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妆养颜美发要诀
9023300000010

第10章 耳朵美

耳朵美容,一般人都不大注意,然而,从整体美的角度看,耳朵美容是不容忽视的,只要修饰得当,耳朵也会具有迷人的魅力。

“小耳朵”是俄罗斯富家女子的审美标准。我国民间则认为“耳大福大”,认为神窟耳为贵,即厚且大,显福相;其次为土地耳,形长而下垂,是长寿的象征。现代美学认为,红润柔软,具有光泽的耳廓,是容貌健美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1.美丽耳朵的形态

耳是听觉及平衡的器官,共分三部:

①外耳:由耳廓与外耳道组成。

此外,耳与人体的经脉循行有密切关系,如《黄帝内经》里说:“手太阳厥逆,耳聋、泣出。”这里的耳聋失聪,即是由于手太阳小肠经经气厥逆所致。《黄帝内经》又说:“手少阳之上,血气盛则耳色美;血气少则耳焦色恶。”明确指出手少阳经脉之气血盛则耳朵美,否则血气少则耳朵不美。

3.耳朵如何才能美

(1)要注意对耳朵的保健

①耳勿极听。极听,是指震耳欲聋的声响超过了耳膜的负荷能力,如长期在纺织、机械等超级噪声环境中工作,听觉疲劳不能恢复,而且内耳感觉器官发生器质性的病变,由暂时性听阈变成永久性阈移,称为噪声性听力损失。

对噪声性耳聋应按不同程度分别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轻度耳聋者可进行保护性治疗,配带耳塞,定期复查;中度耳聋以上者应调离噪声作业点,配戴助听器,服用改善内耳循环的药物和神经营养药,并给予保健食品待遇。

②积极防治感冒。因为感冒往往会引起中耳炎,不管急性的、慢性的、化脓性、非化脓性,均能导致耳鸣、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

③若发现鼻咽炎、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等,应及时治疗。因为上述病症会影响到耳部的健康。

④当有鼻涕需要排出时,应以手绢或卫生纸捂住一侧鼻孔,先排一侧鼻孔,再排另侧鼻孔,不可同时按住两个鼻孔一齐用力擤,以免鼻涕倒流至咽鼓管,引起耳部疾病。

⑤谨防耳塞机综合症。长期戴耳塞机的人会出现耳疾的各种症状,如耳痛、脑胀、头痛、眩晕、烦躁、恶心、血压增高、心跳加快、肌肉紧张、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

造成耳塞机综合症的原因是音量过高及声音直接传人耳内。据测定,现在耳塞机的低音量是85分贝,最强音量已达到130分贝,长期噪声对耳的刺激可影响人的中枢神经功能并严重损伤听觉细胞,甚至导致不能复原的噪声性耳聋。因此,耳塞机的收音量不宜过大,以柔和、不刺耳为宜,不要长时间连续收听,每天不宜超过一小时。

⑥在洗头、洗澡、游泳时,要防止耳道进水,一旦进水,可将头部偏向一侧,用手按住耳朵,一按一松,将水吸出,或以棉球蘸干,或侧头单足跳跃帮助耳道积水排出。跳水时,避免耳朵与水面正面撞击,防止鼓膜受震破裂。

⑦在夏季要防止耳周围(特别是耳朵后)皮肤擦烂(小儿最易发生),可常洗,常扑滑石粉(无刺激性)或痱子粉;在冬季要注意防止耳朵冻伤。

⑧当飞机下降时,乘坐人员应做咀嚼、吞咽动作(如吃糖果),以增加咽鼓管开放的机会,抵消鼓膜外面所受的空气压力。

⑨切忌掏耳止痒,因为“耳不掏不聋”。一些人耳朵发痒时喜欢用火柴杆、发夹或毛线针等硬物掏耳止痒,这是非常有害的,其后果是容易刺伤耳鼓膜,导致耳膜穿孔,且可引起感染。

⑩耳勿妄听。此指用耳不要过度。《老子》说:“五音令人耳聋。”《淮南子·精神训》也说:“五声哗耳、使耳不聪”。这些都说明了日常生活中不要没有目的、随心所欲地听那些杂乱无章的声音,这样不仅损伤人的听力,还耗伤精气,导致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健康。

(11)谨防药物性耳聋。奎宁及其衍生物有血管收缩的作用,可致迷路缺血、缺氧,使内耳基底膜之螺旋器盖首遭破坏,螺旋神经节细胞也发生变性,随后可致双耳感音性耳聋。奎宁还可通过孕妇之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先天性耳聋。此外,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一些抗生素对听神经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多粘菌素B、万古霉素、春雷霉素等抗生素也有不同程度的耳毒性。另外,含铝物品,汞、磷、士荆芥油、煤气、烟碱等也可引起耳药物中毒。

(2)药物美耳法

①治耳生烂疮方(《本草纲目》)

原料:枣去核,包青煅研。

制作与用法:用香油调敷之。

功能:解毒敛疮,主治耳生烂疮。

按语:本方主药为青,为硫酸类矿物水绿的矿石。功能燥湿化痰,解毒敛疮。枣子和营卫,解药毒,收湿敛疮,再以香油调敷,减少刺激性,对耳生烂疮有较好疗效。

②千金润耳汤(《千金方》)

原料:葱白15克,牡蛎、自术、磁石、麦门冬、白芍、生地黄汁、大枣、甘草各30克。

制作与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功能:滋肾阴,泻肾热,润耳窍,防耳疾。

按语:本方中生地黄、磁石、麦门冬、牡蛎滋阴泻热,大枣、甘草、葱白和中,荣养耳窍,故能润耳、美耳。

③归柏软膏(《经验方》)

原料:当归30克,黄柏30克,麻油120毫升。

制作与用法:上药和麻油混匀,放人铜器中,加热10分钟左右,然后下适量蜂蜡,待蜡溶化,即可将油收起,待冷后成软膏。每次用时,先以浓茶或甘草汤洗净耳部,拭干,然后再涂本膏,每日1~2次。

功能:和血生肌,润肤止痛,燥湿敛疮,清热解毒,适用于冻耳有溃烂者。

按语:方中当归和血生肌、润肤止痛,黄柏清热燥湿,再以麻油调和,对冻耳且有溃烂者有效。

④当归四逆汤(《金匮要略》)

原料:当归30克,桂枝15克,赤芍12克,细辛3克,通草15克,大枣10枚,甘草10克。

制作与服法:以上七味药中,桂枝去皮,通草炙,大枣擘。水煎服,每周2剂,连续服用一个月。

功能:温经散寒,养血通脉,预防冻耳。

按语:方中当归、赤芍、通草养血通脉、桂枝、细辛温经散寒,大枣、甘草补脾生血,合用活血养用,温通经脉,耳朵得血所养,故能预防冻耳。

(3)化妆美耳法

从整体美的角度看,耳饰不容忽视,修饰得当便能增添魅力。

脸部抹粉时要顾及耳朵,这样才能使面部和耳朵浑然一色。不过耳朵抹粉需适度,不宜太多,还可抹一点红,给人以新鲜活泼之感。小姐约会时在耳后抹一点香水,醉人的芳香可增添魅力。如果耳型欠理想,除用头发掩饰外,还可在耳朵上或周围打点浅色粉底和护肤霜,以避开别人的注意力。

耳环是少不了的装饰品,耳朵长得不太美的人,可佩戴大型耳环,以掩饰不足,也可让秀发垂下来遮住耳朵。耳朵美的人宜佩戴下垂的耳环,避免环饰掩盖了耳朵的美。

此外,脸型大的人不宜用圆形耳环;脸型小的人宜用中等大小的耳环,长度不宜越过耳朵2厘米;方脸宜用较粗大的悬呆型耳环;长脸最好选用贴耳朵的圆形耳环。

有这样一个歌诀:“耳垂代表人的头部,七个穴位似星布;对耳屏不是额、枕、上下颚、颊、额前斜;耳垂正中是眼睛,颊上就是颏部穴。”这就是说,在双耳屏的外后及耳垂部选择不同穴位可以防治额部、枕部、上颚、下颚、颊部、眼部、颏部的疾病。

眼部穴位恰好在耳垂的中央,正是夹戴耳环的地方。现代医学已经证实,耳垂部的眼睛穴位对保护视力和防治眼病,特别对近视眼有较好疗效,对保护听力也有一定作用。因此,女士们不妨戴上耳环试一试。

还有,耳朵的美容应从清洁入手,每次洗脸,都应把耳朵洗净,尤其是耳内和耳后的污垢。另外,耳内的细毛若影响了美观,宜除去。

(4)药膳美耳法

①葛粉萸肉熘腰花(《中医营养学》)

原料:将吴茱萸肉按10%的比例浸泡在黄酒中,每日振摇,浸泡10天以上,制成吴萸酒,备用;猪腰子200克,剔除筋膜、腺,洗净,皮质部切成菱形花刀,再切成小块,素油、葱、姜、蒜末、盐、糖、味精、吴萸酒和葛粉淀粉糊各适量。

制作与服法:将素油倒入锅中烧热,下入葱、姜、蒜末煸炒出香味,放人腰花块、盐、糖、味精和吴萸酒,待腰花变色熟透后,加入葛粉淀粉糊,汤汁明亮后,即可出锅。经常佐餐食用。

功能:补肾聪耳,有强壮、聪耳、增强听力的功效,尤其是肾虚、伴有腰膝酸软者有效。

②芡实粥(《食鉴本草》)

原料:芡实30克,粳米50克。

制作与服法:将芡实煮熟去壳,与粳米共煮为粥。早晚食。

功能:补益脾肾,聪利耳目。

③莲子粉粥(《太平圣惠方》)

原料:莲子25克,糯米50克。

制作与服法:莲子去皮心研成粉,与粳米煮粥。早晚食。

功能;聪耳明目,补中强志。

④鲤鱼脑髓粥(《寿亲养老新书》)

原料:鲤鱼脑髓5~10克,粳米50克。

制作与服法:取鲤鱼脑髓,洗净,切碎,备用;粳米煮粥,粥将成时,人鲤鱼脑髓、葱、姜、黄酒、食盐,继续上火煮10分钟停火,每日2次。

功能:补脑髓,聪耳。适用于肾气虚弱,脑髓不足所致的头晕、耳鸣、耳聋、健忘、癫痫者。

(5)按摩美耳法

《千金翼方·养老大例》中说:“清旦初起,以左右手摩交耳,从头上挽两耳又引发,则两气通流,如此者令人头不白,耳不聋。”意思是说,以双手按、揉、摩两耳廓,然后又分别牵拉引动两耳廓直至耳廓微红发热为度,其作用可流通气血,增强听力。

《圣济总录·神仙导引上》说:“天鼓者,耳中声也;举两手心紧按耳门,以指击其脑户,常欲其声壮盛,相续不散。”这里是说,所谓鸣天鼓就是使耳道鼓气,以使耳膜运动震动。

4.有损耳朵美常见病症的防治

(1)耳聋

聋有轻重之分,轻者谓之重听,重者为耳聋。中医学认为引起耳聋的主要原因有:

风邪侵袭,耳窍闭塞;

暴怒伤肝,气逆厥聋;

脾胃受伤,痰湿火结;

肾脏亏损,精脱耳聋;

气血不足,耳窍失养;

炮震燥声,窍损致聋;

药毒犯耳,气血淤滞;

肺气虚损,耳窍失充等。

在治疗上,当用辨证论治法,属风聋者,疏风解表,散邪通窍,可选用银翘散和苍耳子散;属厥聋者,宜疏肝解郁,降逆祛淤,可选用消遥散合通窍活血汤;属伤聋者,宜活血通窍,可选用通窍活血汤;属虚聋者,当补益肾精,宜用左归丸;属毒聋者,宜行气活血,可选用通窍活血汤合通气散。

在预防上,要慎用耳毒药物,也要避免噪音损伤,环境噪声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在起居上,卧莫头当风,头顶当风,致生风聋。

(2)外耳道炎

此因肝胆郁热,循经上行,气滞血凝发于耳;或因挖耳外伤或中耳炎脓液的刺激。

在治疗上,中医用活命饮加减,清热解毒,活血清肿止痛;或用黄连膏等棉条外敷。

在预防上,不要养成挖耳习惯,若耳道有污水进入后,应及时清洗干净。

(3)外耳道霉菌病

此因外耳道霉菌传染,或肝胆湿热,循经上逆,结聚于耳。

在治疗上当清热利湿,用清热利湿汤加减。也可用1%~3%水杨酸酒精滴耳。

(4)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此病中医谓“脓耳”,轻者影响听力,重者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患者常感耳内有剧烈的跳痛,早期耳内流出可为血水,以后转为粘液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此病症状兼有发烧。

本病多由上呼吸道疾患的感染,或婴儿哺乳及喂养方法不良,使呕吐物或奶汁进入中耳引起。中医则认为,本病是内蕴湿热,外受风邪,邪毒壅盛,循肝胆经上冲于耳窍,气血凝聚正邪相争发为脓耳。

本病中医治疗:有表症者用活命饮加减;无表症用柴胡清肝汤。针刺可取合谷、风池、曲池。西药采用抗菌素,在鼓膜未穿孔时,滴用2%石碳酸甘油;已穿孔时,可用0.25%氯霉素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