汊代继承东周时期的佩玉传统,墓中也有组玉佩出土。西汉前期的组玉佩,佩玉的品种较多,有些佩玉的造型和纹饰还保留战国时期的风格。属于西汉前期的南越王赵昧墓,共出土组玉佩11套,在汉墓中是首屈一指的。墓主南越王佩挂的组玉佩由三十二件多种质料的装饰品组成,其中以玉饰品为主,计有双凤涡纹璧、透雕龙风涡纹璧、犀形璜、双龙首蒲纹璜、玉套环、壶形玉佩、兽首形玉饰各1件,玉人4件,玉珠5颗以及金珠,玻璃珠、煤精珠等。这套组玉佩是目前所见汉代玉佩中最为华丽、组合最为复杂的一套。南越王的4位夫人中地位最高的右夫人的二套组玉佩,一套由连体双龙佩、玉环、三凤涡纹璧、玉璜以及金珠、玻璃珠组成;另一套由透雕三龙纹环、透雕龙螭纹环、玉舞人、玉璜、玉管组成。属于殉葬人的三套组玉佩,玉质和雕琢工艺都较差,佩玉的数量一般也不多。可见在西汉前期,南越国从统治者到地位低下的仆婢都佩戴组玉佩,但由于地位的高低和身份的不同,组玉佩中佩玉的数量、玉质的优劣、雕琢工艺的精粗等有明显的差别。
同时,右夫人组玉佩中的玉舞人腰带下雕出佩饰,由一环和一璜组成,环在上,璜在下,璜下饰有流苏。舞人的身份属舞伎或妾婢之类,这种由环和璜组成的简单佩饰,可能是当时地位不高的年轻女性的组玉佩的真实写照。
南越国是中原地区南部边陲的地方割据政权,和中原地区长期隔绝,在丧葬制度上保留了一些先秦的习俗。南越王墓所出组玉佩中的一些玉器,如墓主组玉佩中的犀形璜、双龙首蒲纹璜和右夫人组玉佩中的连体双龙佩等,与洛阳金村东周墓所出的同类玉器颇为相似,具有较明显的战国风格。墓中组玉佩的数量之多,组合形式之复杂,就是承袭战国遗风的结果。
西汉中期以后,组玉佩已不大流行,组合形式也有较大的变化。属于西汉中期的中山王刘胜墓没有发现与南越王墓类似的组玉佩,而以成串的玛瑙珠代替了成组的玉佩。中山王后窦绾的组玉佩,由玉舞人、玉蝉、瓶形玉饰、花蕊形玉饰和联珠形玉饰以及玛瑙珠、水晶珠等组成,而没有传统的璧、环、璜等玉器,显然,在佩玉的种类上与南越王墓差别较大。
汉墓多数被盗掘,很难见到完整的组玉佩。西汉中期以后的墓葬,有时也出土属于佩玉的环、璜和龙形玉佩等,但数量不多,佩玉的种类也不像南越王墓的组玉佩那样复杂,总的发展方向是趋于简化。
东汉末年长年战乱,周秦以来的佩玉制度曾一度废弛。《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载:“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注引挚虞《决疑要注》曰:“汉末丧乱,绝无玉佩。魏侍中王粲,识旧佩,始复作之。今之玉佩,受法于粲也。”由此可见,魏晋以后的玉佩和以前的玉佩当有所不同。从考古发掘出土的资料看,玉珩和玉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佩玉。玉珩多数作云头形,上部弧鼓,下部平直,上部正中有一小孔,下部:有二二或三个小孔,用于系挂佩铭。和玉珩相配的是玉璜,珩在上,璜在下。山西太原市郊齐娄睿墓出土玉珩1件、玉璜12件,珩和璜的焉缘都以黄金镶边,显得富丽美观。江西南昌山南朝墓出土玉珩、玉璜各二件,玉珩也做云头形。北齐娄睿墓和京山南朝墓所出的玉璜,部是中部无穿孔,只在两镒有小孔。这种中部无孔、两端有孔的玉璜,佩对应是两端朝上,类似商周时期玉璜的挂法;当然也不排除一端朝上、另一端朝下,竖立佩挂可能性。战国以来,尤其是汉代的玉璜,一般中部都有孔,佩挂时两端朝下。南北朝的玉璜,不继承汉代玉璜的传统,反而模拟商周玉璜的形制,似为一种复古现象,或是由于王粲“复作”玉佩时系依据商周“旧佩”的缘故。
除组玉佩外,汉代流行一种由玉蝶演变丽来的佩玉。蝶,又名射决或扳指,是古人射箭时戴在右手拇指上用于钩弓弦的用品,往往随身佩带,《诗经》中就有“童子佩蝶”的诗句。儿童长到能骑马射箭时就佩蝶。玉蝶在商殷时就已出现,安阳殷墟妇好墓出的一件玉扳指,是已知最早的玉蝶。该扳指可以套在成人的拇指上,正面雕出兽西纹,两侧分别以阴线刻出身、足及尾部;背面下部有一凹槽,用于纳入弓弦,显然是实用的玉蝶。春秋战国时既有玉蝶。也有骨蝶。洛阳中州路东周墓就出土骨蝶3件、玉蝶1件。骨鲼和玉蝶的器形完全相同,皆略作椭圆形,中有圆孔,可穿拇指,一侧有斜向的柄状突起。出于春秋墓葬的骨蝶都无纹饰,出土在人骨架手部,应是戴在死者拇指上的,可能还是实用器。玉蝶出于战国初期的墓中,一面饰卷云纹,另一面饰简化的兽面纹。
随州曾侯乙墓和曲阜鲁国故城东周墓所出的玉蝶,形制也基本相同。鲁城52号战国墓所出的玉蝶,一件正面线刻兽面纹,背面饰卷云纹;另一件柄状突起演变为透雕的凤首形。看来至迟从战国时开始,实用的玉蝶已逐渐演变为装饰用的佩玉。这种由玉蝶演变而来的佩玉,可以称为蝶形玉佩。也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的玉蝶都不是实用器或仿实用器的玉雕,而是纯粹的装饰品,因而称之为蝶形玉饰。
蝶形玉佩在汉墓中出土很多,可见是当时很流行的一种佩玉。蝶形玉佩一般做扁片状,平面略呈椭圆形,中间有一圆孔,上端作三角形尖状,正面微鼓,背面略内凹,一侧或两侧有透雕的附饰,因其主体部分形如心脏,所以又叫鸡心佩或心形玉佩。汉代的蝶形玉佩,在器形和纹饰方面有较为明显的发展和变化,不仅西汉的蝶形玉佩和东汉的不一样,而且西汉前、中、后期的蝶形玉佩也互有差别。
西汉前期的蝶形玉佩,是从战国风格到汉代风格的过渡,所以形式较为多样,少数还具有明显的战国蝶形佩的特征。广州西汉早期墓中出土的蝶形佩,二端一侧有柄状突起,器身趋于扁平,一面微鼓,一面略内凹。还有一种蝶形佩,柄状突起较前一种扩大,成为心形主体一侧的附饰,这显然是从上一种发展来的。如南越王墓所出的一件蝶形玉佩,只在一侧有卷曲的透雕附饰,有人认为是变形的鸟纹;另一件造型独特的蝶形佩,透雕附饰不在心形主体的一侧或两侧,而在心形主体的上部,透雕附饰似为图案化的变形凤鸟纹。多数的蝶形佩,在心形主体的两侧都有附饰,但附饰多不对称,且大小往往相差较大,纹样主要是卷曲的云纹或变形凤鸟纹,也有个别雕成龙的形象。附饰有透雕的,也有不是透雕的。江苏徐州北洞山楚王墓所出的一件蝶形玉佩,蝶身饰勾连云纹,一侧透雕一龙,另一侧雕出一凤,造型较为奇特。
西汉中期,蝶形玉佩基本上已经定型,一般在心形主体的两侧都有透雕的附饰。中部的圆孔多数较前期略小,两侧的附饰较前期更加繁缛,虽不完全对称,但太小差不多,风格也基本相同,只有个别蝶形玉佩两侧的附饰大小相差较大。纹样主要是变形卷云纹,个别也有作鸟兽纹的。满城中山王刘胜墓出土的一件蝶形玉佩,心形主体稍长,两面均阴刻细线卷云纹,两侧有不对称的透雕流云纹附饰,纹饰优美、流畅。中山王后窦绾墓所出的一件心形主体较短,当中的圆孔较大,两侧的透雕附饰大小基本对称,纹样稍有不同,一侧为变形卷云纹,一侧似鸟兽相搏状。
西汉中期偏晚的墓葬,所出蝶形玉佩的器形有所变化,已初步具有西汉晚期蝶形佩的一些特征。
如河北定县40号中山王墓所出的一件,心形主体瘦长,呈扁平片状,中部有一椭圆形孔,两侧及上部都有透雕附饰,上部为凤鸟纹,两侧为变形卷云纹,其中一侧附饰的上端延长呈尖状,类似玉脯的尖端部分,应是蝶、脯结合的初步形式。
西汉中期还出土个别带有西汉前期特征的蝶形玉佩。巨野红土山汉墓出土的蝶形玉佩中,有一件造型简朴,心形主体一面微鼓,另一面略凹,无纹饰,两侧也没有透雕的附饰,只在一侧有翼,可能是仿古的简化形式。和这件蝶形佩共出的另一件蝶形玉佩,心形主体的两侧为透雕的卷云纹,具有典型的西汉中期风格。湖南长沙咸家湖曹娱墓出土2件蝶形玉佩,一件为典型的西汉中期蝶形佩;另一件只在心形主体的一侧雕出凤鸟纹,突出凤首和风尾,也应是一件简化的蝶形玉佩。
西汉后期的蝶形玉佩,器形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心形主体变得更为狭长,中孔圆而小,两侧及上部的透雕附饰更为发达,一侧附饰的上端往往突出呈尖状,蝶和脯的结合更为明显。江苏扬州“妾莫书”墓出土的一件蝶形玉佩,蝶在全器中所占比例进一步缩小,而透雕的龙纹和卷云纹附饰则得到较大程度的夸张,一侧附饰的前端突出呈尖状,以致发掘者误称为“玉脯”。河南永城僖山汉墓所出的一件蝶形玉佩,也是蝶和脯结合的形式,全器狭长,心形主体的形象已相对减弱,而脂的形象则进一步增强,几乎达到了蝶、脯不分的地步。蝶形玉佩具有部分玉脯的器形,是西汉中晚期蝶形佩的主要特征之一。
在西汉后期,还出现一种蝶和璧相结合的蝶形玉佩。如北京大葆台1号墓出土的一件“玉璧”,当中为心形玉佩的主体部分,两侧为透雕的龙凤纹,鞣和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类似的蝶形玉佩,在朝鲜大同江古坟也有发现,外缘轮廓近似圆形,心形主体的两侧有透雕附饰,但缺少璧的一圈外廓。
大约在西汉末、东汉初的时候,蝶形玉佩的器形又有新的发展变化,心形主体在全器中的地位进一步减弱,当中的圆孔变成椭圆形,透雕附饰更加发展,包围在心形主体的四周。湖南长沙五里牌(五一路)7号汉墓出土的一件蝶形玉佩,全器略呈椭圆形,当中为心形主体,中部有一椭圆形孔。心形主体的周围都有透雕的纹饰,纹样为双螭卷云纹。这种四周都有透雕纹饰的蝶形佩,与西汉其他时期的蝶形佩有明显的不同,而和东汉蝶形玉佩的形制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
东汉时期的蝶形玉佩看来已不如西汉时流行,出土较少,且器形也变化较大。东汉前期的蝶形玉佩,和长沙五里牌(五一路)7号汉墓所出的相类似,还保留了蝶的一些基本特点。湖南零陵东门外汉墓所出的一件蝶形玉佩,全器近似椭圆形,心形主体的中孔也作椭圆形,四周环绕透雕的蟠螭纹附饰。
东汉后期的蝶形玉佩,器形变化更大。蝶的主体部分虽尚有痕迹可寻,但作横置,器形略呈扇形,中孔也由椭圆形演变为圆角长方形,四周的透雕纹饰更为发达。河北定县43号墓出土的一件蝶形佩(发掘者称之为“扇面形玉饰”),心形主体略带弧度,中有圆角长方形大孔,四周透雕双螭、双风及流云纹,螭、凤相互缠绕,遨游穿插于心形主体及云气间。纹饰优美生动,玲珑剔透,色彩斑斓,是东汉玉器中的佳品。陕西华阴东汉刘崎墓出土者器形与之基本相同,在心形主体的周围透雕螭虎等动物纹饰,刻工亦颇精巧。
魏晋南北朝时期,蝶形玉佩已经很少,考古发掘只发现于个别墓葬中,器形接近东汉晚期的蝶形佩,但心形主体的形象已不清,只剩下中部的椭圆形孔。南京郭家山东晋墓所出蝶形玉佩,采用浮雕、透雕、阴线细刻等技法,雕琢出嬉戏于云间的双螭,纹饰流畅,玲珑剔透,是魏晋时期难得的玉雕艺术品。
从考古资料考察,蝶形玉佩不属于组玉佩的组成部分,而是男女皆宜、单独佩戴的佩玉。它滥觞于春秋战国,盛行于西汉,东汉逐渐衰落,魏晋南北朝凋零。蝶形玉佩从盛行到消失的过程中,造型和纹饰不断有所变化,总的趋势是代表蝶的心形主体逐渐减弱,两侧的附饰不断增强。心形主体从西汉前期至中期肥硕丰满,中期始渐瘦长,当中的圆孔也变小,后期至东汉越来越不明显,当中的圆孔变成椭圆形或圆角长方形,到魏晋基本上消失,只存当中的椭圆形孔。心形主体的附饰,从西汉前期到中期,由上端一侧有柄状突起发展为一侧有透雕附筛,继而再发展为两侧有透雕附饰;纹样主要是卷云纹,还有少数凤鸟纹或鸟兽纹。西汉中期偏晚及后期,上部始有透雕的附饰,并曾出现蝶、脂结合和蝶、璧结合的器形。西汉末期直至魏晋,透雕附饰发展为环绕四周的纹饰,纹样有螭、凤、云气纹等。这种全器环绕透雕附饰的蝶形玉佩,比西汉中期以前的蝶形佩雕琢更精致,纹饰更为流畅优美,是当时工艺水平较高的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