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为何美国是老大:美利坚200年改革实录
8948400000005

第5章 西进时代:美国精神的形成

第一节 立国之前殖民地状况如何。

美国之所以有西进,是因为早期美国人主要生活在东部,美国的殖民地也主要在东部。来到美国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独行动的,如“五月花号”,这种人非常少,因为很少有人敢如此冒险;更多是有组织的行动,以一个殖民点为根据地慢慢扩展到其他的根据地。

美洲分为南美洲和北美洲,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虽然殖民美洲的历史更早,但这些南欧国家离南美洲的平行距离比较近,所以他们的殖民活动主要是在南美洲,北美洲则留给了英国。当时的欧洲,德、法是大陆国家,缺乏远洋航行的历史传统,因此不怎么移民;而荷兰已经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政治开明、经济稳定,也不怎么移民;真正移民的主要是英国人。

在三个多世纪里,最初为数仅几百名的英格兰移民迁徙,逐渐变为千百万人势如潮水地大迁移到这片一度荒芜的大陆上。

1607年,英格兰人在美洲弗吉尼亚建立起的第一个永久定居点。这个地方盛产烟叶,可以源源不断地供应英格兰市场,所以不久之后,弗吉尼亚的经济开始繁荣。

新大陆得天独厚、资源丰富,但当时他们的生活仍然离不开欧洲,他们的很多生产活动需要与欧洲保持联系,所以早期的殖民地主要是在东部海岸。

每个殖民地都是自给自足的社会,有各自的出海港口。每个殖民地建立的形式都不同,主要分为公司移民、领主移民和罪犯流放等。

弗吉尼亚和马萨诸塞这两个殖民地是由特许公司建立起来的。至于纽黑文殖民地(后来并入康涅狄格殖民地)则属于领主移民,富有的移民输送他们的家属和仆人到那里去。其他殖民地如新罕布什尔、缅因、马里兰、南北卡罗来纳、新泽西和宾夕法尼亚也都属于领主移民,英格兰的绅士或贵族,他们拿出一笔钱,把他们的佃户和仆人安置在国王赐给他们的土地上。比如,查尔斯一世赐予巴尔的摩勋爵约280万公顷土地,也就是后来的马里兰州。

南北卡罗来纳和宾夕法尼亚是查尔斯二世的赐予。严格地说,这些领主和特许公司都属于英王,他们需要向英王象征性地缴税。巴尔的摩勋爵每年献给国王两个印第安人的箭头,威廉·;佩恩每年只呈献两张海狸皮。因此,无论是公司移民还是领主移民,都没有逃脱英王的管理,也就是说,美国一开始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归英国管理的殖民地。

有几个殖民地是其他殖民地的分支:罗得岛和康涅狄格是由马萨诸塞的人建立的,而马萨诸塞则是新英格兰各殖民地之母。

佐治亚殖民地是为了慈善和现实的理由而建立的。他们的计划是把关在英国监牢里的负债罪犯释放出来,送到美洲建立一个殖民地,作为抵御南方西班牙人的主要堡垒。

多样的移民原因。

殖民地建立的方式多种多样,英国移民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最多是为了取得更大的经济机会。一方面是这些人在“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时,就被领主从土地上赶了出来,人身比较自由;另一方面,资本主义非常不稳定,经常发生危机。此外,圈地运动愈演愈烈,很多人失去土地,无家可归。尤其是1620—1635年,经济危机席卷英国,许多人找不到工作,最好的技工也只能勉强糊口。于是,他们便选择了移民。

也有因为宗教原因而移民。威廉·;佩恩和他的英国教友派教徒因为对自己在英国的处境不满也来到了美洲,并建立了宾夕法尼亚殖民地;塞西尔·;卡尔弗特建立马里兰殖民地的部分原因是他担心英国天主教徒的处境;宾夕法尼亚与北卡罗来纳有许多移民都是德国和爱尔兰持异议的教徒,他们到美洲来寻求更多的宗教自由和经济机会。

政治上的原因,也造成许多人迁移到美洲。17世纪30年代,由于查尔斯一世的独裁统治,从英国到美洲的移民大为增加。17世纪40年代,英国发生了起义,查尔斯一世的政敌在奥利弗·;克伦威尔领导下胜利了,使得许多骑士党人纷纷到弗吉尼亚来碰碰他们的运气。在德国,由于许多领地甚小的王公专权,尤其在宗教方面实行压迫政策,加上连年战争,使得在17世纪末期和18世纪,迁徙到美洲的人剧增。

也有这样一种情况:有些人对于来美洲开始新生活并不感兴趣,经过鼓吹者的游说后,也来到了美洲。那鼓吹者曾大肆宣传,说宾夕法尼亚有许多良机在等待着新客,那些向穷人兜售服务合同的船长都获得了巨额利润。此外,法官和监狱当局也让罪犯到美洲去,以此代替有期徒刑。

其实这些移民大多极为贫穷,他们得支付旅费和来大陆初期的生活费,所以移民初期都是以合同劳工的身份替公司干活。殖民公司、领主和一些家族与准备迁来的移民商定合同内容,他们为移民付出旅费和其他费用,移民则替他们工作一个时期——通常是4~7年。期满以后,他们可以领到自由金,有时还会包括一小块土地。

据估计,新英格兰以南诸殖民地的移民,有一半是签订这种“契约仆人”制度来到美洲的。他们大都忠实履行合同,但也有一些仆人半途违约逃跑。一般来说,这些人最后都能在他们落户的殖民地,或者邻近的殖民地上取得土地,并成家立业。

多样的统治方式。

由于英国对殖民地的管理非常松散,所以各殖民地的管理方式也多种多样。英王把统治权交给股份公司或领主,但这些殖民公司必须设在英国。起初,来到美洲的那十几个公司人员,企图对移民实施独裁统治。可是,移民纷纷要求在公共事务上有发言权,否则,便扬言要大批移到别的地方去。公司人员面对这种威胁,只好让步,而选举出来的代表们,便掌握了控制政府的权力。

也有一些殖民地实行宗教统治,比如马萨诸塞由于殖民领袖们的坚定信仰,便建立了神权政治。理论上政教是分离的,但在实际上政教则是合一的,所有机构都从属于教会,不久就建立了一套神权的、专制的政治体制。但是在乡镇会议上,移民还有讨论公共问题的机会,所以这部分移民也就获得一点自治的经验。城镇虽然围绕着宗教团体在发展,但由于拓荒生活的艰苦,他们共同负担着市政责任。若干年来,教士和保守的教友们,仍希望保持一致尊奉宗教的原则。

中部诸殖民地则实行兼容并蓄的方针,因为这些地方印第安人比较多。在中部诸殖民地中,宾夕法尼亚和特拉华的最初成功,吸引了各种不同信仰和国籍的移民。他们决心用公正诚实的方法对待印第安人,和印第安人缔结了协议,并严格遵守这些协议,因此维持了和平。费城是这个殖民地的心脏,这个城市,不久就以宽广的林荫街道、结实的矿石房子和繁忙的码头驰名于世。殖民地时期结束时,有3万个讲不同的语言,持不同信仰和职业各异的人住在那里。

宾夕法尼亚的人种复杂,语种众多。1646年,哈得孙河沿岸的居民中有荷兰人、佛兰芒人、瓦龙人、法国人、丹麦人、挪威人、瑞典人、英格兰人、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德国人、波兰人、波希米亚人、葡萄牙人和意大利人。他们便是数百万后来者的祖先。

17世纪移民,虽然绝大多数是英格兰人,但也有一些荷兰人、瑞典人和德国人,南卡罗来纳和其他地方有一些法国胡格诺派教徒,还有一些零星的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和葡萄牙人。不过,这些非英格兰移民,合计还不到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

1680年以后,英格兰不再是移民的主要来源了,大批移民来自德国、爱尔兰、苏格兰、瑞士和法国。这些新客来美洲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德国人是为了躲避战争而来,而爱尔兰人则是为了逃避政府和地主压迫。到1690年,殖民地的人口多达25万,以后每隔25年增加一倍。到了1775年,殖民地的人口总数超过了250万。

荷兰人占有新荷兰(后来易名纽约)前后达40年。但他们不是移民,他们在外地享受的政治和宗教自由并不比在荷兰多。而且,荷兰西印度公司发觉,很难找到胜任的官吏来管理殖民地。1646年,英国人对殖民地再次产生兴趣,就用武力把荷兰的殖民地占领了。但其后很久,荷兰人对纽约还一直有着社会上和经济上的重大影响:荷兰式的人字斜屋顶建筑永远是纽约风景的一部分,荷兰商人也给纽约带来了忙碌的商业气氛。

荷兰人也使纽约人的生活方式和波士顿清教徒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在纽约,假日期间居民时常饮酒作乐。荷兰人的许多习俗,比如新年时访问邻人、庆贺圣诞老人来临等,一直流传多年。

教育和文化的兴办。

在殖民地时期,美国教育的雏形形成。哈佛大学于1636年在马萨诸塞成立。17世纪末,弗吉尼亚成立了威廉与玛丽学院。几年后,康涅狄格也成立了一所高等学府,也就是后来的耶鲁大学。

1647年,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开始实行小学义务教育。不久,除罗得岛外,其他新英格兰的殖民地也相继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在南方,由于地区辽阔,庄园四处分散,有些种植园主和他们的邻居们便一起请几个家庭教师来教育他们的孩子;另一些人则把子女送到英国去受教育。纽约的居民忙着做生意,追求物质上的进步,没有工夫注意教育事业,因此,教育比较落后。

从1651年开始,英国政府不时通过一些法律,对殖民地的经济生活进行某种限制。但是,他们的努力总是半途而废,当局只好重新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政策。

第二节 “五月花号”意义是否被夸大。

美国人总喜欢将“五月花号”追溯为美国的起源,但其实是不对的。在“五月花号”之前,美国已经拥有了很多殖民地。“五月花号”上的公民不是最早来到美国大陆的,也不是最大的一批。从“五月花号”来到这片大陆的只占很小一部分,但这一小部分的可圈可点之处,在于他们是怀着自由和理想来到美国这片土地上的。后世的美国人肯定喜欢将自己的祖先描述为理想主义者,而不是与殖民主义挂上钩,起码这样听起来会更舒服些。

宗教改革后,欧洲有了新教徒,也称为清教徒,该词源来自德语,意思是“抗议者”。

新教是相对于原来的天主教而言的,是由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罗马天主教会形成的新宗派。他们信奉《圣经》,但反对教会,他们认为可以绕开教会,通过《圣经》直接与上帝交流。其实是反对神父集团的专横、腐败和繁文缛节。现在经常提到的基督教其实就是新教,目前在英、美已经成为主要教派,原来的天主教也仍然存在,更多是在南欧和拉美国家。

新教徒的这一做法,当然会使教会不满。而当时英国虽然信奉新教的人已经很多,但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尚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其实就是新教革命。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是1640年,而“五月花号”出走是1620年,是资产阶级革命20年前的事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也无非是从荷兰迎来一个信奉新教的国王而结束,他们新请来的国王即是原来国王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

资产阶级革命前的英国,统治权还在国王手里,英国新教徒受到了国王的严重迫害。他们试图从英国的天主教中分离出去,因而有一场所谓的“分离主义运动”,结果没有成功。当他们感到在英国已经很难生活下去时,便亡命他乡,永不返乡。因为是个别的、小众的、断断续续的出走,所以在历史上没有留下什么痕迹。但是,一次稍大规模的新教徒出走影响比较大,这就是“五月花号”公民。

离开英国,新教徒最先选择的出逃目的地是荷兰。为什么是荷兰?因为早在1609年,也就是大概10年前,荷兰已经发生了资产革命,新教已经在荷兰占了统治地位。当时的荷兰经济发达、政治开明,是很多逃难之人的理想去处。此外,荷兰收留过被葡萄牙宗教法庭赶走的犹太人、从比利时逃过来的弗兰德人,如此等等。另外,荷兰在地理位置上与英国较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阿姆斯特丹是个开放而又喧嚣的城市,来自英国小地方的新教徒在这里遭受了“文化的迷茫”。而且他们发现,“许多品质优良、谦恭有礼的孩子正在被荷兰青少年的放荡作风和乖张秉性所腐蚀”。虽然不断有从英国各地来的人们投奔他们,使他们的团队不断壮大,但他们所依托的仍然是当地的英国教堂。对教义的理解也有分歧,不久便爆发了内讧,使得他们决定离开,搬迁到离阿姆斯特丹2。5英里的另一个城市莱登去。

英国大使试图阻止这次搬迁,并希望莱登市政府将这些人遣返回英国,但莱登市政府并没有这样做。就这样,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员迁移到了莱登。莱登也是世界上最壮观、最美丽和最有情调的城市之一,集荷兰城市的优点于一体。但是,莱登也面临着与阿姆斯特丹同样的问题——越是繁华的地方越难谋生。生活的艰辛、不间断的操劳让他们越来越早衰,许多人都无法适应这里的环境,他们甚至宁愿在英国蹲监狱。他们感觉到再过几年,这个弥撒团有分崩离析或不胜自身负担的危险。

几经协商,他们决定出走美洲。美洲,位于3000英里之外,是典型的蛮荒之地,也是他们人生最后的赌注,而且一去就将永不回返。更重要的是,当时从欧洲到美洲的航线非常危险。1618年,阿姆斯特丹的一个教会曾对新大陆进行过一次灾难性的尝试,180人中仅50人生还。

但最终他们还是决定去美洲,接下来就是商业上的运作。一家商业公司介入此事,租下了两艘船“五月花号”和“奔腾号”。同时,公司也招募了一些冒险家(史称陌路人)同他们一起去。

1620年7月,“奔腾号”在莱登接大部分教徒去英国的南安普敦,在那里会合“五月花号”开赴美洲。1620年8月5日,两船离开南安普敦。不幸的是,“奔腾号”很快就因为故障而被迫放弃。“五月花号”只能独自航行了。全体乘客共计104人,包括3位怀孕妇女——其中两位在航行中产子,船员25~30人。这次航行没有一本完整的日志,过了60多天,美洲大陆就在眼前,他们最终登陆了。

美国大陆地广人稀,不是每个地方下船就能生活。他们原计划是到纽约哈得孙河地区,那时英国在此地享有使用权。但不幸的是,他们的船偏离了航向,到了马萨诸塞的普利茅斯地区。这里还没有英国的殖民点,也就是说,他们登陆的地方是一片无主之地。这意味着他们上岸之后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他们面临的是绝对自由,这种自由既让他们欢欣鼓舞,也让他们不知所措。

大约在一个月内,移民们不敢贸然靠岸,仍然以船为家。在此期间,他们派出了侦察队,乘坐小船在科德角湾沿线寻找定居地。一天,正当大家焦急等待的时候,侦察队返回来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个适合移民们居住的“天堂”。这个“天堂”就是今天的普利茅斯港,一个天然的良港,非常适合“五月花号”停泊。港口附近有一个优良的渔场,可以提供大量的海产品。不远处一片连绵起伏的小山,就像一道天然屏障,把这块土地环绕起来。在明亮的阳光下,结了冰的小溪反射着晶莹的光泽,可以为移民们提供充足的淡水。开垦过的肥沃农田,一块一块整整齐齐地排列着。除此之外,他们还看到了一片虽然残破,却足以遮风避雨、帮助他们度过严冬的房屋……一切看起来都不错,而且不能再好了。

唯一令他们感到迷惘的是,这片到处留有人类生活遗迹的土地,竟然看不到一个人影、一缕炊烟,显得那样荒凉,倒好似事先就为他们准备的一样。后来才知道,这里原来是一个相当繁荣的印第安村落,几年前天花流行,全村人无一幸免,这才使它成了这群异国漂泊者的最佳避难所。

几天后,“五月花号”渡过了科德角湾,在普利茅斯港抛下了锚链。移民们划着小艇登陆,首先登上了一块高耸于海面上的大礁石。“五月花号”上礼炮轰鸣、人声鼎沸,共同庆祝新生活的开始。后来,这块礁石就被称为“普利茅斯石”,成为美洲新英格兰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的历史见证。

“五月花号”是奔着自由而来,但他们到达美洲后最先做的一件事却是建立政府和选举行政官员,因为无政府状态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致命的。除非他们作出决定,否则,他们这一辈子可能都将生活在一个无法无天的世界里。最终,他们签署了《五月花号公约》,成立政府,并且自愿签署!亲自签名!

《五月花号公约》的主要内容如下:

以上帝的名义,阿门。现约定将我们全体组成政治社会,以使我们能更好地生存下来并在我们之间创造良好的秩序。为了殖民地的公众利益,我们将根据这项契约颁布我们应当忠实遵守的公正平等的法律、法令和命令,并视需要而任命我们应当服从的行政官员。

有了这份由众人正式签署的文件,他们才能够实行自治。幸运的是公约一直为人们所奉行,政府也非常有效。他们实行自治,他们具有选举官员、通过法律吸收新的投票委员的权力。他们每年举行一次大会,通过法律选举总督和总督助理。在自治的社会结构内,当然也没有了世袭的贵族或君王。他们在1636年通过了一套完整而详尽的《宪法》——《统一基本法》,对殖民地的政治结构和居民权利作了文字上的规定。1639年后,殖民地代表大会变成了殖民地议会,非教会成员的自由人也可以被选入议会。

普利茅斯殖民地建立后,始终未能得到王室特许状或其他批准件,但从马萨诸塞得到了土地的赠予。1691年,他们的殖民地并入到了马萨诸塞湾殖民地。

《五月花号公约》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政治契约性文件,后来被认为是美国《宪法》的起源之一,公约所确立的原则亦被视为美国精神的起源。

之后,卢梭根据这一史实写出《社会契约论》,他说:“唯有一种法律,就其本性而言,必须要全体一致同意,这就是社会契约。除了这原始的契约之外,多数投票总是可以约束其他一切人。”并指出:“这种(原始的)契约并不是上级与下级之间的一种约定,而是共同体与它的各个成员之间的约定。它是合法的约定,因为它是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它是公平的约定,因为它对一切人都是共同的;它是有益的约定,因为它除了公共利益之外,不能再有其他目的;它是稳固的约定,因为它有公共的力量和最高的权力作为保障。”

新教徒到达的地方,教会仍是社区生活的中心,每年的选举日都要搞一次布道活动。清教徒还认为,契约是国家存在的基础;政治体制应是“在大多数人同意下,根据自愿原则建立起的政府”。

新教徒主张简单、实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徒生活。这种入世、敬业、勤勉、节约、乐于致富、乐于投资的伦理,与初期资本主义阶段的勤勉、节约、致富、投资社会的资本主义精神一脉相承。韦伯曾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从社会学角度详细论证了新教教义所含有的强烈的资本主义精神,以及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所产生的启动作用。

以上我们阐述的是《五月花号公约》的历史价值,但“五月花”的新教徒们到达美洲仍然面临着陌生的土地如何生存的问题。

对于移民来说,第一个冬天并不好过。从大西洋上吹来的凛冽寒风,在空中嘶鸣;漫天的冰雪,无情地拍打着简陋的住房。在这片冰天雪地里,移民们缺少必要的御寒装备,也缺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经验。在繁忙劳动的重压下,不少人累倒了,恶劣的饮食、难以忍受的严寒,使更多的人倒地不起。接踵而来的传染病,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一个冬天过去,历尽千难万险来到美洲的102名移民,只剩下50名了。几乎每天都有人死去,就在他们束手无策时,第二年春天的一个早晨,一名印第安人走进了普利茅斯村。他自我介绍说,他是临近村落的印第安酋长派来察看情况的。这是移民们来到美洲后接待的第一个客人。他们向客人倾诉了自己的来历,以及所经受的种种无以复加的苦难。印第安人默默地听着,脸上流露出无限的怜悯和同情。事情就此有了转机,几天后,这名印度安人把他的酋长马萨索德带进了移民们的房屋。酋长是个慷慨热情的人,他向移民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给他们送来了许多生活必需品,并派来了最有经验、最能干的印第安人,教给移民们怎样在这块土地上生活,教他们捕鱼、狩猎、耕作,以及饲养火鸡等技能。

这一年,风调雨顺,再加上印第安人的指导和帮助,移民们获得了大丰收,终于闯过了生活的难关,过上了安定、富裕的日子。就在这一年秋天,已成为普利茅斯总督的布雷德福作出了举行盛典、感谢上帝眷顾的决定,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个感恩节。当然,他没有忘记为移民们排忧解难的真正“上帝”——热情、好客、智慧的印第安人,特地邀请马萨索德和他手下的印第安人前来参加节日庆典。

印第安人欣然接受了邀请,提前送来了5头鹿作为礼物。11月底的一天,移民们大摆筵席,桌子上摆满了自山林中打来的野味和用自产的玉米、南瓜、笋瓜、火鸡等制作的佳肴。庆祝活动一共进行了3天:白天,宾主共同欢宴,畅叙友情;晚上,草地上燃起了熊熊篝火。在凉爽的秋风中,印第安小伙子同普利茅斯殖民地的年轻人一起跳舞、唱歌、摔跤、射箭,气氛非常热烈。

时至今日,在美国人心中,感恩节是比圣诞节还要重要的节日。首先,它是一个长达4天的假日,足以使人们尽情狂欢、庆祝。其次,它也是传统的家庭团聚的日子。感恩节期间,散居在他乡的家人,都要回家过节,这已经成了全国性的习俗。此外,美国人一年中最重视的一餐,就是感恩节的晚宴。在美国这个生活节奏很快、竞争激烈的国度里,平日的饮食极为简单。美国的快餐流行世界,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但在感恩节的夜晚,家家户户都大办筵席,物品之丰盛,令人咋舌。在节日的餐桌上,上至总统,下至庶民,火鸡和南瓜饼都是必备的。这两味“珍品”体现了美国人民忆及先人开拓艰难、追思第一个感恩节的怀旧情愫。因此,感恩节也被称为“火鸡节”。

尽管感恩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每年节日期间,仍然有成千上万人利用余暇,前往普利茅斯港参观、游览,重温美国的历史。今天,不仅美国人过感恩节,加拿大人也把它视为例行节日。这或许因为,在加拿大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也生活着许多英国移民的后裔吧。

第三节 拓荒年代:“西进”都做了什么。

19世纪,美国的经济可以分两个时间段叙述。前50年称为“西进”,主要是西部大开发,这时美国人的生活主要是淘金、放牛、种棉花;而到了后50年则主要是大铁路和大工业的发展,被称为“镀金世纪”,这时财富主要来源于工业。

美国独立时只有13块殖民地,主要集中于东海岸。西进的过程,也是美国进行领土扩张和土地开发的过程。从时间上讲,是从1763年开始,到19世纪50年代结束,史称“西进运动”。

中西部主要是印第安人的土地,很多地方并没有建立殖民统治。1783年,英国把阿巴拉契亚山以西至密西西比河,这一大片印第安人所有的土地,开放给了美国。1787年,美国国会制定并通过了《西北土地法令》,规定西北土地上只要有足够的人居住,那里的人就可以组建自己的政府,只要条件成熟,随时可以申请加入联邦共和国。

密西西比河流域最先成为美国西进的主战场。与此同时,美国开始向密西西比河以西扩张,通过购买和战争手段从法国、西班牙、英国和墨西哥手里一本万利地获得了大片国土:1803年,美国以每平方公里5。77美元的价格从法国购得路易斯安那州,土地扩大了260万平方公里;1810年和1819年,从西班牙手中夺得佛罗里达;1846年和1853年,通过战争,强行从墨西哥手中购得近250万平方公里国土;到1853年,美国的国境线已推进到太平洋沿岸,国土面积达775万平方公里,比宣布独立时的版图增加7倍多。1867年,美国又以720万美元的价格从俄罗斯手中购得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总面积155万平方公里,使美国版图扩大到930万平方公里。

西部有贯穿美国南北的密西西比河,有绵延千里的落基山脉,有广阔茂密的乔木森林,有无边无际的沃野草原,有矿产丰富的丘陵,还有便利于渔业和航运的深水海岸,这片富饶的土地也是塑造美利坚民族的摇篮。

“西进”,也是带有很强的故事性和浪漫性的运动。当时的美国既没有铁路,也没有汽车,沿途也没有政府机构或常住居民。所谓的“西进”,基本上是靠走路和赶着牛车,在渺无人烟的路途中完成迁徙的。这场运动的先驱是里德,他被誉为“西进运动”的开路人,是美国开拓精神的缩影。

里德是一位爱尔兰移民,初到美国时一贫如洗,后来凭着木工手艺过上了中产阶级生活。美国总统发出“向加利福尼亚、俄勒冈进军”的号召后,他决定到西部一展身手,其他三家人决定随他一起前往。

1846年4月,里德率家人及同行者(共12辆大篷车31人),从伊利诺伊州首府斯普菲尔德尔出发,首先来到“俄勒冈小道”的起点——密苏里州的独立城。其时,这里已汇集了约7000辆准备“西进”的大篷车,里德的队伍也一路扩大到300人、100多辆车。

1846年7月27日,他们仅用了76天,就到达了位于怀俄明州西南端的布列哲要塞,走完2800公里,占全程的三分之二。照此下去,9月中旬就可以到达富得流油的加利福尼亚了。

这时,队伍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人继续走俄勒冈小道,一部分人在里德带领下走“哈斯丁捷径”。然而,这条捷径几乎将里德带入死谷。尽管冒险家哈斯丁描述的这条捷径路途短,后来横贯美洲大陆的太平洋铁路也是沿这条路线修建的。但当时的路况却与哈斯丁描述的大相径庭:方圆百里全是沙丘、盐碱地和沼泽,横在前面的大盐湖迫使他们绕道艰难前行。最后,他们不得不抛弃篷车和大部分家当,但很快又遇到有“死谷”之称的洼地。直到10月20日,才在两名印第安向导的带领下走出“死谷”。很多人在这次旅程中失去亲人,里德也被赶出了队伍。

远征队继续前行,由于大雪封山,他们被困在内华达山腰。整个冬天在艰难中度过,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最后里德请求军方救援,终于脱险。

这是美国“西进史”上最悲壮惨烈的一幕。里德后来对这次悲壮的“西进”发表评论时说:开发西部本身就是爱国的表现。那些不爱国的人不但自己躺在安乐窝里不动,而且对有开拓精神的人说三道四,这些人根本不配居住在美国这片充满生机的新大陆上。

尽管里德带领的拓荒队遭受了惨重损失,但里德精神鼓舞了一批批人沿着他走过的路不断涌向西部。

对边疆开拓精神的称颂,对少数人发财成功的大肆宣扬,使美国人跃跃欲试。“发财!发财!发财!发财是开始,是中间,是结果。”一些投机商、土地商对西进过程“田园牧歌”式的美化宣扬,吸引着更多的人踏上西进“旅途”。

成千上万的男女抱着信徒般的虔诚和朝圣者的坚贞,怀着追求财富的冲动,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往一个既定的方向迁移。凡是亲身参与或深入思考过西部开发的美国人,都把美国西部看成一个象征,一个神话,一个充满挑战和奇迹之地,一个连接“文明”与“野蛮”、“人类”与“自然”的花园帝国。

到1869年,横贯美国大陆东西的太平洋铁路开通20多年时间里,至少有35万人从美国东部移居到了西部。也就是说,每12个东部居民中就有一个到了西部。

西部之路既充满着艰难困苦,又枯燥乏味。在这种情况下,要在“除了自己的脚步声,听不到任何声音”的西部荒野上生存并发展,没有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和坚定的信念支持是不可能的。

“西进”的美国人大多是新移民,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西进是美国“拓荒精神”的最初胚芽,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直为美国人所津津乐道。

第四节 淘金热是怎么回事。

淘金热是西进运动的重要篇章,也是“西进”的收尾。因为金矿位于美国西海岸,也是“西进”的最边缘。开始并非为了淘金,而是为了争夺农场,一批批冒险家纷纷向太平洋东岸推进。

“西进”过程中在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金矿,这一消息被证实后,更引发了巨大的移民潮。人们潮水般涌向圣弗朗西斯科,试图一夜暴富。

淘金热开始于1848年1月24日,新泽西州一个叫马歇尔的年轻木匠,在加利福尼亚州的阿梅里肯河畔的溪谷底层发现了厚厚的砂金。尽管他不动声色悄悄地买下了这块宝地,但还是被同伴发现并把消息泄露了出去,“淘金热”由此开始。

加利福尼亚“淘金热”受到了美国政府的推动。美国政府在“淘金热”兴起前后正准备兼并加利福尼亚。1848年6月,美国驻加利福尼亚总督梅森专门向总统波尔克送交了一份报告,称金矿的价值“足以支付几百倍以上的墨西哥战争的费用”。“我的天!”许多原本半信半疑的东部人惊呼着开始涌向加利福尼亚。

圣弗朗西斯科,也就是旧金山,最先感受到淘金热的冲击。“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停业了,海员把船只抛弃在圣弗朗西斯科湾,士兵离开了他们的营房,仆人离开了他们的主人,涌向金矿发现地”,不仅如此,“农民们典押田宅,拓荒者放弃开垦地,工人扔下工具,公务员离开写字台,甚至连传教士也抛弃了他们的布道所,纷纷前往加利福尼亚”。

1848年6月,圣弗朗西斯科一半的房子已人去楼空,两家报刊因排字工人离去和订户的离散而不得不停刊,美国海军“安妮塔号”军舰上也仅剩下6名水兵。

这股热潮也席卷了俄勒冈和墨西哥。在俄勒冈,仅1848年夏季,就有一半的成年男子——约3000人,抛下即将收获的谷物南下加利福尼亚。与此同时,有4000多墨西哥人北上加利福尼亚。“在加利福尼亚前往矿区的路上,由于人们都赶向矿区,特别是男子劳动力,沿途工厂闲置在那里,麦田任牛羊去啃食,一幢幢房屋空无人烟,农场也变得荒芜了。整个世界似乎都在放歌《哦!苏姗娜》:哦!加利福尼亚,那是为我安排的地方;我到萨克拉门托去啦,脸盆儿放在膝盖上。”

成千上万来自北美、欧洲及天涯海角的淘金者使加利福尼亚的人口猛增。1849年初,加利福尼亚大约有人口26000人,到年底已达11万多人。星罗棋布的采金点分布在以圣弗朗西斯科为起点、沿萨克拉门托河向北和圣诺昆河向南的扇形地带,再向东一直延伸到内华达山脉。

起初,由于金沙在地表层,所以,只要用一个普通的洗脸盆,就可以从沙里淘洗出黄金。那时,平均每人一天能有20美元的收入,这相当于当时美国东部工人日工资的20倍。在一个富矿区,人均日收入是2000美元。

1853年,“淘金热”达到顶点,加利福尼亚的黄金产值由1848年的500美元增加到1853年的6500万美元,1851—1855年美国的黄金产量几乎占全世界的45%,美国很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金国。

在“淘金热”期间,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得衣、食、住等生活物资供应陡然紧张,导致物价飞涨。在圣弗朗西斯科,一片在美国东部只值4~5美分的面包要卖到50~75美分;洗衣店洗一打衣服要价20美元,这使得加利福尼亚的一些工人干脆将衣服用轮船送到夏威夷去洗涤;原先只要15美元的地皮,涨到8000美元,许多商店甚至直接要求顾客用金砂支付货款。

自1858年起,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热”出现降温的趋势,黄金的产值降至6000万美元,次年又降到5500万美元。但是,整个采金业开始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采金范围遍及整个西部地区,新的采金高潮在1859年前后再度兴起,并持续到19世纪70年代末。

为了刺激西进,美国政府又推行“先到权”政策,谁先到达土地就先卖给谁。通过《宅地法》,内战中的有功者也被授予了土地,从而引发了大规模的西进运动。这一时期,经过开发,美国西部建立了大量的家庭农场和牧场。争取土地的斗争,成了18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第五节 牛仔为何成为美国精神。

美国历史始于东部,但最能体现美国精神的却是西部文化和牛仔精神。“西进”,是年轻美国的历程;牛仔,是美国精神的代表。

牛仔是19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美国畜牧业的伴随物。牛仔的精神是“自由”,这“自由”二字大约等同于随心所欲、我行我素、人性本真。牛仔传统形象:独立、自由、叛逆、粗犷、豪迈、潇洒、飘逸、严谨、聪明、有绅士风度、有胆识、富于野心、爱冒险、喜欢表现自己!

然而牛仔不是西部的放牛娃,而是牛贩子。

有一首诗,这样记载他们:

这是一群特殊的人——

他们曾是西部生活的先行者。

苍天为被,大地当床,绵延纵深的落基山脉是他们的家园。

他们是白人,但灼热的阳光和经年的风霜雪雨,使他们的脸面除了皱纹沟外变得黝黑,并成了他们的标记。

他们吹着口哨,吆喝着,高喊着,引导着,驱赶着牛群奔向不确定的未来。

他们穿着牛仔裤戴着牛仔帽,以酷毙了的口形叼着香烟,大漠落日下,美酒香色间,单枪匹马,随意留下肝胆相照的故事。

他们还是今日生活的先行者。

他们鄙视既往,迷信未来,他们是坚定的现实主义者。

他们都是牛仔,美国精神历史、今天、未来的承载者。

“西进”的人们除了淘金之外,主要是养牛。养牛就得卖牛,卖牛主要是向外地贩卖。而当时没有铁路,更没有汽车,所以卖牛就需要人赶着牛长途跋涉。这些人就是牛仔:赶着牛、吹着口哨、跋涉于美国广袤的大地上,此情此景颇有几分壮观。

而要了解牛仔,还得从美国牛开始。同美国人一样,美国的牛也是欧洲的后代。美国的牛最早是由哥伦布带去的西班牙牛。

1540年,西班牙探险家科罗纳多去北美,同时也带去了500头牛,这些牛被运到今天墨西哥北部和今天美国的亚利桑那州一带,不断繁殖。1611年,英国人又把数量众多的牛运到弗吉尼亚的詹姆斯城。从此,英国种的牛便在北美大陆东海岸大量繁衍。

19世纪后期,得克萨斯州已有5000万头牛,成了美国的“牧牛王国”。从东海岸登陆北美的英国牛,与从南部墨西哥进入美国的西班牙牛在得克萨斯州会合,它们杂交繁衍的后代,就是现在闻名全美的得克萨斯州长角牛。

由于州内没有市场,往州外又运不出去,得克萨斯州的牛越来越多,到1867年,牛的数量是全州人口的6倍。《美国西部运牛简史》一书中写道:“得克萨斯州的牧民们有一天一觉醒来突然发现,一个人贫穷的程度可以用他拥有的牛的数量来计算,谁的牛越多谁就越穷。”很多南方的牧场主被称作是“有牛的穷人”。

与此同时,东部、北部及西部金矿地区牛肉却奇货可居。东部、北部地区对肉类需求的增加,和得州牛群极度过剩形成了悬殊的差价——一头成年牛在得州3~4美元也很难找到买主,而在北部市场就能卖到30~40美元。于是,得州牛仔长途赶牛的历史开始了。

各地对牛肉的需求差异,让一位名叫奥立佛·;拉文的牧场主嗅到了巨大的商机。拉文出生于肯塔基,1845年时携带妻子和孩子顺密西西比河南下到得克萨斯开办牧场。不久,拉文就注意到:一群群野牛在漫无边际的大草原上吃草,一头体格强壮的领头牛在前面带路,其他牛都紧随其后,头牛走到哪里,其他牛就跟到哪里。这些野生放养的西班牙牛生命力极强,喝足一次水后,几天也不致渴死,冬天也很少冻死。拉文很快尝试着将牛群驱赶到东边几百英里外的路易斯安那州销售,经过几次运送,拉文发现,如果让牛群一边吃草一边行走,不要拼命赶路,到达目的地时,牛还会长膘,能卖更好的价钱。

但是,要想把得克萨斯的牛长途驱赶到千里之外的西部金矿相对集中的科罗拉多销售,却不是一件简单易行的事。途中要经过印第安人聚集的地区,一旦遭到袭击,后果不堪设想。另外,得克萨斯和科罗拉多之间多为戈壁沙滩,许多地方见不到一棵树,有些地段相隔100多公里没有任何水源,一不小心迷失方向,人和牛都会被渴死。因此许多人都望而生畏,不敢贸然前往。

然而,这也吓不倒拉文。拉文不仅胆大包天,而且还能熟练使用亨利步枪,弹无虚发。他多年骑马穿行于运送牛群的小道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许多小道都是由他先走过之后,其他人才开始走,当地人都称他为“得克萨斯牛道大王”。1860年,他请在当地居住多年的邻居约翰·;道森做向导,雇用了一批墨西哥牛仔,由得克萨斯的达拉斯出发,穿过新墨西哥的戈壁滩,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地将1000多头牛驱赶到1500公里之外的丹佛,拉文和他朋友走过的小道被人们称为“歌德纳-拉文小道”。随后几年,一批又一批的牛仔经由这条小道从得克萨斯州运牛到科罗拉多州各主要城市。

南北战争结束后,南方军队中的许多年轻人回到家乡后找不到工作,而漫山遍野的牛又需要人来管理和放养,这是他们唯一的就业机会。从未骑过马的白人青年为了谋生,开始向墨西哥牛仔们学习圈牛和套牛技术,加入到牛仔的行列。从此,得克萨斯大草原上,除了骑在马背上的牛仔,还有那些说英语的白人青年。

加入到运牛队伍的新牛仔中虽然有很多人有过作战经验,但他们很快发现,运送牛群往往比打仗还要艰苦和危险,但报酬却十分低廉。将牛群从得克萨斯州运送到西部和北部城市,行程在1600公里左右。牛每天行走不超过20~25公里,牛仔们通常需要行走2~3个月。如果连续遭遇暴风雪被困在山沟里,则需要长达半年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牛仔们每天连续14~16小时骑在马背上来回奔跑,途经印第安人地区时,还要格外小心。

这都不是最危险的,最让牛仔们胆战心惊的是牛群狂奔——“炸群”。“炸群”通常发生在夜间。当夜幕降临、万籁俱寂时,黑暗中突然划亮的火柴、钢勺掉到铁桶里发出的金属撞击声,甚至树上的猫头鹰打一个喷嚏,都会让牛受到惊吓。如遇雷雨,一个闪电或一声雷响更是容易让牛惊群。一旦牛群炸惊,受惊的牛就会集体朝着一个方向狂奔,几千头牛往山坡下猛冲时,就像决了堤的洪水,任何试图从正面阻拦的人都会被牛蹄踩成肉泥。这时牛仔们必须飞身跃马与惊牛并行奔跑,从侧面迫使牛群改变方向,想方设法让牛群在原地绕圈奔跑。没有经验的牛仔,一不小心,就会陷身于疯狂奔跑的牛群中间,被兽性大发的惊牛从马背上撞翻落地,葬身于牛蹄之下。为了止住牛群的狂奔,牛仔们往往需要连续追随牛群狂奔三四公里,才能让牛群慢慢停下来。再看牛群奔过处,总是横七竖八地躺着几十甚至上百头在自相践踏中死去的牛。

1865—1895年是牛仔鼎盛时代,新的肉类保鲜办法的出现、急剧增长的市场对牛肉的需求、铁路的修建与延伸,使得牧场经营业在美国西南部非常兴盛。牛仔们在户外放养大批的牛群,然后把它们运到最近的铁路上,再运往东部。

成千上万头牛从得克萨斯州运到北部堪萨斯州的火车站,为得克萨斯州从战乱后的贫穷中脱离出来奠定了经济基础。规模越来越大的牛群转运,也加剧了牛仔们在运输途中与牛道两旁居民的矛盾。牛仔们不得不改道而行,运牛路线逐渐西移。

1874年,牛仔们开辟出一条圣菲小道。此时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已经连通,西部小道正好在距阿比林以西近200公里的道奇城火车站与铁路会合,道奇城逐渐取代了阿比林的地位,此后一直是堪萨斯州铁路线上最大的牛仔城。

19世纪60年代,牛仔的工资以天计算。标准的工资是一天一美元,他们当时被称为“价值一美金的人”。南北战争后,经济萧条,满目疮痍,工作机会少,能挣到钱就算不错,好在大多数牛仔都是单身汉,没有什么负担,最重要的是牛仔雇主都管饭,因此在几个月的旅途之后,牛仔们都能攒上百美元。

经过艰苦寂寞而且充满危险的长途跋涉,一旦安全抵达目的地后,大多数牛仔都会立即投入到粗野的狂欢作乐中,通过狂饮、滥赌、嫖妓,来麻木几个月来高度紧张的神经。这种时候他们特别慷慨,大把大把地花钱,使得酒馆主人、赌场老板都大发横财,因此他们对牛仔特别关照,像对摇钱树一般喜爱着、呵护着。喝得酩酊大醉的牛仔,常常会为一句脏话拔枪相向,大动干戈,经常吓得胆小者跑开,以防被流弹击中。

一些骑在马背上的牛仔,则大摇大摆恣意穿行于小镇的街道上,不是用脏话同伙伴们打招呼,就是互相开粗鲁的玩笑,让镇上的居民都为之侧目。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牛肉供应商约瑟夫·;麦科伊于1874年在他所著的《放牧业简史》一书中写道:“在这文明世界上,当边远小城的一个舞厅处于狂热高潮时,没有比这更粗野、更危险、更忘乎所以的放荡景象了。”牛仔们在运送牛群后狂欢作乐的行为,使得“牛仔”一词在当时的环境下,更增添了粗野莽撞、肆无忌惮的色彩。

牛仔中又有许多人曾是南方部队战败的士兵或军官,当得克萨斯的南方人与堪萨斯的北方人狭路相逢时,为了鸡毛蒜皮的事就可以动武,一言不合往往就会拔枪对射,故有人形容得州牛仔是“说话慢吞吞,拔枪快如风”。因此,在北方居民的眼中,牛仔都是些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1874—1876年,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就有85名牛仔在道奇城的枪战中丧身。对于这种状况,当时的纽约报纸就曾报道说,“道奇城以东没有法律,道奇城以西没有上帝”。

美国历史中,也有女性牛仔,她们其实就是在牧场里工作的女性,她们的着装让人惊艳,骑马和打枪的技术更是让人惊叹不已!她们仿佛是带刺的玫瑰,野性无比,风情万种,还是坚强与个性的象征。在美国风风雨雨的西部畜牧历史中,有很多故事就发生在这些坚强柔韧的女子身上。

到19世纪80年代末,美国的铁路网络已经通向得克萨斯及西部各地,从而使牛的运输依靠当地铁路便可解决。

牛仔时代的衰落有三个原因:一是养羊业的利润渐渐超过养牛业,遂使许多牧场主趋之若鹜;二是种植业不断由东向西拓展,不少牧场主弃牧而改营农场;三是西部铁路干线大规模兴建,使得火车运牛很快取代了牛仔赶运。

就这样,人类历史上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牛仔时代随即戛然而止。“牧牛王国”由此衰落,牛仔的长途赶牛生涯也随之终结。牛仔成了固定围栏牧场上的雇用工人,牛仔时代逝去了。到了21世纪初,牛仔时代彻底结束。

第六节 牛仔文化如何影响世界。

牛仔时代的结束却是牛仔文化的开始。正如前面所说,美国发源于东部,但代表美国精神的却是西部,而在西部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则是牛仔文化。其实这也与中国类似,中华文明发源于陕西一带,在河南中原地带达到高峰,但真正代表中国文化的却是山东——文有孔子,武有梁山好汉。西部牛仔成为美国文化的代表也是靠一批文人的加工渲染才形成的。

美国西部精神最先体现在西部小说中,这些小说使得“拓荒精神”得以形象化,并成为美国的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而牛仔文化的传播,经历了西部牛仔小说、牛仔电影、牛仔服饰产业三个阶段。

西部小说展现了西部边疆生活的艰辛,体现出拓荒者为生存而奋斗的精神气度,这种独特环境下所锤炼的民族精神,正是美国精神的内核所在。

最早的美国西部小说是1784年约翰·;菲尔森的《肯塔基的发现、定居和现状》。通过这本书,美国人第一次了解到最早向西移居的英雄——丹尼尔·;布恩。他果敢、刚毅、智慧,他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典范,也成了“西部精神”的代名词。从此人们对神秘西部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美国西部小说中,西部牛仔往往是小说中的英雄,欧文·;威斯特的杰作《弗吉尼亚人》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牛仔小说的起点,被誉为第一部真正的西部小说,牛仔形象从此成为永恒经典。

这本《弗吉尼亚人》刚写完,便立刻引起无数作家的崇拜和仿效。构成“牛仔神话”的长篇和短篇层出不穷,创造了许多神采各异的牛仔形象:占恩·;格雷的《丛林骑士》中维护正义的侠士;欧内斯特·;海科克斯的《通往洛兹堡的驿道》中的温特斯和“金发青年”;杰克·;谢弗的《沙恩》中为道义和尊严而“抱打不平”的沙恩;布莱特·;哈特的《田纳西的好友》、杰克·;伦敦的《全金谷》中不畏艰险的淘金者……

鲜活的牛仔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荒漠边缘即将沉没的一轮红日衬托下,头戴毡帽、脖系围巾、脚穿长靴、身挎手枪的牛仔,挥舞绳套把成百上千的长角牛聚拢,随后在牛群扬起的滚滚烟尘中策马扬鞭,纵横驰骋,跨越大草原,夜晚篝火旁,他们吟唱的抑郁忧伤的旋律弥散在天边……峡谷巨川、天高地阔,粗犷正直、精力充沛的牛仔无畏地前行。

西部小说又带动了西部电影的发展,与好莱坞同岁的西部片使硬朗的牛仔形象成为美国集体神话中的英雄形象,西部牛仔精神最终成为美国精神的象征。

拍摄于1903年的影片《火车大劫案》就是美国西部片的滥觞。在这部影片中扮演暴徒布朗柯·;比利的安德森自然成了好莱坞第一个西部片男明星。

1939年,约翰·;福特执导的有声片《关山飞渡》因聚齐了所有西部的经典元素而被公认为西部片的里程碑之作,其造型风格、人物设定和叙事节奏都奠定了西部片的基本模式。影片描述了一辆驿车穿越美国西部新墨西哥州蛮荒之地的惊险旅程,呈现出鲜明的西部视觉图谱:独有的喀斯特地貌、陡峭的山谷、漫天黄沙的荒漠、纪念碑式的岩石、偏安一隅的小镇和酒馆、奔腾的马匹和大篷车。人物也是颇具类型化,约翰·;韦恩主演的林果就是一个典型的西部牛仔形象,他英俊潇洒,桀骜不驯,头戴宽檐帽,手持左轮枪,为复仇而战。

1952年的《正午》则开创了心理西部片的先河,全片五分之四的时间都是在铺垫,最后的出手却只在一瞬间。影片描写了一名小镇警长在无法寻得助手的情况下,只身对抗4个前来报仇的恶徒。影片插曲Do Not For Sake Me获奥斯卡配乐大奖,成为传唱一时的牛仔歌曲。

1969年,《西部往事》在60年代美国西部片渐渐式微之际,创造了“意大利式西部片”的奇迹,它像是一篇壮丽优美、舒缓大气的“西部诗词”,回顾着西部的一切特质:激动人心的铁路时代、一望无垠的大漠黄沙、一个流浪无名的吹口琴牛仔、一个被通缉的匪徒、一个奸险狠辣的阴谋家、一个纠缠于三者之间的美艳女郎。

1990年,凯文·;科斯特纳首次执导的《与狼共舞》在西部片已衰落的时候出奇制胜,横扫当年奥斯卡,震惊世界影坛,使好莱坞西部片重振雄风。影片长达3个小时,耗资1800万美元,动用了3500头野牛、300匹马、130多名技术人员和400名临时演员。这部大型史诗性西部片一反以往西部片中将印第安人一律写成野蛮民族的做法,大胆颠覆了白人至上的西部电影传统,刷新了西部片的面貌。

2000年,一部《太空牛仔》横空出世,由伊斯特伍德饰演的“太空达达尼昂”带领着他的三个“太空火枪手”在未知的太空进行一番搏斗,以找回并捍卫他们的荣耀,太空西部精神再度升华了美国精神。

2006年的《断背山》则是对西部牛仔的异化。李安一语道破:“美国西部是个阳刚的世界,只有男人和动物。”

20世纪相继出现的“迷惘的一代”“嬉皮士”“垮掉的一代”,都不过是牛仔文化性格的不同表现。

除了西部电影,还有牛仔裤。最能象征美国的,不是美元,也不是可口可乐,而是牛仔裤。不论是官员还是牛仔、银行家还是赖账者、时装设计师还是酒鬼,都同样喜欢它。

好莱坞将一批又一批身着牛仔裤的牛仔英雄推向银幕,从而在全球影迷心目中逐渐树立起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牛仔生来就是穿着牛仔裤的。于是,帆布工装裤就这样阴差阳错地变成了专为牛仔定做的特色制服。

牛仔裤最先诞生于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西部,但它最初不是为牛仔设计的,而是西部淘金工人的劳动服。牛仔裤之所以质地结实,因为它一开始就是用来装黄金的。

美国的“牛仔大王”是李维斯·;施特劳斯,他的创业故事,至今仍被许多励志书籍津津乐道。1853年,刚从德国移民而来的李维斯像许多年轻人一样,带着梦想前往西部追赶淘金热潮。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李维斯干脆做起了摆渡生意。

摆渡生意清淡后,他的目光落到了西部人的裤子上。他发现来西部淘金的人,衣服极易磨破,同时,他又发现西部到处都有废弃的帐篷。1873年,他用一捆当时只是用来做车篷或帐篷的帆布,裁成裤子的模样,再镶上五个口袋及袋钉——第一条牛仔裤诞生。

1873年5月20日,李维斯获得工装裤的专利。这种工装裤是用“粗斜纹布”制作的,缝制时经过了加固处理,在裤兜和裤门处都使用了崭新的铜纽扣。李维斯希望这种新的裤子面料和款式能满足淘金矿工的要求,因为淘金矿工们经常抱怨说裤兜兜不住他们装在里面的黄金颗粒。

此后,由于耐穿,方便,式样美观、别致,李维斯工装裤不再是淘金工人的专用服饰,而成为美国社会中受到大众欢迎的一种时髦服装。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李维斯工装裤只是一款难登大雅之堂的非正式穿着。1902年李维斯去世,他最大的遗憾就是牛仔裤没有被普及,没被所有美国人接受。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的美国人没有什么钱,买不起漂亮光鲜的衣服,帆布和咔叽布被广泛采用,这种十分舒适的着装恰好满足人们对“自由”的要求,后来又加上原本军队才有的“附兜”,这就是今天广为流行的牛仔装的雏形。

20世纪50年代,美国好莱坞的几位男影星在描写西部生活的影片中穿用了李维斯发明的这种裤装,不仅营造出一种坚实、粗犷的原野生活,赋予牛仔裤以浪漫又没有什么造作的男人形象,更创造出了一种现代服装格式,并在20世纪中作为美国文化的代表,不分国度、不分民族、不分老少和男女,在全世界流行开来。

1976年美国200年国庆之际,美国人将牛仔裤作为其对人类服饰文化的贡献送进了迈阿密的国家博物馆。尽管各个时代的时尚元素千变万化,但牛仔裤却永远凝聚着真诚的靛蓝色系、永远张扬着粗犷野性的棉质斜纹布、永远突出着剽悍视觉的裤袋装饰、永远修饰着身体线条的腰臀剪接线、永远洋溢着性感魅力的大针脚……

与牛仔裤同时流行的还有牛仔枪、牛仔巾、牛仔帽、牛仔靴等。

客观地说,西部牛仔是美国特定时期一个劳工阶层,是艰难讨生活的一个群体,是辛苦的阶层。但在20世纪美国的小说、故事、音乐乃至影视作品中,牛仔身上阳刚威猛与质朴侠义的一面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开掘和赞美。可以说神话完全掩盖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