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服饰
8950800000002

第2章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2)

民族服饰是民族特性的生动体现。不同的民族由于所处文化环境和地理环境不同,审美心理定势和生产方式的不同,导致服饰风俗相差甚远。属于平原文化的北方各民族的服装比较统一,装饰物以金银、珠玉、绿松石为主。满族服装庄重华丽,对中国服装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众所周知的旗袍,便是由满族旗袍演绎发展而来,深受东西方女士们的青睐。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上,自然环境和生活习俗对其服饰和民族个性形成有巨大影响。蒙古族服装宽袍阔带,色彩明亮浓郁,显示出该民族热情、剽悍、豪放的性格。特色鲜明的蒙古族服饰对中国西北部和东北部民族服饰有很大影响。藏族居住在四川、西藏、青海、甘肃、云南等地区。各地区藏族服饰的共同特点是宽袍长袖,头饰十分讲究。藏族头饰种类极为丰富,各个地区有各个地区之特点。青海省和四川省藏族的头饰最为奇丽。

常见的藏族服装,上身穿绸布长袖短褂,外着宽大斜襟右衽长袍。男子系腰带,妇女系色彩瑰丽的围裙。男女均着氆氇靴或牛皮靴。藏袍可分为长袖袍、无袖袍、绸缎袍、皮板袍、氆氇袍、布袍等。这些结构宽松的袍子适合于高原气候昼夜温差变化大的特点,既能防寒,又能散热。

如果说属于平原文化的北方各民族的服装在丰富中趋于统一,那么属于山地文化的南方各民族的服装样式则是多样化的。过去中国南方各兄弟民族绝大部分居住于西南和中南地区的崇山峻岭之中,山地自然阻隔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各民族之间和各民族支系之间的交流,由此服饰也纷呈多变,风格迥异。苗族有100多个支系,其服装也便有100多种。苗装以刺绣多、银饰多而着名。头戴巍峨羽冠、肩披华贵坎肩是苗族青年男子最迷人、最风光的服饰。贵州瑶族的狍尾衫也很奇特,其前襟长至膝下,两端精心缝制犹若狗尾,穿着时两襟在胸前交叉,系结于腰后,“狗尾”自然下垂。这种服式与瑶族崇拜“盘瓠”(犬)有关,史称盘瓠“其毛五彩、狗头人身”,南蛮及其后裔均模仿盘瓠的色彩及形状制作衣服。服饰最简练的是独龙族。传统的独龙族服装是一块独龙毯,披挂于身即为衣。高山族也曾有类似的着衣方式。

服饰最飘逸的是朝鲜族。我国的朝鲜族虽然生活于北方,但却是稻作农业民族,生活习俗与南方民族相似。朝鲜族素有“白衣民族”之称。无论男女皆喜欢白色服饰。女子的短衣长裙,用丝绸或软面料做成,走路时长裙飘飘,颇为迷人。服饰最秀丽的是傣族。西双版纳傣族姑娘上穿紧身窄袖短衣,下着长及脚面的彩色花筒裙。挽髻于脑后,插鲜花和木梳于上。修长的衣裙和西双版纳女子的天生丽质,使人目睹后无不赞叹傣族少女的秀颀。中国民族众多,文化历史悠久,各民族在长期共存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

性别与服饰

人类服饰的产生之初,男女之别并不明显,仅是满足保暖、防晒、遮羞的需要。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审美观念的变化,服饰材料来源多了,制作形式也日趋丰富。人类社会史上,随着男女社会和经济地位的变迁,服饰的性别差异也日趋明显。在中国古代社会,妇女的地位不高,这在服饰上也有所体现。古礼俗认为:男为天,属阳;女为地,属阴。根据男女阳阴之别,周代王室的服饰制度为:天子之服九种,祭服六、常服三;王后之服六种,祭服三、常服三。王后没有祭天地、山川、社稷三种祭服。王后常服也有与王不同的。王后着“黄色”,表示亲躬养蚕;着“白色展衣”,为王后陪王宴请宾客时的服饰;“黑色衣”则是王后深居闲处时的便服色。后来,卿、士的夫人,都是这种着法。历代服饰的发展,既依据男女礼仪之别,又依据分工之别。早先,古代男女都上着衣,下着裳,后来由于分工不同,男主外、女主内,男子便逐渐淘汰了裳,改着裤,便于户外生产、狩猎、骑马作战。女子则保持穿裳,后来发展为裙。自古以来,中国各族妇女大都喜欢束腰,这符合女性生理特点。另外,古代妇女也有一些独特的人体装饰,如女子戴金、银指环,表示有无身孕;涂擦胭脂,标志经期与否。

古代男女服饰之别总之,女性有一种阴柔之美,其婀娜多姿的身材,往往乐意借助于外在华丽服饰、风情万种的佩饰来装点,以增强女性形体之美。阴柔之美与美艳服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男性之美则为一种粗犷、豪放的阳刚之美,依靠内在力量,不求助于外在的衬托。男性服饰大都较为简单,讲究实用,质料以结实为上乘,款式变化小,色彩单调。因此,相当多的中国民族服饰,女性服饰色彩斑斓,饰物丰富;男子服饰则相对简单朴实。

年龄与服饰

人的一生有不同阶段,年龄的差别和增长带来了生理上的差别。因此,服饰也形成儿童、少年、青年、中年与老年等各种类型。幼儿期,穿开裆裤是普遍风俗,稍大一些,服装样式和色彩渐渐不同了。云南哈尼族姑娘,10岁左右,头上开始佩戴银泡小帽,闪闪发亮,腰间结着两头绣有五彩花纹的箭头形蓝布带,带的箭头花纹露在臀部,表示少女的天真无邪。十七八岁时,银泡帽沿边出现流苏,腰间带上新置一种名叫“批甲”的装饰物遮盖臀部,这象征姑娘已长大成人。达斡尔族姑娘小时,均留齐耳短发,成年后后梳,40岁盘发髻,越盘越高,50岁盘髻于顶,罩上黑纱网,以簪卡住。乌孜别克族青年妇女多穿连衣裙,色彩艳丽,头戴花巾;老年妇女多穿黑色、深绿色或咖啡色短装,扎白头巾。布依族少女习惯戴铜质手镯,成年后佩各类银饰。

古代侠女旗袍中国许多民族中,婚前和婚后服饰差别显着。云南德宏州的傣家妇女,婚前多穿浅绯色大襟短衫,下着长裤,束一小围腰,婚后则改对襟短衫,黑统裙。新疆哈萨克族未婚女子头戴马皮制成的圆形小帽,帽顶平行,上插猫头鹰羽毛,胸佩串珠;婚后改蒙白头巾,头巾大而宽,一般要遮住头、肩、腰部,直达臀部以下。白族已婚妇女的发式由盘辫改为挽髻,用丝网罩住,不戴花头巾,绾以簪子或缠黑色包头帕。土族妇女婚否的标志,为裤子的膝部所套包筒(又称“贴弯”)的色彩,少女的“贴弯”为红色;婚后的“贴弯”是黑色或蓝色。

男子服饰随着年龄的长大,差异也相当明显。哈尼族男孩长到15岁时,要摘掉少年时戴的名为“吴厚”的圆帽,改扎名叫“吴普”的包头巾,表示已成人,未婚成年男子包色彩鲜艳的红色包头巾,婚后则改为黑色包头巾。广西瑶族,男子未订婚前须剃短发,将要结婚时才蓄发,结婚以后,男子用白布将梳好的长发包绞盘于头上。裕固族青年男子穿褐子或氆氇制的长袍,系红、蓝色腰带,戴圆筒平顶锦缎镶边的白毡帽、狐皮帽或礼帽,穿长统皮靴;老年时改穿矮领白褐子镶黑边的长袍,衣襟下开小衩,外套马蹄的袖的短褂,左耳戴大耳环,腰带上系腰刀、火镰、火石、小佛像、酒壶、鼻烟壶和旱烟袋等,并留长辫。独龙族男子服饰奇特,过去的相当一个时期里,未成年男子通常只在胯间系一条麻布,也有全身裸露的;成年后则用自制麻布遮身,且一年四季如此,有的则用藤索系于小腹,藤索上挂麻布条于胯间。

辽代服装饰物要言之,不同年龄的服饰变化,适应了不同年龄段人们社会角色和心理角色的需要。也是出于此种原因,服饰的设计、款式、颜色、衣料品种、质地的选用,都围绕这样的变化而确定。古今中外皆如此,中华民族服饰发展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职业与服饰

服饰的职业特点,是服饰的社会习俗之一。不同的职业分工,对服饰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人们的穿着一般适用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活动。如渔家有渔家的穿戴,牧人有牧人的打扮,工匠有工匠的装束等等。

太平天国宽袖服在很早的时候,我国就形成了文官与武官的分工,也相应地出现了文人服饰与武人服饰。

文人服饰可追溯到原始社会。考古发现,巫师、卜人等为了标明其职业特点或象征某种权威,其服饰式样以宽博为尚。春秋战国,文人多着儒服。汉时,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儒生一般都以穿儒服为雅。儒服的特点:方领,“被体深邃”,文质彬彬。凡穿上此种服饰,举手投足都要严格地依“礼”行事。东汉末年,文服则崇尚“羽扇纶巾”,如诸葛亮的服装。

“纶巾”的盛行,源于对冕冠制度的厌弃。以巾束首的风气,一直延续到魏晋时代。唐宋时,文人多戴“进贤冠”。武人服饰主要适应战争的需要。古人的战袍,一般是夹的。天冷可以充棉絮,变成棉袍,白天穿在身上,扎营而宿时,则可成被子。从秦陵兵马俑来看,古代的战袍大约长至膝部,便于行军作战。为了保护自己不受敌人兵器伤害,武职人员经常身披“盔甲”。秦陵兵马俑的战袍外即有套甲。由于东汉末年的战乱,出现了保护人体各部位的掩膊、胸甲、护腋、腿裙、颈铠和兜鍪的全身铠甲。从秦汉至明末,朝廷内的武职人员以“貂蝉冠”作为自己身分标志。此种冠,原是战国时,北方少数民族武将的帽饰,由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使它流传到中原地区,秦汉时,朝廷把它定为皇帝侍从卫士的冠帽。传到宋代,又称“笼巾”。“貂蝉冠”的特点是“附蝉为文,貂尾为饰”,另加黄金玉当、银饰、玉鼻。插貂尾可显出一种外柔内刚的风采。这就是历代帝王近卫武将的职业冠帽。

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宋代的工匠、商人、医师、屠户、厨师等各行各业的衣着服饰,各不相同,大都已形成其特殊的标记或式样。特别是僧、道服饰,因受宗教职业的影响,形成了一整套别具一格的服饰规范。佛教僧侣的服饰,根据佛教的制度,其衣分为:用5条布缝制的安陀会(内衣),7条布缝制的郁多罗(外衣),9-25条布缝制的僧伽黎(大衣)。另有方袍与袈裟。方袍式样与一般人所着相似,惟其作方形、博袖。袈裟又名覆膊、掩衣等,是一种覆左膊而掩右腋的服式。它是由许多块碎布补缀而成,因而又称“衲衣”,“衲衣”又是僧侣服饰的通称。藏传佛教僧侣的服饰又有自己的特色。道家着衣为头戴冠巾,身着道袍,然后在道袍之外束环裙,即下裳。再把鹤氅、罡衣等罩在外面,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印象。

道士平时穿履,做法事时穿舄、均为赤色。戴冠、穿衣裳、着朱舄的道家服饰显然是一种保留先秦衣冠制度的服式。僧道服饰严格地受教规制约,因而千百年来几无变化。

地位与服饰

服饰常成为人们的社会地位与所属的阶层、阶级的标记。服饰初生,并无此功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化,服饰便逐渐地被寓入体现穿者身份、贵贱和地位高低的内容。

事实上,在原始社会,部落酋长和氏族成员之间的服饰就已有了区分。进入阶级社会后,区分更加鲜明。因而人的社会地位常能从衣料、色彩、饰纹、佩饰之中体现出来。

明代龙袍中国传统服饰中,帽子及帽饰是一种身分和地位的象征。周代贵族男子一般戴冕、弁、冠,而平民百姓则只能戴巾帻,以幞头为例,唐代皇帝的幞头脚向上微曲,而臣子的幞头向下略垂。宋时朝臣则多戴展脚幞头。在明代,皇帝戴折脚向上的乌纱帽,大臣为平施两脚的乌纱帽。清代顶戴花翎是“功名”与“前程”的象征。“花翎”实际是孔雀翎,戴帽时,将花翎插在用翠绿玻璃制成的圆形翎眼内,系于顶上。清廷曾规定,皇亲宗室一律不得戴花翎,贝子以下允许戴三眼花翎,国公戴双眼花翎,五品以上戴单眼,六品以下只能戴无眼的蓝翎。

古代对服饰的衣料也有严格规定。周代时,狐裘是王公贵族的专用品,而下层人士穿羊羔皮。汉高祖曾下诏禁止商人穿锦绣等丝织品,平民百姓只能穿本色的麻布衣,不准百姓穿其他彩色的服饰。似此穿着的等级差别,历代不绝。服饰中的色彩,也由天子统一拟定。如黄色,隋文帝登位,举国同庆,皇帝黄袍加身,而天下同乐的仕宦百姓,无一敢以黄色服饰着身,否则将犯滔天大罪,遭夷灭九族的惨祸。唐代官员所着服饰颜色代表了森严的级别。如紫色为三品,深绯色为四品,浅绯色为五品,深绿色为六七品,青色为八品或九品。此外,服饰的图案及饰纹也是官员品级的标志。明朝官服,文官饰禽,武官饰兽。文武诸官服,又有具体饰物,狮子用于武官一二品,虎豹用于武官三四品,五吕为熊,六七品为彪,八九品为犀牛、海马。官服中佩饰物也有等级之别。玉饰是官服中较早的饰物,统治者以玉的质地优劣来体现佩戴者身分。有所谓“天子佩白玉,公侯佩山玄玉,世子佩瑜玉,士佩王需玫”之分。秦汉官吏有佩印绶制度。人们可根据绶的长短、颜色、织工的精细程度,对佩带者的身份一目了然。琥印有玉、金、银、铜之别,绶有青、紫、墨、黄之分。印和绶的颁发,通常是组合在一起的,两者中级别越高者的组合,标志职位也越高。汉初丞相佩“金印紫绶”,以下是“银印青绶”、“铜印墨绶”等,由此可知,佩“金印紫绶”是地位最高的官员。

古代官员与儒生、主人与奴仆服饰差异也很大。《儒林外史》中,未及第的范进,头戴破毡帽,身穿麻布直裰;而张举人则头戴乌纱帽,身着葵花色圆领袍服,金带、皂靴。《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服饰:穿着桃红洒花袄,身披石青刻丝灰鼠披风,下着洋绉银鼠皮裙。而身为奴仆的鸳鸯穿着则是:水红绫子袄儿,青缎子坎肩,下面露着玉色绸袜和大红绣鞋。两种身分,两种服饰,泾渭分明。但同为奴仆,其地位不同,穿着也不同。袭人是宝玉的大丫环,能穿裙子,而鸳鸯则不能。

古代官服上的十二章纹

十二章纹,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大约在周代已经形成,后延用到明清。

十二章纹就是十二种图案,它们是:“日”即太阳,太阳当中常绘有乌鸦。“月”即月亮,月亮当中常绘有蟾蜍或白兔。“星”即天上的星宿。“山”即群山,其图案为群山形。“龙”为龙形。“华虫”即是鸟类。“宗彝”即宗庙彝器,作尊形。“藻”即水藻,为水草形。“火”即火焰,为火焰形。“粉米”即白米,为米粒形。“黼”是黑白相次的斧形,刃白身黑。这十二种图案,各有其象征意义。日月星辰,“取其明也”;山,“取其人所仰”;龙,“取其能变化”;华虫,“取其文理”(即取其五彩外貌);宗彝,取其忠孝;藻,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粉米,取其“养人”;黼,取其“割断”(做事果断之意);黻,取其“背恶向善”。

十二章纹之制自东汉确立后,各朝各代都把它作为封建的舆服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前后绵延近2000年,文献记载得很多,但流传下来的实物却很少。了解十二章纹,对于我们阅读古籍、考察中国古代典章制度的沿革,有所帮助。

朝服、公服、祭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