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98年夏,齐明帝萧鸾病逝,太子萧宝卷即位。萧宝卷是萧鸾次子,其兄萧宝义自幼残废,故宝卷深得父亲宠爱。他原名明贤,萧鸾在萧昭业在位时辅佐朝政、大权在握,特改为宝卷;萧鸾称帝后,他被立为太子,成为皇位的继承人。
公元499年,萧宝卷即位的次年正月,史称齐少帝,改年号“永元”。他即位时只有16岁,所以按照其父遗诏,由顾命大臣辅佐朝政。扬州刺史始安王萧遥光、尚书令徐孝嗣、右仆射江祀、右将军萧坦之、侍中江祀、卫尉刘暄轮流值日于内省,分日帖敕,时称“六贵”。
萧宝卷为太子时,不好学,贪玩,嬉戏无度。性情重涩,少言寡语。即位后,也不喜欢跟大臣接触,只喜欢出宫闲逛,可是却不允许任何人看他。每次出宫,都先行戒严,为了预防有人从门缝窗缝偷看,凡他经过的街道,两旁房舍,都要空出来。皇家卫队前驱的鼓声一响,平民就像听见紧急空袭警报,狂奔而出,向四方逃命。
萧宝卷每个月都要这样出游20多次,而且方向无定,忽南忽北,忽东忽西。尤其是夜游,霎时间鼓声震动屋瓦,烛光照天,卫士塞满道路,平民从梦中惊起,出奔躲避。偏又处处戒严,不能通行。男女老幼,左奔右跑,哭号相应,不知道御驾到底从什么地方经过。有一个孕妇来不及逃走,被萧宝卷下令剖腹,母子齐死。又有一个害病的老僧,无力逃避,躲在草丛里,萧宝卷下令射箭,老僧遂死于乱箭之下。
萧宝卷继位后狎匿群小,荒嬉无度,后宫佳丽多达万人,其中他却特别宠爱潘玉儿,形影不离地天天和她腻在一起。
中国过去有一项国粹就是所谓“三寸金莲”,看一个女人就以她的脚来评定,只要脚能做到小、尖、软、巧,就是皮肤像蛤蟆,嘴里长狼牙都是美的,这一病态的审美使妇女饱尝痛苦,未及弱龄就开始缠足。缠足的陋习开始于五代,但“金莲”一说却从潘玉儿开始,潘玉儿以一双柔弱无骨,状似春笋般的美足而名传千古。
潘妃皮肤美,就叫她“玉儿”或者“玉奴”,潘妃更有一双妙足,就特地为她修一座“玉寿殿”,壁嵌金珠,地铺白玉,又凿地为莲花,用粉红色美玉装饰,让潘妃赤裸脚踝在上面袅娜而行,婀娜多姿。萧宝卷眯起双眼,恍惚看到一个绰约的仙女,香风过处,遍地莲花绽放,因而大发感叹:“仙子下凡,步步生莲。”
萧宝卷为了讨好潘玉儿,在内庭之中,时常以奴仆自居,小心翼翼地来侍候他的“太上皇妃”,端茶送水,捏脚捶背都做得心甘情愿,赏心悦目。每当外出总使潘玉儿坐卧轿中,自己则骑马相随,朝臣们以为不成体统,萧宝卷却始终习以为常。
潘玉儿原是商贩的女儿,对于市衢买卖之事,时常心向往之,为了使她重温旧梦,萧宝卷特地命人在御花园中搭建了一条小型街道,仿照民间市集模样,由宫人分别设置日用杂货及酒肉等店铺,所有六宫的日常用品都在此处购买,潘玉儿担任“市令”,萧宝卷自任“市魁”,如果发现市场里有人不守规矩,或发生争执,就由“市魁”派人拘束听候“市令”发落,具体再由“市魁”执行,居然进行得有模有样。但毕竟是十分荒唐的事情,宫人们不胜其苦,大臣们更是群情哗然,老百姓听到后,尤为不满。
萧宝卷原本是一个醉心于骑马射箭,外出狩猎,奇装异服,招摇过市的人物,自从得到潘玉儿后,一下子抛开了其他嗜好,为了宠爱潘玉儿,整天在宫中闹得昏天黑地,乌烟瘴气,于是国破家亡的危难,加紧向他逼来。
萧宝卷还是南齐暴君中杀人最多的一个,他的父亲萧鸾常提到萧昭业对自己犹豫不决的往事,告诫他说:“动作要快,不要落到人后。”萧宝卷深记这个教训,所以杀人时疾如闪电。猜忌一动,杀机即起;杀机一起,即刻行动,不作任何考虑,也无任何预兆或迹象。
这种恐怖政策,在萧宝卷即位的两年内,就连续激起4次巨大兵变。第一次发生于499年,萧宝卷的堂兄萧遥光亲王,起兵进攻皇宫,失败。第二次发生在同年,大将陈显达起兵从会稽(浙江绍兴)进攻建康,失败。这两次兵败迅速的被敉平,更增加萧宝卷的气焰,认为天意民心都站在这一边,屠杀更变本加厉。
第三次发生于500年,崔慧景称兵废萧宝卷的帝位,改为吴王。萧懿为豫州刺史,闻讯率军入援,崔慧景兵败,逃到江边被渔人所杀。萧懿因功出任尚书令,但为嬖臣茹清珍所忌,终于糊里糊涂地被萧宝卷毒死。
于是第四次兵变,也是最后一次兵变爆发。萧懿的弟弟雍州(今湖北襄阳)刺史萧衍,在襄阳叛变,拥戴萧宝卷的弟弟萧宝融为齐和帝在江陵称帝,接着统率大军,顺长江东下,直逼都城建康。
齐少帝萧宝卷拥兵十万,固守建康,萧衍大军将建康团团围住,城中粮尽,萧宝卷欲杀大臣以立威,将军王珍国恐怕大祸临头,密遣心腹送明镜给萧衍,以明心迹。萧衍以断金回赠,意思是“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于是王珍国打开城门,萧衍大军直入建康,萧宝卷被废为东昏侯。
萧宝卷只当了两年皇帝,便把大好江山断送,而自己也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南齐亡后,梁武帝萧衍将潘玉儿赐给了有功的将军田安启,田将军不解风情,而潘玉儿更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于是自缢而死,结束了她荒唐无比的一生。
501年,萧宝卷被杀,萧衍进入建康。502年,南齐帝国亡。
三、南梁:侯景之乱灭皇族三代
梁武帝萧衍人世间的事情就是这般离奇,萧道成的后代,萧齐末帝宝融又是这样的殉葬品。当宝融被逼吞金自尽时,这位年仅15岁的小皇帝既无奈又平静地说:“何必浪费黄金,用酒就可以了。”于是取酒自饮,喝得不省人事,在昏醉中被人扼杀。这件悲剧的导演是宝融的同宗萧衍。
萧衍灭齐称帝,称梁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和尚皇帝”,三次出家,三次还俗,却在侯景之乱中活活饿死。萧衍的儿子萧刚也被侯景废掉,不久萧刚的5个儿子全被侯景处死,自己也没逃离毒手,死法和宝融如出一辙,好像冥冥之中有人安排一样。
1.简文帝:傀儡皇帝竟被麻袋压死
南朝梁太清三年五月的一天夜里,万籁俱寂,忽然,从一间卧房里传出一声凄惨的呼声。声音浑浊、嘶哑,给夜色平添了一份恐怖的色彩。86岁的梁武帝萧衍自从被叛将侯景围在首都建康(今南京)后,数日援兵未至。城中粮食殆尽,人心浮动,年高力衰的萧衍忧愤交加,终于病倒。这天夜里萧衍感到呼吸急促,呼人求救,气力衰竭,一命呜呼!
萧衍死后,懦弱的太子萧刚被侯景拥立为帝,史称简文帝。侯景派党羽王伟、陈庆等人陪伴新皇,实际上是监视萧刚的一举一动。王伟、陈庆等人狐假虎威,对萧刚不假颜色,个性懦弱的萧刚每日吞声饮泣,度日如年。
梁简文帝陵墓这天皇宫中张灯结彩,整个大殿被映照得如同白昼,萧刚为征战归来的候景设宴庆功。面目狰狞的候景情绪格外的好,频频举杯痛饮,萧刚则强装笑脸小心地陪着。酒至半酣,侯景拖着一条残腿跪在萧刚面前,提出要娶溧阳公主为妻。萧刚猛地一惊,差点从椅子上掉下来。
溧阳公主是萧刚的爱女,这年才14岁,长得娇小玲珑,非常惹人喜爱,侯景早已垂涎三尺。萧刚强作镇静又不敢拒绝侯景的要求,推说公主太小,而且公主出嫁是国家大事,应该选择良辰美景才是。侯景不从,说今晚就是美景良辰,正是婚娶的好日子,萧刚被逼无奈,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花朵般的公主被侯景领走,心情酸楚是不肖细说的。
过了几天赶上江南的上已节,侯景请萧刚到至乐游苑,连续三天赏花饮酒。萧刚回宫之后,侯景偕公主一同进宫,夫妇坐在皇帝的御座上,命人摆酒,俨然一副主人的样子,根本没把萧刚放在眼里。萧刚性命尚且不保,也顾不得这些礼节了,只是笑脸相迎,逢场作戏。
第二天,侯景又请萧刚到西川游览,出发时场面非常壮观,数千名士兵骑着高头大马紧紧地簇拥在侯景背后,铠甲银亮,万戟如林,绣着侯字的各色大旗在风中飘扬,坐在辇上的萧刚好像是侯景的俘虏,不免又有一番伤心。
到了西川,侯景已为萧刚准备好了行宫,稍事休息之后,摆开宴席,各种飞禽走兽应有尽有。君臣入席,乐工奏起优美的乐曲,婉转低回的音乐引起萧刚无限的遐思。他不禁悲从中来,潸然泪下。为了不引起侯景的注意,萧刚佯装着让侯景起身跳舞。侯景跳了一会儿索性拉着萧刚共舞。
席散兴阑,萧刚拉着侯景回到内室,唏嘘地对侯景说:“我很敬重丞相!”侯景看着萧刚泪水涟涟的样子,感到非常有趣,得意地说:“陛下不敬重我,我怎么能有今日!”说完转身就走了。
有一天侯景战败从前线回到建康,感到自己恐怕不能支撑太久,于是准备篡梁称帝,享受一下帝王的欢乐。他命人草拟诏书,派人逼萧刚盖上玉玺,然后将萧刚囚禁在永福省。萧刚每日以泪洗面,不久又听说5个儿子全部被杀,正值壮年的萧刚顿时华发丛生,终日呆呆地坐在椅子上望着窗外,似乎在追忆往昔儿子们欢快的笑声,又像在怨恨自己生在这帝王之家!
被逼退位后的萧刚被改封为晋安王,仍然监禁在永福省,这天侯景派人来到永福省说是要为萧刚敬献寿酒。萧刚冷笑着说:“寿酒么,想是祝我归天了!”于是一改往日懦弱的形象,命人摆好酒席,令乐工演奏高昂的乐曲,悲愤交加地猛喝起来,一会儿便酩酊大醉倒在床上,被来人用装满土的麻袋压死了。
萧刚死后,尸体没被收殓,只是用门板抬到酒窖里,放了整整一年。第二年王僧辩攻入建康,侯景被杀,萧刚的尸体才被改葬在庄陵。
2.梁元帝:忌弟杀侄,独眼多心
公元552年,侯景被部下杀死,为时长达5年之久的“侯景之乱”终于结束。
这场动乱,不仅害死了梁武帝萧衍,而且还使萧衍的一个儿子(简文帝萧刚)、一个侄子(监贺王萧正德)、一个重孙(豫章王萧栋)先后丧命。
萧刚、萧正德、萧栋并非全都死于侯景之手,对于他们的死,萧绎要负很大的责任。
萧绎,字世诚,系梁武帝萧衍的第七个儿子。原本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湘东王,乘着这场大劫难,靠耍手腕,忌弟杀侄,却最后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称梁元帝。
令人遗憾的是,萧绎的皇帝梦也没有做多久——他仅仅坐了三年金銮殿。
梁王朝的权力更替颇有点“离经叛道”。其创始人萧衍在即位之初曾立萧统为太子,统不幸早卒,留下三个儿子:萧叹、萧誉、萧詧。按照封建时代的“嫡长子继承”的原则,萧衍在太子故世之后应当将帝位传给太子的儿子皇太孙,但萧衍却没有,而是传给他自己的另一个儿子萧刚,引起天下人的不满。
与萧刚同为武帝诸子的萧绎乘机起兵,打着讨伐侯景的旗号,却先去攻击自己的亲侄儿萧詧。
萧詧系皇太子萧统的嫡子,按封建宗法制来说,属于“大宗”,当时正以岳阳王的身份都督雍、梁、益、秦、郢,随诸州军事,史称“折节下士,树恩百姓”。
将萧詧击退之后,萧绎才“移檄远近,下令大举讨伐侯景”,但是却不发兵。
侯景之乱,梁武帝萧衍和太子萧刚身陷贼手,性命岌岌可危,密诏宗室亲王起兵勤王。萧绎应诏在江陵起兵,但是他坐视父兄安危不顾,竭尽全力与前来勤王的兄弟子侄骨肉相残,扩大势力,并且心怀异志。
桂王萧忄造率兵投到萧绎麾下,愿意受他节制,为了吞并萧忄造的势力,萧绎亲手将桂王斩首。萧绎的行为激起其他宗室亲王的不满。已故昭明太子的两个儿子与萧绎发生冲突,一个兵败被杀,另一个投到西魏。西魏派遣柱国大将军杨忠率军援助。杨忠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萧绎军队不敌。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萧绎毫无廉耻地派人向杨忠求和,并将儿子方略送到西魏作了人质,杨忠这才引兵退去。
三王火并时,萧誉派人向邵陵王萧伦求救。萧伦是萧绎兄长,写信劝说萧绎顾全大局,以社稷为重,不要骨肉相残。恼羞成怒的萧绎派遣大将进攻萧伦。萧伦痛心疾首,满腔悲愤地对左右说:“我本无他,志在灭贼!”然后引兵撤退,避免了一场亲者痛、仇者快的厮杀。
失道寡助的侯景兵败被杀。这时萧刚已被侯景害死,萧绎在部将的拥戴下在江陵登基称帝。
萧绎称帝之后,猜忌之心更重。武陵王萧纪是萧绎八弟,深受萧衍的宠爱。当初(大同三年),萧纪被授为益州刺史,萧纪以道远为理由,请求辞职,萧衍悄悄嘱咐说:“天下方知,只有益州安全,因此才给你,你应好好努力才是。”承圣二年,萧绎、萧纪之间发生火并,萧纪兵败,被萧绎削去宗籍,赐姓“饕餮氏”。
萧绎这人据说读了许多书,比较会玩心眼,因而杀起自己的亲人来也比较“艺术”,比较内行——他不是让萧刚和萧栋二人死于自己的刀下,从而背上弑君的恶名,而是借刀杀人,借侯景之手除掉自己的政敌。三国时代曹孟德不杀祢衡而假手黄祖杀之,人以曹为心狠手辣之奸雄,萧绎的这番“良苦用心”,实不在曹阿瞒之下。
侯景果然中计,虽然侯本人早已娶萧刚的女儿溧阳公主为妻,且夫妻二人感情颇笃,但苦于萧绎的进逼,不得不将萧刚杀死,而另立昭明太子之孙豫章王萧栋,旋又因萧绎的进逼而废萧栋自立。直到这时,萧绎才突然来了精神,命手下大将王僧辩、陈霸先等向侯景发起攻击——此时的侯景已篡梁自立,杀死了他就可以再造梁朝,梁朝的再造者自然而然就应该是大梁的皇帝了,萧绎的如意算盘精着呢。
果然,已经众叛亲离的侯景经不起这蓄谋已久的进击,公元552年他败出石头城,与其党百余骑东走,被其部下羊昆鸟所杀。
侯景传首建康日,正是萧绎登基时。萧绎终于当上了他梦寐以求的皇帝。
萧绎这个人,说起来也并非一无可取。史称他“常自比诸葛亮、桓温”,这可能是溢美或自美之辞,但他是萧氏王朝中知识水准最高的皇帝,这一点却是不容怀疑的。
据《南史?梁元帝纪》记载,终萧绎一生,在戎马之暇,他曾“著孝德传、忠臣传各三十卷,丹阳尹传十卷,注汉书一百五十卷,周易讲疏十卷,内典博要百卷,连山三十卷,词林三卷,玉韬金楼子、补阙子各十卷,老子讲疏四卷,怀旧传二卷,古今全德志荆南地记贡职图古今同姓名录一卷,筮经十二卷,式选三卷,文集五十卷”。
萧绎能取得这么多的成就,是和他对书的嗜好分不开的。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萧绎所读之书,不止万卷。他的东阁竹殿内就藏有各种图书14万卷。
萧绎读书的方式也很奇特——由于患有目疾,瞎了一只眼,因而多请别人为他朗读,而自己洗耳听之。
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故事:
那还是在湘东王任上时,有一天夜里,萧绎处理完公务之后命人叫来侍读人员替他朗读史书。念着念着,侍读官员发现萧绎双眼微合,似已进入梦境,不由偷懒心起,遂将要读的一段书掐头、去尾读之,读完了之后,暗自庆幸自己“偷工减料”的行为居然瞒过了湘东王。侍读官正要退下,忽听萧绎一声断喝:“来啊,给我把侍读官拿下!”
左右闻声赶来,问其所以,萧绎答曰:“侍读欺君!竟敢在我闭目养神之际不尽心尽力侍读,是以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