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主要是指在语言交际中以一定方式向对方说明、劝诫、疏通,以使对方心悦诚服的语言功能。
针对性是说服的基本原则,导游人员必须针对对方的具体情况、具体思路及情感,针对恰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以达到说服的目的。说服的方法有多种,有双赢法、缓兵法、提醒法、辩证法等。
在劝说客人时,导游人员应把说服的焦点从击败对方转到共同努力来击败问题,共同探寻满足双方需要的各种可行途径,最后各有所得。当游客们的要求过于苛刻而导游人员无法满足时,有经验的导游会委婉地说服游客接受自己的意见,并且既不刺激客人,又不使旅行社的经济利益受损。当游客的情绪十分激动、愿望很强烈而又很难被说服改变其初衷时,导游人员可以先避其锋芒,避免正面交谈,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流露出某种程度的理解和同情,以稳定对方的情绪。
当导游面临中断游览或选择一个替代项目时,经常采用辩证法。导游人员提出的新建议越是能满足游客的需要,游客就越是容易被说服。在劝说时,导游人员要能说出将要采取的方案并指出如何实现它,最后导游人员必须将决定告诉游客并请游客和他一起执行。
5拒绝
在导游带团过程中,导游人员难免会要拒绝游客,但这会令游客感到遗憾和不快。因此,拒绝必须以得体的方式进行,把对方的不快和不满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
对一些实在不合理或者无法接受的要求,导游人员应该直截了当地予以拒绝,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使游客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
导游人员用于拒绝的借口是多方面的,除了客观事实外,还可以用制度、惯例等为理由,来表明自己迫不得已、力不从心,从而使游客放弃要求。
有的时候,导游人员在拒绝之前先表示同情、理解甚至同意,而后再巧妙拒绝,使拒绝委婉而含蓄。
6安慰
安慰就是慰藉,在交际对象需要安抚的时候通过巧妙地劝慰使对方心情舒适。它主要满足人们需要温情的心理。但是安慰不能掺杂进不必要的怜悯,否则会伤害被安慰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不能起到安慰的积极作用。同时,在旅游过程中,游客难免会出现心情烦躁的时候,导游人员应该用激励的方式去安慰游客,帮助其消除苦恼,增强其自信。
安慰的技巧有很多,体贴式和允诺式是导游交际过程中最常用的方式。
体贴式安慰主要是以情感沟通为主要目的的安慰,不仅晓之以理,而且动之以情,达到与游客在情感上的交融。
允诺式主要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以补偿式的承诺安慰游客。一般多在旅游团议定日程或计划中的行程被安排失误的情况下使用。
7解释
解释是向有关方面或对象说明某事的含义、原因等。一般是在交际对象产生疑惑、不满甚至责怪之后进行,因而解释就具有了解答、澄清、道歉、安抚等功能。
在带团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某件事情不尽如人意,需要向游客做解释工作,因而恰当的解释是导游人员的职责。
当游客对导游人员的动机或做法不甚明了的时候,就需要进行解释。导游人员可以直陈原因,进行言之有理、述之有据的说明;当游客对导游人员或对旅游团的一些旅游活动误解的时候,导游人员必须及时向游客解释,说明真相,澄清事实;当导游人员或接待部门出现差错时,导游人员需要用真诚的解释来达到道歉的目的。这种解释应该多谈主观上的良好动机,从自我批评的角度出发,以求得游客的原谅与理解;在旅游过程中,游客常常会出现不满、急躁或反感的情绪。这时,导游人员应该用安抚的方式进行解释,以减轻或消除游客的消极反应。
(二)导游讲解语言
导游人员要使自己成为游客关注的中心并将他们吸引在自己的周围,必须讲究导游讲解的技巧以提高讲解效果。
1置疑法
疑问句在导游讲解中运用得十分普遍。导游人员可根据导游词所表现的特定情境以及特定语境中的表达需要,巧妙、精心地选择各种疑问方式,来突出讲解内容和要点,使讲解生动别致、情趣盎然。置疑方式主要有五种:设问、反问、正问、奇问、疑离。
(1)设问。
设问可以分为自问、顺着游客的思路问、直接对游客发问三类。
导游人员顺着既定的讲解思路巧妙地自行发问,或设身处地地从游客角度出发,顺着游客的思路进行发问,既能承上启下地使表达思路自然转移,又能提醒游客将注意力放在将要讲解的内容上,从而使游客能非常容易地把握讲解要点,在不经意中获得有关特定景观的具体知识。
有时,导游人员在讲解过程中将思路陡转,将问题直接抛给游客,然后自己再做解释。这样就能引导游客直接参与到讲解过程中来,使游客在获得相关知识的同时,又能很充分地享受直接参与的乐趣。
不过,如果设问不当,容易冒犯游客。例如,导游人员将自己放在一个较高的位置,而将游客放在一个似乎什么都不懂的位置,这样就容易造成讲解交际的障碍,也容易让游客产生抵触情绪。另外,人称代词的选择也应讲求,一般不宜使用“你”、“你们”等代词,因为这样容易造成导游人员与游客之间的心理距离,最好是使用“大家”等没有明显人称标志的代词,使语言更有弹性。
(2)反问。
反问最重要的特点是以否定的形式或肯定的形式进行无疑而问,着重表达各种确凿无疑的肯定或否定的主观看法。
一般来说,反问具有加强语气、强化表达者的主观态度等作用。通过对反问的运用,使导游词感情色彩浓厚,态度鲜明,观点明确。
(3)正问。
正问,实际上就是推测问,多以语气词“吧”收尾,同时常夹用“可能”、“大概”、“也许”、“恐怕”等一类表示推测、揣度语气的词语。一般来说,不需要回答。
(4)奇问。
奇问是指无须也无法回答但可以使导游词富有诗意的奇特提问技巧。
(5)疑离。
疑离是指把若干个表达项巧妙地用“选择问”或“疑离性并列陈述”的形式进行无疑而问,其目的在于细腻地表现人们复杂的感受,从而深化导游词的意境。
2叙述法
叙述法主要是指运用叙述性语言在对游览客体的讲解说明中适当穿插一些相关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逸闻趣事等内容,以使导游讲解更具魅力。这种方法也可称作虚实结合法。“实”就是实景、实物、史实等,“虚”就是与实景、实物有关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逸闻趣事等。导游人员在讲解时,必须将“虚”,与“实”有机结合,以“实”为主,以“虚”为辅,“虚”为“实”服务,以“虚”烘托情节,并以“虚”加深“实”的存在,努力将无情的景物变成有情的导游讲解。
不过,相对于被游览客体的讲解,所穿插的叙述性内容只是绿叶,是为了进一步突出讲解的主体及被游览客体,因而导游人员在讲解“虚”的内容时,要“精”和“活”。
所谓“精”,是指所选择的内容是精华,并与讲解的景物密切相关;所谓活,就是指使用时要灵活,见景而用,即兴而发。“虚”的内容不可盲目穿插,随意插叙,尤其像神话故事之类的内容不可太多太滥;否则就有盲目攀附的嫌疑,反而引起游客的反感。
3突出重点法
突出重点法是指在导游讲解中应尽量避免面面俱到,而是要突出某一方面,给人以深刻印象,引起人们极大的游览兴趣的导游方法。
(1)突出代表性的景观。游览规模大的景点,导游人员必须做好周密计划,明确要重点介绍的景观。这些景观既要有自己的特征,又要能代表全貌。实地参观游览时,导游人员应主要讲解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景观。
(2)突出景点的独特之处。旅游资源是否具有吸引力,主要在于其独特性。导游讲解的重点应放在景点与众不同之处并尽量突出。
(3)突出游客感兴趣的内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从事同一职业、文化层次相同的人往往具有共同的爱好。导游人员在研究旅游团的资料时,要注意游客的职业和文化层次,以便在游览过程中重点讲解旅游团内大多数成员感兴趣的内容。
例如,在游览故宫时,面对以建筑业人士为主的旅游团,导游人员除一般性介绍故宫的概况外,要突出讲解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布局、特征,故宫的主要建筑和建筑艺术,以及重点建筑物和装饰物的象征意义等。如果能将中国的宫殿建筑与民间建筑进行比较,将中国宫殿与西方宫殿的建筑艺术进行比较,导游讲解的层次就会大大提高,也就更能吸引人。而面对以历史学家为主的旅游团,导游人员则应更多地讲解故宫的历史沿革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还有在故宫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而面对消遣型的游客,导游人员就应重点讲解故宫的宏大和规模,较多穿插其间发生的历史故事。
(4)突出“……之最”。导游讲解应突出景点最值得关注的方面,导游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用最大、最小、最高、最长、最古老等内容吸引游客,激发他们的游兴。这些“之最”可以是世界之最,也可以是中国之最、本地之最。
4触景生情法
触景生情法是指在导游讲解中见物生情、借题发挥的一种导游方法。也可称为“导入意境法”,就是通过生动的导游,激发游客的想象力,使他们的情绪、联想进入导游安排的特定的意境中,达到探索美、追求美的境界,产生比现实更美好的感觉。导游讲解的内容要与所见景物相统一,使其情景交融,让游客感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触景生情法贵在发挥,并注入情感,引导游客进入审美对象的特定意境,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多美的享受。
5制造悬念法
制造悬念法是指导游人员在导游讲解时提出令人感兴趣的话题,但故意引而不发,激起游客急于想知道答案的欲望,即产生悬念。通常是导游人员先引出话题或提出问题,但不告知下文或暂不回答,让游客去思考、去琢磨、去判断,最后才讲出结果。这是一种“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引而不发”的方法,一旦“发”(讲)出来,就会给游客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且使导游人员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成为游客注意的中心。
6类比法
类比法是指在导游讲解中以熟喻生,用游客熟悉的事物与眼前景物进行比较的方法。这既便于游客理解,又能使他们感到亲切。类比法主要分为同类相似类比和同类相异类比两种。
(1)同类相似类比,即将相似的两物进行比较。比如在北京,当向外国客人推荐逛王府井大街时,客人不知道王府井大街是什么性质的,如果面对日本客人,就可以说“王府井就像东京的银座”,而向美国人推荐王府井时,就可以说“请你们去看看北京的纽约第五大街”。
这样一介绍,客人会立即活跃起来,而且他们会很快理解王府井的性质和特点,同时还可能产生与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对比一番的念头。
(2)同类相异类比,就是将两种同类但有明显差异的风物进行比较,比出规模、质量、风格、水平、价值等方面的异同,以加深游客的印象。例如,在介绍宫殿建筑和皇家园林的风格与艺术时,将北京故宫与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宫相比,将颐和园与凡尔赛宫花园相比等。这样不仅能使外国游客对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加深了解,而且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能进一步加深认识。
7画龙点睛法
画龙点睛法是指导游人员用凝练的词句,概括所游览景点的独特之处,给游客留下突出印象的导游方法。
二、创造声音表情的技巧
创造声音表情的技巧也是导游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体现导游人员自身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刺耳的、瓮声瓮气的或有气无力的声音会起到阻碍作用,使人感到不快。导游人员要巧妙利用有声音但无固定意义的各种手段,比如发音、音质和音调的高低与强弱、音量的大小、语速的快慢、停顿等,与游客进行有效的交流。创造声音的表情是一种调动语音技巧的综合性能力。
1音量大小适中
音量是指声音振幅的大小程度。对导游人员来说,把握音量是要根据讲解内容和讲解对象、场合的不同需要以及要求来控制声音的大小。例如,在景点讲解时,音量大小、声音高低以游客听清为衡量标准。音量过大形成噪声,对游客是一种刺激和污染,时间长了会引起游客的烦躁情绪;声音过低,音量太小,则会使游客听起来吃力,容易疲劳,同时会使游客感到导游人员对讲解没有把握或自信心不足,更重要的是,导游人员的声音太小,游客听不清他在讲什么,从根本上就起不到导游语言传递信息的基本作用,直接影响到导游服务的质量。因此,导游讲解中应将主要信息的关键词语加大音量,强调其主要语义。例如,“我们将于8:50出发”。这里应主要强调出发的时间,以提醒游客注意。
2语调调谐适度
语调是根据表达内容和表达者内心感情的起伏变化来决定的,主要有升调、降调、平调、曲调等。它有十分重要的表达情感的作用,被称为“情感的晴雨表”。在导游讲解过程中,如果能够根据不同的讲解内容和不同情感的表达需要而对语调进行创造性的处理,高潮时语调高亢激扬,低潮时语调低沉平稳,就会使讲解声情并茂,并使游览内容的内涵和导游人员的情感得以充分表现,有助于引起游客的共鸣,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语调平平的导游讲解,听起来缺乏生气,味同嚼蜡。
3语速快慢相宜