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微观经济学
9026600000004

第4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1)

§§§第一节需求

学习提示

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这两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共同决定的。因此,本章将首先介绍需求和供给的基本含义,然后根据需求和供给的关系,说明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其变化,最后通过引入弹性概念,从数量关系上分析价格等因素的变化对需求量和供给量变动的影响程度,并结合实际,利用供求机制对一些经济现象及政策结果进行分析。通过本章的学习,要重点掌握和理解以下几个问题:

需求量与需求、供给量与供给的基本含义;

供求规律;

均衡价格形成的条件、过程及其变动;

运用弹性理论分析价格、收入等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变动程度。

一、需求的含义

一种商品的需求(Demand),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Consumer)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而在某一特定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则被称为需求量(Quantitydemanded)。

在理解需求这一概念时,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有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有购买欲望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有购买能力是指消费者有购买商品的支付能力,能买得起。因此,需求是消费者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消费者仅有购买某种商品的意愿而无支付能力,则只是对该商品具有欲望或需要,无法构成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同样,如果消费者具有购买某种商品的能力而没有购买该种商品的欲望,也无法构成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其次,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并不是一次市场购买行为或者说是某一次购买活动的购买量,而是针对一系列可能的价格,消费者根据自身的意愿和条件制订的一个计划。再次,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在假定影响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仅仅考虑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变动关系。事实上,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大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商品的价格(Price)。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即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方向的变化关系。但是,也有一些商品,其价格越高,人们对它的需求量越多的例外情况。如某些可以用来表示社会地位和身份的珠宝首饰等特殊商品就是如此。另外,有的并非高档物品的吉芬商品吉芬物品(Giffengoods)是以英国人吉芬(RobertGiffen)的名字命名的。吉芬发现,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时,土豆价格上升,土豆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这一现象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这类需求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以后也因此被称作吉芬物品。(Giffengoods)也是如此。还有一些商品,当其价格变动幅度不大时,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当价格出现大幅变动时,需求量便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化,如一些具有投机性的证券、黄金交易就是如此。

第二,消费者的收入(Income)。对于大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就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相反,当消费者的收入下降时,就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但是,并不是所有商品的需求量都与消费者的收入呈同方向的变动,有些商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是呈反方向变动的,即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反而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这种需求量随消费者收入的提高而减少的商品,我们称之为低档商品或劣质品(Inferiorgoods);而前述需求量随消费者收入的提高而增加的商品,我们称之为正常品(Normalgoods)。

第三,相关商品的价格。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与它相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方向则取决于这两种商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两种商品都能用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欲望,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我们称这两种商品为替代品(Substitutegoods),如苹果与梨、馒头与花卷等;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共同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种欲望,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的,则我们称这两种商品为互补品(Complementarygoods),如眼镜片与眼镜架、汽油与汽车等。当两种商品之间为替代关系时,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替代品的价格会呈同方向的变化,即当替代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会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相反,当替代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如果两种商品之间是互补关系,则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互补品的价格会呈反方向的变化,即当互补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相反,当互补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

第四,消费者的偏好(Preference)。偏好是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喜好程度。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

第五,消费者的预期(Expectation)。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未来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未来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

此外,政府政策、气候、社会风尚等的变化,也会影响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

二、需求的表示

一种商品的需求,可以用需求函数、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来表示。

由于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受到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用函数形式来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影响该商品需求量的各种因素的关系。我们以Qd表示某种商品的需求量,P,Pr,Y,W,Pe……代表上述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因素,这样,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可以写成:Qd=f(P,Pr,Y,W,Pe……)。也就是说,某种商品的需求量是所有影响该商品需求量的因素的函数。其中,影响需求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量是因变量。但是,如果我们对影响一种商品需求量的所有因素同时进行分析,就会使问题变得复杂起来。在处理这种复杂的多变量的问题时,通常可以将问题简化,即一次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影响因素上,而同时假定其他影响因素保持不变。在这里,由于一种商品的价格是影响商品需求量的最基本因素,所以,我们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仅分析一种商品的价格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即把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仅仅看成是这种商品价格的函数,于是,需求函数就可以用下式表示:

Qd=f(P)(2.1)

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Qd为商品的需求量。需求函数(Demandfunction)表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

需求表(Demandschedule)是用来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在每一个可能的价格下,消费者对该商品有一个不同的需求量。譬如,当商品价格为1元时,商品的需求量为700单位;当价格上升为2元,需求量下降为600单位;当价格进一步上升为3元时,需求量下降为更少的500单位;如此等等。

需求曲线(Demandcurve)是根据需求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绘制的一条需求曲线。

横轴Q表示商品的数量,纵轴P表示商品的价格。应该指出的是,与数学上的习惯相反,在经济学分析中,通常以纵轴表示自变量,以横轴表示因变量。

每一个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中描绘出相应的各点A、B、C、D、E、F、G,然后顺次连接这些点,便得到需求曲线。它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所以,需求曲线是以几何图形来表示商品的价格和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由于我们假定商品的价格和相应的需求量的变化具有无限分割性,即具有连续性,因此,才可以将商品的各个价格—需求量的组合点A、B、C……连接起来,从而构成一条光滑的连续的需求曲线。

实际上,需求曲线可以是直线型的,也可以是曲线型的。当需求函数为线性函数时,相应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直线上各点的斜率是相等的。当需求函数为非线性函数时,相应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曲线,曲线上各点的斜率是不相等的。在微观经济分析中,为了简化分析过程,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大多使用线性需求函数。线性需求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Qd=α-β·P(2.2)

式中α、β为常数,且α、β>0。α表示需求曲线在横轴上的截距,即当P=0时,Qd=α。-β表示需求曲线相对于价格轴的斜率。即-β=ΔQΔP,或-β=dQdP。

三、需求规律

上述需求表和需求曲线反映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的变动关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需求的这一特征,被称为需求定理或需求规律(Lawofdemand)。当然,并不是所有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变动关系都具有这种规律性。关于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为什么呈反方向变动关系以及特殊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将在下一章进行说明。

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虽然都是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动,但是,引起这两种变动的因素是不同的,而且,这两种变动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示也是不同的。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例如,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由2元逐步上升为5元,它所引起的商品需求数量由600单位逐步地减少为300单位时,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就由B点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到E点。这种由B点到E点的变动,就是需求量的变动。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变动虽然表示需求数量的变化,但是并不表示整个需求状态的变化。因为,这些变动的点都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这里的其他因素变动是指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等发生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原有的需求曲线为D1。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如果其他因素发生变化,如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则消费者在各个价格水平上的需求数量都会增加,相应的需求曲线就会向右平移,如由图中的D1曲线向右平移到D2曲线的位置。这种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导致消费者在各个价格水平上的需求数量都增加的情况,就表现为需求的增加。相反,如果其他因素发生变化,如消费者的收入下降,则消费者在各个价格水平上的需求数量都会减少,相应的需求曲线就会向左平移,如由图中的D1曲线向左平移到D3曲线的位置。这种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导致消费者在各个价格水平上的需求数量都减少的情况,就表现为需求的减少。

五、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到市场需求

需求有个别需求和市场需求之分。个别需求是单个消费者或家庭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市场需求是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由于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是由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共同作用决定的,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整个市场的需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所有单个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进行加总,就可以得到某商品的市场需求。也就是说,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是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总量。

根据市场需求的定义,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个商品市场中的所有消费者的需求表或需求曲线进行加总的方法,得到该商品的市场需求表或需求曲线。

假如,某市场中只有A、B两个消费者,他们各自在每一个价格水平的需求量,那么,我们通过把每一个价格水平上A、B两个消费者的需求量加总,便得到每一个价格水平上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

可以画出A、B两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然后,确定任一价格如P1,找出与价格水平P1相对应的消费者A的需求量QA1和消费者B的需求量QB1,即可得到在价格水平P1时的市场需求量Q1,Q1=QA1+QB1,找到相应的点。通过相同的方法,可以得到与任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市场需求量,把这些点连在一起,便得到市场需求曲线D。显然,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单个消费者需求曲线沿数量轴的横向加总。

更一般的,如果在某一商品市场上有n个消费者,每个消费者的需求函数为Qdi=fi(P),i=1,2,…,n,则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

Qd=∑ni=1fi(P)=f(P)(2.3)

由于市场需求曲线是单个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所以,如同单个消费者需求曲线一样,市场需求曲线一般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商品的价格与市场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的变动关系。

§§§第二节供给

一、供给的含义

一种商品的供给(Supply)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某种商品的数量。而某一特定价格下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则被称为供给量(Quantitysuppl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