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微观经济学
9026600000005

第5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2)

在理解供给这一概念时,同样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供给是生产者供给意愿和供给能力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如果生产者对某种商品只有提供出售的愿望,而没有提供出售该商品的能力,则不能形成对该商品的供给。同样,如果生产者具有提供出售某种商品的能力,但没有提供出售该商品的愿望,也不能形成对该商品的供给。其次,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是针对一系列可能的价格水平,根据自身的意愿和条件而制订的一个计划。再次,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是在假定影响生产者对某种商品供给量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仅仅考虑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变动关系。事实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对某种商品供给量的大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商品的价格。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相反,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小。即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呈同方向变化。

第二,生产成本(Productcost)。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减少;相反,生产成本下降会增加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第三,生产的技术水平。在一般的情况下,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会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的利润,生产者会提供更多的产量。

第四,其他商品的价格。在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该商品的供给量会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的方向取决于生产者生产这两种产品的技术。如果两种产品A和B在资源投入上相互竞争,那么B商品价格提高将会导致A商品供给量的减少。例如,某企业既生产面包,也生产饼干。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饼干的价格不变,而面包的价格上升,则企业就会把更多的人力、物力用于面包的生产,从而使得饼干的供给量减少。如果生产者生产A、B两种商品时共享同一资源,在同一生产过程中连带地被生产出来,比如钢铁公司在炼钢的过程中既生产出钢材,也会因钢材冷却而生产出热水。因此,如果钢材价格上升,钢铁公司在增加钢材生产的同时,也会增加热水的供给量。

第五,生产者的预期。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看好,如预期商品的价格会上涨,生产者往往会扩大生产,增加供给量。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是悲观的,如预期商品的价格会下降,生产者往往会缩减生产,减少供给量。

此外,政府政策、气候、厂商的数量等的变化,也会影响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量。

二、供给的表示

一种商品的供给,可以用供给函数、供给表和供给曲线来表示。

由于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受到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用函数形式来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影响该商品供给量的各种因素的关系。我们以Qs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P,C,T,Pr,Pe……代表上述影响商品供给量的因素,则一种商品的供给函数可以写成:Qs=f(P,C,T,Pr,Pe……)。也就是说,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所有影响该商品供给量的因素的函数。由于商品的价格是决定供给量的最基本的因素,所以,我们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仅分析一种商品的价格对该商品供给量的影响,即把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仅仅看成是这种商品价格的函数,于是,供给函数就可以用下式表示:

Qs=f(P)(2.4)

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Qs为商品的供给量。供给函数(Supplyfunction)表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该商品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

供给表(Supplyschedule)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在每一个可能的价格下,生产者对该商品有一个不同的供给量。例如,当价格为6元时,商品的供给量为800单位;当价格下降为4元时,商品的供给量减少为400单位;当价格进一步下降为2元时,商品的供给量减少为零。

供给曲线(Supplycurve)是根据供给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所绘制的一条供给曲线。图中的横轴Q表示商品数量,纵轴P表示商品价格。每一个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中描绘出相应的各点A、B、C、D、E,然后顺次连接这些点,便得到供给曲线,它表示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因此,供给曲线是以几何图形来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需求曲线一样,供给曲线也是一条光滑的连续的曲线,它是建立在商品的价格和相应的供给量的变化具有无限分割性即连续性的假设上的。

如同需求曲线一样,供给曲线可以是直线型,也可以是曲线型。如果供给函数是线性函数,则相应的供给曲线为直线型。如果供给函数是非线性函数,则相应的供给曲线就是曲线型的。直线型的供给曲线上的每点的斜率是相等的,曲线型的供给曲线上的每点的斜率则不相等。在微观经济分析中,使用较多的是线性供给函数。它的通常形式为:

Qs=-δ+γ·P(2.5)

式中,δ、γ为常数,且δ、γ>0。-δ是供给曲线延长线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商品价格为零时的供给量,它意味着能使生产者提供产量的价格必定是P>δ/γ。γ表示供给曲线相对于价格轴的斜率,即γ=ΔQΔP,或者γ=dQdP。

三、供给规律

上述供给表和供给曲线反映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减少,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呈同方向的变动关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供给的这一特征,被称为供给定理或供给规律(Lawofsupply)。

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虽然都是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的变动,但是,引起这两种变动的因素是不同的,而且,这两种变动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示也是不同的。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这种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的运动。随着价格由3元上升到5元,它所引起的供给数量由200单位逐步增加到600单位时,商品的价格—供给数量组合就由B点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到D点。这种由B点到D点的变动,就是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这里的其他因素变动是指生产成本、生产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等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原有的供给曲线为S1。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如果其他因素发生变化,如生产成本降低,则生产者在各个价格水平上的供给数量都会增加,相应的供给曲线就会向右平移,如由图中的S1曲线向右平移到S2曲线的位置。这种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导致生产者在各个价格水平上的供给数量都增加的情况,就表现为供给的增加。相反,如果其他因素发生变化,如生产成本上升,则生产者在各个价格水平上的供给数量都会减少,相应的供给曲线就会向左平移,如由图中的S1曲线向左平移到S3曲线的位置。这种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导致生产者在各个价格水平上的供给数量都减少的情况,就表现为供给的减少。

五、从单个生产者的供给到市场供给

供给也有个别供给和市场供给之分。个别供给是单个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所有单个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量进行加总,就可以得到某种商品的市场供给。也就是说,一种商品的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总量。

根据供给的定义,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个商品市场中的所有生产者的供给表或供给曲线进行加总的方法,得到该商品的市场供给表或供给曲线。

假如,某市场中只有C、D两个生产者,他们各自在每一个价格水平的供给量,那么,我们通过把每一个价格水平上C、D两个生产者的供给量加总,便得到每一个价格水平上该商品的市场供给量。

可以画出C、D两个生产者的供给曲线,然后,确定任一价格如P1,找出与价格水平P1相对应的生产者C的供给量QC1和生产者D的供给量QD1,即可得到在价格水平P1时的市场供给量Q1,Q1=QC1+QD1,找到相应的点。通过相同的方法,可以得到与任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市场供给量,把这些点连在一起,便得到市场供给曲线S。显然,某种商品的市场供给曲线是所有单个生产者供给曲线沿数量轴的横向加总。

更一般的,如果在某一商品市场上有n个生产者,每个生产者的供给函数为Qsi=fj(P),j=1,2,…,n,则该商品的市场供给函数为

Qs=∑ni=1fi(P)=f(P)(2.6)

由于市场供给曲线是单个生产者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所以,如同单个供给者供给曲线一样,市场供给曲线一般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即商品的价格与市场供给量之间呈同方向的变动关系。

§§§第三节均衡价格

我们已经知道,需求曲线说明了消费者对某种商品在每一价格下的需求量是多少,供给曲线说明了生产者对某种商品在每一价格下的供给量是多少。但是,它们都没说明这种商品本身的价格究竟是如何决定的。那么,商品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呢?下面将结合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来对此进行分析。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在西方经济学中,商品的价格是指商品的均衡价格(Equilibriumprice)。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所对应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均衡点所对应的供求相等的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Equilibriumquantity)。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被称为均衡状态或市场出清状态。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E点即为均衡点,与E点相对应的价格P=4元即为均衡价格,与E点相对应的供给相等的数量Q=400就是均衡数量。

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价格,它是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会出现需求量和供给量不相等的非均衡的状态,当市场的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为6元时,商品的需求量为200单位,供给量为800单位。这种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商品过剩或超额供给的市场状况,一方面会使消费者面临较多的选择,从而压低价格来购买商品;另一方面,又会使生产者之间产生竞争,通过降低价格来尽快出售商品,并减少商品的生产。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一直要下降到均衡价格4元的水平。与此同时,随着价格由6元下降为4元,商品的需求量会逐步增加,由200单位增加为400单位;商品的供给量则会逐步减少,由800单位减少为400单位,从而实现供求量相等的均衡数量400单位。相反的,当市场的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为3元时,商品的需求量为500单位,供给量为200单位。面对这种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商品短缺或超额需求的市场状况,一方面,会使消费者之间产生竞争,通过提高价格来得到他所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会使生产者提高价格来出售商品,并增加商品的生产。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一直上升到均衡价格4元的水平。在价格由3元上升为4元的过程中,商品的需求量会逐步由500单位减少为400单位,商品的供给量则会逐步由200单位增加为400单位,最后达到供求量相等的均衡数量400单位。由此可见,当市场上的实际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总存在着需求和供给这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使供给量和需求量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逐步消失,实际的市场价格会自动地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达到市场均衡或出清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在均衡价格下,一种商品的均衡数量只表明买卖双方意愿的交易量相等,并不是指买卖双方实际的交易量相等,后者在任意价格下总是相等的。此外,市场均衡的实现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比如,买卖双方可以在不花费成本的条件下,充分获取市场信息,而且交易可以瞬间进行,没有中间商囤积等。

二、均衡价格的变动

以上对市场均衡价格的分析,是在假定除价格因素外,其他影响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因素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即需求和供给既定、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位置不发生移动的条件下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市场价格会上下波动,市场上会出现商品过剩或短缺的现象,但并不会改变市场的均衡价格,并且会自动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可是,如果除价格因素外,其他影响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因素发生了变化,导致市场需求或供给发生变动,即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那么,市场的均衡价格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动。下面分三种情况进行说明。

1.供给不变,需求变动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既定的供给曲线S和最初的需求曲线Dl相交于E1点。在均衡点El,均衡价格为Pl,均衡数量为Q1。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至D2曲线的位置,D2曲线与S曲线相交于E2点。在均衡点E2,均衡价格上升为P2,均衡数量增加为Q2。相反,需求减少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至D3曲线的位置,D3曲线与S曲线相交于E3点。在均衡点E3,均衡价格下降为P3,均衡数量减少为Q3。

2.需求不变,供给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