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1)子:古代对人的一种尊称,通常指那些有道德、有学问、有地位的人。这里是尊称孔子。
(2)曰:读音“yuē”,说。文言文中,表达“说”的意思时,通常用“曰”。
(3)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复习、温习的意思。
(4)说:读音“yuè”,通“悦”,喜悦、高兴。
(5)愠:读音“yùn”,发怒、生气。
(6)君子:古代指地位较高的男子,如统治者或贵族。这里指人品高尚,道德完美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习时,常常温习,不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吗?有朋友远道而来,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并不恼怒,这不正是一个君子的作为吗?”
(第二章)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注释】
(1)有子:姓有名若,字子有,鲁国(今山东肥城市)人,是孔子的学生,著名的“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比孔子小十三岁,另有一说小三十三岁,后者较可信。孔子去世后,他深受孔门弟子的敬重,被尊称为“子”,即文中的“有子”。《论语》一书中,记载孔子弟子时,一般都称其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
(2)弟:读音“tì”,通“悌”,敬爱兄长、顺从兄长。
(3)好:读音“hào”,喜好、喜爱。
(4)犯:冒犯、抵触。
(5)鲜:读音“xiǎn”,少。
(6)务:动词,指从事、致力于某项事务。
(7)与:读音“yú”,通“欤”。文言文句末的语气助词,常表示感叹、疑问、反问的语气。无实际意义。
【译文】
有子说:“一个人,如果他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又喜欢冒犯上级,那么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如果他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又喜好发动叛乱,那么这样的人是没有的。君子应该致力于根本性的基础工作,只有根本确立了,‘道’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这里所说的‘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可以称得上是‘仁’的根本了吧?”
(第三章)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注释】
(1)巧言令色:成语,常含贬义。指用花言巧语以及假装和气的面容,来迷惑、讨好他人。
【译文】
孔子说:“那种花言巧语、假装和气的人,是很少有仁义之心的。”
(第四章)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注释】
(1)曾子:姓曾(zēng)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县)人,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四十六岁,生于公元前505年,卒于公元前435年。被后世尊奉为“宗圣”,在孔门诸位弟子中,地位很高。
(2)省:读音“xǐng”,反省、检查。
(3)乎:文言文中的句末语气词,在这里表达疑问的语气。
(4)谋:出主意。
(5)交:交往。
(6)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从三个方面,多次地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我是不是尽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我是不是诚实相待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我是不是都复习了呢?”
(第五章)
【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注释】
(1)道:一本作“导”,动词,治理。
(2)乘:读音“shèng”,古代用四匹马拉的兵车叫“乘”。每一乘配备车上甲士三人,车下步卒七十二人,后勤人员二十五人,共计一百人。因此“乘”实际上是军事力量的体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大小常以兵车的数量来衡量。“千乘之国”是成语,指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是一个中等诸侯国的规模。
(3)敬:谨慎、慎重,不怠慢。
(4)节:节约、节俭。
(5)使:指导、指令。
【译文】
孔子说:“君王治理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应该慎重地处理国事,以获得人民的信任,节俭开支用度,爱护百姓,遵循时令来指导人民的劳动生产。”
(第六章)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
(1)弟子: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为人弟者与为人子者,一种是指徒弟、学生。此处当是前一种解释。
(2)入:古时父亲与儿子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儿子进入父亲的住所中,称为“入”。
(3)出:与“入”相对,指外出拜师学习。
(4)弟:读音“tì”,通“悌”,敬爱兄长、顺从兄长。
(5)谨:寡言少语,言行谨慎。
(6)汎:读音“fàn”,同“泛”,广泛。
(7)亲:亲近。
(8)仁:有仁德的人。
(9)文:泛指各种文化知识,主要指儒家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译文】
孔子说:“作为弟弟或者儿子,在家侍奉父母时,要孝顺;外出学习时,要尊敬兄长。为人处世,言行应该谨慎并且诚实守信,与众人广泛地友爱相处,同时亲近有仁德的人。只有先做到了这些,还有余力的时候,才再去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和技艺。”
(第七章)
【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1)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春秋末年晋国温地(今河南温县)人,另一说卫国人,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四十四岁,“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以文学著称。
(2)贤贤:第一个“贤”作动词,是尊重、崇敬的意思。第二个“贤”作名词,指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
(3)易:不看重。
(4)色:人外在的容貌、修饰。
(5)事:侍奉。
(6)致:奉献。
(7)言而有信:讲信用、守诚信,是一个成语。
(8)矣:读音“yǐ”,文言文中的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
【译文】
子夏说:“尊重有才德的人,而不看重他的容貌修饰;侍奉父母时,能够竭尽自己的全力;为君王做事时,能够奉献自身;与朋友交往时,能够诚实守信。即使他没有学习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是学习过了。”
(第八章)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注释】
(1)重:读音“zhòng”,庄重。
(2)威:威严。
(3)固:牢固。
(4)无:同“毋”,不要。
(5)友:动词,交朋友。
(6)惮:读音“dàn”,害怕、畏惧。
【译文】
孔子说:“君子言行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他的知识和学问也不会牢固。做人要讲求忠诚与信用。不要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
(第九章)
【原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注释】
(1)终:寿终,这里指丧事。
(2)追:追念。
(3)远:远祖、祖先。
(4)厚:淳朴、忠厚。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办理丧事,悲伤地追念先贤,这样,人民的德行、社会的风俗就会归于淳朴忠厚。”
(第十章)
【原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1)子禽:姓陈名亢,一字子禽,又字子亢,春秋时期顿子国(今项城市南顿镇)人,孔子的弟子,一说不是孔子的弟子。
(2)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弟子之一,与孔子的关系十分亲密,也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论语》中对他的言行记载较多。
(3)夫子:古时对学者、老师的尊称,这里是孔子门生对孔子的敬称。
(4)邦:国家。
(5)闻:了解。
(6)抑:表示选择的连词,即“还是……”。
(7)与之与:第一个“与”是动词,给予;“之”,代词,指孔子;后一个“与”是句末语气词,读音“yú”,通“欤”。
(8)其诸:大概、或者。
(9)异:区别、不同。
【译文】
子禽问子贡:“老师每到一个诸侯国,就一定会去了解那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自己求来的呢,还是别人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靠着他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的品性来获得这种资格的。老师这样求得的方法,大概与他人求得的方法是不同的吧。”
(第十一章)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释】
(1)志:志向。
(2)没:读音“mò”,通“殁”,去世。
(3)三年:“三”,虚数。“三年”指较长时间,不一定确指三年的时间。
【译文】
孔子说:“考察一个人,在他父亲在世时,要观察他的志向是什么;在父亲去世后,要观察他的行为;如果他能够很长时间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坚持的原则,那么这样的人可以称之为孝了。”
(第十二章)
【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1)用:应用。
(2)贵:重要。
(3)先王:古代的贤明君主。
(4)斯:这、这个。
(5)由:遵循、听从。
(6)行:行得通。
(7)节:调节、节制。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应该以恰到好处为最重要的原则。古代贤主明君治理国家,其美妙之处正在于此。不管大事小事,都遵循恰当合适这个原则。但是,如果有行不通的地方,只知道为了和谐而和谐,不用礼来协调,这也是行不通的。”
(第十三章)
【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注释】
(1)信:名词,信守的诺言。
(2)复:实践诺言。
(3)恭:恭敬。
(4)远:读音“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远离,意译为躲避。
(5)因:凭借、依靠。
(6)宗:主,可靠。
【译文】
有子说:“信守的诺言符合道义的要求,那么所说的话就可以兑现了。态度恭敬近乎于礼的要求,那么就可以避免耻辱了。所凭借和依靠的都是关系亲密的人,那么这样也就可靠了。”
(第十四章)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敏:敏捷而通达事理。
(2)就:靠近。
(3)有道:有道德的人。
(4)正:匡正、纠正、改正。
(5)焉:文言文中的语气词,无实际意义。
(6)好:读音“hào”,喜好、喜爱。
(7)也已:语气词,表达感叹的意味。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饭不求吃饱,居住的地方不求安逸,做事机敏而且通达事理,说话谨慎小心,接近有道德的人,以其长处纠正自己的不足,这样就可以称之为好学啦。”
(第十五章)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注释】
(1)谄:读音“chǎn”,谄媚、奉承。
(2)何如:怎么样。
(3)未:不。
(4)《诗》:即《诗经》,又称《诗三百》或《三百篇》,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5)云:动词,说。
(6)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古时把骨头加工成器物,称为“切”。“磋”,古时把象牙加工成器物,称为“磋”。“琢”,古时把玉石雕刻成器物,称为“琢”。“磨”,古时把石头打磨成器物,称为“磨”。组合在一起,就是形容一个人的文采好。后来形成“切磋琢磨”一词,引申为学术上的钻研、探讨。
(7)诸:“之于”的合音。
(8)往:已经发生的事情。
(9)来:即将发生的事情。
【译文】
子贡说:“如果一个人贫穷却不去谄媚奉承,富贵了也不骄傲自满,那么这样的人怎么样呢?”孔子说:“还算可以吧。但是却不如那些贫穷而依然快乐的,富贵了也仍然爱好礼仪的人。”
子贡说:“《诗经》里有一句,‘要像加工骨头、象牙、璞玉和石头那样,经过切磋琢磨,才能成为器物’,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端木赐啊,我可以开始与你讨论《诗经》啦,告诉你已经发生的事情,你就知道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第十六章)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
(1)患:担心。
(2)不己知: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不知己”,不知道、不了解自己。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