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基地建设”即:一是建设38万亩优质水果(其中苹果32万亩,梨6万亩)生产基地,优果率达到85%,早、中熟品种发展到25%,加工型品种达到15%;二是建设20万亩干杂果生产基地。其中:柿子发展到13万亩,大枣发展到2.5万亩,核桃发展到4.5万亩;三是建设10万亩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即以韩家乡、底店乡为重点的5万亩优质小杂粮基地和以香庙乡、南塬乡镇为重点的5万亩“双低”(低硫甙、低芥酸)油菜基地;四是以泾河川道沿线为重点,建设1万亩设施瓜果蔬菜生产基地;五是以新民镇、龙高镇为重点,建设100万只家兔生产基地;六是以韩家乡为重点,建设10万只肉羊生产基地;七是建设城关、龙高、炭店、底店4个乡镇农家乐示范基地;八是建设永乐、香庙、龙高3个劳动力培训转移示范基地;九是以车家庄乡为重点,建设1万亩金银花种植基地;十是以永乐、城关为重点,建设1万亩绿化苗木繁育和花卉生产基地。
(二)发展提升第二产业
工业是第二产业的主体产业,在全县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加大力度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一手抓总量增长,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一手抓结构优化,依靠科技进步创新,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应按照“煤炭强基、转化做大、三产配套、环境优化”的总体思路和“依托资源、产业多元、结构合理、生态环保、统筹规划、综合开发”的原则, 建设“五大园区”、 打造“五大板块”、延伸“七大链条”,实现煤炭资源开发大循环。到2015年,打造100亿元企业2个,50亿元企业1个,原煤产量达到3 600万吨(其中精煤2 4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达到320万KW,甲醇180万吨,丙烯40万吨,煤制甲醇改性柴汽油30万吨,页岩油10万吨,水泥120万吨,地面煤层气(瓦斯)抽采利用量6 000万立方米。全县能源效率达到40%,单位产值能耗下降20%。工业总产值突破350亿元。
“五大园区”即:朱家湾—官牌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新民煤化工业园区、大佛寺—下沟煤炭工业园区、景村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北极塬食品工业园区。
“五个板块”即:煤炭生产板块(包括小庄、文家坡、雅店、大佛寺煤矿等),煤化工板块(包括煤制甲醇改性柴汽油、甲醇、丙烯、页岩油等),煤层气开发利用板块(在火石咀、下沟、小庄、文家坡、雅店等矿井建设低浓度瓦斯发电厂及煤层气开发项目等),煤矸石发电板块(彬煤公司、新民化工区等),煤建材板块(包括粉煤灰综合利用、再生铝、新型建筑材料等)。
“七大链条”即:一是煤炭工业产业链。以原煤生产变精煤加工和煤炭深加工,形成煤炭工业产业链。二是煤、电、铝及铝制品和机械加工工业产业链。以煤炭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铝冶炼,配套建设煤炭机械制造、加工、锻造等,形成煤、电、铝及铝制品和机械加工产业链。三是煤气化、液化、精细化工、成品油加工工业产业链。以洁净煤深加工、油母页岩开发为基础,形成煤气化、液化、精细化工、成品油加工工业产业链。四是能源再生利用工业产业链。加大报废矿区残煤开发利用,对井下残煤进行气化、液化深加工,提高资源利用率,形成能源再生利用工业产业链。五是建材工业产业链。开发陶瓷粘土、综合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生产陶瓷制品、电磁材料、水泥和墙地砖等建筑材料,形成建材工业产业链。六是食品工业产业链。大力发展养殖业、饲料加工业,促进肉、蛋、奶全面发展,壮大印刷包装业,形成畜牧养殖,肉食品深加工、贮藏、精包装、出口、外销的食品工业产业链。七是系列果品深加工产业链。巩固浓缩果汁,发展果脯、果醋、果品饮料等果品深加工,形成系列果品深加工产业链。
(三)壮大繁荣第三产业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促进全县经济结构,活跃城乡经济,缓解就业压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调整思路:坚持 “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发挥优势,挖掘资源,拓宽领域,提高水平”的方针和“转变观念,放手发展,扩充总量,提升质量”的思路,以城乡一体化为驱动,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以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建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辐射周边的区域性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中心。到2015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30亿元,力争达到35亿元,占GDP的比重在20%左右;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5万多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65%左右。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首先,应继续抓好国有商业企业的改革。除推行承包经营制外,还应实行拍卖、兼并,实行跨区域、跨行业的经营,以及组建集团公司等多方面的改革。对农贸市场通过资源整合,重点培育成农产品批发服务企业;将现有的新市街、名仕花园、西大街、龙高、香庙、北极、新民等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并在城区新建东关、大佛寺、瑶池头3家农贸市场,乡镇再建11家农贸市场,达到乡乡有农贸市场的目标。其次,应抓好流通市场的建设,建立独具特色的商业市场。加快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和大型商场的建设,逐步形成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程度较高和聚集、辐射力强的专业市场和大型超市。应紧抓国家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机遇,大力建设农家店,实现村村有超市的目标,促进经济发展。依托福银高速、西平铁路、312国道和四通八达的县乡道路,整合物流资源,降低成本,加快现代物流建设,开展运输、仓储、装卸、分类、包装、加工、配送等一条龙服务,发展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物流体系。再次,应大力发展个体、私营、联营、股份制和客商投资等多种成分的流通服务业,形成多元化的流通格局。鼓励个体、私营运输户组建民营运输企业。力争到2015年,全县建成3个大型物流中心,培育5个有规模的物流企业。
二是加快发展生活服务业。(1)商贸餐饮住宿业。在彬州大厦、开元酒店、海鑫酒店、彬州宾馆等标志性餐饮企业建设的基础上,引进一批知名的餐饮连锁企业,规划建设一批设施先进、服务档次较高的饭店、酒楼,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发展餐饮住宿业。建设特色小吃一条街,形成多风味、多品种的餐饮品牌,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需要。(2)房地产开发业。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提升房地产业的整体实力。延伸房地产消费链条,激活建材、装潢、家电、信息等市场,提升物业服务档次。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的要求,扩大房地产物业管理覆盖面,新建住宅小区全部推行物业管理,已有住宅小区力争用2至3年的时间全部实现物业管理。(3)中介服务业。把握中介市场逐步开放的趋势,积极推进中介组织向市场化、专业化发展。针对全县中介服务发展薄弱的特点,应大力引进专业人才,扶持、培养中介服务行业,特别是会计、法律、商务等现代服务行业,至2015年,初步形成种类齐全、运作规范的中介服务体系。(4)社区服务业。把社区服务与社区经济、社区文化、社区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优化和充实社区服务设施,健全社区服务组织,拓展服务领域,积极开展社区商业便民、医疗卫生、家政服务、文化娱乐、教育科普、体育健身、就业信息咨询、职业指导、就业培训等服务,实现公益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促进社区服务产业化,吸纳更多富裕劳动力就业。(5)文化体育业。依托开元广场、中达广场、豳风苑、紫薇山公园等,开发广场文化,可重点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业和广告业,有所侧重地引进健身、体育运动俱乐部等项目,形成高、中、低档兼有的文体娱乐业发展格局。(6)教育卫生业。加强基础教育,巩固九年义务教育,逐步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通过多元化方式办学,全方位增加教育投入,形成政府和民办教育相结合的格局。力争到2015年,教师队伍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建立起覆盖全县包括疾病信息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注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职业病、传染病的防治,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知识。到2015年,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是着力发展旅游观光业。旅游业是一个具有先导性和外向型的经济产业,是第三产业中最富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我县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大。因此,应以建设“旅游名县”为目标,树立“大旅游”观念,开发一批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着力打造彬县文化旅游品牌,把彬县建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功能配套的旅游城市。一要科学规划境内旅游线路,使旅游景点连成线、扭成串、形成链。围绕把彬县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一轴一环三走廊”和“西安一小时经济圈”的奋斗目标,坚持“资源开发、内涵挖掘、文化策划、品牌打造、设施配套、宣传促销、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开发旅游资源方针,打造“一线两翼”旅游格局。即以花果山旅游区、公刘教稼苑、侍郎湖生态旅游区等旅游景点为中心,打造川道盛唐佛教文化和现代工业旅游线(包括城隍庙、彬塔、泾河新区景观带、水帘洞花果山、下沟煤矿、大佛寺),南翼生态休闲旅游线(包括公孙贺墓、苻坚墓、冯晖墓、侍郎湖),北翼古豳文化旅游线(包括石龙窝、林家堡唐钟、姜嫄墓、水北戏楼、水北遗址、老君庵、银杏树、公刘墓、龟蛇山、程家川古民居)。二要依托景区,做旺“农家乐”,连接食、住、行、购、游、娱六个环节。把游客吸引住,让消费活起来,带动交通、餐饮、住宿、小商品买卖等相关产业发展。三要加强旅游商品开发。对特色旅游商品进行深度开发和宣传,逐步形成以枣木加工、刺绣为代表的特色产品系列,提高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在旅游收入中的比重。四要积极引进资金和先进管理技术,走联合开发之路,扩大旅游业的品牌效应。
四是有序发展金融保险业。一要建立完善适应中小企业的融资体制,提供与中小企业发展相匹配的金融服务。加快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运行机制,鼓励企业组建担保公司,提高担保能力,健全担保体系。建立健全多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到2015年,金融保险业发展水平与咸阳市同期发展水平持平。二要加强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鼓励发展农业保险,拓展农村保险市场。结合全县实际,发挥煤矿安全生产中人寿保险的保障作用,开办煤矿工人团体意外伤害保险。在已有大额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开办社会补充医疗大额保险。大力发展责任保险、工程保险、企业年金和健康保险等满足企业和消费者多种需要的保险产品。
五、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注意四点:
一是须防盲目。在调整产业结构时,应首先做好市场调查,进行市场预测,分析市场需求,把市场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切忌盲目调整。
二是须防“雷同”。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群众往往是你看我,我学你,一哄而上,导致结构调整走向了结构“雷同”。应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草则草,切忌雷同调整。
三是须防强制。应当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让群众能看得见、摸得着结构调整带来的增收效果,从而主动参与到结构调整中来,切忌被动调整。
四是须防“短视”。应重视发展生命力强、有前途、能够推动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增收的产业,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因“短视”而导致新发展的产业 “短命”,切忌“短视”调整。
(二)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应抓好三个重点:
一是从农村起步。一方面,农村有广阔的天地和丰富的农副产品、劳动力资源,为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工业生产在农村有了依托。如全县有35万亩苹果和15万亩干杂果,以苹果、柿子、核桃等为原料进行深加工,生产工艺简单,投资少,风险小,原料丰富,劳动力廉价,再加上原有乡镇企业的基础,加工农副产品就是发展农村工业的一个好项目。
二是从体制着眼。应放手发展工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自主经营,自主发展。引导企业走出去,引进来,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结对子,联手发展,解决技术等发展难题。
三是从规模抓起。重点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引领市场。对那些小型企业,实施“扶优扶强扶大”发展策略,积极引导它们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路子,带动和促进其他企业发展。
(三)第三产业调整应抓好三个转移:
一是抓好农村人口转移。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户籍结构,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推动城乡商品、技术、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合理流动,把小城镇打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源”,为第三产业创造发展空间和需求基础。
二是抓好产业转移。按照“非禁即入”、“非禁即可”的原则,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国企改革和公益事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拓展发展领域,催生培育一批中小企业群体。鼓励、引导在外能人带资金、带技术、带客商回乡创办企业。依托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客商投资兴业,开发旅游资源、产品深加工,推进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三是抓好消费转移。通过规模扩张、设施改造、技术提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创建一批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应用水平高、有规模、竞争优势明显的三产企业,增加群众收入,改变居民消费习惯,刺激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拉动第三产业发展。
201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