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施永辉,男,中共党员,江苏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998级本科生、2003级硕士生、2004级博士生。2006年,施永辉领导的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在国际植物生物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杂志《植物细胞学》(The Plant Cell)上,成为在这一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的第一位北大在校学生。2006年,他被授予北京大学学生“五·四”奖章,获得学校通令嘉奖,并被评为“2006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2007年,施永辉进入宝洁公司北京研究中心工作。2008年获宝洁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奖。
有一位科学界前辈说过,人的追求分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要向外界证明自己的能力,第二个境界是要尽量让自己周围的人和朋友更加成功,第三个境界则是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贡献。达到第三个境界是我一生的梦想!
——施永辉
厚积而薄发
梦想一直是推动施永辉前进的不竭动力。从小他就很喜欢读书,对建国初期历经曲折、回国报效的科学家们的事迹耳熟能详。尤其对钱学森归国时的经历印象深刻:美国海军次长丹尼尔·金克尔,在钱学森选择回到社会主义中国时,大为恼火,说“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一位优秀科学家对他的祖国和人民的价值竟如此之大!这个故事深深触动了施永辉,从此,他就有一个梦想,长大了一定要做一个像钱学森那样的科学家。1998年高考的时候,经过理性分析,施永辉选择了代表未来基础科学研究方向的生命科学,并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北京大学学习。
1998年,施永辉还是一个刚刚从江苏省走入燕园的懵懂少年。转眼之间,十年岁月荏苒。儿时的懵懂梦想,经过北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百年传统的洗礼和锤炼之后,变成了施永辉理性的选择和追求。求知之路虽充满艰辛,但对于施永辉来说,燕园的湖光塔影给了他睿智与辉煌,更给了他严谨与充实。不论何时,这个热情洋溢的青年人总不忘李开复的那句“做最好的你自己”,用激情唱响青春灵动的旋律。
从活跃在校园里的本科生,到长江学者朱玉贤教授承担的科技部973项目“棉纤维细胞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负责人,再到灯火通明的写字楼中的白领,十年来,施永辉经历了人生的许多变化。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四年的本科学习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经济学辅修学习为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研究生学习期间,他就读于长江学者朱玉贤教授门下,开始了科学研究生涯。凭着“宝剑锋从磨砺出”的坚定信念,他努力寻找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沟通能力,在科研困境中不退缩,坚持寻找实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理论。
在学习本专业课程的同时,他还加入了理科实验班,一方面是为满足自己对于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是希望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全面的基础。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学习的过程中,他有机会接触到不同专业的同学。新的课程和理论体系扩展了他的知识边界。
回首本科阶段的学习,施永辉觉得,北大最珍贵的地方就是能够把全中国最优秀的教授和学子聚集到一个平台,共同学习和交流。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形式多样的社会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形成了北大特有的校园风格。在这片肥沃的土壤上,施永辉追寻到了自己瑰丽的大学之梦。
研究生阶段的施永辉又有了新的宏大目标。但直到真正涉足科研工作,他才慢慢发现真正的科学研究和想象中的不同。真正的科学研究需要沉稳严谨的精神,光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量是不够的。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取得成绩,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任何高远的理想和澎湃的激情,只有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2001年5月,施永辉进入朱玉贤教授的实验室开始科研工作。刚开始的四五个月里,他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每天只是尽力地完成手头的实验工作,而对于科研的思想却没有近距离接触,这使他一度很迷惘。但他抱定科学研究的志向,用心工作,注意积累,努力学好基本技术。施永辉回忆这段经历时写道:
当我初进实验室时,只能做一些别人看来是勤杂工的工作,比如清洗试管和切片。这些工作单调而琐碎,没有成就感,还花费很多时间。但我知道,这都是科学研究中最基础的工作。如果不屑于做这些工作,如果做不好这些工作,那么梦想就永远只能是梦想。要把美好的梦想变成美好的现实,必须脚踏实地,从每一项具体的工作做起,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因此,我没有抱怨,而是非常认真地擦拭每一支试管,仔细清洗每一个切片,对任何一项实验步骤,都严格按照操作程序,一丝不苟地完成。
后来,朱玉贤教授告诉施永辉,他之所以选择施永辉作为这项重大课题的负责人,就是看中了他踏实肯干、认真负责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凭着这种踏实的工作态度,施永辉很快就从实验室的师兄师姐那里学到了很多实验技术,近距离地感受到他们对工作的激情,从中汲取了很多精神力量。学长的成功,成为指引他前进的航标。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以后,施永辉就能够独立承担小规模的研究课题了。
百折而不挠
施永辉喜欢时时挑战自己,勇于承担重大的任务,从而得到非凡的锻炼。导师还没有找低年级研究生交谈、安排以后的工作时,他就已经开始考虑今后研究生阶段的工作任务了。他积极联系学长,希望能接着他们的研究结果继续做一些分析工作。施永辉积极主动的态度得到导师的重视,最终导师作出决定——实验室立刻开发国内最大规模的cDNA生物芯片,由施永辉担任课题小组的负责人,负责科技部973项目“棉纤维细胞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工作——那时候,他还只是一个低年级的研究生。
开始做这个项目时并不顺利。施永辉小组的目标是,找到控制棉花纤维细胞生长的生物因子,并期望能对工业纤维加以改良,在此基础上还要发表高水平的研究论文。由于对棉花很难进行转基因研究,而且棉花生长周期很长,所以当时国际植物学界对于棉花纤维的发育研究进展得非常缓慢。因此,尽管棉花纤维占世界纺织工业纤维来源的90%以上,但对于纤维细胞发育的机理,仍然只有零星的不成系统的研究。他们的研究课题不仅受到经费和研究期限的限制,而且还面临实验系统方面的困难。经过仔细研究,他们绕过转基因研究这个耗时且风险较大的方法,采用大规模生物芯片筛选的办法,把目标集中在少数可以集中研究的基因之中。
实验中包括大规模的生物芯片实验,这在施永辉所在的实验室是第一次。先期的DNA序列挑选工作,他和三位同学足足做了一个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科技企业北京博奥生物芯片公司是他们这个项目的合作者,施永辉他们提供芯片上所有的点阵来源和所有的RNA杂交样品,博奥公司负责芯片的杂交实验并返回原始数据。拿到芯片分析的数据后,漫长的探索之路终于开始了。
生物芯片技术是非常有用的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生物研究方法,这种技术可以大规模地鉴定在某一个生物组织中或发育时期高水平表达的基因或生物因子,但30%—40%的假阳性率数据分析使得他们一度很难下手。施永辉提出借助软件来做数据分析工作,得到了导师的充分认可,并在实验中应用。
这个时候,他们又面临难题,乙烯在植物发育中的作用已经有了不少研究,集中在使细胞衰老和果实成熟。如果要提出一个新假说,必须提供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接下来的实验工作,将真正考验他们的假说能不能成立。施永辉和小组成员使用先进的Real-Time PCR技术、体外纤维细胞培养实验、酶活性实验和气相色谱实验证实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2005年7月,施永辉和实验小组的成员将写好的论文投往植物生物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杂志《植物细胞学》。但遗憾的是,他们的论文被拒绝了。审稿编委认为他们的生物芯片制作方法说明不够详细,文章的讨论不够充分,让他们修改之后继续投稿。于是,他们又踏踏实实地补充了一些实验,重新修改论文。施永辉常常和导师一起熬夜工作,朝夕相处,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导师治学严谨的科学精神。因为研究结果可能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施永辉还写了两篇专利申请稿,请律师事务所代为申请。
几经修改,2006年1月,他们的论文终于被接受,并于3月1日正式刊登在《植物细胞学》的网站和印刷版期刊上。由于他们在植物学界第一次用大规模方法鉴定了棉花纤维发育中重要的生物因子,论文一发表便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这篇论文也成为有史以来网络点击率最高的50篇论文之一,3月到4月间更成为点击率排名第一的论文。当他们的研究成果公布后,施永辉所有留学国外的同窗都告诉他:“施永辉,你们是最棒的!”施永辉和他的同学们一起,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了丰硕的成果。
回顾自己的科研经历,施永辉体悟到,检验一名科研工作者是否优秀,最重要的就是看他面对失败时的态度。在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中,失败挫折层出不穷,如果不能理性地对待失败,不能保持长期的工作热情,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他曾回忆自己挑战失败时的经历:
2004年11月,我们曾经陷入极大的困境。当时,根据手头获得的数据,我们需要把上千个棉花基因都拿去做深入的分析。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原有思路完全走入了死胡同。整整几个星期,实验陷入僵局。刚刚启动课题的时候,我曾经畅想过自己的未来:我要做出优秀的科学发现,写出漂亮的博士论文,获得荣誉奖励后继续深造……但现在,这一切想都不要再想,甚至连能不能按期毕业都成了大问题。那个时候的我,一筹莫展,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感觉自己真的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了。连导师都觉得我乱了方向,而以前他觉得我是思路最为清晰的学生。幸运的是,在导师和朋友的鼓励下,我慢慢平静下来,重新翻起了平时看过的科研伟人传记。当读到前辈校友邓稼先的事迹时,我的心灵受到极大震动。先生当时不仅仅是抛弃了美国优厚的生活待遇,在研制核弹过程中,他根本就是以生命为代价与科学难题抗争,不顾生命危险出入核反应堆排除故障,最终把中国的原子弹成功引爆。和先生相比,我的生活条件、实验环境好得太多太多了,我要付出的代价,也就是多辛苦一点、少睡点觉、少些娱乐活动,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想到这里,我的心中豁然开朗。我不再关心自己是不是能发表论文、获得奖励、按期毕业,我开始重新确立目标。我发誓,一定要找到控制纤维发育的关键生物因子!我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泡在实验数据和记录里,反复琢磨,反复思考,一天不行就两天,一个月不行就两个月……最终,攻关过程中最大的一只“拦路虎”还是被我降服了!
自强并奉献
一滴水只有汇入洪流才不会干涸。施永辉没有陶醉在自己的小天地中,为更多的人服务是施永辉引以为荣的事情。在丰富多样的团队活动和社会服务中,他体会到了自身更多的社会价值。
本科阶段,施永辉加入了北京大学学生会,担任第25届学生会办公室副主任,负责招募组员、监督例会、组织讲堂表演的工作;2002年夏天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开设的“体验中华”暑期课程中,作为协调课程的项目负责人,他和同伴一起接待了来自北美和亚太地区的课程学员并赴香港地区交流考察。研究生阶段,施永辉又加入了研究生会,担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内务协调和万柳办公室工作。2003年,在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下,施永辉成了新的研究生班班长。当干部,就要为大家尽力服务。施永辉和班委们想老师所想,急同学所急,努力帮助大家更好地交流沟通,并协助完成了2004年万柳研究生的回迁工作,主持策划了一系列深受大家欢迎的集体活动。
课外实践活动中也有施永辉忙碌的身影。2004年6月,“全国博士生论坛”在北大举行,他担任了生命科学论坛的主持人。2005年11月,施永辉作为实习生加入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组委会,成为负责协调会务和注册的项目负责人,并担任北京大学学生联络代表。
结语:追求卓越,追求梦想
施永辉说过:“有一位科学界前辈说过,人的追求分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要向外界证明自己的能力,第二个境界是要尽量让自己周围的人和朋友更加成功,第三个境界则是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贡献。达到第三个境界是我一生的梦想!”从小就以钱学森为榜样的施永辉在科研的道路上执著不懈。成长中的华章,将成为施永辉不断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