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郗戈,男,陕西人,北京大学哲学系2000级本科生、2004级硕士生、2006级博士生。2009年7月,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讲师。学术成绩突出,曾在《学术月刊》、《学术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优秀学术论文,曾任评论性电子期刊《青年文化评论》、北大哲学系研究生学术刊物《学园》、北大研究生会综合性刊物《纵横》等刊物的副主编、执行主编、主编等职务。学术研究之余,从事文学创作,曾在《诗潮》、《中国研究生》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诗歌、散文作品。现为学术刊物《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副主编、《学园》顾问、北大青年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会顾问。曾获北京大学“三好学生”(2次)、学术创新奖、罗定邦奖学金等多项奖励和奖学金。
能够从内心深处长出“钻石”的人,便拥有一种风骨和大气,便能够接近一种“天地境界”。
——郗戈
成长就像一个不断扩大的圆圈,收获越多,圆圈就越大。知识的边界在膨胀,边界接触的新知识也越来越多,我们便越来越感到自己的无知和迷茫。与哲学结缘八年的郗戈也深刻体验过这个成长过程中的矛盾,他用自己的经历为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勇敢地走出这个有限的圆圈,用包容的心态去接触自己专业以外的东西,同时保持自己的个性。这里所说的个性,在郗戈看来就是无论走在哲学的圈内还是圈外,始终保持着哲学人独到而敏锐的思维。
迈上哲学的阶梯
谈起自己和哲学一起走过的日子,郗戈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未进入哲学系,但已进入哲学世界”。在郗戈读高中时,一个读过很多书的朋友曾跟他讲起哲学。朋友说:“世界是物质的。”郗戈不以为然,追问:“什么是物质?”朋友说:“存在的东西就是物质。”郗戈又问:“什么叫存在?”朋友说:“物质的东西就是存在。”郗戈觉得这个解释有逻辑问题:“这不是循环论证了吗?”于是两人争辩起来。朋友理论不过郗戈,愤愤地丢下一句:“你根本就不懂哲学!”
后来郗戈也淡忘了此事,直到他真的走进了北大哲学系。在启蒙老师、也是其硕士阶段导师曾志老师的哲学入门课——“哲学导论”课上,他真正开始了解哲学。这时,他才回想起那次辩论,觉得自己虽然之前没读过哲学书籍,但还是比那位好友更有哲学头脑。郗戈的脚还未踏入哲学的殿堂时,脑袋已率先探进了哲学的世界。
来到北大意味着郗戈开始了第二阶段——“进入哲学系,也进入了哲学的世界”。这是他在哲学世界里迅速成长的时期。
一方面,他会在哲学世界中思考各种问题,锻炼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他会带着问题去读哲学家的原著,在观念的森林里与大师对话。就这样,郗戈在本科阶段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为研究生阶段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在砥砺自己思维锋芒的过程中,郗戈也逐渐体味到,学习哲学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哲学知识同生活、同人生联系起来,这样的哲学才真正有了生命力。
在哲学的道路上,郗戈并不孤独,正是有了许多老师的指引和帮助,他才能一路向前走到现在。郗戈特别感激他的授业恩师丰子义、启蒙老师曾志,以及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聂锦芳和杨学功老师,是他们为郗戈开启了哲学研究的大门。
伴随着对哲学越来越深的体悟,郗戈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走出哲学系,但不要走出哲学的世界”。
郗戈发现,如果只读哲学专业的书籍,往往会闭目塞听,最后造成自我束缚。“要打破这种自我中心神话,就必须走出去,与不同学科的同学接触,与不同的思维产生碰撞。”郗戈说,“走出哲学系”就是走出学科专业划定的知识范围,“不走出哲学”就是要始终带着哲学的眼光与思维去吸纳各个学科的知识。郗戈的导师丰子义教授就经常启发学生们跨专业读书和思考问题。而《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编辑部浓厚的多学科对话的氛围,则为郗戈提供了“走出哲学系”的绝佳路径。
“现在,我正在哲学世界的第三阶段上,这是我对自己提出的新要求,”郗戈说,“在新的人生阶段上,我才刚刚起步,还在继续努力着。”
追随大师的脚印
郗戈是个爱读书的人。在他看来,读书可以体味大师们的精妙思想,他喜欢和大师对话的感觉。
郗戈说,他爱上了读书,喜欢读书的过程,从中能够体验到思考和研究的乐趣。“你会感觉自己像是在跟大师面对面交谈,你会感到自己的思想猛地一下就被书中的文字激发了起来。”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写,郗戈的哲学灵感不断地冒出来,于是写得越多,越有激情写下去,就像是被什么东西牵引着,停不下来。“你就像是一根潮湿的火柴,是书籍点燃了你,让你熊熊燃烧。”
与书为伴,郗戈读了哲学这个广阔学问里的很多书籍。在郗戈的读书笔记里,记录着读每一位哲学大师的体悟:读西方哲学,他觉得康德很深刻;读中国哲学,他觉得孔子很真诚,老子很智慧……然而,“读了这么多大师,还是读马克思最有感觉!”
他记得“大三”第一次读马克思的原著,读的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现原来马克思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整天一板一眼地论证“世界是物质的”,而是充满激情地在一个极不合理的社会中寻找希望、寻求光明,去突破一个不合理的世界,去创造美好的未来。“马克思的激情打动了我。”
受到马克思著作的感召,郗戈决心投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领域。“我们都是马克思的幽灵们”,郗戈用后结构主义思想家德里达的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执著。读马克思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大师的原著,意味着要与晦涩深奥的文字做纠缠,但是郗戈依旧怀着如当年马克思一般的热情,探寻着现实世界的问题。追随马克思的脚印,郗戈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很多问题等待他去探索和研究——那就是学术,是思想,是和大师的对话。
放眼天地的境界
几年的北大校园生活在郗戈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北大印。像其他北大学生一样,郗戈也有着自由的精神、广阔的胸襟以及犀利的思想。郗戈说,北大兼容并包的思想氛围,既让他集聚各路学术的精髓,形成敏锐的思维锋芒,也让他学会含蓄地运用自己的思想锋芒,打造一种更具内涵的气度。
他打了比方:最初,每个人都是一块棱角分明的石头。有的人固守自己的个性,身上的棱角一直都很锋利,那么他在人生旅途中势必要和别人产生更多的摩擦,所遇到的障碍也会更多,因为他缺乏理解他人的器量,缺乏和他人对话的真诚。有的人可能屈从于外界的重压,被磨光了所有棱角,像鹅卵石一样光滑,失去了个性。不过,还有一种人,他们不在意外在的棱角是否尖利,而注重自己内心的力量是否强大。他们不拘泥于自己的得失,不执著于用外在的棱角彰显个性,而是用海纳百川的胸怀与他人交流。把锋利的“棱角”长在石头里面,是从内心积聚力量,日积月累中,石头里的“棱角”就会凝结成一块钻石。
“这种在内心长出钻石的人,便拥有一种大气的风骨,便能够接近一种天地境界。”而郗戈的人生求索中,冯友兰先生所谓“四境界”中的“天地境界”,是他孜孜不倦追求着的方向(见文后注)。郗戈笑谈到,“天地境界”是一种理想的人生追求,在现实生活中,自己还需要面对人生各种紧迫的选择。郗戈坦言北大的校园生活并不轻松,除了要面临学业上激烈的竞争,还要学会如何在眼花缭乱的选择中做出正确的决定。郗戈也曾在这些纷繁的选择中徘徊过。
郗戈曾多次放弃了难得的兼职机会,只是在研究学术之余才参与到与学术相关的编辑工作中去。郗戈把主要的精力交给了学术研究,因为对他而言学术的道路更适合,也更长远。
“一旦选择,就不要后悔,即使有时候做出选择意味着要舍弃其他很多东西。不过你要始终相信,‘舍’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得’。”这就是郗戈坦然面对自己的人生得失。
现在,郗戈已成功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都在系里名列前茅,他还参与过不少杂志的编纂工作,还多次获得校内外的奖励,等等。在他人看来,成果累累的郗戈已经成为“学术牛人”的典范,但他并不自满,仍谦逊地在书籍中探寻,在纸页间耕耘。当谈到对未来的打算时,他露出大男孩般的羞涩,谦虚地笑着说道:“没有什么具体的打算,只是希望自己能不断加深修养,更加敢于思考,敢于追问,敢于质疑,使自己的思想更开阔、更包容,希望有一天能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吧。”
注: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将人生的境界从低到高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自然境界是指:“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
功利境界是指:“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
道德境界是指:“一个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
天地境界是指“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