成的那部分人面带微笑,不断地点头示意;反对的那部分人紧锁着额头,紧闭着嘴唇……
再想想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情景:去商场购物或去某展览会参观,你看上了一件物品,另一个人也看上了这件物品,你俩一同走近这件物品,一边看一边发出“阵阵”的赞叹声,“真漂亮”,就几秒钟,你俩便互生好感,颇有点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人为地制造“同步行为”,可以赢得对方的好感,让双方的交谈在不经意间变得和谐愉快。作为下属,很多人都纳闷:为什么自己欣赏的领导也欣赏自己,自己不喜欢的领导也不喜欢自己?其实,这其中,“同步行为”就在发挥作用。你向领导传递了欣赏,领导感觉到了,对你有了好感,也试着以欣赏的眼光看你。由此推理,如果想得到领导的认可与欣赏,你首先应该认可、欣赏领导。你不妨这样做:与领导在一起时,当领导无意中做出某个动作时,你也跟着做某个动作;领导做出某种表情,你也以同样的表情回应。
恰当批评有时比奉承更有效
小霞博士刚毕业,在一家研究所工作。她上进心很强,不过年轻气盛,有些不谙世事。参加工作近一年了,“五一”前一天的下午,小霞一个人在办公室查资料,所长进屋找人,看到了小霞。
“到所里工作适应吧?”所长问。
“感觉收获挺大的,就是每天太紧张。”
“为什么紧张?”
“担心自己对业务不够熟,担心时间不够用,担心……”小霞抬头看看所长,把后半句话噎下了。
“还担心什么?”所长显然看出了小霞的犹豫,追问道。
“担心……”支支吾吾了半天,小霞终于鼓足勇气说:“担心被您骂。”
“不光是我,大家都觉得您太严厉了。”似乎怕所长怪自己,末了小霞又补了一句。
原来,所长才华横溢,学术成果丰厚,四十刚出头便成为了学科带头人,可是,他为人苛刻,常厉声责骂下属,甚至不让自己的研究生回家过年。
说完这话,小霞有些后悔,不料所长拉过身边的椅子,坐了下来。
结果,所长非但没有责备小霞,还与小霞促膝谈心,谈了足足一个半小时。小霞坦诚地谈了自己的工作感受,也谈了自己对所长某些做法的认识。
此后不久,同事们开始议论,所长似乎换了一个人,对下属的态度完全变了。而小霞,得到了所长的赏识与信任,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业务能力也提高很快。
所长为什么会想到与小霞促膝谈心?为什么会赏识并信任小霞呢?原因很简单,小霞说了一般人不会说、不敢说的话。
因为“担心被您骂”、“不光是我,大家都觉得您太严厉了”这两句话,所长平时是听不到。虽然大家对他对待下属与学生的做法有很多不满,但谁也不敢讲。下属不敢,他的研究生就更不敢讲,得罪了导师而毕不了业的研究生并不是没有。
《三国演义》第48回中,曹操与周瑜交战,正为己方不善水战而心急火燎,难免一败涂地。他听信了庞统的连环计,以为良策,于是“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欲使“人可渡,马亦可走”,从而船只能够稳如平地,“大小水军,并无疾病,安稳成功”。
第二天,观看大军的排练后,曹操心中大喜,认为打败周瑜指日可待。于是,他升帐召集手下开会,说道,“铁索连舟,果然渡江如履平地”,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众将都随声附和。此时,头脑清醒的程昱站出来说,把船连在一起,平稳是平稳,但是如果周瑜他们“用火攻,难以回避”,因此不可不防啊。程昱的忧虑却遭到了曹操的耻笑。曹操断定冬天只有西北风,没有东南风,因此按照双方的地势,火攻是不可能的。众将“皆拜伏”,齐赞丞相的高见就是妙啊,我等是万万比不上的。
熟悉《三国演义》的读者都知道,这个决策最终导致了曹操败走华容道,兵力大减,士气也受到了严重打击。曹操足智多谋,手下多是能人谋士,这个决策团队应该说是相当高质量的。为什么会犯如此的错误呢?从心理学角度看,曹操及其团队所犯的这种决策错误被称为“群体盲思”。
“群体盲思”的概念最先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简尼斯在1972年提出来的。通过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分析,包括对当时官方记录(如总统内阁成员的会议记录)的检查,简尼斯认为决策中的“群体盲思”倾向是导致猪罗湾事件、越战升级、朝鲜战争等重大失误的罪魁祸首。这个结论引起了美国国内的轩然大波。从此,“群体盲思”(或称群体思维)便进入了管理学和决策学的视野。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很器重才子,也虚心求学。有一次,他把他写的诗拿给布瓦洛看,想听取布瓦洛的意见。
这位著名的诗人、评论家对路易十四说:“陛下,没有什么事是您办不到的,陛下打算写一些拙劣的诗,写出来的果然句句都是如此。”
如果能够摆脱群体盲思的影响,在别人都盲目奉承时,你能适时提出批评意见,会给领导留下深刻而良好的印象。
利用优势互补形成吸引力
当双方的个性或需要及满足需要的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社会心理学家西保和凯利认为:两人相处,对双方都有助益(互补),或彼此都有友好的意愿(相悦),或彼此发现有类似的态度(相似)时,两人的交互关系就有继续维持的可能。互相补偿的范围包括,能力特长、人格特征,需要利益、思想观点四个方面。如性格外向、直率、主观武断、脾气暴躁的人与性格内向、耐心、脾气随和、思维周密的人配合工作时,由于能够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就易相互吸引,团结合作。
前苏联的一些心理学家,对气质相同的人合作的效果和气质不同的人合作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两个强气质的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常常因为对问题各执己见、争执不下而影响团结。两个弱气质的学生在一起,又常常缺乏主见,面面相觑,无可奈何。只有两个气质不同的学生组成的小组,团结搞得最好,学习效果也最显著。互补吸引律在地位不等、角色不同的上下级关系和家庭关系中体现得最突出。如,在官僚式上下级关系中,上级一般赏识的是能在大的方面听从他的颐指气使,而在小的方面又能灵活运用、善于发挥、切实起到助手作用的下级。在传统的夫妻关系中,主动支配型的男性与被动顺从型的女性能够“夫唱妇随”,幸福和睦。互补为什么会吸引呢?这是因为人们都有追求自我完善的倾向,当这种追求个人无法实现时,便会设法从他人身上获得补偿,以达到个人需要的满足。但是,当交往双方的地位完全平等或角色作用相同时,人际吸引一般服从相似律。
同样,互补效应原理在觅友倾向中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往往是以一种不自觉的形式体现出来的。人们在交朋友的过程中,往往在不知不觉之中,遵循着取长补短的原则。例如:一个胖子喜欢和一个瘦子在一起活动;一个身材宽胖的男人,喜欢找一个身材苗条的姑娘为朋友,一个大大咧咧的汉子追求的东西,正是他所没有的东西。有人说朋友之间寻找的是共同点,是你中之我。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并不尽然,古人云:一阴一阳谓之道,一个人对于和自己的各个方面几乎完全相似的人,有的只是同情与烦感。异性之间相互吸引的实质,正是一种互补的倾向。一个姑娘所吸引你的地方,不在于你们的兴趣爱好相同,其实质在于,在她的身上有着你所缺少的东西,反之亦然。
国外的研究认为,一个经理班子中,应有一个直觉型的人作为天才军师,有一个思考型的人设计和监督管理规程,有一个情感型的人负责联络和培养职员的责任感,并且最好还有一名冲动型的人实现某短期的任务。这种互补律得到的结果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从而实现人才群体的最优化,识人时不能不认识到这一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脾气暴躁的人和温和而有耐心的人能友好相处;活泼健谈的人和沉默寡言的人能成为要好的朋友,甚至发展成终生的伴侣。有人研究后认为,互补因素对人际吸引的作用,大多发生在友谊深厚的朋友之间,特别是异性友谊或夫妻之间。心理学家克克霍夫对已存在恋爱关系的大学男女学生,进行影响他们相互吸引的因素的探讨,结果发现:对短期的伴侣来说,推动吸引的动力,主要是彼此的相似价值观念,而驱使长期伴侣发展更密切关系的动力,主要需要的是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