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春的足迹—燕园里的成长故事
8870500000022

第22章 做世界文化交流的青年使者——记外国语学院郭晓春

人物简介:郭晓春,女,吉林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002级本科生、2006级硕士生。2005年,她创办了全国第一家以奥林匹克文化为主题的学生社团——北京大学奥林匹克文化协会。2007年1月,她成功申请到了“Up with People”全球杰出青年领袖培训项目的一等奖学金,作为一名国际志愿者走访了近十个国家。曾前往联合国纽约总部实习,因为出色的表现被称为“世界文化交流青年使者”。2008年,作为北京大学唯一代表参加教育部、中宣部组织的“励志青春——当代大学生在2008”——全国优秀大学生先进事迹宣讲团。多次荣获北京大学“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董氏东方奖学金、三星奖学金等荣誉,曾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我觉得我们应该具有开放的学习心态,这种心态给了我国际化的视野,让我对这个世界越来越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只要具有这种心态,就可以把和每一个人的接触、看到的每一处风景,当作学习的过程、文化体验的过程。这样,就能形成自己对于文化的理解,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郭晓春

“在帝国大厦顶层的瞭望,在国会山前的思考,在哈佛校园的憧憬,在佛罗里达海边的享受,在比利时酒吧的疯狂,在荷兰郁金香园的悠然自得,在瑞典岛上的海上日落,在丹麦的航海体验……”这不是某个旅行家的游记,而是北大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郭晓春的灯下随笔。她为什么能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有突出的表现?是什么力量支持她以开放的心态不断吸纳新知识、体验新环境?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采访了郭晓春,一位以做世界文化交流的青年使者为梦想的女孩儿。

“开放的学习心态给我国际化的视野”

初逢郭晓春,是在康博斯西餐厅,她一身紫罗兰色的衣着,带来一股清香和淡雅。黄色的小方桌,一杯醇香的咖啡,盈盈的热气暖暖飘起,这个足迹遍及近十个国家的女孩儿,开始给我们讲述她的国际之旅。

2007年1月到6月,郭晓春参加了一个叫做“Up with People”的国际青年领袖培训项目,和来自19个国家的73名优秀青年,共同经历了22周的全球之旅,访问了美洲、欧洲和东南亚等地的近十个国家。她在与当地人的交往中汲取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在对各地风情的体验中习得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么,郭晓春是怎样抓到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的呢?

机遇只光顾有准备的头脑。“我发现很多学弟学妹似乎少了份活泼,多了份老成,整天眉头紧锁,想着眼下去哪里实习、以后找什么工作。”郭晓春说,“这没有错。但是,我们不应该把目光局限在北京大学,局限在国内,国际上有更多的资源。我们应该具有国际视野,在国际舞台上锻炼自己的能力。”世界并不是缺少机会,只是缺少发现机会的眼睛。“Up with People这个项目我最开始是在《环球时报》的一篇报道上发现的,后来经过四处查询找到了该项目的网站,由此开始申请。”

这位有着灵动双眼的北大研究生,用她的亲身经历诉说着自己的与众不同。

从美国到欧洲,从欧洲到东南亚,郭晓春和国际志愿者们为新奥尔良人民搭建简易房,在瑞典的土地种下两百多棵小树,为土著居民文艺表演,为地方政要出谋划策……她一路上适应着,学习着,奉献着。无论是在飓风后满目疮痍的新奥尔良,还是在暴雨中交通不便的柬埔寨,无论是在荷兰郁金香园边悠然自得,还是在繁华的帝国大厦顶层放眼瞭望,她都用开阔的心胸、积极的心态应对每一个挑战,感知旅途中的每一处风景。

在郭晓春看来,作为学习文化的学生,除了读万卷书,更重要的是行万里路,正所谓“the Culture is the Way We Act”。半年的国际之旅对她的专业学习有很大帮助,很多收获是通过课本难以体会出来的。“我越来越觉得,真正掌握一门语言的基础是深入了解当地文化,随时把握时代变迁的脉搏和发展趋势。”

郭晓春说,“我觉得我们应该具有开放的学习心态,这种心态给了我国际化的视野,让我对这个世界越来越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只要具有这种心态,就可以把和每一个人的接触、看到的每一处风景,当作学习的过程、文化体验的过程。这样,就能形成自己对于文化的理解,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我希望为改善我国落后地区的面貌尽一份责任”

展望世界是为了更好地立足于国内,放眼环球的最终归宿是自己的祖国。国外的所见所闻,使郭晓春对国内的弱势群体、落后地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身为党支书的郭晓春非常关注党的“十七大”,“我仔细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十分支持党在改善民生方面的积极举措。我们国家东部虽然很发达,但这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中国。西部贫穷落后的地区,有更多的人需要帮助。”目前,郭晓春在积极筹备“Up with People”项目在整个中国进行推广和宣传,并努力协助该项目安排2009年的中国之行。她说,国际交流的经历给了她无形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希望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给予了郭晓春强大的学习动力。郭晓春的专业是东南亚文化,她想通过亲身实践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国际交流项目中的学习让她受益匪浅,也使她对未来的生活定位有了新的思考。“以前只是想如何找一份好工作,现在我可能更多的是在思考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希望做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尽可能地帮助更多的人,为改善我们国家落后地区的面貌尽一份责任。”

“我不害怕挫折,只要能从中学到东西”

两年前,郭晓春创办了我国高校第一家以奥林匹克文化为主题的学生社团——北京大学奥林匹克文化协会。现在这个协会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校园的范围,作为协会会长,郭晓春带领着整个协会为“What Makes A Champion?——2008奥运·冠军论坛”辛勤地忙碌着,直到结出丰硕的成果。

自2000年奥运会起,“冠军论坛”被国际奥委会设立为奥运会的必有项目、奥运会开幕前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一大特色,“冠军论坛”无疑是充分展现北京奥运人文气息的重要平台。论坛邀约各领域中享誉世界的杰出人物与青年学生代表进行面对面的对话与沟通,探讨“冠军”的真正含义以及隐藏其后的文化因素,并以此为契机展开一场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与交流,为青年一代的全面发展指引方向,为塑造未来各界“冠军”开拓思路、创造良机。

北京奥组委授权北大主办这次文化盛宴,恰逢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冠军论坛’将成为北大110周年校庆的高潮,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单独为我们设了一间办公室。发给各界精英的邀请函都是许智宏校长亲自签发的。”郭晓春带领的奥林匹克文化协会当仁不让地成为“冠军论坛”最理想、最合适的工作团体,她全面配合北大国际合作部开展论坛的各种活动。

在郭晓春看来,这项奥运文化活动既为母校的110周年校庆献上一份精彩的国际文化贺礼,又给广大同龄人提供了开阔国际视野的平台。她觉得,当代大学生应该把眼界放宽,敏锐地抓住国际交流的机会,充分展示自己和丰富自己。过于看重眼前的短期设计,只想着找份好工作了事,反而会消磨青春的锐气和活力。“我们组织‘冠军论坛’,就是希望让大家更多地关注国际舞台,更多地参与到国际文化交流中。这里的世界更大,有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帮助我们成长,实现我们心中的梦想。”

巨大的机遇也意味着巨大的挑战。论坛召开前,郭晓春说:“我现在也说不好这次‘冠军论坛’能够举办得有多成功,但是,我会竭尽全力抓住这次机会,努力地学习,锻炼自己。我们从最初的三五个人,发展到了现在近80人的工作团队,其中的过程很不容易。”事实证明,这次论坛是一次成功而圆满的论坛,也证明了郭晓春和她的同伴们的工作能力。

郭晓春非常注重在尝试的过程中,学习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她说,“我抱着学习的态度,不惧怕挫折,只要能够从中学到东西。小时候,我父亲常对我说,要拿大笔,写大字,做大写的人。现在,我在思考如何走好奥运会之后的文化传播之路。我们已经和相关的国际组织建立了初步联系,希望以文化交流项目为突破口,使协会成为北大学生参加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郭晓春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她对待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开阔包容的心胸,就像在燕园清爽的秋日里,银杏树金黄的叶面上荡漾着的那片温暖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