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取得别人的支持,决定于能否取信于他人,而关键在于是否重言诺。你的信誉是靠兑现诺言而建立起来的,所以对于诺言,我们只有兑现,而不能讲条件。
商鞅,战国时卫国人,公孙氏,名鞅,称卫鞅,后秦封于商,故称商鞅。初为魏相公叔座家臣,后入秦进说秦孝公实行变法。在实行变法的过程中,经过艰苦的说服和斗争,而令出必行是其取得变法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史记有商鞅本传,记其变法甚详。在公布变法令前夕,商鞅先取信于人,使人们相信他令出必行。他置一根三丈长的木于国都市南门,下令说有谁能将此木搬到北门,赏给五十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一人想得五十赏金,就不顾一切把木搬到北门,商鞅立即如数赏他五十金,以说明他是令出必行,说话算数的。于是公布变法令。
推行变法一周年,在旧法中获既得利益的说变法不好的计有千数,尤其是秦国贵族更强烈反对,太子还起带头作用,他明知故犯,阻挠新法的推行。如何对待太子犯法,是变法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如果是因太子犯法而不敢处理,反对变法的势力就将更猖狂,变法令就难以推行,变法将遭到失败。商鞅为使变法令出必行,以推行新法,断然地处理此事:因太子是君嗣,不能对他施刑,但他犯法是由于其师傅教育不好,于是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从此,没人有再敢犯法。新法实行十年,秦国人民得到好处,新法也取得成功:“道不拾遗,出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在我国古代众多名帝中,朱元璋和李世民是两个非常讲信义的明君。朱元璋一向以令出不改著称,而李世民则以信为治国之纲。
明太祖,姓朱,名元璋,濠州钟离太平乡(今安徽凤阳东)人。家穷,无以为活,去当小和尚,后趁元末大乱,投入起义军,在战斗中不断成长,打下天下,从一个小和尚成为明朝的开国君主。他在总结其能统一天下的经验时,说是因他“布信义,守勤俭”。他能“布信义”,也是因他令出必行,说话算数。如他当和州总官时,就召集父老谕之说:“元失其政,干戈烽起,我来为民除乱,其各安堵如故,贤士我礼之,旧政不便者除之,吏无贪暴害我民。”尔后,他打天下都是照此行事的。因而其军到处,民乐归附,地方安定。及其得天下后,仍然是以“布信义,守勤俭”为其治国的准则。他尤其关心民生,答应了的事就不容更改。《明太祖训·却贡献》记载他不同意再征已下令减免的租税事,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公元1368年十一月间,山西汾州官上奏:“今岁本处旱,朝廷已免民租。秋种足收,民有愿入赋者,请征之。”明太祖对侍臣说:“此人盖欲剥下益上,以觊恩宠。所说聚敛之臣,此真是矣。既遇旱,后虽有收,仅是给食,况朝廷既已免其租,岂可复征之?昔孔子论治国宁去食,不可无信。盖反征之,岂不失信乎?夫违理而得财,义者所耻,厉民以欲,仁者不为。”于是,对山西汾州官所奏,严予拒绝。
朝廷已免租,是否再征,这关系到是否有信义的大问题。山西汾州官考虑的不是信义,而是如何多征赋税的问题。本来朝廷已免征赋税,就不能再征,如再征就将失信于民,将使人民不再信任,国家则何以治民。所以,明太祖提高到信义的高度来认识,严词拒绝,批评山西汾州官员“欲剥下益上,以觊恩宠”,是“聚敛之臣”。“聚敛之臣”表面上似是为国家增加收入,而对民不利,也实是对国不利,因农民夏收遇旱,生活极其困苦,秋收虽有所得,应该让他们有余力投入生产,发展生产,以改善生活,这样民足国亦足;如果再征,不只失信而且使民处于穷困,民困国何能富,因为人民和国家的富都是密切相关,互为因果的。
“民无信不立”,贞观君臣以孔子这句名言作为治国之纲,君臣之间论及治国时必然提及这个问题,《贞观政要》有《诚信》一章以记载之。
唐太宗很重视以信治国,反对以诈待人。贞观初,有人上书奏请除掉邪佞的人,唐太宗问他谁是邪佞,他说不出,却提出一个测验邪佞之法,要唐太宗假装发怒以试群臣,如能直言进谏的是正直的人,顺意迎合的就是佞人。唐太宗对封德彝说:“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人。此岂可堪为教令?”便对上书人说:“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欲。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唐太宗还总结项羽因无仁信而失天下的教训,他对侍臣说:“传称‘去食存信’,孔子曰:‘人无信不立’。昔项羽既入咸阳,己制天下,向能行汉之仁信,谁夺耶?”
魏征在奏章中也强调信用对治国的重要意义。他说:“德礼诚信,国之大纲”,“君主所恃,惟在于诚信,诚信立,则下无二心。”“言而不行,言无信也;令而不从,令无诚也。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虽在颠沛之中,君子所不为也。”他认为要治好国家,在于“上下相信。”他指出:“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无以事上,信之为道大矣!”唐太宗读了奏章赞说:“若不遇公,何由得闻此说。”
也正因认识到信是治国之纲,所以唐太宗说话行事都很谨慎,说了不干,恐失信于民;说错了干,有害于民,所以他说“自守廉恭,常怀畏惧”,故“每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群臣。”
唐太宗李世民由于“使大信行天下”,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然后才有信誉,不仅得到臣民拥护,亦为后世所景仰?
言必信,行必果。古时候,君为使臣民信服,就必须对自己的诺言进行兑现,而且是没有条件的兑现。一个能说到做到的明君,怎么会不受到人民的拥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