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3月,王大衍、王淦昌、陈芳允、杨嘉犀4位老科学家给中央写信,对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提出建议,得到了中央领导的极大关注和大力支持。随后,经过200多名专家、学者的全面论证和反复修改,经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国务院会议批准,制定了中国第一个“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根据我国的国情、基础和实力,“863”计划确定了“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发展高技术的基本方针,力求集中一部分精干的科技力量,在今后15年内,在几个最关键的高技术领域保持一定的发展势头,跟踪国际水平,缩小同国外的差距,为21世纪中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腾飞抢占战略制高点,并力争在可能的领域内有所突破,不失时机地将成果转化为产品,用于国民经济建设,以伞形辐射的形式,把我国高技术研究和高技术产品带动起来,培养和锻炼我国的高技术队伍,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培养人才,准备后劲。
火炬计划
一项旨在促进我国高技术、新技术研究成果商品化,推动高技术、新技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计划,1988年8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实行。“火炬”计划同“863”计划相衔接,以微电子、计算机、信息、激光、新型材料、生物工程、新能源、高效节能、机电一体化等技术与产品为主要内容。该计划主要依靠大中型企业为主形成的企业集团和科技企业,其开发对象还包括国家和地方各行各业的科技成果。
星火计划
经中国政府批准实施的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1985年5月,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引用了中国的一句谚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取名为“星火计划”,寓意为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将燃遍中国的农村大地。1986年初中国政府批准实施这项计划。星火计划的宗旨是:把先进适用的技术引向农村,引导亿万农民依靠科技发展农村经济,引导乡镇企业的科技进步,促进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星火计划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国政府关于大力加强农业,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的方针,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有效供给,推动科教兴农。积极促进并实际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建设一批以科技为先导的星火技术密集区和区域性支柱产业;推动乡镇企业重点行业的科技进步;推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农村实用技术和管理人才,提高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星火计划的奋斗目标是:加快农村工业化、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推动农村早日实现小康,并向更加富裕和文明的现代化农村的目标前进。这个计划的主要内容是:支持一大批利用农村资源、投资少、见效快、先进适用的技术项目,建立一批科技先导型示范企业,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为农村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做出示范;开发一批适用于农村、适用于乡镇企业的成套设备并组织批量生产;培养一批农村技术、管理人才和农民企业家;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推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农村规模经济发展。
丰收计划
为进一步缩小我国农业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农业部和财政部于1987年联合组织实施了建国以来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大面积、大范围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计划-“丰收计划”。这是加快农牧渔业科研成果、先进技术的普及推广应用,促进农牧渔业丰收,振兴农业的一项综合性计划。“丰收计划”是转变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一项关联农业发展大局的庞大系统工程。它要求各级政府、农业、技术推广、科研教育单位及财政、银行、物资等支农部门和广大农民共同参与。其主要任务是:把农牧渔业现有的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综合运用于大面积、大范围的生产中去,促进农牧渔业生产的发展,实现高产、优质、低耗、高效,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基础研究计划
我国重大科技计划之一。1989年2月制定。它是以指导性为主,指令性为辅的计划。内容包括:以认识自然现象、揭示客观规律为主要目的的研究;围绕生产实践和科技发展提出的具有重大或广泛应用目标,探索新原理,开辟新领域的定向性研究;对基本科学数据进行系统考察、采集、鉴定和综合分析,探索其基本规律。
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我国重大科技计划之一。1990年1月正式出台。它以形成规模效益为目标,以传统产业为对象,以先进、适用、成熟的技术成果为依托,引导和推动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经济新机制的形成和发展,使科技成果在经济建设中流通起来,依靠科技来推动和促进经济建设。
嫦娥工程
我国月球探测计划的代号。该计划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2004年3月25日,总投资为14亿元人民币的“嫦娥工程”一期-绕月工程启动,该工程计划在2007年以前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围绕月球飞行;“落”就是发射月球软着陆和月球车巡视勘察,就地对月球进行探测,并开展月球天文观测等;“回”就是不仅向月球发射软着陆器,而且发射小型采样返回舱,采集关键性月球样品返回地球。目前,“神舟”系列飞船多次成功发射,中国人“嫦娥奔月”的梦想将成为现实。
尤里卡计划
法国总统密特朗于1985年4月在内阁会议上,提出了建立欧洲研究协调机构来执行称为“尤里卡”的欧洲联合高技术发展计划。“尤里卡”计划的基本内容是,建议西欧国家成立一个“欧洲研究协调机构”,负责推动西欧各国在微电子、光电子、新材料、高能激光、粒子束、巨型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六大高科技领域内,进行密切合作,旨在联合起来,建立“欧洲技术共同体”,增强与美国、日本抗衡的实力。
科学城
多种学科的集合体。它既包括基础理论研究,也包括应用技术研究,既重视自然科学研究,也重视社会科学研究,是科研机构和大学的集结地。科学城的出现,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表现,是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增长的结果。科研机构的聚集,有助于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提高科研效率和投资效益。作为科研机构和大学的集结地,科学城的内部职能,主要表现在协调、服务和环境建设三个方面。
科学工业园区
科研性、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加工区。设立科学工业园,可以促进国家(地区)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引进尖端技术工业及科学技术人才,提高出口产品在市场的适销性和竞争力,有利于实现出口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移。
预测科学
对事物未来的行为与状态做出科学描述的理论体系与方法论,是涉及广泛的综合性科学,是软科学的一个分支。预测科学中的预测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预测方法根据其特点和属性可分为定性预测、定量预测和模拟型预测三大类。预测科学已经涉及经济发展、科学研究、国防建设、社会进步的各个领域,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高技术
也称高新技术或高科技。按照联合国组织的分类,高技术主要包括:信息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管理科学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些高新技术已经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越来越快,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应用于社会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根据市场需求和科技、经济发展的趋势,选择课题基础上进行实验室研究;第二阶段,在实验室研究基础上,选择前景好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去解决生产技术方面的问题;第三阶段,将研究开发成果形成商品与产业。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但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仍很突出。为此,党中央提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要求,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高技术系统集成
主要是指以关键技术创新为基础,从市场需求或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充分吸纳全球技术资源和市场资源,以系统优化和提升整体功能为主的系统创新,也包括创造新的市场以及降低成本等内涵。
先进制造技术
在制造系统和制造过程中有机融合并有效应用信息、自动化和现代管理等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快速、灵活地制造市场所需产品的先进工程技术。重点包括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工业智能化控制技术、先进制造的基础技术与设备等。
新材料技术
新型材料的制造和加工技术。新材料主要指具有特种功能或更高性能的新型材料,如高分子材料、人工晶体材料、微波吸收及反射材料、高性能碳材料等。近年来出现的晶粒尺寸在纳米量级的材料和在外部作用的刺激下具有某种反应功能的材料,显示出了各种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光电子材料
用于光电子技术的一类材料,包括光电发射、探测、接收、传输、放大、显示用的半导体材料、光纤材料、发光材料等。
纳米科学
在纳米尺度上研究物质的特性和相互作用,以及利用这些特性的科学,包括纳米生物学、纳米机械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等。“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纳米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分子及物质在纳米尺度上表现出来的特性,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纳米科学的发展有可能从根本上重构在制造、药物、能源生产、环境管理、运输、计算、国防等方面现有的技术。
超导
在电能输送过程中,由于导线电阻的存在,都要产生热效应,白白地损耗了电能,有时还对设备造成损害。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温度降到4.2K(即摄氏零下269度)时,水银的电阻突然消失,这就是超导现象。具有超导电性的物质叫超导体。超导体电阻突然变为零的温度,叫超导临界温度。超导研究是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超导技术
超导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的总称。它与光电子技术及人体工程一道被视为当今世界新的三大高技术。在某种温度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物体称为超导体。使超导体电阻发生突变的温度称为临界温度。近年来,世界各国争相研究和发展超导技术。随着室温超导体的发现,世界超导竞赛已从“温度竞争”逐渐转入理论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阶段,有关国家都力图取得在超导领域的领先地位。
液晶
现代物理新材料。液晶是有机物,它既具有流体的流动性和连续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特性,可以说是固态、液态、气态之外的第四物态。液晶对来自外界的力、热、声、光、电、磁反应极为敏感,能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光能,因此在电子手表、计算器以及许多科学仪器中都用液晶制作显示器。
新能源
相对于已长期广泛使用、技术上较成熟的常规能源而言,指虽已开始但仍未得到大规模使用,或正在研究试验和有待进一步开发的能源,例如太阳能、海洋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氢能、核聚变能等。新能源大多具有可再生性、天然性、不易枯竭、基本无环境污染等特点。
红外遥感技术
利用物体反射或发射红外特性的差异,借用红外传感器进行探测,确定物体的性质、状态和变化规律的技术。红外遥感技术按波长可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和超远红外波段。红外遥感的特点是白天、黑夜都能工作,多波段红外探测可增强对目标的识别能力,常用于军事侦察、环境污染监测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