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活学活用心理学
8842400000003

第3章 做个谦逊者才能赢得人心

做个谦逊者,不仅可以保护自己,与人和谐相处,也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

学会做个谦逊者,就是要不喧闹、不娇柔、不造作、不故作呻吟、不假惺惺、不卷进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你认为自己满腹才华,能力比别人强,也要学会藏拙。而抱怨自己怀才不遇,那只是肤浅的行为。

做人不要恃才傲物:当你取得成绩时,你要感谢他人、与人分享、为人谦卑,这可让他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如果你习惯了恃才傲物,看不起别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独吞苦果!请记住:恃才傲物是做人一大忌。

做人要圆融通达,不要锋芒毕露:功成名就需要一种谦逊的态度,自觉地在名利场中做看客,开拓广阔心境。

魅力不在完美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一个德才俱佳的人来说,适当地暴露自己一些小小的缺点,不但不会形象受损,而且会使人们更加喜欢他。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的“暴露缺点效应。”

英国的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下面的求职实验。

他以约翰和杰克为化名,分别为他们制作了求职用的履历表和推荐函。两份履历表的年龄、学历等容易完全一样,只是推荐函容易有一点小小的区别:约翰的推荐函几乎是完美无缺的,而在杰克的推荐函中多了一句话:“有时候,杰克可能会固执己见。”

然后,心理学家将约翰和杰克的履历表和推荐函寄给了50家大公司,请求找工作。50家大公司都同时收到了他俩的求职材料。结果,准备录用杰克的公司比录用约翰的公司要多得多。

为什么录用结果会出现这样的差别呢?心理学家通过进一步的调查研究,终于找到了其中的原因:收到求职材料的各大公司普遍认为,推荐函中有一句缺点的杰克,比完美无缺的约翰,让人感到更加可信。

心理学家通过求职实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完美的人或物,让人感到可爱;有缺点的人或物,让人感到可信。当一个人或物基本是美的,但稍有缺点,就会让人感到既可爱又可信。

社会心理学家对“暴露缺点效应”的解释是,一个人适当地暴露自己一些小的缺点,至少可以达到两个目的:①可使人们感到他也是个普通人,因而会觉得他是比较容易相处的,试想,谁愿意和一个“完美”的人相处呢?那样只会觉得压抑、恐慌和自卑,②可使人们感到他的真诚和对人的信任,因而会觉得他是可敬可爱的人。众所周知,“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有缺点。勇于将自己的缺点暴露,有时可能会使人失望,难受一阵子,但经过这“阵痛”之后,对他的缺点人们就会注意力下降,反而更多地注意他的优点,感受他的魅力。与此相反,倘若一个人拼命地显示优点,掩盖缺点,开始会给人们好印象,可一旦缺点暴露后,就会使人们更加难以接受,并给人以虚假猥琐的感觉。这正如一位先哲所说的那样:“一个人往往因为有些小小的缺点,而显得更加可敬可爱。”

学生对一位新来的老师感到有些好奇和畏惧。因此,这位老师故意在课堂上说:“我的字写得不好看,板书更差,小学时我的书法都不及格。”以此博得学生一笑,为的是很快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有时,他也会说:“如何,我的领带漂亮吗?”学生就会暗暗在心里想:“这老师真有趣,竟注意些小事,可见老师也是凡人。”学生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便产生了亲切感。

作为社会的人,其心灵世界是极其复杂、极其丰富的,人不可能是单一色的。高尔基曾说:“人们是形形色色的,没有整个是黑的,也没有整个是白的,好的和坏的在他们身上搅在一起了。”《三国演义》中,威震华夏的关云长因刚愎自用“大意失荆州”;精明干练的周公瑾竟气量狭窄以至在哀叹中英年早逝……这些千古流芳的风流才俊,每个人都带有些人格上的“残缺”,却丝毫不曾贬损他们各自的形象。

恰当暴露自身缺点,麻痹对手

人们普遍有一种心理,对比自己强大或与自己势均力敌的人怀有警惕心,对于比自己弱的对手则会放松警惕。因此,在很多时候,故意示弱可麻痹对手,松懈对方的戒备心理,最终战胜对手。

轮岛功一曾一度失败,失去了拳王宝座。他决心在下一次的比赛中将其夺回,于是便宣布向当时的拳王挑战。在比赛前夕,召开了记者会,记者们很惊讶地发现,轮岛功一全身裹着厚重大衣,脸上还戴着口罩,并且不停地咳嗽。在场的记者们都感到不安,在此重大比赛的前夕,这位老兄的身体竟然是这般的状况,可真是太不幸了。

反观他的对手——身体强健、非常自信,似乎还未比赛,人们已经知道了此次比赛到底谁胜谁负。

然而,比赛的结果却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拳王宝座竟然被轮岛功一夺了回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比赛前的轮岛功一的身体状况是真的很糟糕吗?不是,他在赛前记者招待会的表现是一种表演,是为了“故意示弱”以麻痹对手,松懈对方的戒备心理。

魏明帝时,曹爽和司马懿同执朝政。司马懿被升做太傅,其实是明升暗降,军政大权落入曹爽家族。

司马懿见此情景,便假装生病,闲居家中等待时机。

曹爽骄横专权,不可一世,唯独担心司马氏。正值李胜升任青州刺史,曹爽便叫他去司马府辞行,实为探听虚实。

司马懿洞悉实情,就摘掉帽子,散开头发,拥被坐在床上,假装重病,然后请李胜入见。

李胜拜见过后,说:“一向不见太傅,谁想病到这般。现在小子调做青州刺史,特来向太傅辞行。”

司马懿佯答:“并州靠近北方,务必要小心啊!”

李胜说:“我是往青州。不是并州!”

司马懿笑着说:“你从并州来的?”

李胜大声说:“是山东的青州!”

司马懿笑了起来:“是青州来的?”

李胜心想:“这老头儿怎么病得这般厉害?都聋了。”

“拿笔来!”李胜吩咐,并写了字给他看。

司马懿假装看了后才明白,笑着说:“不想我耳都病聋了!”

手指指口,侍女即给他喝汤,他用口去饮,又洒了满床。司马懿对李胜说:“我不行了,可我的两个孩子又不成才,望先生训导他们。如果见了曹大将军,千万请他照顾!”说完又倒在床上,喘息起来。

李胜拜辞回去,将情况报告给曹爽。曹爽大喜,说:“此老若死,我就可以放心了。”

从此,对司马懿不加防范。

李胜一走,司马懿就起身告诉两个儿子说:“从此曹爽对我真的放心了,只等他出城打猎的时候,再给他点厉害让他尝尝!”

不久,曹爽护驾,陪同明帝拜谒祖先。司马懿立即召集昔日的部下,率领家将,占领了武器库,威胁太后,削除曹爽羽翼,然后又骗曹爽,说只要交出兵权,并不加害于他。等局势稳定了,司马懿就把曹爽及其党羽统统处斩,掌握了魏朝军政大权。

司马懿的故事进一步说明。遇到与自己势均力敌的对手时,处处显出自己的强悍,会增加敌人的警惕心理,很难取胜。这时,如果能够抓住敌人骄纵的弱点,示弱与他人,让敌人掉以轻心,这样反而能够取胜。

正所谓“骄兵必败,哀兵必胜”,在很多时候,示弱恰恰是战胜对手的良策。在对手面前恰当得暴露自己的缺点,让对手产生轻敌的情绪,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承认错误,才能换取积极评价

当1986年底“伊朗门事件”在公众面前曝光,媒体揭露了美国总统里根的代表曾经秘密向伊朗伊斯兰教什叶派领袖霍梅尼出售武器。里根的第一反应是尽量进行遮掩,然后他又把责任推到他的国家安全助理头上,接着,他又把责任推卸给白宫办公厅主任唐纳德·T·里甘。里根的做法导致他在数个月中惨遭媒体围攻,并由此导致了国会调查。最终,4个月之后,在民意测验显示他的支持率降低20个百分点的情况下,他才承认了错误。由于在谁应当为向伊朗出售武器承担责任这个问题上含糊其辞、躲闪推诿,里根自己为自己挖下了陷阱。一点一点地,内幕被逐渐揭开;一点一点地,总统的信誉日益下降。

生活和工作中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但能否正视错误,敢于承认错误,却体现了一个人的心胸与涵养。多数人都会认为承认错误是承认自己的失败,脸面无光,难以启齿。其实错误被发现后,被别人所指出和纠正时,那时的脸面又何在呢?掩饰错误,在朋友之间,久而久之,会失去朋友;掩饰错误,在同事之间,久而久之,会失掉信任;掩饰错误,在家人之间,久而久之,不仅会失掉信任,更会失掉幸福!

敢于承认错误,不仅体现了一种美德,还会让你赢得他们更大的尊重。一位心理学家说:“一个人发展成熟的最明显的标志之一,是他乐于承担起由于自己的错误而造成的责任。有勇气和智慧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不简单的,尤其是在他们很固执和愚蠢的时候。我每天都会做错事,我想我一生几乎都会是这样。然而,我力图在一天里不把同一件事情做错两次,但要想在大部分时间里都避免这种错误,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可是,当我看见一支铅笔的时候,我就会得到一些宽慰。我想,当人们不犯错误的时候,人们也就用不着制造带有橡皮头的铅笔了。”

在法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卢梭的《忏悔录》中,记录着这样一件事:

卢梭小时候,家里很穷,为求生计,只好到一个伯爵家去当小佣人。伯爵家的一个侍女有条漂亮的小丝带,很讨人喜爱。一天,卢梭趁没人的时候,从侍女床头拿走小丝带,跑到院里玩赏起来。

正在这时候,有个仆人从他身后走过,发现了卢梭手中的小丝带,立刻报告了伯爵。伯爵大为恼火,就把卢梭叫到身旁,厉声追问起来。卢梭紧张极了,心想,如果承认丝带是自己拿的,那他一定会被辞退。以后再找工作,可就更难了。他结巴了好大一会儿,最后竟撒了个谎,说丝带是小厨娘玛丽永偷给他的。伯爵半信半疑,就让玛丽永过来对质。善良、老实的小玛丽永一听这事,脑瓜子顿时懵了,一边流泪,一边说:“不是我,绝不是我!”可卢梭呢?却死死咬住了玛丽永,并把事情的所谓“经过”编造得有鼻子有眼。这下子,伯爵更恼火了,索性将卢梭和玛丽永同时辞退了。当两人离开伯爵家时,一位长者意味深长地说:“你们之中必有一个是无辜的,说谎的人一定会受到良心的惩罚!”

果然这件事给卢梭带来了终身的痛苦。40年后,他在本人的自传《忏悔录》中坦白说:“这种沉重的负担一直压在我的良心上……促使我决心撰写这部忏悔录。”“这种残酷的回忆,常常使我苦恼,在我苦恼得睡不着的时候,便看到这个可怜的姑娘前来谴责我的罪行……”

人都会犯错误,对待错误的态度常常显示一个人的品格。敢于忏悔,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才不会被错误玷污你的形象。

罗斯福这样伟大的人物,也从来不怕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他还在纽约警备团第18中队当队长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这种高贵的品性。曾经和他在同一个队里待过的一个中尉说:“当罗斯福带队练操的时候,他常常会在中途这样喊一声:‘停一下’!”“他边喊,边从裤袋里拿出一本教练手册来,当着全队所有人的面,翻到某一页,找出他所要找的内容来,认真读了一遍,然后对我们说:‘刚才我做错了一点,本来应当是这样做的。’像他这样极端诚恳的人实在不多。有时候,对他的这种行为我们常常忍不住要笑出声来。”在他当纽约市市长的时候,在一次更为严重的情形中,他也显示出了这种特性。经过他提议和努力的一个议案在国会通过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判断错了,能够勇敢而主动地承认自己的失误。“我感到很惭愧,”他当着国会议员的面承认说。

从这里我们看出,寻找托辞为自己开脱,并不是罗斯福的习惯。相反,他能直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尽量去纠正它。他这样异常坦白的人,得到了美国人民的钦佩。

芝加哥的医学专家玛威尔逊说:“我宁愿让一个人犯错误,而不喜欢他为自己的错误找托辞来回避责任,只要他第二次不犯同样的错误。托辞是一种危险的东西,容易使人养成很坏的习惯。一个从不找托辞逃避责任的人,虽然工作不一定都做得很好,但他总是会尽力地往好的方面去做。”

多提反对意见,让你价值更高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罗德·西格尔有一个出色的研究,题目是“改宗的心理学效应”。研究表明,在一个问题对某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时候,如果他在这个问题上能使一个“反对者”改变意见而和自己的观点一致,他宁愿要那个“反对者”,而不要一个同意者。简言之,“改宗效应”证明,人们喜爱改变观点者甚于喜爱一向忠实于自己观点的人。因此,你要增加给予别人的吸引力和喜欢的程度,就不能扮演一味奉承、唯唯诺诺的“好好先生”角色,而应当扮演好敢于直言是非的批评者角色。“改宗效应”向我们昭示的道理是:某些没有是非观念的“好好先生”之所以被人瞧不起,乃是因为他们给人一种没有能力的感觉;而不少敢于直言是非,勇于开展批评的人,最终所以能受到人们的喜爱,乃是因为他们给人一种富有才能的感染力。

“改宗效应”说明了为什么那些没有是非观念的“好好先生”被人瞧不起,而那些敢于开展批评的人,最终却受到人们的喜爱。因为,“好好先生”给人一种没有能力的感觉;敢于直言是非者给人一种富有才能的感觉。

这也是为什么,愈是高高在上的人,愈是听惯了奉承话的人,愈可能对那敢讲话、不按牌理出牌的人觉得“新鲜”,甚至有些“佩服”。

唐代武则天对骆宾王的态度也同出一撤。

骆宾王曾作文把武则天骂成惑主乱伦的蛇蝎毒妇。

当武则天看到文章的时候,气得七窍生烟,不过她气归气,居然问文章是谁写的,然后骂宰相:“世上有这样的人才,怎么居然没发现,让他流落在外?”

人心可真是奇怪啊,不过,想想,如果是你,一天到晚只听到四周人的赞美,突然有一天来个胆大的,公然指出你的些许不是,你是不是会大吃一惊,对这个人刮目相看?你是不是想从他那儿听到更多你原先听不到的话?听了那些话,你是不是会认为这个人“胆大、心细、值得信任”?即便他的话令你有些不快,你也极有可能自思,然后找机会重用这个人。

许多胆大心细的人,就是这样莫名其妙地由“主子”旁边突然冒了出来。

记住:在那些听惯了奉承话、高高在上的人物面前,要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就不能扮演一味奉承、唯唯诺诺的“好好先生”角色。在必要时提出中肯而委婉的批评,更可能让他们认识你、赞赏你、信任你。

这些人物,可能是对你没有多少了解的领导,可能是某个小瞧你的同事,也可能是某个自以为是的办事员。

“改宗心理效应”,人们喜爱改变观点者甚于喜爱一向忠实于自己观点的人。假如一个问题对某人来说十分重要,如果他在这个问题上能使一个“反对者”改变意见而和自己的观点一致,他宁愿要那个“反对者”,而不要一个同意者。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没有是非观念的“好好先生”被人瞧不起,而那些敢于开展批评的人,最终却受到人们的喜爱。

别总往自己脸上贴金

心理学有一个叫“归因偏差”的概念,指的是认知者系统地歪曲了某些本来是正确的信息,有的源于人类认知过程本身固有的局限,有的则是由于人们不同的动机造成的。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科学家”,具有探究事情原因的倾向。而且,在归因时,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防御倾向。如果自己成功了,找主观原因,特别是特质方面的原因,诸如能力高什么的;倘若自己失败了,找客观原因,特别是情境方面的原因,诸如运气不好、晚上休息不好、题目范围太广或者考试环境嘈杂等。反过来,对别人则没有这么厚待了,别人成功了,说是客观的情境原因,如机会好云云;倘若别人失败了,则说是主观的特质原因、诸如能力低下、只知道死啃书本之类的。这种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而否定自己对失败负有的责任的倾向性成为自我服务偏差。说白了就是“往自己脸上贴金”。

旧时有一位私塾先生,自诩文章高明。他与自己的弟子们一道连续几届参加科举考试,但每次都是弟子们中举,自己却名落孙山。一次,主考大人宴请社会绅士名流,会上谈及此事。主考大人问他这是什么道理,他愤愤然吟诗道:“文章不如我,造化不如他。”说罢,扬长而去。

有些人总是喜欢把自己吹嘘得很高贵。要知道,一个人不管把自己说得有多么了不起,总会有人知道底细的。所以,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自己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要总往自己脸上贴金,贴不好反而会遭到别人的耻笑。

有一次,苍蝇和蚂蚁剧烈地争论着:它俩究竟谁更高贵、更值得赞美?

苍蝇将自己吹捧得几乎上了天,然后它对蚂蚁说:“下贱的小虫,难道你真以为可以同我们相比?你住在草丛和树叶之中,而我住的却是宫殿;我分享着皇帝的御食,而你只能啃啃可怜的麦糠麸;你只能从地下吸水解渴,而我却在金杯银盘畅饮琼露玉液;哪里屠宰祭神的牲口,我总是第一个尝到它的心肝五脏;我可以坐在国王的头上;无论怎样高贵美丽的女人,我都能随意抚摸她的皮肤,还能吻吻她那甜蜜的双颊呢。这一切,你大概听都没有听到过。哼,看看我们,谁不鄙视你的家族!”

蚂蚁冲着苍蝇说:“你呀,真是不知羞耻。你怎么还敢吹嘘自己那些丢脸的丑事!你说说,有谁喜欢你去接近他?你是受到国王和美丽的太太们怎样接待的?他们欢迎你去吗?无论你飞到哪里,谁不讨厌你?谁不将你当作可恶的敌人追打驱赶?难道你没有看到人们制作各种用来赶你的拍子和扫帚吗?只是在夏天你还可以神气活现,但一到冬天,你连飞都飞不动了。而我呢,任何时候都很健康,欢欢乐乐地过着日子,无忧无虑生活在草丛和树叶之中。”

然而,在当今激烈竞争的人际关系中,如果不懂得为自己“评功摆好”,即使肚子里真有货色也是枉然。要实干,也要会适时地往自己脸上贴金。贴金术的核心技术有如下几点:①闪光不太经常,却能总有新鲜才华示人,让人觉得你是不可多得的宝贝;②有粉向脸上抹,平时便多找机会,看似不经意地露一手,或敢于说一鸣惊人之语;③得不到的东西既然最好,你便应深居简出,保持神秘,不随便允诺请求,让他人“胃口”常开;④发掘自身特点,所谓“不沾富贵就讲品位”,扬己之长,避己之短。

取得成就,莫忘感恩

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他的推销进行得很不顺利,傍晚时他疲惫万分,饥饿难耐,绝望地想放弃一切。走投无路的他敲开一扇门,希望主人能给他一杯水。开门的是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她笑着递给了他一杯浓浓的热牛奶。男孩含着眼泪把它喝了下去,从此对人生重新鼓起了勇气。

许多年后,他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一天,一位病情严重的妇女被转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医院。大夫顺利地为妇女做完手术,救了她的命。无意中,大夫发现那位妇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饥寒交迫时给过他那杯热牛奶的年轻女子!他决定悄悄地为她做点什么。一直为昂贵的手术费发愁的那位妇女硬着头皮办理出院手续时,在手术费用单上看到的是这样七个字:手术费:一杯牛奶。

感恩是一种心理活动。其中,感动是人体表情和肢体的情绪变化,这只是一个初始阶段,而施恩、报恩则是行为选择的结果,真正的感恩其实是“感”和“恩”的两个过程。“感”是体验感受,通过人的感受认知世间的人与事,也就是知恩的阶段。但有认知是不够的,人的思想与情感假如对他人的帮助没有经历认同的过程,就无法达到施恩、报恩的彼岸。或许只是暂时的感动,没有得到及时反复巩固,久而久之便淡忘了。可见,从“感”到“恩”有一个质的飞跃过程,也就是体现在人的知、情、意、信、行相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五个心理因素在感恩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具有各自的作用,一般以知恩为开端,情感诉求为桥梁,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为条件,崇高信念为支撑,行为习惯为归宿。但由于这五个心理因素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相互渗透性,加上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自身基础不同,因而在感恩教育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知、情、意、信、行不平衡的现象。所谓言行一致与言行不一致、通情达理与通情不达理、知恩与图报的统一和背离、行为习惯的持之以恒和浅尝辄止等,都是这五个心理因素的平衡与不平衡表现。

在一个闹饥荒的城市,一个家庭殷实而且心地善良的面包师把城里最穷的几十个孩子聚集到一块,然后拿出一个盛有面包的篮子,对他们说:“这个篮子里的面包你们一人一个。在上帝带来好光景以前,你们每天都可以来拿一个面包。”瞬间,这些饥饿的孩子仿佛一窝蜂一样涌了上来,他们围着篮子推来挤去大声叫嚷着,谁都想拿到最大的面包。当他们每人都拿到了面包后,竟然没有一个人向这位好心的面包师说声谢谢,回头就走了。但是有一个叫依娃的小女孩却例外,她既没有同大家一起吵闹,也没有与其他人争抢。她只是谦让地站在一步以外,等别的孩子都拿到以后,才把剩在篮子里最小的一个面包拿起来。她并没有急于离去,她向面包师表示了感谢,并亲吻了面包师的手之后才向家走去。第二天,面包师又把盛面包的篮子放到了孩子们的面前,其他孩子依旧如昨日一样疯抢着,羞怯、可怜的依娃只得到一个比头一天还小一半的面包。当她回家以后,妈妈切开面包,许多崭新、发亮的银币掉了出来。妈妈惊奇地叫道:“立即把钱送回去,一定是揉面的时候不小心揉进去的。赶快去,依娃,赶快去!”当依娃把妈妈的话告诉面包师的时候,面包师面露慈爱地说:“不,我的孩子,这没有错。是我把银币放进小面包里的,我要奖励你。愿你永远保持现在这样一颗平安、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诉你妈妈这些钱是你的了。”

感恩,来自于心理的满足,来自于对人对事的宽容和理解,来自于回报他人和社会的良好心态。感恩,能够促进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感恩,使人少些抱怨,少些仇恨,少些对抗,多些宽厚,多些友善,多些快乐,使人拥有积极的人生观,健康的心态,善待他人的误解与错误。

虚心让你学到更多

爱因斯坦是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然而,就是像他这样的伟人,在有生之年还是不断地学习、研究,活到老,学到老。有人去问爱因斯坦,说:“您可谓是物理学界空前绝后的人物了,何必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呢?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爱因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找来一支笔一张纸,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对那位年轻人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知识是无边无际的,对于小圆,它的周长小,即与不知领域的接触面小,它感受到自己未知的东西少;而大圆与外界接触的这一周长大,所以更感到自己未知的东西多,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扁鹊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20世纪中国教育家和文化先驱之一蔡元培先生曾有过这样一件轶事:一次伦敦举行中国名画展,组委会派人去南京和上海监督选取博物院的名画,蔡先生与林语堂都参与其事。法国汉学家伯系和自认是中国通,在巡行观览时滔滔不绝,不能自己。林语堂注意观察蔡先生的表情,他不表示赞同或反对意见,只是客气地低声说:“是的,是的。”一脸平淡冷静的样子。后来伯希和若有所悟,闭口不言,面有惧色。林语堂后来在谈到蔡元培先生时还就伯希和一事感叹说:“这是中国人的涵养反映外国人卖弄的一幅绝妙图画。”

有一位智者曾写下这样几句话:“对上级谦逊,是一种本分;对平级谦逊,是一种和善;对下级谦逊,是一种高贵;对所有的人谦逊,是一种安全。”

据说有一次徐悲鸿正在画展上评议作品,一位乡下老农上前对他说:“先生您这幅画里的鸭子画错了。您画的是麻鸭,雌麻鸭尾巴哪有那么长的?”原来徐悲鸿展出的《写东坡春江水暖诗意》,画中麻鸭的尾羽长且卷曲如环。老农告诉徐悲鸿,雄麻鸭羽毛鲜艳,有的尾巴卷曲;雌麻鸭毛为麻褐色,尾巴是很短的。徐悲鸿接受了批评,并向老农表示深深的谢意。

谦逊能够克服骄矜之态,能够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人们所尊敬的是那些谦逊的人,而绝不会是那些爱慕虚荣和自夸的人。一个懂得谦逊的人是一个真正懂得积蓄力量的人,谦逊能够避免给别人造成太张扬的印象,这样的印象恰好能够使一个员工在生活、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与能力,最后达到成功。

适当地从众让你拥有好人缘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某石油富翁来到天堂,发现里面的座位被其他的石油富翁们占满了,里面没有了空余的座位,聪明的富翁顿生一计,大声喧哗道:地狱里发现了大量的石油储量,于是其他的富翁一哄而散,朝地狱的大门奔去,天堂霎时空空如也,只留下了该富翁。此时天使拍拍富翁肩膀,微笑说道,你是最聪明的人,现在所有的座位都是你的,你甚至可以躺着。些许时间,富翁不安起来,因为去地狱的其他富翁到现在一个也没有回来,莫非地狱真的有石油。富翁头也不回地朝地狱奔去。

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来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从众心理有时是个人为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与群体发生冲突,增强自身安全感的一种手段。所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从众心理最好的例证。一般来说,从众心理带有被迫性,它是一种在外来压力的情况下而做出符合群体要求的行为,并非出于个人的自觉自愿。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有的人对“从众”持否定态度。其实它具有有两重性: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成规;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即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如误会等。不仅如此,在客观存在的公理与事实面前,有时我们也不得不“从众”。如“母鸡会下蛋,公鸡不会下蛋”——这个众人承认的常识,谁能不从呢?在日常交往中,点头意味着肯定,摇头意味着否定,而这种肯定与否定的表示法在印度某地恰恰相反。当你到该地时,若不“入乡随俗”,往往寸步难行。因此,对“从众”这一社会心理和行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认为“从众”就是无主见,“墙上一棵草,风吹一边倒”。

自然,生活中,我们要扬“从众”的积极面,避“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判断能够正确,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凡事或都“从众”或都“反从众”都是要不得的。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设计了一个典型实验,证明在群体的压力下会产生顺从或从众的行为。他以大学生为测验对象,编成若干个试验组,每组9人,其中只有一个是真正地被试验者,其他人则是事前布置好故意做出错误判断的“陪衬者”。让他们同时看两张卡片,左边的一张只画一条线段,右边的一张则画有A、B、C三条长短不同的线段,其中有一条线的长度与左边卡片所画的长度相等,让大家比较三条直线的卡片上,哪一条与左边卡片画的直线长短相等。

阿希曾组织了多次这样的实验,统计分析表明,有37%的人,放弃了自己的正确判断,而顺从群体的错误判断。在多次的实验中发现:在不设“圈套”的条件下,进行单人一组的测验,判断错误小于1%;当个人遇到群体内一个成员做出不准确的回答时,他能坚持自己的正确答案;当组内出现两个成员做出错误的回答时,就产生了群体影响,这时被试者接受错误回答的人次就达13.6%;在群体压力来自三个人做出错误回答时,被试者错误回答珠比率就达到31.8%。

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1)有利于集中全力达成共同目标,至少使成员不拖后腿,特别是当前竞争的现实,机遇与挑战同时存在,对瞄准了问题,能适时地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获得更大的效果。

(2)有利于增强集体意识,在群众中大家同心协力,交流互补,产生新的思维方法,形成新的力量,后进赶先进,先进再先进,即便群体内有个别不太自觉的后进者,也能在从众行为的影响下,促使其改变观念与行为,使之符合群体的目标。

(3)有利于良好作风、习惯的养成。管理者要善于运用从众行为的积极作用,培养良好作风、习惯。在一个企业内部如果树立几个典型,那么就可以带动身边一部分人,如果这群人都这么干,那就会使另一部分人产生从众心理,从而带动所有人去积极工作。

请记住:满招损,谦得益

富兰克林是美国的政治家、科学家、《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他在合众国创建时,曾留下了许多功绩,故有“美国人之父”之称。

有一次,富兰克林到一位前辈家拜访。当他准备从小门进入时,因为小门低了些,他的头被狠狠地撞了一下。出来迎接的前辈告诉富兰克林:“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拜访我的最大收获。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时记得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不要忘了!”

从此,富兰克林牢牢记着这句话,并把“谦虚”列入一生的生活方针之中。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推崇谦逊反对骄傲,“满招损,谦受益”即是古圣先贤的谆谆教诲。一个人,不管他的学识才华本事如何,只要这个人足够谦虚,就会得到积极的评价,就有良好的人缘。相反,如果这人不懂谦虚之道,不幸有点卖弄聪明,恃才自骄,那肯定会人见人厌,甚至招致旁人的嫉妒打击,为自己招来祸害。

《尹文子·大道上》载,齐国有个黄公,喜欢谦虚。他的两个女儿都是少有的美女,黄公却习惯用谦辞贬低她们,说她们丑陋不堪,以致两个女儿过了适宜的婚龄却没有人来聘娶。卫国有个鳏夫,冒失地把黄公的一个女儿娶了回去,一看是绝色佳人,以后逢人就说:“黄公喜欢谦虚,有意贬低女儿,故意说她们长得不美。”于是人们争着送礼求婚,把另一个娶去。

才识、学问愈高的人,在态度上反而愈谦卑,希望自己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具有容人的风度,和接受批评的雅量。反之,我们对于自己并不在行的事情,就不要随便发表议论,听在专家耳里,不是益发显出你的肤浅吗?

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的第三任总统。1785年他曾担任美国驻法大使。一天,他去法国外长的公寓拜访。

“您代替了富兰克林先生?”法国外长问。

“是接替他,没有人能够代替得了富兰克林先生。”杰斐逊谦逊回答说。

杰斐逊的谦逊给法国外长留下了深刻印象。

显示自己是一个危险的、十分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它会使你把大量精力放在显示成果、自吹自擂,或试图让他人信服你的个人价值方面。而夸夸其谈、自吹自擂通常会使你骄傲自满,把荣誉当做自我欣赏的装饰品,冲淡你的成就或在你引以为自豪的东西上的肯定错误的感觉。

其实,自高自大、自傲也是缺乏包容心的一种表现。一个人如果稍稍有一点可怜的成就,于是耳朵就不灵光了,眼睛也花了,路也不会走了,因为他开始自我膨胀、发烧了;自以为写了两篇文章就成了作家,演了两部电影就成了电影明星,唱了两首歌就成了歌星……

自嘲,让你轻松搞好人际关系

如果说幽默是智慧和力量的结晶,那么自嘲则是智慧和勇气的结果,鲁迅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时候是更无情地解剖自己。”解剖自己需要勇气,自嘲同样需要勇气,一个敢于自嘲懂得自嘲的人,必定是个自信的人、人际关系良好的人。

张大千第一次见到心仪已久的梅兰芳时,紧紧握着他的手说:“您是君子,我是小人。”见梅兰芳吃惊的样子,他又接着说道:“您是唱戏的,动口;我是画画的,动手。君子动口不动手,所以您是君子我是小人。”张大千这番寓意深刻的自嘲,不仅给梅兰芳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也博得在场宾客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笑声,张大千的交际魅力成为千古美谈。

其实,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不乏自嘲的人,他们好比是人际中的润滑剂,给单调的生活增添缤纷色彩和无穷乐趣。心理学家认为,懂得自嘲的人,不但生活得快乐,有自信,心胸和气度也更宽广。自嘲不仅是一剂减压和松弛心态的良药,还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

里根总统访问加拿大,在一座城市发表演说。在演说过程中,有一群举行反美示威的人不时打断他的演说,明显地显示出反美情绪。里根是作为客人到加拿大访问的,作为加拿大的总理。皮埃尔·特鲁多对这种无理的举动感到非常尴尬。面对这种困境,里根反而面带笑容地对他说:“这种情况在美国是经常发生的,我想这些人一定是特意从美国来到贵国的,可能他们想使我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听到这话,尴尬的特鲁多禁不住笑了。

有魅力的人各有不同,但他们的共同点是能用轻松的方式化解自己一段尴尬的处境。

美国一位很富态的女演员,在人们谈起体态时经常开自己的玩笑说:“我不敢穿上白色泳衣去海边游泳,否则飞过上空的美国空军会大为紧张,以为他们发现了古巴。”

善于自嘲的人,往往是富有智慧和情趣的人,也是勇敢和坦诚的人,更是把自己和人生都看得很明白的人。

郑渊洁是个善用自嘲的人。当记者问他“为什么选择写童话”时,他说“我是懦夫,不敢像刘胡兰那样为改变世界献身,就通过写童话逃避现实。”当记者问他“为什么创办《童话大王》月刊”时,答曰“我心胸特别狭窄,已经狭窄到不能容忍和别的作家在同一报刊上同床共枕。”当记者向他表示“你一个人将《童话大王》月刊写了20年,不可思议”时,他淡然一笑:“这是懒惰的表现。写一本月刊写了20年都不思易帜,懒得不可救药。”

如何妙用幽默这副“润滑剂”?幽默一直被人们称为只有聪明人才能驾驭的语言艺术,而自嘲又被称为幽默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能自嘲的必须是智者中的智者,高手中的高手。自嘲是缺乏自信者不敢使用的技术,因为它要你自己骂自己。也就是要拿自身的失误、不足甚至生理缺陷来“开涮”,对丑处、羞处不予遮掩、躲避,反而把它放大、夸张、剖析,然后巧妙地引申发挥、自圆其说,取得一笑。

富兰克林想做一个实验:用电流电死一只火鸡。不料接通电源后,电流竟通过了他自己的身躯,将他击昏过去。醒来后,富兰克林说:“好家伙,我本想弄死一只火鸡,结果却差点电死一个傻瓜。”

英国化学家戴维曾是大科学家法拉第的先生,他支持法拉第的发现,并提供了帮助。当然他自己也取得了科学上三大重要成就——电解法分离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确定氯是元素、发明安全灯。但当人们称颂他的发现时,他却说:“不!不!我一生最大的发现是法拉第。”

幽默作家班奇利,在一篇文章中谦虚地谈到他花了15年时间才发现自己没有写作才能。结果一位读者来信:“你现在改行还来得及。”班奇利回信说:“亲爱的,来不及了。我已无法放弃写作了,因为我太有名了。”

没有豁达、乐观、超脱、调侃的心态和胸怀,是无法做到自嘲的。可想而知,自以为是、斤斤计较、尖酸刻薄的人难以望其项背。自嘲谁也不伤害,最为安全。你可用它来活跃谈话气氛,消除紧张;在尴尬中自找台阶,保住面子;在公共场合获得人情味;在特别情形下含沙射影,刺一刺无理取闹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