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龙文化中国玉文化(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8948600000040

第40章 丧葬用玉的进一步发展

以玉随葬的习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始社会后期就出现了“玉敛葬”。东周以来,儒家提倡“君子贵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汉代人继承并发展了先秦儒家“贵玉”的思想,皇室贵族不仅生前玉不离身,死后也以大量的玉器随葬。同时儒家提倡孝道,主张“事死如生”,因而厚葬的风气十分盛行。加上汉代人迷信玉能保护尸体长期不朽,甚至认为死者口中含玉能使尸体千年不朽。因此,丧葬用玉在汉代有了突出的发展,葬玉在汉代玉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汉代的葬玉主要有玉衣、玉九窍塞、玉冶、玉握和缀玉面幕等。

玉衣在古代文献中,玉衣又称“玉匣”“玉柙”或“玉柜”,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殓服。《西京杂记》记载,汉代的皇帝死后都穿形如铠甲的金缕玉匣(即“金缕玉衣”),汉武帝的金缕玉匣上雕镂蛟龙鸾凤龟麟的形象,称为“蛟龙玉匣”(汉武帝的陵墓尚未进行考古发掘)。《汉书》《后汉书》等历史文献也有关于玉衣或玉匣的记载。但是,玉衣的形状究竟如何,从汉代以后便不为一般人所知道,长期以来成为一个不解之谜。直到1968年在河北满城中山王刘胜和王后窦绾的墓中发现了两套完整的金缕玉衣后,人们才第一次看到了玉衣的真面目,解开了长期存在的“玉匣”(即玉衣)之谜。

刘胜和窦绾的“金缕玉衣”,外观和人体形状一样,可以分为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五大部分。头部由脸盖和头罩构成,上衣由前片、后片和左右两袖筒组成,裤筒、手套和鞋都是左右分开的。玉衣的各部分都由许多玉片组成,玉片之间用金丝加以编缀,所以称为“金缕玉衣”。

刘胜的玉衣形体肥大,脸盖上刻出眼、鼻和嘴的形象,上衣的前片制成鼓起的腹部,后片的下部作出人体臀部的形状,裤筒制成腿部的样子,形象都颇为逼真。玉衣全长1.88米,由2498片玉片组成,编缀玉片的金丝估计共重一千一百克左右。窦绾的玉衣比较短小,上衣的前、后片不是按人体形状制出,而是做成一般衣服的样子,玉片之间以织物、丝带粘贴编联而成;玉衣的其他部分则和刘胜玉衣一样,都用金丝编缀。窦绾的玉衣没有做出人体胸、腹和臀部的形状,可能是由于作出女性人体形象不符合封建传统观念的缘故。

玉衣是两汉时期特有的葬玉。它可能是从东周时死者脸部覆盖的“缀玉面幕”和身上穿用的“缀玉衣服”发展而来的。从“缀玉面幕”和“缀玉衣服”发展到形制完备的玉衣,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山东临沂刘疵墓出土的所谓“玉衣”,只有玉面罩、玉帽、左右手套和左右鞋六个部分,没有上衣和裤筒。该墓的时代属西汉前期,墓中所出“玉衣”可能是发展过程中的过渡形态,是早期玉衣的一种形式。

从玉衣的形制观察,它的制作方法显然受到战国以来铁质甲胄的影响,玉片的编缀方法和西汉初期以前流行的札甲十分接近。河北易县燕下都44号墓出土的一件战国铁胄,其形状和玉衣的头部很相似,编缀的方法彼此也有类似之处。铁制的甲胄,是战国时期新出现的防护装备。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以状如铠甲的玉衣作为殓服,大概也是想借玉衣以保护尸体,企图使尸骨长期不朽。《后汉书·刘盆子传》记载,赤眉军发掘西汉诸陵,“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这一记载,也反映出当时人们认为玉衣能保护尸体不朽的迷信思想。

从汉代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考虑,玉衣的出现不大可能在西汉初年。汉高祖时,由于战乱后经济贫困,皇帝的马车都挑选不到4匹颜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有的只能乘牛车,惠帝(刘盈)、吕后(吕雉)时,虽然“衣食滋殖”,但经济尚未完全恢复。只有经过“文景之治”以后,到武帝时社会经济才有明显的发展,统治阶级的生活也日渐穷奢极欲。据此,汉代以玉衣作为殓服应该是从武帝时盛行的,至于玉衣的出现可能是在文景时期。

关于使用玉衣的制度,根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皇帝死后使用金缕玉衣,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使用银缕玉衣,大贵人、长公主使用铜缕玉衣。这种分级使用金缕、银缕或铜缕玉衣的制度,看来在西汉时期尚未确立。《汉书》

中只见玉衣、玉枰,未见关于金缕、银缕、铜缕之分的记载。从考古资料看,西汉时期用于缝缀玉衣的主要是金缕,诸侯王、列侯多数也用金缕玉衣,当然也有使用银缕或铜缕的,此外还有个别用丝缕的,如南越王赵昧的玉衣就是用丝缕编缀而成的。

这或许是由于南越国是地方割据政权,和中原诸侯王国在性质上有所区别的缘故。可见,西汉时期尚未形成严格地分级使用玉衣的制度。但到东汉时期,玉衣分级使用的制度便已确立,正如《后汉书·礼仪志》所说的,分为金、银、铜缕三个等级。

考古发掘资料也证明,东汉诸侯王和始封列侯使用银缕玉衣(中山简王刘焉用鎏金铜缕玉衣可能是皇帝特赐的),嗣位的列侯及其相当等级使用铜缕玉衣。考古资料与《后汉书》的记载完全符合。

玉衣是汉代皇帝以及诸侯王、列侯、贵人、公主等皇室成员专用的殓服。非皇族的外戚、宠臣,即使已被封为列侯,也只有在朝廷特赐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玉衣,这在当时属于特殊的礼遇。其他“郡县豪家”如违法使用玉衣,就是大逆不道,是要受到严厉惩罚的。东汉桓帝(刘志)时,宦官赵忠的父亲归葬安平郡,私自使用玉衣入葬,结果被地方官剖棺陈尸,并收捕其家属。

玉衣的制作表现了当时琢玉的高度工艺技术水平。每套玉衣由二千多片玉片组成,每一玉片的大小和形状都必须经过严密的设计和精心的加工。根据汉代的生产力水平,制作一套玉衣是十分不易的:首先要经过造型设计,推测是用人体模型设计的,先在人体模型上画出纵横的行格,根据人体部位的不同,决定玉片的大小和形状,然后逐格编号制造玉片;其次是玉片的加工,必须经过选料、锯片、钻孔、抛光等几道工序;再次是编缀玉片还需要特制的金丝、银丝或铜丝。可见,当时制成一套玉衣所花费的人力和物力是十分惊人的。

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殓以玉衣的制度,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曹魏黄初三年(222年),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一方面是害怕殓以金缕玉衣而导致陵墓被人盗掘;一方面可能是长年战乱,社会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制作玉衣成为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葬以玉衣的制度从此被废,同时在考古发掘中也未发现东汉以后的玉衣。

玉九窍塞。古人认为,“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所谓“九窍”,指双眼、双耳、双鼻孔、口、肛门、阴茎或阴户,用于填塞或盖住九窍的玉器称为“玉九窍塞”。汉代的玉九窍塞包括眼盖、耳填、鼻塞各两件,口塞、肛门塞、生殖器罩或阴户盖各一件。完备的玉九窍塞往往出于使用玉衣作为殓服的陵墓中,应届汉代高级贵族丧葬习俗的用玉。中山王刘胜的玉九窍塞,眼盖作圆角长方形,周边有三个小孔,近中部有一小孔;耳填略作八角锥台形;鼻塞为圆锥体形;口塞的主体略呈新月形,外侧有覆斗形凸起,内侧有三角形凸起;肛门塞作锥台形;生殖器罩盒为圆筒形,是用玉琮改制的,上端加盖封闭。玉九窍塞的器形一般比较简单,表面只经抛光,而不刻纹饰。

玉玲。死者含在口中的玉制品。在原始社会后期就有在死者口中放置玉器的习俗,《局礼》中已将含玉作为丧葬制度规定下来。西汉早期的玉玲没有一定的造型,中期以后流行蝉形。以玉蜱作为含玉起源很早,在商周墓葬中死者就有口含玉蝉的。汉代的蝉形玉玲,开始出现时造型简朴,有的只略具蝉的外形,没有刻出细部。西汉晚期以后的玉蝉,形象比较逼真。蝉体宽扁,双目突出,用阴线刻出头部、双翅和腹部。蝉的造型在中国玉器中出现很早,史前时期的遗址中就有玉蝉出土。汉代为什么流行以玉蝉作为口含呢?有的学者认为,是汉代人看到蝉生活史中的循环,其幼虫在地下生活许多年后才钻出地面,蜕变为成虫,玉玲雕琢成蝉形,象征死者灵魂的蜕变和复活。

当然,墓中出土的玉蝉未必都用作口路。作为口含的玉蝉,一般没有穿孔,有孔的玉蝉可能是佩挂用的。中山王后窦绾墓中所出的一件小玉蝉,从口部至尾部竖穿一孔,出土在死者的胸部,应是墓主生前所佩串饰中的佩玉。当然,作为佩饰的玉蝉,有时也可能被改用为口含。

玉握或称握玉,指死者手中所握的玉器。西汉时期的握玉有几种不同的形状。一种是璜形玉器,如中山王刘胜和王后窦绾的握玉,是分别用夔龙蒲纹璧和风鸟蒲纹璧改制而成的璜形玉器。在汉代,夔龙和风鸟可能分别代表男性和女性。另一种是玉脂,如南越王赵昧的握玉,是两件器形略有不同的龙形玉脯。然而最常见的汉代握玉还是玉猪。

以玉猪作为握玉的习俗,流行于西汉中期以后,直至南北朝时期。山东巨野红土山西汉墓所出的玉猪,做长条形卧伏状,表面琢磨光滑,细部以阴线刻出,线条简练,形象逼真。东汉的玉猪也作卧伏状,用阴线简单刻划细部,一般头部、尾部有穿孔,以便穿线系缚在死者手中。安徽亳县董园村号墓出土四件玉猪,其中一件作站立状,较为特殊。

“缀玉面幕”是覆盖在死者脸部的织物,古代称为“螟目”。在西周时期的墓葬中就曾出土钉缀在面幕上的玉饰,这些玉饰做成像人的眉、目、耳、鼻、嘴或牙齿的形状。江苏徐州子房山西汉早期墓所出的玉面饰,也是按照脸部五官的形象雕琢的由二十二块玉片组成,玉片上有小孔,原来也应是钉缀在织物上,用于覆盖死者的脸部。这种缀玉的彤幕在西汉中期以后趋于消失。使用缀玉面幕是先秦时期丧葬制度的遗风。山东长清双乳山济北王墓出土一具玉覆面,由十八块玉部件组合成整个脸部的形状,五官端正,形象逼真。这种玉覆面前所未见,应是从缀玉面幕演变来的。

在葬以玉衣的汉代诸侯王及其亲属的墓中,死者的胸、背往往铺垫许多玉璧。中山王刘胜的前胸和后背共铺垫玉璧十八块,王后窦绾的前胸和后背共放置玉璧十五块,南越王赵昧玉衣的上面、里面和底下共铺垫玉璧十九块。《周礼》载:“疏璧琮以敛尸。”汉儒郑玄注:“璧在背,琮在腹。”汉墓中死者胸背铺垫玉璧,应是先秦的遗制,这些玉璧和丧葬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窦绾墓中的漆棺,内壁镶满玉版,外壁镶嵌二十六块玉璧。漆馆内、外壁都镶玉,说明玉在汉代丧葬制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