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期,有一足智多谋、勇敢善战的贤臣名叫陶侃。同时,他也是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陶侃从小丧父,便与其母亲湛氏相依为命。湛氏对陶侃的要求非常严格,经常不忘教育他勤俭节约。而她本人,也是非常的贤德兼备。陶侃一直尊从母亲的教诲,十分俭朴,但是从小就胸怀大志。虽然家里条件困难,但是陶侃还是坚持学文习武。希望有一天能够用一身本领报效国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陶侃被提拔做庐江郡管理渔业事务的小官的时候,心里就牢牢惦念着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总希望自己能够报答。平时有什么好吃的,也都舍不得自己吃,都叫人带给自己的母亲享用。
有一天,衙门里来了一批干鱼,陶侃也是第一时间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就托人带了一些给自己的母亲。湛氏收到干鱼时,从他人的谈话中知道这是公家的物品之后便执意不肯收下。叫人将干鱼原封不动地带回给陶侃,同时,还附上了一封信。信中对陶侃批评,说他身为官员,应该公正廉洁。还指出陶侃不可拿公家的东西来送予自己,这样做违背了她本人对陶侃的教训。称陶侃这么做,她不会开心反而忧心不已。希望陶侃下不为例。
陶侃读完信,深受感动和教育。从那之后,他再也没拿过公家的东西。
后来,陶侃当上了江夏的太守。官职比原来高了很多倍,权利也大了,便亲自将母亲接到了自己的官邸同住。晨昏定省,对母亲十分敬重,恭顺。他淡泊名利,却严格遵守母亲的教训。参加宴席,饮酒不超过三杯。许多官员都劝酒,让他多喝几杯,他毅然拒绝。
原来,他年少的时候曾因为喝醉酒而误了事,于是,自那以后,母亲规定他饮酒不能超过三杯。他也从没有违背过母亲的教诲。
官员们知道后都肃然起敬,再也不劝他多饮。后来陶侃又升官了,位高权重,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一直保持着节俭的好习惯。
陶侃对母亲的孝顺值得我们学习。长辈们年纪比我们大,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东西也比我们多。所以,父母的话我们不可不听,千万不能当作是耳旁风。因为,没有一个父母会害自己的子女。他们说话,自然有他们的道理。就算是责备的话,也得牢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