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产业迅速壮大。县委、县政府按照“煤炭强基、转化做大、三产配套、环境优化”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三大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县工业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工业经济成倍增长。2009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72.57亿元,是2005年11.8亿元的6.15倍。实现工业增加值41.28亿元,是2005年的7.4倍,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31.7%提高到68.7%,提高了37个百分点。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以煤炭为主的工业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9年煤炭企业发展到8户,生产原煤1 622.9万吨,产值达到67.02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2.3%,煤炭产量占咸阳市总量的61.1%。电力、果汁、建材等产业的优势初显,全年发电量达到1.89亿度,生产浓缩果汁8 212吨,生产砖瓦13 500万块(页),完成产值1.27亿元。骨干企业引领作用明显。全县规模以上骨干企业达到19户,产值过5亿元企业达到4户,过10亿元的企业3户,过20亿元的企业2户,骨干企业已成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企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下沟煤矿的30度大倾角皮带运输、大佛寺煤矿的通风瓦斯氧化技术和装置等先进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循环经济初显雏形。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路子,逐步形成园区小循环、区域再循环、全县大循环的格局,工业园区初步形成,并入驻企业6户。
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十一五”以来,全县第三产业连续五年以17.6%的速度增长。2009年底,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3%,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吸收劳动就业的主体,为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一是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份额有所提高。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已由2005年的5.05亿元提高到2009年的9.80亿元,增长了18.4%,增长幅度明显。二是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2005年,全县一、二、三产从业人员构成比为39.2∶41.6∶19.2,到2009年已演变为24.7∶49.9∶25.4,从事第三产业人员不断增多,所占比例提高了6.2个百分点。三是第三产业发展领域不断拓宽。近年来,全县第三产业发展领域不断拓宽,涉及旅游、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社区服务、金融保险、房地产、社会事业等方面,并且有了较快发展。2009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03亿元,同比增长20.8%。
从2009年三个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一、二、三产业都有所发展,产业结构(增加值)比为11.9∶71.8∶16.3。工业产值偏大,一、三产业产值偏小。产业结构形状为中间大,两头小,呈 “枣核形”。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农业产业制约瓶颈颇多
概括起来有“四缺”、“四难”。
“四缺”:一是缺资金。目前,县、乡财政支农资金相对短缺,加之信贷门槛过高、贷款额度偏小和贷款程序复杂等状况依然存在,农民贷款难、融资难仍然是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二是缺技术。县农果局现有专业技术人员78名,仅占规定总数的41.1%,远远低于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规定标准的80%;县果业办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3名,平均每名技术人员指导果园超过1万多亩,指导效果不佳。县畜牧局现有技术人员35名,平均每万头(只)畜禽仅有畜牧技术人员0.22名,技术指导和服务能力严重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的发展。三是缺能人。农业产业发展缓慢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农民不懂经营,看不到所从事的产业前景,信心不足,往往半途而废,加之部分农民素质不高,乐于拿现成,怕担风险,开办企业、回乡创业以及发展农业企业积极性不高。四是缺水源。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香庙乡康宁村、义门镇秦家庄村等村没有足够的水源,人蓄饮水问题都未解决,更谈不上发展设施农业,严重制约生产和扩大规模。以上这些问题,虽然是个别的,局部的,通过发展能够解决的,但至少目前对产业结构调整有局部影响。
“四难”:一是规模经营难形成。目前,全县大部分新发展的种植、养殖业仍是示范户、专业户,没有形成规模。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协会大多数规模较小,辐射带动功能不强。二是产业效益难提升。目前,苹果、柿子是全县农业主导产业,但1992—1993年栽植的苹果树,大多已经老化,腐烂病、早期落叶病比较严重,相当一部分果园亩均收入在2 000元左右,亩均收入在4 000—5 000元的户相对较少。加之柿子品种老化,化肥、农药、套袋价格高,投资大,农民实际收益不大。三是产业链条难拉长。全县苹果、柿子产量很大,但以苹果、柿子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少之又少。苹果加工仅靠通达果汁厂,干杂果加工仅靠润杨公司柿饼加工生产线和小章镇西堡村、北极镇旺安村柿子加工等几家小作坊来支撑。畜牧产品加工方面仅有9家企业(其中肉类加工企业8家,奶类1家),除绿鑫肉联厂外,其余8家全部为个体加工小作坊。农产品仅局限于出售原产品或者进行简单原料加工,产业链条短,增收环节少,未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通过调查发现,果业、畜牧业、饲草业等几大支柱产业普遍存在这种情况。四是利益共同体难巩固。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纽带尚未形成。目前,仅有的几个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关系基本上还是一种松散的买卖关系,而不是一种利益共同体。企业忽视原料基地的重要性,只算眼前帐,不能给农户从良种、肥料、技术等服务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调动不起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二)工业产业仍有薄弱环节
一是结构不尽合理。煤炭产业在全县工业中比重过高,其他产业所占比重很小,虽然引进了180万吨煤制甲醇、30万吨甲醇改性汽柴油、2×20万千瓦煤矸石电厂等项目,但依靠煤炭生产拉动工业经济发展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工业产业链条偏短,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少,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低。如原煤、陶土还处于开采阶段,深加工产品很少。二是融资比较困难。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型工业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资金周转困难,制约了企业扩大再生产。三是骨干企业较少。全县过10亿元产值的企业虽有3户,但没有形成现代化的企业集团,产品开发、市场开拓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全县除煤炭外,其他工业企业的产品市场份额很小。四是环保形势严峻。全县工业企业主要以生产原煤为主,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地下采空等问题相继出现,而防灾体系、生态环保等配套措施还不尽完善,预防地质灾害的配套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五是基础设施薄弱。路、水、桥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工业经济发展需求,彬麟公路、彬湫公路等级低,火石咀泾河大桥承载小,水资源不足等严重制约煤化工及加工业的发展。
(三)第三产业发展亟需加强
一是产业总量不大。第三产业的比例仍然不高,对税收的贡献每年都能以较快的速度递增,但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十分有限。2009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9.80亿元,占GDP的16.3%,总量仍然偏小,远远小于第二产业产值。二是内部结构不优。商业饮食、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稳步发展,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较大,而新兴产业发展滞后,所占比重较小。从事第三产业的企业、个体户大多层次低、规模小,竞争能力不强,缺乏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经营。在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生活服务及交通运输业方面,绝大多数规模不大,档次不高,链条不长,运营机制不灵活,运营方式陈旧,服务环境差,经营领域狭窄。在物流业方面,一些物流服务只能承担运输,缺少装卸、仓储、存货管理及分拨、分销、包装、流通加工等增值服务。三是资源挖掘不够。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全县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房产等新兴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但由于这些资源没能得到很好的挖掘,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四是管理体制不顺。由于第三产业涉及门类多、范围广,管理职能分散,难以从整体上制定统一的规划和发展政策,不能适应市场竞争需要。五是消费需求不足。全县居民消费仍以实物类商品消费为主,服务类消费比重较小。表现在:大多数家庭所获得的收入主要用于购买或修建住房、子女求学和养老,而这些支出占去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用于其他方面的消费很少;加之农资价格上涨,仅有的余款都投资在生产上,无力在其他方面消费,尤其精神方面消费匮乏。
四、对策建议
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合理的产业结构应为“梯形”:即第一产业产值最小(在10%左右),为梯形的顶部;第二产业次之,为梯形的腰部;第三产业产值最大,为梯形的底部。而目前,全县“枣核形”的三产结构不是理想的产业结构。因此,要将“枣核形”变成“梯形”,调整产业结构就非常重要。
需要说明的是,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只要社会在进步,只要人们的需求在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就永远不能停歇。虽然全县产业结构通过调整有所变化,但近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不会有根本性的转变。要使全县产业结构逐步向合理化、理想化发展,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研究,不断地进行调整。
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稳一、优二、进三”。“稳一”是在稳定农业生产、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的同时,加快发展集约农业、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提高产业化水平。“优二”是发展提升第二产业,在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同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三”是进一步优化城市服务功能,培育和发展第三产业的新兴行业,努力扩大第三产业规模,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
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应按照“巩固优化第一产业,发展提升第二产业,壮大繁荣第三产业”和“依托资源,因地制宜,龙头带动,规模发展,突出特色,多元并存,延长链条,提高效益”的原则,在合理利用生产要素,妥善解决资金的前提下,不断优化第一、二产业,带动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力争在“十二五”末,粮食总产14.5万吨,农业总产值29.7亿元,工业总产值35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5亿元,财政收入5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
(一)巩固优化第一产业
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落实大力加强农业的各项措施,发展地方特色农业和“三高”农业,加快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按照“调优、调特、调名、调强”的思路和“依托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规模发展”的原则,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实施,促进土地集约使用,加快农业工业化发展进程,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着力建立“三区一带一中心”的农业产业格局,全力打造五个科技园区,强势推进十大基地建设。
“三区”:即北塬农业综合区和南塬粮畜综合生产区、山坡柿草综合生产区。北塬农业综合区包括北极和新民两大塬区,重点发展粮食、优质苹果、烟叶、中药材、农产品加工;南塬粮畜生产区包括南部塬区和龙高、香庙塬区,重点发展粮油、养殖、优质苹果、优质小杂粮、食用菌;山坡柿草综合产业区,主要包括泾河、水帘河、太峪河、四郎河、红岩河流域的山坡村庄,重点发展柿子、核桃、大枣、鲜杂果、牧草。“一带”即川道设施农业生产带。包括泾河、红岩河和太峪河川道,重点发展大棚礼品西瓜、蔬菜、晋枣和酥梨、柿子。“一中心”即以县城城区、城区周边村、产业园区和各乡镇为中心,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庄园经济、农家乐和设施农业。
“五个科技园区”:一是设施农业园区。以泾河川道沿线为重点,积极发展高效设施生态农业,实现泾河川道设施大棚全覆盖。二是大棚蘑菇生产园区。以龙高塬区大棚蘑菇生产为重点,示范推广大棚蘑菇标准化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蘑菇生产的经济效益。三是优质烤烟生产园区。以永乐塬区优质烤烟生产为重点,推进现代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小麦良种生产繁育生产园区。以底店、水口塬区小麦良种生产繁育生产为重点,配套推广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五是川道农业综合开发园区。以小章镇哈家店、炭店乡林家堡、虎家湾七星台、太峪河川道农业综合开发为重点,大力发展庄园经济、观光农业。同时,狠抓园区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示范效果,真正把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为推动全县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