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服饰
8950800000003

第3章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3)

中国的礼法,对服饰有具体的规定,不同的场合应穿不同的服饰。古代京官,除了家常穿用的衣服以外,至少还要备三种服饰:朝服、公服、祭服。《红楼梦》十六回写到贾政生辰时,夏太监宣旨,召贾政进宫见驾。贾政慌忙更衣入朝。贾政过生日,穿着豪华富丽,但仍为常服,去觐见皇帝,必须换上朝服。历代朝服,形制和颜色都不一样,一代有一代的规定,古代皇帝和官员一般都以冕服为朝服。他们头戴垂旒的冕,身穿绘有章纹的衣裳,下穿舄。君臣、官品之别,主要在于垂旒、章纹的多少和舄的质地的区别上。中古以后臣下不得戴冕。“朝服而服”,历来如此。除非皇帝恩准,否则穿错了就有“不敬”之罪。汉武帝时的江充,皇帝准备召见他,他提出穿常服见皇上,武帝点头应允。武安侯田分,没有皇帝的恩准,着直裾长单衣的常服进宫,被汉武帝以“不敬”之罪免爵。皇帝受百官朝见,也要换上朝服,随便不得。魏明帝召见杨阜时,头戴“绣帽”,穿一件“缥绫半袖”的常服。杨阜不满,说:“这从礼上来说,算什么朝服?”明帝从此不穿朝服不见杨阜。当然也有的皇帝在服饰礼节上比较宽容。南朝宋文帝着常服,在宫中读书,诸王与文帝相见,免了君臣大礼,颇有人情味。但大臣们出了斋阁进入太极殿,一定要在四厢换朝服。

所谓公服,即百官处理日常公务时所穿之服,又叫官服。地方官在衙门里坐公堂,也要穿公服。公服是官员执行公务时的“制服”,再热也必须穿。南朝宋时有个叫刘袭的郧州刺史。在州衙门办事时,因为太热,公服也不穿了。此事被史家载入史册,评之为“庸鄙”。同样,冬天也不能因为冷,在公服外面罩加别的衣服,而只能在里面多穿些。朝服与公服的区别,主要在于繁简不同。朝服要戴冠,一般是文官戴进贤冠,武官戴貂蝉冠,法官戴獬豸冠。其中进贤冠就有7个等级。

祭服是古代又一种有特色的服装,穿着于祭祀活动之时。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祭祀活动十分频繁。天子每年都要祭天地、山川、四方、五祀,诸侯则在地方举行类似活动,也包括祭山川、祭五祀等。此外,大夫也要祭五祀。为示隆重,祭祀时要穿特定的祭服。从史料看,秦汉以来的祭服,在形制上变化不太大,大体都为冕服。至于穿什么样的冕服,根据具体祭祀内容、穿着对象而定。关于皇帝的祭服,《东京梦华录》中有所记载,如宋徽宗郊祀时所穿祭服为“平天冠,二十四旒,青衮龙服、中单、朱舄,纯玉佩”。宋时祭服有以下几等:

亲王、中书门下等祭服为九旒冕,王公祭服为冕无额花,九卿奉祀服七旒冕,四五品祭服为五旒冕,六品以下无剑、佩、绶等。总之,朝服、公服、祭服制度是一种与古代官职制度紧密相联的着装制度,是封建制度的集中反映。历代的朝服、公服、祭服渗透着浓烈的尊卑等级观念。

龙袍奥秘

中国帝王服装绣织龙的图案,迄今为止已有近三千年历史。早在周代,就出现了龙头朝上的“升龙”和龙头朝下的“降龙”衣服,不过这时是绣在衣上,因而这种衣服不叫龙袍,而称“龙衣”。秦汉以后,帝王平日虽穿的是上下相连的袍衫,可上面并无龙纹,仅用黄色作为标识。直到元明时期,才出现了龙纹。

将“龙袍”作为一种专用名称正式确定下来,并列入冠服制度,是清代的事情。清代龙袍的颜色以明黄为主,袍上绣有金龙和彩云,龙云之间,还分布着“十二章”图纹。按清代礼仪,皇帝的龙袍属于一种“吉服”,只能在一般的庆典活动时穿。遇有重大朝会,皇帝不是穿龙袍,而是比龙袍更高一等的朝服。

据史籍记载,当时的龙袍皆绣有9条龙,然实物及图像上往往只能见到8条龙,即胸前、背后各一,前后膝盖处各二,左右两肩各一。看来似缺一条。有人说,这条龙就是皇帝自己。

其实,这条龙是被绣在一般不易被看见的里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皇帝是“九五之尊”,必须绣9条龙,但9又是一个奇数,在服装上很难做到均衡对称,所以将一条龙绣在里襟。这样,每件龙袍的龙纹仍为9条,而在正面或背面看时,所见又都是5条(两肩之龙前后都能看到)与“九五”之数正相符合。

凤冠

古代士族男子年满20岁行冠礼,女子15而行笄礼。女子戴冠则始于汉代。

汉代规定女子要戴冠,但一般也只定在祭祀时,为表明其高贵的身分和地位才戴。汉代的。

太皇太后、皇太后去宗庙时,戴的冠上装饰着许多首饰,最名贵的是凤凰,所以女冠就通称凤冠。它的本名则是“步摇”。凤冠一直用到清代,式样一变再变,已不像以前一步一摇的样子,所以步摇之名也渐渐被人淡忘了。

隋唐妇女服饰起初只有皇族女子戴冠,后来才轮到贵族和命妇,以及后宫宫女等,到宋仁宗皇礻右元年(1049),一般妇人也戴起冠来了。历史上的女子戴皇帝的“通天冠”的,只有武则天一个人。

凤冠的种类很多,汉代的凤冠上配的首饰还比较简单,晋代以后的凤冠上的首饰越来越多,越复杂。到清代,更是琳琅满目,多得难以计数,因而戴起来很费事,上重下轻,戴在头上会晃动。必须用簪和笄把凤冠与头发别在一起。

下面是见于古书记载的一些古代凤冠:九星灵芝夜光冠,传说是女仙上元夫人所戴。太真晨婴冠,传说西王母所戴。凤冠,汉代皇族妇女所戴。凤凰冠,晋代皇族妇女所戴。金莲花冠,前蜀的后宫妇女所戴。莲花冠,五代时,后宫妇女所戴。轻金冠,唐敬宗宝历二年,浙江进贡的舞女所戴。九龙花钗冠,宋仁宗明道元年,礼官规定皇太后入宗庙祭祀时所戴。妇人冠,宋代妇女所戴。垂肩冠,宋仁宗时代最流行的冠,后被下令禁止。犀冠,金代皇后平时所戴。龙凤冠,明代皇后所戴。珠翠庆云冠,明代皇妃、星嫔所戴。冬朝冠。夏朝冠,清代皇后冬、夏上朝时所戴。

冠冕

帽子,古代总称为“冠”。《楚辞·渔父》篇,就有“新沐者必弹冠”的记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说:“古以尺布头为巾:后世以纱、罗、布、葛缝合,方者为巾,圆者为帽,。加以漆制曰冠。”和舆服一样,要以人物地位高低分等。官的大小,冠上的顶子就有红、蓝、白的区分:大总统帽上的明珠,慈禧太后凤冠上的宝石,价值连城,别人不得越礼。冠有冕、幞、巾帻、弁之分;冕适用于帝王、诸侯、卿大夫;幞头,据《朱子语录》云:“唐人幞头初止以纱为之,后以软遂斫木作山子,起于鱼朝恩。”北周武帝用漆纱制之;至唐又有纱帽制之。“巾”,《后汉书》说:“单衣幅巾”。是扎在头上的织物帻巾。《晋书》“舆服制”载:“文武官皆免冠着帻。”“弁”是皮革制成的帽子。《周礼司服》云:“凡甸冠弁服,谓冠而如弁也。”孙诒让的《周礼正义》谓立冠而加弁,故称冠弁,即孟子说的“皮冠”。还有古代妇女戴的“冠子”。

唐代妇女服饰

帽子与世俗礼仪有密切的关系。《论语》说,“羔裘云冠,不以吊”,这是规矩。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帽子为人增添了不少威严;成语有“衣冠楚楚,仪表堂堂”;“冠冕堂皇”,如果你衣冠不整,就要为人所不齿。做官的戴帽,美其名曰“升冠”,音同升官,讨个吉利的口彩。在中国古代,贵族子弟二十而冠,表示成年,要举行隆重的冠礼。帽子戴在人的头上,是人尊严的表率。《史记》说:“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予首;履虽新,必关于足。”公元前480年,子路与人斗,冠坠,曰匪礼也,取冠,乃为敌所醢。为了帽子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古人可有点“傻”?《汉书·郦食其传》说:“沛公不喜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这是对读书人的蔑视和恶作剧。但现代人,亲友路途邂逅,互相脱帽鞠躬,则是表示虔诚的敬意。帽子也象征和代表职位,辞职不干,称“挂冠”而去,即现今所谓“扌贯纱帽”也。

在人类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借帽子来抒发感情。宋朝岳飞的《满江红》词中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显示了武穆公对国事坎坷的悲愤,吐露了胸怀壮烈,凛然正气的爱国热情。

鲁迅先生在赠柳亚子的《自嘲》诗中的“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描绘了在反动派残酷的迫害下,先生处境险恶,还是采取了毫不妥协的战斗姿态。苏洵《管仲论》中说的“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小人得意忘形的神态,跃然纸上。

帽子也成为现代生活中某种事物借假的名称,如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在股票上涨时乘机买空卖空,称为“抢帽子”。对人批评无限上纲,称为“乱扣帽子”。帮会切口,流氓在电车窗口抢乘客帽子,称为“抛顶宫”……冠在人们最高处,故竞赛第一名也称“冠军”。如《汉书》中说“高祖开基,肖曹为冠”;“楚宋义伐秦,号称冠军”;霍去病破匈奴,封“冠军侯”;南北朝有冠军将军;唐置冠军大将军等等。

吉服和凶服

趋吉避凶是人类的普遍心理。过节、生辰、结婚是吉事。灾荒、兵败、死亡为凶事。我国人民十分讲究吉事穿吉服,凶事穿凶服。服饰文化不仅与物质生活有关,也与精神生活有密切关系。

穿吉服的情况很多,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节日穿吉服。中国人过传统节日,在经济条件许可的范围内,都尽量穿得好些。如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一般都衣着鲜丽、华美,呈现出节日气氛;正月十五也是大节,着新衣的更多,就连贫民,也都穿上洁净的服装。二是生日穿吉衣。中国古代特别重视小儿的周岁,青年的冠礼、笄礼,老人的逢十生辰。小儿满周岁,要为其洗澡、添制新衣;青年人冠礼、笄礼,要换一套成人新衣;老人大寿,更是穿着讲究了。《红楼梦》中贾母八十大寿之日,衣着全新,迎接前来祝寿的亲朋好友、达官贵人,且按前来祝寿之人地位不同,着不同服饰迎接。其三为新婚着吉衣。新郎、新娘在服饰上都特别讲究。汉以前,新郎戴一顶黑中带红的礼冠,黑色上衣,镶黑边的大红色下裳;新娘则头戴假发编的首饰,上下身穿一袭镶着大红边的深青色丝织衣裳。明时,朝廷正式规定庶民可以用九品命服为结婚吉服,故此后新婚男子被称为“新郎官”,凤冠霞佩则成为新娘的通服。在封建社会中,贫富等级不同,婚礼的吉服也有差距。富者嫁女,花冠价高者可达数十万钱,贫者则仅以铜钗为新婚首饰。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吉服华丽鲜洁,凶服则用缟素,即白色的衣服。古代把大病疫、大饥荒、大灾害视为凶事,逢此,天子及大臣都要穿白色的衣服。最大的凶事为死亡。遇到丧事,有关的人按与死者关系的远近,服不同的丧服。丧服从重到轻,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等五种,合称五服。最重的丧服为斩衰,比如儿子和没有出嫁的女儿死了父亲或母亲,就要服斩衰。

所谓斩衰,是用最粗的生麻布制成的丧服,断处外露,不缉边,着穿三年。最轻的丧服为缌麻,用最细的熟麻布做成。丧礼服制中,由粗生麻布到最细熟麻布的五个等级差别,标志着直系血缘关系与旁系因缘关系,亲与疏的差别。丧事期间,一定要服丧服,违反礼制,就要受到惩罚。五服之外,古代还有一种轻度的服丧方式,叫“袒免”,主要发生于朋友之间。

友人亡故,如果亲自前去吊丧,在灵堂吊唁或殡葬时,也要披麻。若在异地,“袒免”便可,即袒露左臂,去掉冠。近代以来,丧服制度大有改变。现今在告别死者时,左胸别有小白花,臂围一黑纱,妇女则于发际间插一朵小白花等。这些象征性的志哀方式,较之古代丧服,大大简化了。

旗袍

旗袍最初本是我国满族旗人妇女的上着服装。后来,汉族的妇女也开始穿起来,并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女式服装。

据资料记载,最早穿旗袍的汉族妇女是上海的女学生。她们穿着宽敞的旗袍,引起了各界妇女羡慕,并纷纷仿效。同时,社会舆论对此也大加赞扬。于是,旗袍竟成了当时女子最时髦的服装。

清末满族旗女穿的旗袍是宽大、平直、衣长至足,所选用的衣料大都是绣花红缎,在旗袍的领、襟、袖的边缘部分都用宽边镶滚。

上世纪20年代初,旗袍开始普及,其式样与清末的没有多少差别。但不久,旗袍的袖口逐渐缩小,滚边也不如从前那样宽了。20年代末,因受欧美服式的影响,旗袍式样也有了较大的改变。此时的旗袍,衣长大大缩短,穿着比以前更称身合体,也更能衬托出女性的曲线美。

到了上世纪30年代,旗袍已很盛行,先是流行高领,领子越高越时髦,但不久,又兴起低领来,领子越低越“摩登”,甚至有穿无领旗袍的。袖子的变化也是时而流行长的,长过手腕;时而流行短的,短至露肘。至于衣长,一个时期流行长的,长至下摆曳地;以后又流行短的,短过膝盖。

从20世纪40年代起,旗袍的式样趋于取消袖子,缩短衣长和减低领高,使旗袍更加轻便、适体。

新中国成立之初,妇女穿旗袍的还很普遍。以后由于各种原因,穿旗袍的就越来越少了。

但旗袍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的民族服装,是具有一定特点的。它线条简练而优美,造型质朴而大方,比较适合妇女穿着,在国际上也有一些影响。近年来,我国的服装设计者集思广益、推陈出新,将传统的旗袍式样与现代女装式样糅合起来,使旗袍以崭新的风姿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百衲衣

僧人常穿的法衣称为“袈裟”,这是根据梵文音译而来,缝制这种僧衣有严格的规定,一般都是用若干条长方形布片缝成,并且只准用类似黑色的布片。但是,我国又称僧衣为“百衲衣”,因为汉族地区有的僧人为了表示苦修,常拾取别人丢弃的陈旧杂碎的布片,洗涤干净后,加以密缝拼缀而成衣,通称为“衲衣”,也称功德衣、无畏衣等。一般僧人常自称“衲子”或“贫衲”,即由此而来。后来,根据这个百衲的意思,凡是用零星材料集成一套完整的东西,都以百衲称之。如百衲本、百衲琴、百衲碑等。

“黄马褂”

马褂是清朝官吏的一种制服,穿在袍外面,长到腰,便于骑马,袖到肘,便于射箭,所以。

叫马褂。皇帝的随从和护卫的“内大臣”和“侍卫”所穿的马褂是用明黄色的绸缎或纱做的,所以叫“黄马褂”。这是天子近侍的服装,这种服装十分名贵,一般官吏以得到黄马褂为荣耀。清统治者为了笼络臣下,又用黄马褂做赏赐品,所以当时有“赏穿黄马褂”的说法。

人类何时缝衣织布

1933年,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发掘出了众多的文化遗物,其中一枚用兽骨刮制成的骨针,很引人注目。这说明,在距今一万七八千年的山顶洞人,已用兽皮来缝制衣服。1973年在江苏吴县草鞋山发现三块碳化了的纺织物残片,经鉴定纤维原料可能是野生葛。这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纺织品实物,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它的发现,表明在距今7000多年左右,长江下游的远古先民已开始利用野生葛原料纺纱织布,以此保护身体。

草鞋山纺织品,线纱粗细均匀,质地坚密,编织花样井然有序,工艺较为复杂,已不是最原始的纺织品。它说明这一历史时期,我国的纺织手工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考古发现最多的是纺纱工具——纺轮。在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我国各地普遍有纺轮出土。它们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纺纱工具(西方最早的实物例证,是公元前1700年壁画上的纺轮)。纺轮是今天纺锭的鼻祖。它的出现,为原始居民解决穿衣问题带来了福音。由于它方便实用,至今仍有人在使用。它是我国纺纱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