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关于拿破仑的文物很多,在有着镏金圆拱顶的伤残军人荣誉院里,拿破仑的大理石棺尤其令人过目难忘。一面铸着拿破仑像,一面铸着巴黎铁塔等标志性建筑的圆币头铜制裁纸刀大批量生产出来,陈列在几乎每一家旅游纪念品商店和摊铺上,销售很火。书店有无数关于拿破仑的旧书新著,而关于拿破仑的电影戏剧,累计下来数字惊人,其中不乏从批评嘲讽角度来表现他的。后来瓦尼克果然带里奥去了蜡像馆,放逐中的拿破仑面对小窗外的茫茫大海,一脸的绝望,塑像者刻意用英雄末路的惨相来刺激参观者的神经。
英国的评论协会和伦敦大学文学院邀里奥去讲文学课,他去购买从巴黎穿过海底隧道直达伦敦的高速火车票,这才知道伦敦的那个终点站特意取名为滑铁卢站。这条隧道快线是法、英两国合造,怎么到头来别有用心地给英国一头的车站取这么个名字?而更不可思议的是,法国人怎么到头来竟容忍了这一命名?里奥请教瓦尼克,瓦尼克心平气和地说:“那有什么关系?失败过就是失败过。要容许人家总提醒着你失败过。”
活着就有希望
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罗曼·罗兰
活着就有希望,哪怕就是苟且地活下去。
这是一本二战时从亚代克集中营带出来的日记本。我花了整整40年时间为它找到阿德勒安先生,当我找到他时,他已经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古稀老人。他用干枯的手接过泛黄的日记本时,泪流满面。这次会面让我不得不再次回想起在亚代克集中营度过的两年非人生活。
日记本的主人叫莫妮卡。莫妮卡比我要早到集中营,看上去她和日本兵打得火热,我们每天去种植园干活的时候,她只需待在集中营里给人看病,或者帮日本人缝衣服,读报纸。
莫妮卡貌似神通广大,能通过日本人买到药品、酒,甚至面包和香烟。可在我们眼中她就是条地地道道的狗。因为她可以弄到药品,我们谁也不敢得罪她,只是她的药价贵得离谱,几片退烧药需要一块瑞士手表交换,她则拿我们的钱或东西去讨好日本兵换昂贵的伏特加,每天晚上她都要喝上一杯。我们指责她,她总是不屑一顾:“生存就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的。”在集中营里,我们不知道她所谓的希望是什么,事实上,我们依然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在我进集中营半年后的那个冬天,费雷太太的女儿杰茜卡因淋雨高烧不退,求莫妮卡帮她买退烧药。莫妮卡想了想说可以,不过要用费雷太太脖子上穿着戒指的项链交换。“简直就是抢劫!”费雷太太指着莫妮卡大骂,“我们都是美国人,可你拿我们的钱给那些日本猪,你比魔鬼还可怕!”莫妮卡没有任何反应,坐在床边,一口口地啜着酒,冷冷地说:“世界上一切人对我而言,除了加以利用外,没有别的好处。”
费雷太太只好求当地人帮忙从黑市弄药,价钱便宜很多,不过风险很大,如果被日本兵发现,就可能没命。他们约在种植园旁边的原始森林里交易,在回来的路上,费雷太太被日本兵抓了个正着。第二天一早,我们看到她已经被拉到太阳底下跪着,周围插满尖尖的竹片,稍微一动身,竹片就可能把她扎死。所有人都认为是莫妮卡告的密,杰茜卡发疯一样找莫妮卡:“你为什么要出卖我妈妈,那枚戒指是我爸爸上战场前留给她惟一的物品!”莫妮卡没有反驳,冷漠地推开杰茜卡。她的态度更让我们认定就是她告的密。晚上,她领回本要被处死的费雷太太,费雷太太静静地把戒指脱下来给了莫妮卡。
雨季到来的时候,集中营的厕所坏了,日本兵挑中我们这帮身强力壮的年轻女孩去干活。连续几个月,火辣辣的阳光烤得我们浑身脱水。汗水,指甲缝的血水和脚上水泡破裂的脓水一起淌下。而在不远的地方,莫妮卡和在树阴下死盯着我们的警卫调情。
支撑不住的我猝然倒在了沟渠上,醒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了住的地方。莫妮卡说:“你中暑昏倒,最好吃点中暑药。”我见识过这个魔鬼的厉害,使出全身力气爬起来对她吼:“我没钱给你!我不想活了,在这个地狱里死了算了!”莫妮卡甩了我两个耳光:“你这个胆小鬼,不管怎样,都要活着出去!”晚上,她给我喂了几片药,还给我一个涂着黄油的面包,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吃过药我沉沉睡去,整个晚上我感觉有人摸着我的头,伴着浓浓的酒味。
很快日本投降,我们要离开集中营,但没人愿意带莫妮卡一起走。最后我和费雷太太决定带她走。经过丛林中的沼泽时,莫妮卡不小心掉了进去,泥浆很快淹到了她的腰部,我们拼命用树技拉住她。费了好大力气终于把她弄出来,我们把她背到一个废弃的房子里。
微弱的火光下莫妮卡脸色惨白,双眼深陷。她从贴身的口袋里掏出戒指还给了费雷太太:“我没把它给日本人,告密的不是我。”接着她拿出日记本文给我:“其实我从来都不是医生,战前我只是个哲学教授。如果可能,请把日记本交给我丈夫阿德勒安。”莫妮卡在那个夜晚闭上了眼睛。
40年来我始终没有放弃寻找阿德勒安。终于通过一个老兵得知阿德勒安的下落,战争结束后,阿德勒安到了佛罗里达州。通过这本日记我才知道,莫妮卡和日本兵拉关系是为了帮我们弄到药,让我们尽可能活着出去。而她的药价那么昂贵是因为她患有胃癌,不得不依靠烈酒缓解疼痛,以存活下来,给我们带来希望。
永不放弃
要坚持下去,情况总会好转;人生到处是转机,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里根
某个夏日里,克莱恩·沃森在山间砍伐灌木,几个钟头之后,他决定停下来吃午餐,于是在一根木头上坐下,取出三明治来吃,并不时地观赏四周有着粗犷之美的风景。两道湍急的溪流汇成一方清澈的深潭,然后伴随着雷鸣般的声音奔下葱郁的峡谷。
他认为这种诗情画意本来是再美不过的了——要不是一只蜜蜂开始锲而不舍地围绕着他嗡嗡地飞。那是一种随处可见、喜欢骚扰游人的蜜蜂。他想也没想,一下子就把它赶走了。
但蜜蜂毫不罢休,又飞了回来,继续嗡嗡嗡地骚扰他。他不耐烦了,一巴掌把这东西拍到地上,用靴子猛地把它踏进沙里。
不一会儿,他脚下的沙松开来,把他吓了一跳,那折磨他的小东西竟然拼命地扑着两翅钻了出来!这回他可决不让它逃生,他站起来,使出他全部的力量,把它碾到沙里去。
沃森再次坐下享受午餐。几分钟之后,他注意到脚旁的地上微有异动。这只受了伤但还活着的蜜蜂,竟又微弱地从沙里钻了出来。
它居然没死,这令他十分迷惑,于是俯下身子,看看它究竟伤到什么程度。看来它右面的翅膀仍相当完好,但左翅已皱褶得像个小纸团。然而那蜜蜂仍慢慢地扇动翅膀,好像在估量自己的伤势,同时开始清除胸部和腹部的沙粒。
然后蜜蜂把注意力集中在摩平弯折的左翅膀上。每摩一次,就把翅膀振动一番,好像要试试看能不能起飞。这只伤残得无可挽救的东西竟以为自己还可以再飞!
沃森趴在地上,要把蜜蜂那徒劳无功的尝试看个仔细。经过更真切的观察,证实这只蜜蜂已经完了——它肯定完了。他是个经验丰富的飞机师,对于翼很有研究。
不过蜜蜂不理会他那优越的知识。它的体力似在增加,修补的速度也在加快。那薄纱般不能自如活动的弯折的左翅,这时已近乎挺直了。
最后蜜蜂觉得相当有把握可以来一次试飞了。它发出很响的嗡嗡声,振翼使身体离开地面——不过飞出沙面才7~8厘米就坠落到沙堆上,猛打了一个滚。它再一次疯狂地摩平、屈伸翅膀。
蜜蜂又升空了,这一次升高了15厘米才跌落到另一个沙堆上。它的翅膀显然已能飞行了,只是还不能控制飞行的方向。它像机师那样,慢慢地琢磨一架陌生飞机的特性,试行调整,但每次都失败了。可是那只蜜蜂每次坠地后都积极地再试,拼命要纠正新发现的结构缺点。
蜜蜂又一次起飞,这次终于飞越了沙面,直朝一个树桩冲去。险些要撞上时,蜜蜂放慢前进速度,打了个回转,飞到波平如镜的湖面上,慢慢飘行,似乎在欣赏自己的湖中倒影。
蜜蜂在他眼前消失了,他才发觉自己一直跪在地上。
他继续跪了一段时间。
艾德勒的决心
人可以在磨难中变得更加坚强,就如几经寒冬的树,在春天更加能爆发出勃勃的生机。
——海伦·凯勒
阿弗烈德·艾德勒小的时候,有一天早上醒来,突然发现他弟弟死在床上,就在他身旁。这一事件使他下了终生守之不渝的决心:做个医生,和死搏斗。
艾德勒行医之初,又偶然发现一连串现象,从而使他对人类的心灵有了重大发现。他解剖尸体时,注意到以前并没特别受人注意的种种情况。他发现一具死尸的心脏大得异乎寻常,同时发现一个心瓣堵住,血液不能充足地流到肺里去。那心脏是为了应付这种缺陷而变大的吗?
一具死尸里有病的一个肾已经割掉,他发现剩下的那个肾也比寻常人的肾大得多。他又发现一叶肺因为有病而萎缩,另一叶肺就可能变得更有力量。这些健全器官岂不正是想弥补不健全器官所失去的功能吗?骨头断了,会长出厚骨痂,为的是使骨头比以前更结实吗?这些现象一再出现,仿佛人体自有其规律:为了自保,本能地以强补弱。
艾德勒进一步研究下去,开始到各美术学校测验学生的视力。结果发现7/10以上的学生视力都很差,只不过程度不同罢了。视力既然不好,这些学生为什么还偏要从事必须用眼的事业呢?他发现这些学生从小就感觉到视力欠佳,因此特别努力,要使自己比别人看得更清楚,更敏锐。他们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培养用眼睛看的乐趣,结果对视觉世界的兴趣比普通人大。
艾德勒又去研究大画家的生平,发现其中许多眼睛都有缺陷。眼睛不好而偏要做画家的人何以这样多呢?难道也是受他在解剖尸体时发现的那条补偿缺陷规律驱使的吗?
他又去研究盲人,证实盲人的听觉、触觉和嗅觉都特别灵敏。布鲁克纳、法朗次、史麦塔纳和贝多芬等音乐大师之所以特别热心致力于声音之美,似乎至少有一部分是因为他们听觉有缺陷。
贝多芬就是一个令人惊奇的例子,他的听觉从小就有机能性的缺陷,28岁时已经聋得很厉害了。4年之后,如果不用耳筒,连整个乐队的声音都听不清楚。就在那年,他写出美妙的第二交响曲。耳朵全聋之后又写出更优美的英雄交响曲、月光奏鸣曲和第五交响曲。全聋了25年,最后居然还写出不朽的第九交响曲。
艾德勒的研究,不知不觉地从生物学转入神经病学,又从神经病学转入心理学,就是从机能性缺陷的生理补偿研究到心理补偿。不过到那时候为止,他所注意到的各种补偿都只是无意识的,人的意志并没发挥作用。
他于是开始研究较为不明显的实例。巴斯德就是个好例子。因为中风,脑子里控制言语的那部分坏掉了,凭着超人的毅力,异常艰苦的奋斗,终于在大脑中发展了新的言语神经中心。艾德勒发现了好几百个相同的实例:小时候孱弱,长大成了有名的大力士;从前不良于行,后来成了芭蕾舞明星:患过肺痨,却成了大歌唱家等等。这些人拼命奋斗,要克服他们的弱点,结果培养出超群的能力。这并不是造化在盲然补偿,而是人的意志在发挥作用。
他渐渐发现,这就像是一个定律,人往往因为早期的弱点而获得他们奋力以求的成就。就像人必须有个栏才会跳过去;栏越高,跳得也越高。
一步步逼向成功
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作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
——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