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微观经济学
9026600000024

第24章 市场结构分析(5)

SAC曲线和SMC曲线表示厂商现有生产规模,d曲线和D曲线表示厂商的两种需求曲线,MR1曲线是相对于dl曲线的边际收益曲线,MR2曲线是相对于d2曲线的边际收益曲线。假定厂商最初在d1曲线和D曲线相交于A点。就该厂商在A点的价格和产量而言,与实现最大利润的MR1=SMC的均衡点E1所要求的产量Ql和价格P1相差很远。于是,该厂商决定根据MR=MC的原则,将价格降低为P1,产量增加为Q1。

但是,由于行业内每个厂商都随之以相同的比率降低价格。于是,当某垄断竞争厂商把价格下降为P1时,产量并没有达到Ql,而是Q2。相应的,厂商的dl曲线也都沿着D曲线运动到了d2的位置。所以,厂商降价的结果是使自己的经营位置由A点沿D曲线运动到C点。

在C点位置上,d2曲线与D曲线相交,相应的边际效益曲线为MR2,与C点相对应的产品价格Pl和产量Q2仍然不符合在新的价格水平下的MR2=SMC的要求。因此,该厂商又会根据MR=MC的原则,再一次降价。与第一次降价相似,企业将沿着D曲线由C点运动到G点。相应地,d3曲线将向下平移,并与D曲线相交于G点。依次类推,厂商为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会继续降低价格,d曲线会沿着D曲线不断向下平移,并在每一个新的价格水平上与D曲线相交。

上述的过程一直要持续到厂商所追求的MR=SMC的均衡条件实现为止。厂商连续降价的最终结果,将使得d曲线和D曲线相交点H上的产量和价格,恰好是MR=SMC时的均衡点E所要求的产量Q和价格P。此时,企业便实现了短期均衡,并获得了利润,其利润量相当于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当然,垄断竞争厂商在短期均衡点上并非一定能获得最大的利润,也可能是最小的亏损。这取决于均衡价格是大于还是小于SAC。在亏损时,只要均衡价格大于AVC,厂商在短期内会继续生产;只要均衡价格小于AVC,厂商在短期内就会停产。

由此,我们得到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MR=SMC(5.20)

在短期均衡产量上,必定存在一个d曲线和D曲线的交点,它意味该垄断竞争厂商处于供求相等的状态。此时,垄断竞争厂商可能获得最大利润,可能利润为零,也可能蒙受最小亏损。

四、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垄断竞争厂商不仅可以调整生产规模,还可以加入或退出市场。这意味着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的利润必定为零。即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上,d需求曲线必定与LAC曲线相切。但是,由于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是两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因此,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及其状态和完全竞争市场是不一样的。

假定厂商最初在I点经营。在I点所对应的产量Q1上,最优生产规模由SAC1曲线和SMC1曲线所代表;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MR、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和短期的边际成本曲线SMC1相交于E1点;d曲线和D曲线相交于I点,即厂商处于供求相等的状态;企业获得了利润。

由于厂商能够获得利润,于是,就会吸引新厂商的进入。随着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在市场需求不变的条件下,厂商所面临的需求会减少,D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平移,从而使厂商原有的均衡点E1的位置受到扰动。当厂商为建立新的均衡而降低价格时,d曲线便沿着D曲线也向左下方平移。这种D曲线和d曲线不断向左下方移动的过程,一直要持续到不再有新厂商加入为止。也就是说,一直要持续到厂商的利润为零为止,这样,就实现了厂商的长期均衡。与完全竞争市场不同,由于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因此,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不是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而是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左边。在长期均衡点上,MR曲线、LMC曲线和SMC2曲线相交于均衡点E2,即有MR=LMC=SMC;d曲线与LAC曲线相切于LAC曲线与SAC2曲线的切点J,即有AR=LAC=SAC,厂商的利润为零;D曲线和d曲线也相交于J点,意味着厂商处于供求相等的状态。

由此,我们得到了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

MR=LMC=SMC(5.21)

AR=LAC=SAC(5.22)

五、垄断竞争厂商的多余生产能力

西方经济学家一般把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状态下的产量,即平均成本曲线LAC最低点上的产量称为理想产量,把实际产量与理想产量之间的差额称作多余生产能力。由于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不是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而是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左边。因此,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状态,存在多余生产能力。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产量为QA,而理想产量为QC,多余生产能力为QAQC。

垄断竞争厂商的多余生产能力可以分为QAQB和QBQC两个部分。其中QAQB表示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点上没有在已经建立的由SACm所代表的生产规模的最低平均成本B点上进行生产,或者说,厂商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设备。QBQC表示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点上没有建立一个由SACp曲线所代表的能够产生最低平均总成本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或者说,垄断竞争厂商没有更多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扩大生产规模,将生产的平均总成本降到最低水平即LAC曲线的最低点。

垄断竞争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张伯伦认为:如果经济中存在着以产品差别为基础的价格竞争,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改变自己的销售量来影响价格,即企业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则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点上必然存在着相对于LAC曲线最低点的产量而言的多余生产能力,这种多余生产能力可以代表由于想得到产品的多样化而付出的代价。

也有经济学家指出,垄断竞争模型中厂商的实际产量小于理想产量,反映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就是生产某些相似产品的小规模企业过于拥挤,厂商数量过多。如果厂商的数量减少,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扩大,生产的平均总成本就会下降。

六、非价格竞争

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之间既存在价格竞争,也存在非价格竞争。价格竞争虽然能使一部分厂商得到好处,但从长期看,价格竞争会导致产品价格持续下降,最终使厂商的利润消失。因此,非价格竞争成为垄断竞争厂商普遍采取的另一种竞争方式。

在垄断竞争市场上,由于每个厂商生产的产品都是有差别的,所以垄断竞争厂商往往通过改进产品品质、精心设计商标和包装、改善售后服务以及广告宣传等手段,以突出自己的产品特点(人为地扩大产品间的差别),从而加强自身的垄断力量,扩大产品的市场销售份额。这就是非价格竞争。

垄断厂商进行非价格竞争,仍然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而进行非价格竞争也需要付出成本,如改进产品性能、提高产品质量会增加生产成本,做广告也要投入资金。因此,垄断竞争厂商进行非价格竞争,也必须遵循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即厂商进行非价格竞争所花费的总成本必须小于由此所增加的总收益。

经济学家对于非价格竞争的评价是不尽相同的。有人认为非价格竞争强化了市场的竞争程度,同时也适应了消费者的某些需要。有人认为非价格竞争增强了消费者对某些产品的依赖程度,使得厂商加强了对自己产品的垄断程度。

§§§第五节寡头市场分析

一、寡头市场的特征

寡头市场(Oligopolymarket)又称为寡头垄断市场。它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组织。寡头市场的成因和垄断市场的成因基本相似,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差别。

寡头市场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寡头市场中厂商的数量不多。

第二,进入和退出市场比较困难。

第三,厂商生产的产品既可以有差别,也可以无差别。

第四,寡头厂商之间具有相互依存性。由于每个厂商的产量都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因而每个厂商的产量和价格的变动都会对其他竞争对手以致整个行业的产量和价格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每个厂商在作出价格与产量的决策时,不仅要考虑本身的成本和收益,而且要考虑这一决策对市场的影响以及其他厂商可能作出的反应。然后,才能在考虑到这些反应方式的前提下采取最有利的行动。所以,每个寡头厂商的利润都要受到行业中所有厂商的决策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寡头厂商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性,使得寡头厂商不能像其他市场的厂商那样,对价格和产量问题做出明确的答案,价格和产量问题难以确定。因此,在西方经济学中,没有一个寡头市场模型,可以对寡头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做出一般的理论总结。

本节将介绍寡头市场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模型。

二、古诺模型

古诺模型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的,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寡头厂商的情况中去,常被作为寡头理论分析的出发点。

古诺模型假定市场上只有A、B两个厂商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它们的生产成本为零;它们共同面临的市场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A、B两个厂商都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A、B两个厂商都是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即每一个厂商都是消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产量。

D曲线为两个厂商共同面临的线性的市场需求曲线。由于生产成本为零,故无成本曲线。

在第一轮,A厂商首先进入市场。A厂商面临D需求曲线,将产量定为市场总容量的12,即OQ1=12O,将价格定为Pl,从而实现了最大的利润,其利润量相当于图中矩形OP1FQ1的面积(因为从几何意义上讲,该矩形是直角三角形O中面积最大的内接矩形)。然后,B厂商进入市场。B厂商准确地知道A厂商留给自己的市场容量为Q1=12O,B厂商也按相同的方式行动,生产它所面临的市场容量的12。此时,市场价格下降为P2,B厂商获得的最大利润相当于图中矩形Q1HGQ2的面积。而A厂商的利润因价格的下降而减少为矩形OP2HQ1的面积。

在第二轮,A厂商知道B厂商留给它的市场容量为34O。为了实现最大的利润,A厂商将产量定为自己所面临的市场容量的12,即38O。与上一轮相比,A厂商的产量减少了18O。然后,B厂商再次进入市场。这时,A厂商留给B厂商的市场容量为58O,于是,B厂商将产量确定为自己所面临的市场容量的12,即516O,与上一轮相比,B厂商的产量增加了116O。

由于在每一轮中,每个厂商都消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经确定的产量,来实现自己的最大利润。因此在这样轮复一轮的过程中,A厂商的产量会逐渐地减少,B厂商的产量会逐渐地增加,最后,达到A、B两个厂商的产量都相等的均衡状态为止。在均衡状态中,A、B两个厂商的产量都为市场总容量的13,即每个厂商的产量为13O,行业的总产量为23O。

以上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推广。令寡头厂商的数量为m,则可以得到一般的结论如下:

每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市场总容量·1m+1(5.23)

行业的均衡总产量=市场总容量·mm+1(5.24)

古诺模型也可以用以下建立寡头厂商的反应函数的方法来说明。

在古诺模型的假设条件下,设市场的线性反需求函数为:

P=1500-Q=1500-(QA+QB)(5.25)

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Q为市场的总容量,QA和QB分别为市场对A、B两个寡头厂商的产品需求量,即Q=(QA+QB)。

对于A寡头厂商来说,其利润等式为:

πA=TRA-TCA=P·Q-0(因为已经假设成本为零)

=[1500-(QA+QB)]·QA=1500QA-Q2A-QAQB

A寡头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πAQA=1500-2QA-QB=0

QA=750-QB2(5.26)

(5.26)式是A寡头厂商的反应函数,它表示A厂商的最优量是B厂商的函数。也就是说,对于B厂商的每一个产量QB,A厂商都会作出反应,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QA。

类似地,对于B寡头厂商来说,有

πB=1500QB-Q2B-QAQB

πBQB=1500-2QB-QA=0

QB=750-QA2(5.27)

(5.27)式是B寡头厂商的反应函数,它表示B厂商的最优量是A厂商的函数。

联立A、B两个寡头厂商的反应函数(5.26)式和5.27)式,便得到如下方程组:

QA=750-QB2

QB=750-QA2

由此方程组可得A、B两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的解:QA=500,QB=500。

可见,每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都是市场总容量的三分之一,行业的均衡产量是市场总容量的三分之二。

将QA=QB=500代入市场反需求函数(5.25)式,可求得市场的均衡价格:P=500。

以上的方法可以得到说明。图中的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A、B两个寡头厂商的产量。由于市场需求函数是线性的,所以,A、B两个寡头厂商的反应函数也是线性的。图中两条反应曲线的交点E,就是古诺模型的均衡解。在均衡点E上,A、B两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都是500单位。

三、斯塔克伯格模型

斯塔克伯格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斯塔克伯格于1934年提出。与古诺模型中两个势均力敌的寡头厂商互为对方的追随者(因为他们每一方都是在消极地追随或适应对方已经确定的产量的前提下来选择自己的利润最大化产量的)不同,斯塔克伯格模型假设在一个寡头行业中有两个厂商,他们都生产相同的产品,其中一个寡头厂商是处于支配地位的领导者,另一个是追随者。作为领导型的寡头厂商具有先根据利润最大化的要求确定自己产量的权力,而且领导型厂商是在了解并考虑到追随型厂商对自己所选择的产量的反应方式的基础上作出产量决策的;而作为追随型的厂商,只能在给定领导型厂商产量的前提下来选择产量。也就是说,作为追随型厂商的产量要随领导型厂商的产量而变,或者说追随型厂商的产量是领导型厂商的产量的函数。在这样的“领导者—追随者”模型中,两个厂商的均衡产量是如何确定的呢?下面我们用一个例题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