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晋商案例精选
8867800000003

第3章 企业内部结构

晋商与徽商是近代十大商帮中实力比较突出的两大商帮,但与徽商只在一地坐店经营的形式不同,晋商中实力较强的商号,尤其是票号普遍采取总分号制,即一般在山西的太谷、平遥、祁县等地设立总号,然后在全国主要经营地区设立分庄、分号。这样,晋商商号内部组织机构形式主要表现在总号与其各地分号的内部组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上。总号是上层机关,是全号经营与管理的中心机构,主要负责全号业务经营上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监督等工作;各地的分号是总号的下属业务部门,是受总号直接控制的派出机构。

总号设总经理(大掌柜)一人,为全号之领袖,负责全号内外一切事务;设副总经理(二掌柜、协理)一人,辅助总经理办理全号事务;设营业经理(三掌柜、管内事掌柜)一人,辅助副总经理工作,负责全号营业事宜。总号还设营业组一个,有三四人组成,其中柜台营业员一人(俗称“坐掌柜”、“拦柜头”),负责管理门市部;正营业员(正跑街)一人,归营业经理领导,负责了解本日商情动态,上市接洽业务往来;设副营业员(副跑街)一至三人,辅助正营业员调查商情办理业务。此外设账户一个,其中管账先生(财务经理)一人,总理全号账目,负责银钱出纳;副管账一人,辅助管账先生经营账目;帮账二人,受副管账指挥。设文书组(信房)一个,其中文牍先生一人,办理号中对外文件;信员二至三人,受文牍先生指挥,负责号中来往信札文件处理。设外交组一个,一至三人不等,负责外事交际。另外设稽核员之职,其人员多为兼任。总号还有学徒若干,主要是学习业务。

票号在各地的分号中其人员因各自业务繁简不同有所增减,但内部组成则大致相同。一般设经理一人,由总号总经理选派并受其直接领导,负责所在分号的全盘工作。较大的分号设副经理一人,协助分号经理工作,并主管分号营业。分号一般设账户,管账一至二人,负责分号账目和银钱出纳;设信息业务员二人,主要负责了解当天市场信息,随时招揽生意;设文书一人,主要负责接传各埠分号的信件,并办理本号的各种文书工作。另外,分号的学徒、杂役无固定人员,均为临时雇佣,一般只有二至三人。

从票号的人员组成来看,晋商在坚持重用人才的前提下,同样在管理组织和机构设置上坚持“因事用人”的原则。由此,票号做到了“全盘人位之计划,系因事用人,绝不因人用事。恐事少人多,习于娇惰。设或同人间有龃龊,即重行调兑,既不欲丧失养成之人才,又不得碍于业务之进行”。与票号人事管理制度相配套,票号在长期的经营中,有着独特的人才培养、选拔方法。从学徒的录用到分号经理的选拔,都有严格的程序和要求。如学徒要有保荐人介绍,经考试方可进号,而分号经理更是要在本号多年培养的伙计中选拔,要选择信义尤著者,要操守严谨,文雅干练,并且要交游广阔。通过这样的选拔,分号经理或总经理才能成为职业经理人,本着对东家负责的态度,担起企业经营的重任。

不仅是票号等大型商号采用股份制和总分号制,一些中小型字号也有比较合理的股份制和严格的管理形式。德本隆是清末民初芮城县资本最大的粮行,属合股经营形式,底银10 000大洋,共有6个大股东,分别有李正德、尚德涛、尉天赐、赵永德、赵铝宾等人,控股股东是李正德。德本隆生意兴隆时,雇员多达30多人,主要由领东掌柜、掌柜、账房、把式、斗差、相公等人员组成。领东掌柜的主要职责是向股东领取资本,全权负责粮行的生意;掌柜的地位次于领东掌柜,是行里的实际管理人,负责购销业务、内外事务及重大问题决策;账房管理营业收入、银钱往来、财会财务,且兼营文秘、总务等事;把式俗称为“斗头”,依姓俗称张大、李大等,负责联络客户,成交生意,跑街唱斗等;斗差是把式的助手,主要负责成交生意、跑街等粗活;相公即学徒,俗称伙计,为字号内最低级人员,主要是负责招待客人,扫地抹桌等杂活。此外一些小字号内也出现了股份制与管理结构结合的形式,即主要股东同时又是字号的管理者。右玉县的德胜元糕点铺是股份制,除王家本股外,还有多人的股金,共有9股。主要财东有王守正、张清泉、梁东仁等。掌柜王守正,主要负责字号业务,二掌柜王喜子专司采购及市场分析,账房先生许根宏、范文友负责财务核算,伙计郝树德等三人是门市负责零售的业务员,还有制作糕点的技术工人以及几个徒工。曲沃县的德盛泉粮行中,东家田耕力顶股5份,过目字号的全盘业务;股东兼大掌柜董存义入股4份,掌管全盘业务,接待客商;股东兼二掌柜入股3份,主管账目及经济往来;股东兼三掌柜阎继泰入股2份,主管内外粮食门面,掌管行市变化及经营方式;股东兼四掌柜张怀礼等二人各入股2份,跑街招揽生意,收集市场信息;股东兼五掌柜贾实登入股2份,负责粮食储存及人员管理。两年结算分红一次,按股均分。其余账房、站柜、内外跑街、出苦力等人员每年30块大洋,学相公的每三年10块大洋。这种股东与管理者相结合的组织管理方式也是比较符合其自身实力和经营特点的。

在晋商五百年的辉煌中,不仅有众多富甲一方的财东,也有许多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大德恒总经理贾继英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贾继英(1875~1944年),榆次郝家沟人,幼时入私塾学习,后经亲友推荐入大德恒票号当学徒。他精干勤快,有勇有谋,善于交际应酬,办事稳妥周到,颇受掌柜赏识。当时阎维藩是大德恒票号的总经理,看准贾继英是个人才,着意培养,破格使用,提拔为“跑街”,常住太原。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出逃,路经太原时,命山西巡抚召集省城商界人士,提出筹借白银30万两,以应急需。与会的票号商家,感到大清江山前途莫测,恐借款无法归还,都不敢相借。代表经理参会的“跑街”贾继英认为大清江山不会马上灭亡,就承诺了此项巨额借款。事后,贾继英向祁县总号作了详细禀报,并陈述了自己答应借款的理由。总经理阎维藩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赏识他的远见,并责成他亲自去办。之后,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不仅在祁县大德恒票号受到隆重接待,而且得到了30万两白银的借款。回到京城后,慈禧太后不仅把赋税收入大量存入大德恒票号,而且到1904年清政府试办银行时,贾继英还奉命筹办户部银行,并任行长。1908年户部银行改称大清银行时贾继英仍任行长。辛亥革命后,阎锡山知道贾继英名震天下,才冠商界,就请他出任晋胜银行行长。晋胜银行之后成为阎锡山控制山西经济的一个重要机构,贾继英也成为阎锡山在经济领域的主要助手。之后,贾继英先后担任山西省银行的董事,斌记商行的总经理。抗日战争爆发后,贾继英出任了中央银行兰州分行经理,兼任驻兰州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四行联合办事处主任等职。在任上,贾继英为山西以及西北地区的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贾继英从一个大德恒票号的小学徒做起,成长为一名银行家,这应该归功于票号重视人才的管理思想以及合理的组织管理制度。

评析

一个企业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首先是内部组织架构的设置。企业组织架构设置的原则应该是适应企业业务的需要,而且内部各部门和个人权责利要明确一致,不要交叉也不遗漏,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为提高管理效率,现代企业组织管理中还有“狭长型组织”和“扁平型组织”之分。而山西商人对企业组织架构的设计和管理是来自于实践,他们在实践中运用了分工、协调等原则,这也说明了管理理论来自于实践,先有实践后有理论。

企业组织管理本质上是人的组织管理问题,再好的设备、技术,再充足的资金,离开了人也发挥不了作用。所以企业组织管理的基本问题是如何调动和发挥个人的力量,通过个人实现企业目标。因此检验一个企业组织架构的有效与否,企业中员工能否尽其力,尽其所长是一个重要指标。我们可以看到在晋商商号中,走出了许多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而他们多是从小学徒做起,既知下情又通业务,既有经验又有商业技能,经过选拔和磨炼,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商人。山西商人中出现众多由基层成长起来的优秀经理人,证明了晋商组织管理制度的成功。

(案例撰稿人陶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