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世上,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幸福是人们向往追求的精神与物质结合的东西,是点点滴滴的心灵感受。
人,不管他物质生活充实或贫乏,只要他心里平和安详,就是在过着幸福的生活。不管他是处在什么样的地位,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如果心里紊乱不安,这种生活就无异是对生命的一种煎熬。因此,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身心的平和与安详。其实,名与利,从来就是不由人的。杜少陵,“何用浮名绊此生”,但他死后,还是在中国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座后人无法跨越的丰碑。柳三变,“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虽失去了功名利禄,潦倒一生,但依旧唱出了一代才子词人的不朽名号;更有那些不求名利、超脱尘世的僧人,一旦成为得道高僧,求者遍山隅,竟在人间,赢得生前身后名,这实在是他们始料未及的事。本欲不慕名利,不求闻达,却无意间又声名远播,重获名利。所以,笔者以为,只要对名利不是刻意求造,甚至不择手段,自然而然到来的名利,是可以受之无愧的。
平和安详是一种达观。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具有“万象皆空幻,达人须达观”的旷达胸怀,以他心直口快的个性,能屡遭坎坷而保持快乐,是与他身体力行“无故加之而不怒,猝然临之而不惊”的生存哲学分不开的,没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放达,又怎能有“也无风雨也无情”的境界?
平和安详是一种淡泊。人对于生死、得失、荣辱、富贵、贫贱等等不要看得过重,要克制、忍耐人性中的缺点,豁达地对待这些问题。懂得笑看得失、淡观荣辱的人,才是智者。
平和安详是人生最好的境界。安详显示着一种成熟,一种沉着,一种智慧。豁达的人,经历了风雨坎坷之后,为人处世有了万事随缘的感悟,不再如少年那般张狂,也不像青年那么浮躁,更不容易大喜大悲。他们言谈文雅有序,举止从容淡定,活得自在,快乐本色自然。面对生死得失、进退取舍持恒守泰,理性地总结成败荣辱、是非得失,作出明智选择。
《至人用心若镜》里讲述了一个故事:
有一天晚上,大含和尚一个人在方丈室读书。夜深人静时,房门被打开后进来一个拿刀的人。这个强盗见了大含和尚神态自若的样子,心中有些发虚。
大含和尚指着强盗手中刀发问说:“你是要东西还是索命?”强盗打起精神说:“我想要些钱。”和尚把钱口袋放在桌子上说:“你把这些钱拿去吧。”说完后继续读他的书。
强盗忐忑不安地拿着钱转身向外走,这时和尚发话说:“等一等,”强盗愣住了。只听和尚又接着说:“出去时请把门关好,以防坏人进来。”强盗听说惊出一身冷汗,顺从地关好了门。
大含和尚泰然自若的神态对强盗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这种无形的定力正是今天我们许多人所缺少的。一个人做到内心安详,往往就不会轻易被征服。面对随时发生的变故,做到处变不惊,泰然处之。
现代人总是注重工作成就、社会地位、生活条件等的改善,却忽视了对于自身平和心境的建设。到头来,非但未能从提高了的社会地位和增加了的荣誉、财富中品尝到幸福的滋味,反倒视生活为不堪忍受的累赘。
人一旦失去了平和安详,同时便会褪失了生命的华彩。倘使生活中缺少了平和安详,以挫折、无奈、怀疑、恐惧、忧虑的心态去过人生,那生活对生命来说,毫无疑问就是一种惩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