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服饰
8950800000001

第1章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1)

古代服饰演变

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服饰都有其不同的风貌,这是同当时的经济基础、生活环境、社会风俗与审美观念密不可分的。服饰常常具有鲜明的地方和民族特征。

北京周口店发现过旧石器时代(距今18000余年)山顶洞人所用的骨针,说明从这个时候起,居住在我国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已经知道缝制衣服。在新石器时代的彩绘陶器上,出现过穿衣服的人物图案。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商代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有关服饰的资料。从河南安阳出土的玉雕、石雕和陶塑的人像上,可以看到头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领衣,下穿裙裳,腰间束带,裹腿,着翘尖鞋的奴隶主,和免冠、着圆领衣,手上戴枷的奴隶的形象。从这些材料看来,古代华夏族上衣下裳、束发右衽的装束特点,这时已经形成。

唐妇女服西周时代,贵族们仍然把上衣和下裳分开,在金文和《尚书》、《诗经》等古文献中可以看到玄衣、衮衣、黄裳、绣裳等名目。此外他们在腰间常束宽宽的绅带,腹前有时还系着一条像围裙一样的。

春秋战国时代在服装方面最重要的变化是深衣和胡服的出现,深衣将过去不相连的衣和裳连属在一起,“被体深邃”,所以叫深衣。它的下摆不开衩,而是将衣襟接长,向后拥掩,即所谓“续衽钩边”。这种服装在战国时广泛流行。

胡服则指我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服装,他们为了游牧时骑马的需要,多穿短衣、长裤和靴。这种服制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引进以装备军队而加以改革的。伴随着胡服也传来了带钩。它起初带着外来语的名字,叫“鲜卑”、“犀毗”或“私金比头等”,后来才通称为带钩。带钩是束结革带用的。这种带也叫“钩络带”,它结扎起来要比过去的绅带便捷得多,所以很受欢迎。带钩的制作自战国以至两汉都很盛行,所以式样繁多,有些制作也很精美。成为一种优秀的工艺品。

古代歌女由于西汉时的深衣是将下襟缠在身上,这样既欠便利又费布帛,所以到了东汉时,一种直裾的趐(chan yu禅于)就流行开来了。在东汉时的画像石上,我们看到的官员和士人,大都穿着这类衣饰,趐口的再发展一步,就是唐、宋时时代的交领袍。

古代民族服装除了衣制之外,汉代服装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冠制。冠本来是加在发髻上的一个罩子,很小,并不覆盖整个头顶。古时曾有男子成年时皆行冠礼的规定;但在汉代,“卑贱执事”的人,都只能戴帻而不能戴冠。帻有点像一顶便帽,有平顶的,叫“平上帻”;有尾状顶的,叫“介帻”。到了王莽时,据说他自己头秃,所以先戴帻,帻上再加冠。后来这种戴法普及开来,因而在东汉画像石上出现的冠,也都在下面衬着帻。但冠和帻并不能随便配合,文官戴的进贤冠要配介帻,武官戴的武弁大冠则要配平上帻。进贤冠前部高耸,后部倾斜,外形有点象个斜三角形的跛足小板凳。冠前有“梁”,根据梁数的多寡来区别身分的高低。武弁大冠又叫“惠文冠”,惠即纟惠;指薄麻布。它起初是在平上帻上面扎一条麻布手巾,后来这条麻巾改用漆纱制作,看上去像在帻上罩了一个漆纱笼,所以又叫“笼冠”。

清代贵妃朝服不过,进贤冠前面的梁虽然起着区别尊卑的作用,但因梁数通常只有一梁、二梁、三梁之别,所以不能区分得很严格。作为官阶在服装上的标志,汉代主要通过绶来达到这个目的。

绶本是系在官印上的绦带,汉代官员将印装在腰间的嚲囊里,绶垂在外边。依官阶的大小,绶的颜色和织法都不相同,所以其身分可以一望而知。

清代皇帝朝鞋汉代的妇女一般将头发向后梳掠,在肩背间绾一个髻,象是拖着一把锤子,所以汉代人把它叫“椎”(音cui垂)髻。以“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故事着称的梁鸿的妻子孟光,《后汉书》就说她“为椎髻,着布衣”。在汉代的陶俑当中,这种发式很普遍。在画像石中还可以看到汉代妇女戴巾帼、华胜(首饰)的形象。腰鼓形的耳王当这时也出现了,不过这时的耳王当的戴法和后世不同,它是在耳垂上的眼里直接横插进去,露其前后两端在耳外。

魏晋南北朝时代是我国古代服装史上的大转变时期。这时由于大量少数民族入居中原,胡服成为社会上司空见惯的装束,一般群众的服装受到胡服的强烈影响,将胡服的褊窄紧身和圆领、开衩等特点都吸收了过来,最后形成了唐代的“缺骨夸袍”等袍服。但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又醉心“汉化”,十分羡慕汉代帝王那一套峨冠博带的“威仪”,北魏的孝文帝元宏就是其代表人物。于是,宽袍大袖的衣裳、冠冕之类遂在“法服”(礼服)中保存了下来。到了唐代,上自皇帝,下至厮役,在日常生活中都穿圆领袍、裹幞头,穿长革幼靴,是为“常服”。旧式的冠服,皇帝和官僚们也只在大祭祀和大朝会的时候穿一穿。自南北朝后期至明代,法服和常服一直是并存,但是前者使用的范围始终很小。

中国清代服装常服,在唐代出现了几个前所未有的特点。首先说幞头,它本是一条头巾,系自汉代的缠头、幅巾等演变而来,裹幞头时两个巾角朝前系住发髻,其余两上巾角在脑后系一结,多余的部分自然垂下。头巾的质地一般用黑色纱、罗,所以后面垂着的巾角也是软的,称“软脚幞头”。以后将——软脚中加铜、铁丝撑起来,就成为“硬脚幞头”。硬脚后来又做出不同形状,翘成不同的角度,而产生了“翘脚幞头”,“展脚幞头”等多种名目。再说腰带,汉代虽然在革带上装豪华的带钩,其花样虽多,却并没有一定的制度。唐代则不然,唐代的革带不用带钩而用带扣系结,另在带身上装带钅夸。带钅夸是一种方形的饰片,依官僚品阶的不同,分别用玉、金、犀、银、铁等质料制做,使腰带也成为区别官阶的一项标志。另外,隋代开始出现的“品色衣”,至唐代乃形成制度,成为此后我国官服制度上的一大特色。虽然宋、明各代的具体规定不同,但都把官品和服色联系了起来。在唐代,皇帝的服色为柘黄,官僚自一品至九品,服色以紫、绯、绿、青为差。平民百姓多穿白衣。士兵在汉代衣赤,隋代衣黄,唐代则衣皂。

唐代的女装主要由裙、衫、帔三件组成。裙长曳地,衫子的下摆裹在裙腰里面,肩上再披着长围巾一样的帔帛。唐代前期,中原一带的妇女还特别喜欢穿西域装,着翻领小袖上衣,条纹裤,线鞋,戴一顶卷檐胡帽。唐代贵族妇女的面部化妆也很繁复,额上涂“额黄”,眉间贴“花钿”,鬓畔画“斜红”,两颊点“妆靥”,再加上“朱粉”、“口脂”、“眉黛”等。

与唐诗中的描写:“眉间翠钿深”、“当面施圆靥”等诗句,完全相符。

宋代服饰大体沿袭唐制。但这时的幞头,内衬木骨,外罩漆纱,宋代人称之为“幞头帽子”,可随意脱戴,与唐初之必须临时系裹的软脚幞头大不相同了。这时幞头的样式是不同身分的重要标志。皇帝和官僚所戴的展脚幞头,两脚向两侧平直伸长。身分低的公差、仆役则多戴无脚幞头。

隋唐胄甲宋代妇女渐不戴帔帛,而且多着小袖对襟式上衣,盖在下裙之外。唐代贵妇戴花衩(当时叫“花树”),宋代改用花冠。传安阳宋韩琦墓所出金丝编织的花冠,制作精细,和故宫旧藏的《历代帝后图》中宋代皇后所戴的凤冠极为相似。

另外,缠足的陋习出现于五代末,至北宋中晚期在贵族妇女当中已较普遍。这种做法摧残了妇女身心的健康,在南宋肖照的《中兴祯应图》中描绘的北宋末期的贵族妇女,已经都是一副纤弱的病态,缠足的恶果在这时已能很清楚地看出来了。

元代,蒙古贵族统治了中国。蒙古族男子多把顶发当额下垂一小绺,如桃式,余发分编两辫,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后。贵族妇女必戴姑姑冠,冠用绒锦做成,上缀珠玉,高约一尺。

官服用龙蟒缎衣,以龙爪分等级。便服仍采用唐宋式样。外出戴盔式折边帽或四楞帽。平民妇女或女婢,梳顶心髻,穿黑褐色袍。

明代服饰,材料更加丰富,明代官服制度,皇帝穿龙袍,大臣依等级穿绣有蟒、斗牛、飞鱼等纹饰的宽大袍服,袍上胸背缀有象征等级不同而纹饰各异的补子,头蓄发绾髻,戴由幞头演变而来的乌纱帽,腰有玉带。明代统治者为了表示自己天下的巩固,有所谓“四方平定中”和“六合一统帽”,分别为读书人和小商贩、市民所用。元代的笠子帽、宋代的巾子仍有保留。劳动人民穿短衣,头裹巾子,有的则戴网巾。妇女发髻多垂于脑后。南方妇女有云肩、比甲、遮眉勒。大量的明代文物中,保存着丰富的服饰形象材料。

隋唐五代服饰清朝建立以后,官服有详细的规定。官员的礼帽分夏天戴的凉帽和冬天戴的暖帽。帽上的顶珠随品级不同,颜色和质料各异。有军功的人,皇帝还赏以用孔雀毛做的花翎,戴在帽顶上垂向后方。蟒袍,也因品级而有所不同。一、二、三品九蟒,四、五、六品八蟒,七、八、九品五蟒。蟒袍外边用石青、玄青缎子、宁绸、纱等作外褂,前后开衩,胸背各缀比明代官服略小的方形补子,补子上依品级织绣不同的鸟兽图案,文官鸟形,武官兽形。五品以上及内廷官员胸前挂朝珠,大礼时有披领。还系有金玉板作物的带,着靴。文武官员的夫人,服饰多依其丈夫的品级而异。

清代男子剃发梳辫,着长衫。马褂初为营兵之服,康熙以后日趋普遍。还有不带袖子的坎肩。有套裤。帽有瓜皮小帽、毡帽、风帽、凉帽等。一般女子服饰,满族有上下连裳的旗袍,喜罩马甲,梳有如意头、一字头、大拉翅等。还穿有高眼在足心的花盆底鞋。汉族妇女以南北而不同,南方多系裙,北方扎裤脚。衣有对襟、大襟、琵琶襟。裙有凤尾裙、百折裙等。

妇女发式极多,少女有刘海、梳单辫或双丫髻,中年妇女多梳长髻,老年脑后梳纂。清后期,京师妇女衣服镶滚边极多。清代还在服饰上保留了不少明代服饰的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少数民族的服饰特色。

历代服色

我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颜色是黑、白、土红和赭石色,而红色是最早的“流行色”。到奴隶制社会,青、赤、白、黑、黄,被认为是代表东、南、西、北、中和木、火、金、水、土的五方正色。在封建时代,黄色标志着神圣、权威、庄严,是智慧和文明的象征,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彩,任何庶人都不许穿黄衣服。我国夏代流行黑色,殷代流行白色,周代流行红色,并给这种颜色以正统地位。

清代后妃朝袍春秋时,齐国风行紫色,齐桓公穿上紫袍,于是紫色纺织品价格猛涨十倍。而一向认为朱红色是正统的孔子,却讨厌紫色。理由是它夺去了周代以来朱红的正统地位。

秦始皇以为自己是水德得天下,提倡穿和用黑色。而汉高祖是从南方起兵取得胜利,是火德兴邦,又提倡穿红。隋代则以白地配青色,绿色,显得沉着、文静。唐代社会兴盛,用色五彩缤纷、富丽堂皇。到宋代,又喜欢青、绿等冷色调,向素雅方向转化。元代,大量喜用金、银色。明代则品蓝、宝蓝、金色等浓重色彩。清代则好以仿唐、仿宋为时髦。但又有不同,用色更复杂艳丽。

古代的“衣”和“裳”

古代的服装有远古与近古两个截然不同的形式。上古式主要是上衣下裳,裳就是裙子,男女穿着一样。至于袜子,在古代是兼作裹腿用的,脚上则穿鞋。鞋袜都用带子系住,所以走路并无不便。即使是武士穿的铠甲,也是同样。从商代到战国以后,骑马的风气渐渐流行,形式才略有改变。首先是武士,穿裙子骑马,当然是不便的。于是,便在裙子中间开一口子。但一般的生活习惯还没有完全改变,例如古代席地而坐的习惯一直保留到元朝的末年。因为是席地而坐,所以仍以穿裙为便。在此同时,北方因受外族影响,通常是穿长袍和靴子,而且他们也不是席地而坐,而是坐在不太高的凳子上的。

古代美女服隋唐时代,全国统一,生活习惯也渐趋一致,上衣下裳的古老形式不合时代要求,因此,裙子只供妇女穿用,而男子则多穿袍靴。但在正式朝贺或祭祀的大典上,仍归是上衣下裳,作为朝服。一直到清朝,朝服还是有裙子的。

“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

服饰是社会进步的产物。远古时期,人们穴居森林,茹毛饮血,男女老幼均赤身裸体;后来为了护体和御寒,人们在夏天始用树叶草葛遮身防晒,冬天以禽兽羽皮裹体保暖。《礼记·王制》中对远古人们的衣饰作了形象描绘。我国西南山区的苦聪人,几十年前,仍有用芭蕉叶做围裙的习俗,这就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遗俗。

据考古资料,我国先民大约在一二万年前,已掌握用骨针缝制衣服的技术。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约18000年前)遗址中,出土了一些骨针。据分析,他们已懂得用骨针穿孔,用有韧性的植物纤维简单缝缀兽皮。母系社会后期,针和纺轮已大量出现,原始的纺织已经产生。据了解,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纺轮,是河北武安遗址出土的陶纺轮,距今约8000年左右。

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麻布一类织物残片,可见当时的人们已开始使用植物纤维来纺线织布了。但这个时期的纤维布,布幅很窄,纱与纱之间的距离很疏朗,有的经纬线每平方厘米仅各有10根左右。当时,流行的织物有“披”、“套”等式样。“披”又称“单披服”,是一种遮背式或搭肩式的斗篷。“套”——又叫“贯头服”,是在整块织物上开个洞口,套在头上的一种衣服。同时也出现了腰带和腰裙。这些式样的织物虽具创造性,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衣服。四五千年前,黄河、长江流域的母系氏族社会逐渐被父系氏族社会所取代,农业生产和纺织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距今1700年前的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许多麻布织品和丝织品。麻布的每根线的直径不到半毫米,每平方厘米的织物经纬线已各有24根。开始养蚕和丝织物的出现是这个时期的突出成就,考古发现了许多这个时期的绢片、丝带、丝线,这是我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丝织实物,表明我们的祖先在穿着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

从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看,此时人们已有“上衣下裳”的习俗。遮上体者为衣,蔽下体者为裳。裳意为裙子。甘肃出土的彩陶文化的陶绘中,就有“上衣下裳”习俗的喻示。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迷信和崇拜自然现象,反映在服饰上,多力求贴近自然。《易经·系辞下》

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服装刚一定型,古人们便从对天地的信仰中找到了色彩方面的依托。“乾”为天,“坤”为地。天在未明时为玄色,故上衣模仿天,服色用玄;地是黄色,故下裳服色用黄。据古人说法,黄帝、尧、舜等圣人,能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主要是取法天地的缘故。天尊地卑、天上地下、天玄地黄,由此,上衣下裳的服饰也模仿之。但天地间不只是天玄地黄,还有五光十色的万物,因而与人们关系密切的物色也在服饰中有所表现。玄衣黄裳和模仿日月山川、鸟兽鱼虫之状的服饰也在文明社会形成之前渐成习俗了。自夏以后,随着新起文明国家的日趋强化,上衣下裳形制基本形成。

衣冠服饰进而发展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

民族与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