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耀志
挖掘品牌文化实质就是从文化中找到传播点来为产品销售服务。在此过程中,我们应避免落入“文化”的陷阱,毕竟,文化是一种艺术,仅有美感难以成为人们消费产品的理由。因此,要把文化作为载体,挖掘支持点,结合产品属性或者是服务特点,并且把给消费者带来的利益点统一起来,同时找到传播点来为产品销售服务,不断地传播和演绎品牌文化。这样才能把文化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当一个品牌成为某种文化的象征或者在消费者生活中形成习惯的时候,那么它的传播力、影响力和销售力是无法估量的,这也就是经营品牌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了。“做百年企业,树百年品牌”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相比于“正确地做事”,管理者更应该思考“做正确的事”。方向对了,选择走哪条路可以慢慢比较,但如果方向一开始就选择错误,无论选取路径时如何深思熟虑,结果都将是南辕北辙,事倍功半。
企业在解决了生存问题的前提下,未来市场增值将主要依靠品牌建设来实现,企业面临着一个从财富时代到品牌时代的大转折。要成功应对这种转折,更需要充溢智慧的解答。品牌关系着企业的长线发展,明晰的品牌发展方向指引品牌在更高层次上搭建传播手段,从而让品牌价值和品牌文化内涵得到进一步提升。
品牌是由具体的产品和抽象的文化组成的,品牌与产品的关系就如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一样,一个好的产品会为品牌的成长做出铺垫,相应地,一个好的品牌也会极大地促进产品的销售。品牌文化是由消费需求决定的,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纽带,通过对消费进行引导教化的渗透,最终实现“文化力”到“销售力”的转化。从产品上升到品牌,并不是单纯从形式购买上的改变,而是从利益购买提升到了倡导价值消费的高度。产品是品牌交易的最本质的东西 ,只有坚持始终如一的产品品质追求才会产生始终如一的优势品牌。在保证了优质的产品品质的前提下,品牌经营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地凸现出来了。
企业有了明晰的品牌发展路线,就要深入持续地提炼品牌的核心价值,挖掘品牌的文化内涵。
无论是近期经济回报,还是长期品牌塑造,企业如果没有找到文化的“锚点”,就会难以摆脱品牌建设中不明智的投资选择。这时,企业就要学会巧妙地、关联性地移花接木,实现品牌文化内涵的迁移,实现品牌内在基因与外在利益在形式上的统一。
企业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在筛选嫁接对象时要注意保持品牌内在的联系性与稳定性,避免落差过大引起的距离感。一旦造成距离感,那样就事倍功半了。对象确定后,就要在外在表现形式上通过系统整合实现统一。企业要在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之间找准契合点,提炼、挖掘融洽的传播主题、理念,选取恰当的传播途径进行市场渗透,必要时还需要以概念的打造灌输进行准入市场的前期铺垫,以先入为主的姿态占领制高点,以市场为导向展开深入而持久的地面攻击战,即兵家所谓的“攻心为上”。故此,对消费者展开的心理攻势,从认知到认可,再到信赖,辐射影响将带动更大的人群,实现产品价值、品牌价值、市场价值到消费价值的阶梯式递进,最终要以强大的销售力凸现品牌效应。
这就是在品牌塑造的过程中,通过赋予品牌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立鲜明的品牌定位,并充分利用各种强而有效的内外部传播途径形成消费者对品牌在精神上的高度认同,创造品牌信仰,最终形成强烈的品牌忠诚,从而为品牌战略的成功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挖掘品牌文化实质就是从文化中找到传播点来为产品销售服务。在此过程中,我们应避免落入“文化”的陷阱,毕竟,文化是一种艺术,仅有美感难以成为人们消费产品的理由。因此,要把文化作为载体,挖掘支持点,结合产品属性或者是服务特点,并且把给消费者带来的利益点统一起来,同时找到传播点来为产品销售服务,不断地传播和演绎品牌文化。这样才能把文化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当一个品牌成为某种文化的象征或者在消费者生活中形成习惯的时候,那么它的传播力、影响力和销售力是无法估量的,这也就是经营品牌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了。“做百年企业,树百年品牌”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风范、是一种信念、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力。有一种说法:几十人的企业靠老板,几百人的企业靠制度,几千人的企业靠文化。
我们在创业初期,靠的是几个核心人员的奋斗。而今天,我们在更多时候靠的是企业文化。我们的员工来自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需求。我们用什么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共同的价值观。这就是企业文化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